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第二次作业(计算题带答案)_第1页
高层建筑结构第二次作业(计算题带答案)_第2页
高层建筑结构第二次作业(计算题带答案)_第3页
高层建筑结构第二次作业(计算题带答案)_第4页
高层建筑结构第二次作业(计算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计算题计算题 1 某剪力墙结构 18 层 除底层外各层层高 3m 结构总高 56m 平面尺寸为 30m 20m 基 本风压 0 45KN m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B 类 试计算 28m 高度处的总风荷载标准值 15 分 注 1 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B 类时 地面粗糙程度修正系数 Kw 1 0 2 对钢筋混凝土房屋 结构阻尼比 05 0 1 3 对于高度 28m 处时 结构的振型系数等于 0 38 当 z 28m 时 结构的风压高度变 1 z 化系数 39 1 z 4 由荷载规范查表得计算风振系数所需相关参数 k 0 67 187 0 1 14 0 10 I 5 2 g wz 28m 解 1 基本自振周期 根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经验公式 可得结构的基本周期 为 T1 0 05n 0 05 18 0 9 1 分 2 风荷载体型系数 对于矩形平面 由高规附录 B 1 分 8 0 1 s 536 0 30 5603 0 48 0 2 s 336 1 21 sss 3 风振系数计算 结构第 1 阶自振频率 1 分 111 1 9 0 11 1 1 T f 根据题目已知地面粗糙程度 B 级时 地面粗糙程度修正系数 Kw 1 0 1 分 对钢筋混凝土房屋 1 分 69 49 45 0 1 111 1 3030 0 1 1 wk f x w 05 0 1 风荷载的共振分量因子 1 分 0 87998 1 6 3 42 1 2 1 1 x x R H 56 B 30 脉动风荷载的竖向相关系数 1 分 79 0 606010 60 H eH H z 脉动风荷载的水平相关系数 1 分 91 0 505010 50 B eB B x 56m 2 结构第 1 阶振型系数可由荷载规范附录 G 得到 1 z 当 z 28m 时 时 结构的振型系数等于 0 38 1 分 5 05628 Hz 1 z 当 z 28m 时 结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 分 39 1 z 根据荷载规范表 8 4 5 1 查表 k 0 67 则 187 0 1 14 0 10 I5 2 g 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1 分 996 0 1 1 z zxz z kHB 可得 28m 处高度的风振系数 2 分 929 1 121 2 10 RBgI zz 4 风荷载作用下 28m 高度处的总风荷载标准值为 mkNBB sszzz 36 4830336 1 45 0 39 1 929 1 coscos 2221110 2 分 2 某一建于 8 度抗震设防区的 12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刚度较均匀 底层层高 H 5 6m 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相邻上层该系数的 0 4 倍 35 0 y 试问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 ue的最大值是多少 15 分 解 8 度 符合 高规 3 7 4 条规定 应进行弹塑性变形计算 2 分 5 035 0 y 12 层 且刚度均匀 符合 高规 5 5 2 条规定 可按 5 5 3 条简化计算 根据 高规 表 5 5 3 得 当时 2 分 35 0 y 1 2 0 22 2 3 04 0 3 035 0 2 p 因是相邻上层该系数的 0 4 倍 故取 2 分 35 0 y 15 3 1 25 1 p 查 高规 表 3 7 5 得 2 分 50 1 p 50 hhu pp 由规范式 5 5 3 1 得 2 分 epp uu e uh 15 350 5 分 mm h ue56 35 15 3 50 3 下图给出了 3 层框架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给出了楼层标高处的水平力及各杆线刚度相对 值 请用 D 值法求各层边柱和中柱的剪力 20 分 3 115K N5 80KN 45KN 0 8 1 2 0 8 0 8 0 8 1 2 1 2 1 0 1 2 1 01 0 0 90 9 3 5m 4 5m 3 5m 8m8m 解 第一层柱的总剪力 V 115 80 45 240KN 边柱 1 分 5 1 8 0 2 1 i5714 0 2 5 0 i i c 1 分 271 0 5 4 8 012 5 12 5 15 012 22 h i D c 中柱3 8 0 2 12 1 i 1 分 332 0 5 4 8 012 32 35 012 22 h i D c 1 分 874 0 271 0 2332 0 D 每根边柱剪力 1 分 KNV 4 74240 874 0 271 0 1 每根中柱剪力 1 分 KNV 2 91240 874 0 332 0 1 第二层柱的总剪力 V 80 115 195KN 边柱 1 分 2 1 12 2 12 1 i 1 分 367 0 5 3 112 2 12 2 112 22 h i D c 中柱 1 分 4 2 12 2 14 i 1 分 534 0 5 3 112 4 22 4 212 22 h i D c 1 分 268 1 367 0 2534 0 D 每根边柱剪力 1 分 KNV 4 56195 267 1 367 0 2 每根中柱剪力 1 分 KNV 1 82195 268 1 534 0 2 0 8 4 120KN 100KN 80KN 3 6m3 3m3 3m 1 1 1 1 1 1 1 2 1 2 1 2 5 5 5 5 4 4 第三层柱的总剪力 V 115KN 边柱 1 分 11 1 9 02 2 18 0 i 1 分 315 0 5 3 9 012 11 1 2 11 1 12 22 h i D c 中柱 1 分 22 2 9 02 2 2 