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学习网 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20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 1616 课课 三民主义的三民主义的 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 基本一致的 3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4 认识到三民主义是 20 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 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 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 要以教科书和相关史料为载体 提炼关键语句 学会将史 料阅读与教科书所述相互引证和彼此说明 课时设计课时设计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 一 知识梳理 1 从 医人 到 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 原因 民族危机的刺激 受西方式教育 国外生活求学经历 救国救民的理想 改良希 望的破灭 评价 孙弃医从政 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为重 只有国家独 立富强 个人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 2 上李鸿章书 后 由改良到革命的嬗变 原因 清政府腐朽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 质使他彻底丢掉了改良注意的幻想 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反动本质 3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 创立兴中会 兴中会 1894 年 檀香山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成立 标志孙中山开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2 策划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 这次起义表明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主阶级革命者已同 高考学习网 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 清王朝彻底决裂 以武装起义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3 创立中国同盟会 A 条件 政治 民族危机的严重 戊戌变法的失败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组织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思想 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必要性 起义失败 需要一个统一政党 B 纲领 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为政 治纲领 并决定创办 民报 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C 评价 中国同盟会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有力 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政治上 思 想上 组织上都存在缺陷 4 提出三民主义 A 内容 1905 年 11 月 民报 创刊 孙中山在为 民报 撰写的 发刊词 中 第 一次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确立了民族独立 民 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三民主义奋斗目标 B 评价 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推动中国民主革 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4 领导辛亥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1911 年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评价 见课本 B 1912 年元月 1 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评价 见课本 C 1912 年 3 月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具有资 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 赋予了国民自由权 利 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 D 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5 捍卫民主共和 高考学习网 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 名称起因经过结果 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 1913 年 7 月 孙中山组织发动讨 袁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 命力量分而失败 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第一次护法 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 临时约法 和 国会 孙中山于 1917 年在广州成 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遭到滇 桂军阀的排挤 而失败 第二次护法 运动 为了恢复 临时 约法 和国会 1920 年底 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 1922 年 5 月北伐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 乱而失败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 主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 政党 革命党组织涣散 缺乏凝聚力 纲领 三民主义有重大缺陷 军队 利用军阀打军阀 没有自己的武装 客观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 力量强大 根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6 促成国共合作 因素 捍卫共和斗争的屡次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五四运动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 的传入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 孙中山救国救民和与时俱进的伟大情怀 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评价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 转变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体现了反 帝反封建的精神 这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 是基本一致的 因此 新三民 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 论上 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7 评价孙中山 高举三民主义大旗 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