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一) 新人教版_第1页
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一) 新人教版_第2页
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一) 新人教版_第3页
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一) 新人教版_第4页
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一)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 一 辽宁省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 一 新人新人 教版教版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 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蝙蝠的视力很差 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 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 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 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2 2 有关声音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3 3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 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 因为 A 随着水位升高 音调逐渐升高 B 随着水位升高 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音响越来越大 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音响越来越 小 4 通过对 声现象 的学习 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如洪钟 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 所以人听不到 5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 声音我们就无 法分辨 C 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6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 争着跳离水面 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 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 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 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 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 声 D 帐篷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 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7 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 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 这是为了 A 增大说话频率 B 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 改变讲话的音色 D 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 使人更易讲话 8 如图 1 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激光灯从空气中射向水中的照射的光路图 由于小明一时 疏忽 忘记将光路图中的箭头标上 同时也没有标出界面的两部分介质 由图可知 你认为应该是 A 上面是空气 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B 上面是空气 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界面 图 1 O 2 C 下面是空气 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D 下面是空气 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9 如图所示 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音调相同 乙和丙响度相同 B 甲和乙音调相同 乙和丙音色相同 C 甲和丁音调相同 乙和丙响度相同 D 甲 乙 丙 丁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能够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属内进行探伤 在建筑方面 设计 建造大厅礼堂时 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测地震 台风和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 D 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 1111 一种新型锁 声纹锁 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 别人即使说 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 12 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 先走近路灯后走远 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短 C 先变长 后变短 D 先变短 后变长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1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这说明声能够传递 外科医生可以 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2 在我们的教室内 听老师讲课 老师的讲话是靠 振动产生的 其声音是由 介质进行传播的 3 震耳欲聋 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 声音刺耳 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 我 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3 4 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 觅食 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 树枝上 并且能以 很 高的精度确认目标 实际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会发出 来辨别是否是食物的 蝙 蝠采用的方法叫 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 请你再举一例 利用此原理的实例 5 下图 1 中的甲 乙 丙三图都是为了防止噪声而设置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是在 防止噪声的 乙图是在 防止噪声的 丙图是在 防止噪声的 甲 乙 丙 图图 1 1 6 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光的诗句 请你欣赏 举杯望明月 对影成三人 这里的 三人其中一 人 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是 潭清疑水浅 说的是 现象 池水映明月 中说的是 现象 7 请用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张明从平面镜中看到了李华 李华也能看到张明 其 原因是 看电影时 从各个方向观众都能看到同一个画面 这是利用了 的知识 8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 能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如果要想看到七种颜色的光 需用 来承接 如果这七种颜色的光都看不到 只能用 承接 若用红屏承接 能看到的光是 色光 三 画图题 1 作出反射光线 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2 画出下图中发生的反射和折射光线 注意标明法线 3 在图中画出了像的位置 请你填上物体AB 所在的大致位置及倒正 大小的关系 四 实验题实验题 1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 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 4 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 2 所列 4 种规格的琴弦 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二 应选编号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 在验证猜想三时 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 2 中的数据填全 表 2 中 的位 置所缺数据是 3 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 分析下列声学实验现象 回答 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一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 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 吹笛子时 手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实验三 在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 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 实验一说明 实验二说明 实验三说明 3 推理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经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 研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中 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瓶内的空气全部抽走 在这种情况下 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 象得出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这一结论的 4 如下图所示 某小组用甲 乙两个相同的蜡烛 透明玻璃板 刻度尺等器材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 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 在玻璃板的 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 的距离 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5 距离 次数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cm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11313 21414 31515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 2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 实 或 虚 像 3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4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5 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 它的像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5 小明利用光具座 凸透镜 蜡烛 火柴 光屏 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 验 1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 由图可知 此透镜的焦 距为 cm 2 用该凸透镜做实验 如图乙光具座上有 A B C 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 光屏 或蜡烛 其中在 B 上应放置 3 当烛焰距凸透镜 40cm 时 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的 像 分别填写 倒立或正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填光学仪器 4 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下图 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 提出解决方法 6 5 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 然后前后移动光屏 他 填 能 或 不能 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保持图中 凸透镜的位置 那么 a b c d e 各点 中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A 3 A 4 C 5 D 6 A 7 B 8 A 9 A 10 C 11 C 12D 二 填空题 1 信息 能量 2 声带 空气 3 响度 音调 音色 4 超声波 回声定位 声呐 B 超 5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接受处 6 人的影子 酒杯中的像 折射 反 射 7 光路的可逆性 漫反射 8 白屏 黑屏 红光 三 作图题略 四 实验设计题 1 1 A C 2 55 3 控制变量法 2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或发声体正在振动 管乐器的音调与振动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声音在固体 钢铁 和气体 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 快慢 不同 3 随着瓶内空气的不断抽出 瓶外听到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