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5 课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一 交通工具的进步 1 铁路 1 19 世纪 80 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 到 的铁路 2 辛亥革命前夕 奠定了中国近代 的基本格局 20 世纪上半叶 中国铁路 建设 3 新中国成立后 建成 等铁路 到 九五 期末 中国铁路营运总 里程已跃居 世界第四位 4 新中国在 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1997 年以来 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 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 公路 1 20 世纪初 汽车开始出现在 等大城市 随之 外国近代 传入中 国 民国时期 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 包括 在内的山 区也通了汽车 3 水运 1 19 世纪 70 年代初 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2 新中国成立后 由 的轮船运输业 获得较快发展 90 年代后开 始萎缩 4 航空 1 1909 年 旅美华侨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着中国 的开始 2 1920 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至 航线开通 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航业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成为世界 二 通讯工具的变迁 1 建国前 1 电报 19 世纪 70 年代 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 建起一个电报机 房 福建巡抚在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 20 世纪初 上海崇明装置 设立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 无线电报则供 2 电话 19 世纪 80 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 此后 发展缓慢 普及率低 2 新中国成立后 1 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的 2 到 2003 年末 中国拥有的 和 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 影响 使 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 和 知识点一 交通工具的进步 1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 匆匆匆 催催催 一卷烟 一片山 几点云影 一道水 一条桥 一枝橹声 一林松 一丛竹 红叶纷纷 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 诗人在 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 公共汽车 B 飞机 C 火车 D 轮船 2 1876 年 英国人在上海建造了长 14 5 公里的淞沪铁路 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 路 通车后 这个 破坏风水的怪物 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 1877 年清政府用 白银将这条铁路购回 然后拆毁投入海中 这件事说明 A 英国人修筑的铁路的确破坏了中国的风水 B 英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C 中国的保守势力异常顽固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 中国社会不需要铁路 3 19 世纪 80 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的重大意义是 A 首次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B 标志着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的诞生 C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D 中国政府完全收回了铁路修筑权 4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铁路修建猛然增多 主要原因是 A 国人渴望通过修建铁路救亡图存 B 清政府组织修建铁路 C 列强放弃了对华铁路投资 D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5 1910 年 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 为了方便和实惠 你会选择 A B C D 6 随着汽车 火车 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 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 这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7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的进程 这说明了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 发展 A B C D 知识点二 通讯工具的变迁 8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 无学习译录之难 人手而能用 着而能得声 坐一室可对百朋 隔颜色而可亲声咳 此亘古未有之便宜 故创行未三十年 遍于各国 其始之达数十里 现已可通数千里 结合所学判断此项发明应为 A 火车 B 电话 C 轮船 D 电报 9 进入近代 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 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 台湾 B 天津 C 广东 D 湖北 10 据新华社 2008 年 6 月 2 日电 中国电信用 1 100 亿收购联通 C 网 这标志着中国 通讯业的发展更加规范 下列有关通讯事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清政府至 19 世纪末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B 改革开放以来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C 2003 年末 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D 20 世纪 80 年代起 电话用户达 26 万户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1 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1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孤帆远影碧 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这些诗句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 动力 2 看下图回答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 它的出现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3 看下图回答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 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 面 本茨的三轮汽车 早期试飞成功的飞机 4 结合三幅图说明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12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 请选择一种能比较鲜明地反映它们时代特 征的历史时代的划分标准 将它们归于其中的某一个时代 并按其时代特征简要说明你为 什么这样分类和归类 注意 请按以下顺序作答 你选择的历史时代的划分标准 按你选择的划分标准划分出的各时代的名称及其 简要说明 按你选择的历史时代划分 将以上六个图片所反映的交通工具分别归类 并 作简要说明 2 交通工具及其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 经济 军事 科技 文化 社会等综合 水准和实力的结果与反映 请充分运用以上材料 结合你的中外历史知识 自选题目 写 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紧扣所给材料 突出时代特征 联系中外史实 发挥个性理解 注重史 论结合 力求文字通顺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 1 1 唐山 胥各庄 2 铁路网 进展缓慢 3 宝成 兰新 亚洲第一位 4 机车 的制造 大提速 2 1 上海 筑路技术 公路交通 2 公路网 青藏高原 3 1 轮船招商局 2 国家统一管理 4 1 冯如 航空事业 2 北京 天津 3 民航大国 二 1 1 丹麦 上海 台湾 有线电报线 无线电台 无线电报局 军事 官商通报 2 电话公司 2 1 电讯网络 2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3 信息 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对点训练 1 C 结合题干中的 卷烟 车轮 等词可判定是火车 2 C 认为铁路会 破坏风水 这显然是封建落后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故 选 C 3 B A 项是轮船招商局的意义 C 项是辛亥革命前夕 D 项的说法不正确 4 A 