18 0 i 1 分 464 0 5 3 9 012 22 2 2 22 2 12 22 h i D c 1 分 094 1 315 0 2464 0 D 每根边柱剪力 1 分 KNV 1 33115 094 1 315 0 3 每根中柱剪力 1 分 KNV 8 48115 094 1 464 0 3 4 用反弯点法计算如图框架的剪力和弯矩 并绘出弯矩图 图中括号中的数字为假定弹性 模量为单位 1 时的梁柱线刚度 20 分 解 先求的各柱的剪力 6 分 顶层 KNVF120 3 KNV V i V F K K 40120 3 1 3 1 3 3 1 3 31 31 KNVVV40 313332 第二层 KNVF220100120 2 KNVVV 3 73220 3 1 232221 底层 KNVF30080100120 1 KNVVV100300 3 1 131211 求柱端部弯矩 6 分 底层柱 KN h VM t c 120 3 6 3 100 3 1 1111 M 5 KN h VM b c 240 3 6 32 100 3 2 1 1111 M 同理 KNMMM t c t c t c 120 111312 MKNMMM b c b c b c 240 111312 M 第二层柱 KN h VMMMMMM b c b c b c t c t c t c 121 2 2 21232221232221 M 顶层柱 KN h VMMMMMM b c b c b c t c t c t c 66 2 3 31333231333231 M 梁端弯矩 6 分 中间节点两侧梁端弯矩 KNMM ii i M b c t c r b l b l bl b 33 660 2 1 3 M KNMM ii i M b c t c r b l b r br b 33 660 2 1 3 M 同理可得 KNMM r b l b 5 93 12166 2 1 22 M KNMM r b l b 5 120 121120 2 1 31 M 以此类推 可以得到结构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2 分 240240 240 120120120 121121 121 121121 121 66 6666 66 66 66 66 6633 33 93 5 93 5 120 5 120 5 187 187 241 241 单位 KN M 5 某高层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为二级 其一矩形截面剪力墙墙肢截面为 采用 C30 混凝土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力标准值mmhb w 5700250 求该墙肢的轴压比与轴压比限值的比值 10 分 KNNK3500 解 根据 高规 第 7 2 13 条 抗震等级为二级 轴压比限值 2 分 6 0 N 6 5 分 206 0 5700250 3 14 1035002 1 3 Af N c N 3 分 343 0 6 0 206 0 N N 6 某 11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刚度较均匀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层高均为 4 0m 按 弹性方法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底层层间位移 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mmue5 6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相邻上层该系数的 80 试问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4 0 y 分析的层间弹塑性位移 up是多少 10 分 解 8 度 符合 高规 3 7 4 条规定 应进行弹塑性变形计算 2 分 5 04 0 y 11 层 12 层 且刚度均匀 符合 高规 5 5 2 条规定 可按 5 5 3 条简化计算 根据 高规 表 5 5 3 得 2 分 0 2 p 有规范式 5 5 3 1 2 分 mmuu epp 135 62 查 高规 表 3 7 5 得 2 分 50 1 p 2 分 50 1 308 1 4000 13 p p h u 7 高层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一般剪力墙结构 层数 14 层 每层层高 3m 总 高 42m 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水平荷载作用各楼层处顶点假想位移 uT经计算为 200mm 还经计算水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墙顶层层间相对位移为 2 1mm 要求 1 验算该剪力墙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侧移刚度是否足够 2 按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10 估算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10 分 解 1 竖向规则的剪力墙侧移上大下小 顶层相对侧移即为层间最大相对侧移 总高 H 42m 150m 剪力墙的最大层间侧移限值为 而 1000 1 1000 7 0 3000 1 2 max h u 满足要求 该剪力墙侧移刚度足够 5 分 2 对剪力墙 TT uT 7 1 1 0 1 8 0 T 5 分 ST760 0 608 0 2 0 0 1 8 0 7 1 1 1000 1 h u 7 8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为一级 其底部加强部位某一墙肢截面为 采用 C35 混凝土 有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标准值mmmmhb ww 3000250 弯矩标准值 取 要求 1 确定该墙KNVK1500 KNMK8500 mmhw2750 0 肢的剪力设计值 2 验算该墙肢的截面条件是否满足 10 分 解 1 确定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