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第三课时教学教案_第1页
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第三课时教学教案_第2页
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第三课时教学教案_第3页
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第三课时教学教案_第4页
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第三课时教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近体诗六首 石头城 锦瑟 书愤 第三近体诗六首 石头城 锦瑟 书愤 第三 课时教学教案课时教学教案 近体诗六首第三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要点 1 学习 石头城 体味寓情于景的手法 2 学习 锦瑟 鉴赏其哀怨的基调 迷离的 意境 清丽的语言 3 学习 书愤 体会诗人岁月蹉跎 壮志未 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自读 石头城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 解题 刘禹锡 中唐时代优秀诗人 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人 唐顺宗永贞元年 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谋 夺宦官兵权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 被 召至京 游玄都观 写诗讽刺新权贵 复出为连州刺 史 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 三年后再调为和州刺史 在任两年复罢去 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路经金陵时 漫游这六朝古都 诗人目睹金陵的残破 联想到敬宗 沉溺声色 游乐无度 国事日非 感慨万千 于是吊 第 2 页 共 6 页 古伤今 写了 金陵五题 石头城 是这组诗的 第一首 3 学生思考 石头城 本是六朝古都 山川 形胜之地 现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明确 今日的 石头城 已失去昔日的繁华 代 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 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故都 可 惜已是座 空城 潮水拍打着城郭 仿佛也觉到它 的荒凉 碰到冰凉的石壁 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 去 4 学生思考 面对着眼前的衰景 诗人并没有 说出其造成的原因 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 亮 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在这里 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 诗人称它为 旧时月 正是初唐诗人张若虚说的 今月曾经照古人 的意思 因它照见过六朝腐朽的 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 照见过当年的豪华 生活 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而今夜呢 你 看它又逐渐移到城上短墙上来 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 了 诗人含无尽慨叹于其中 5 学生讨论 诗歌句句写景 但又句句生情 结合历史 说说此诗的主题 明确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 唐帝国已日趋衰败 第 3 页 共 6 页 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 出现了 牛李党争 宦官专 权依然如故 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明确 本诗的主题仍然是讽喻现实 即借六朝的 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 前车之覆为鉴 二 引导学生自读 锦瑟 1 教师范读诗歌 2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诗歌 3 提问 诗人由 五十弦 的 锦瑟 想到了 什么 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诗人由 五十弦 的 锦瑟 想到了年已 半百的自己 进而由 锦瑟 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 年时期 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4 学生思考 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 一 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 这些典故渲染了一 种什么样的情调 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 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 一是庄周梦为 蝴蝶的典故 意为曾经有过梦想 曾经沉迷在美好的 境界中 二是用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 意为曾经害过 相思 有过殷切的思念 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 意 在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 四是 用传说中蓝田产玉的故事 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 第 4 页 共 6 页 的迷惘 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 悲伤的内 心情感 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 殷切的思念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而落泪 为什么而迷惘 都难以知晓 诗 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这恰恰给了人 们无穷无尽 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5 学生思考 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 此诗内容很有争议 有人认为 锦瑟 是 令孤楚家婢女名 这是首爱情诗 有人认为是追怀他 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 是首悼亡诗 还有人说瑟有适 怨 清 和四种声调 诗的中间四句每句各咏一调 则这又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现在认为较为合理 的解释是 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 自伤身世之 辞 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破灭 或自己卓越才 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 6 学生背诵这首诗 三 讨论研习 书愤 1 讨论问题 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 多豪丽 语 言征伐恢复事 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试加以分析 明确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最 能体现这个特点 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 25 年前两次 胜利的战斗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 大散关失而复 第 5 页 共 6 页 得 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 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 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2 学生思考 如何理解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 载谁堪伯仲间 两句诗 明确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 亮自况 诸葛亮在 出师表 中曾说过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话 诗人正是 以此自勉 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由 此可见 书愤 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 愤 然而并不绝望 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3 探究课题 关于 中原北望气如山 中的 气 的理解 观点一 气如山 即 积愤如山之重 气 即悲愤 观点二 气 为 豪壮之气 理由是 从 前后诗意看 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 难 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 不禁豪气干云 如山 般壮伟坚强 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 如果把此 气 解为 悲愤 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 颔联 承 首联而来 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 胜的史实 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 大有一展 第 6 页 共 6 页 抱负之势 是 所如山 的形象再现 从表现手法 上看 气 释为 悲愤 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 愤 字 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 不够含蓄蕴 藉 同时 与 塞上长城空自许 无法构成照应和对 比 气 释为豪壮之气 与 塞上长城 之志相互 辉映 诗人昔日之 气 之 志 而今已成 空自 许 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 壮志 难酬的深沉感慨 气 作豪壮之气讲 不仅使上下 诗意贯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