结合时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列强并没有放弃对华铁路投资 而是争夺 在华的铁路修筑权 此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故 C D 两项是错误的 在中国近代 清 政府组织修建的铁路并不多 故正确答案为 A 项 5 A 本题是一道匠心独具的题目 既考查了历史知识还考查了地理知识 张家口 和北京都是内陆城市 所以 D 项就可以排除 马车不够便捷 1910 年中国的飞机还没有用 于民航 京张铁路则已经于 1909 年通车 所以最佳的选择就应该是 A 项 6 A 关键是抓住题干中 乘客不分男女座 这句话 这和中国传统的男女有别 授受不亲的伦理道德相冲突 7 C 图片是生动的历史 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的演变说明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 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交通工具的变化无法体现出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8 B 根据材料 人手而能用 着而能得声 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9 A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台湾架设 由此选 A 10 B A 项应为 20 世纪初 C 项应为 第一位 D 项应为 1949 年 综合运用 11 1 畜力 水力 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火车的出现 铁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 使货物更快地销往 各地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 铁路旅行的盛行 还对当 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3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电力的广泛应用 新的通讯手段的出现 冶金业 合成化工 等方面的创新 发明 4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 格局 欧洲列强为获得原料产地 商品倾销地 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另一方面 列强的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客 观上有利于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 学技术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阶段过渡 西方列强加紧对外 侵略扩张 19 世纪末掀起瓜分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发展壮大起来的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第 2 到 3 题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对交通领 域的重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的出现 使交通运输业发生彻底改变 人们交 往更加方便 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交通领域出现了更为便利的 工具 第 4 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要注意结合 19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末 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做分析 12 1 标准 生产力的进步 名称 手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说明 手工时代 主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人们使用的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 蒸汽时代人们开始使用蒸汽动力 电气时代 内燃机出现 电和石油成为新能源 信息时 代 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归类 图一 二属于手工时代 以人力 畜力为主要动 力 图三属于蒸汽时代 火车是当时的重要交通工具 图四属于电气时代 汽车出现 图 五 六属于信息时代 虽然在电气时代就有了飞机和电车 但图五 六反映的是现代化的 飞机和地铁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谈谈 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 给国民经济发展 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要点 1 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 极大地推动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使人 畅其途 货畅其流 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 火车机车的改进 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促进了 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学习总结 一 本课测评 请回答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案要点 1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涉及轮船业的演变 铁路的发展 机车制造方面 的新突破 汽车和公路修筑技术 飞机设计和制造等五个方面 以铁路的发展为例 19 世 纪 70 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不久被拆除 19 世纪 80 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 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民国建立后 铁路发展缓慢 特别是西北 西南与内 地没有铁路交通 建国后 相继修建了宝成 兰新等铁路 加强了西北 西南地区与内地 的联系 20 世纪 90 年代 国家加快铁路建设 到 九五 期末 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 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特别是京九铁路的建成 更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 国首都的联系 2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主要有 电报方面 19 世纪 70 年代 丹麦的电报 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 并建立电报机房 随后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 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从此 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 络 20 世纪初 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 设无线电报局 后来 无线电台也在各地陆续 开设 不过 当时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或供官商通报 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电话方面 19 世纪 80 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20 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 局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建国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花期控制新方法-洞察及研究
-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第5篇-洞察及研究
- 微纳复合粉体合成-洞察及研究
- 蛋白质结构预测-第6篇-洞察及研究
- 干扰素治疗实验-洞察及研究
- 故障注入测试设计-洞察及研究
- 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上寻找潜在客户
- 化学品质量控制全流程规定
-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精准核算与实践探索
- 北京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的困境与突破:问题剖析与对策构建
-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市医疗服务收费目录》
- 2024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理论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 经济数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新疆地方史课件
- 防止厂家与客户直接联系协议书
- 硫铁矿的化学性质和利用技术
- 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
-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图文)课件
- 消防设施正确使用与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