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8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B A 识别 评价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 B 识别 评价 预测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 识别 评价 预测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 C 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D 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E 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 14 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D A 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B 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效应 C 研究如何改善劳动条件D 预测 识别 评价和控制职业有害因素 预测 识别 评价和控制职业有害因素 E 预测 识别 评价和控制职业性疾病 1 构成工作环境微小气候的主要因素除气温外 还有 C A 气压 气湿 风速B 气压 气湿 气流 C 气湿 气流 热辐射 气湿 气流 热辐射D 气压 气湿 太阳辐射 E 气压 相对湿度 热辐射 130 劳动强度过大 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劳动姿势不良 劳动工具不合适 精神方面 或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 这样一些有害因素可统称为 D A 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B 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 C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D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E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00 工伤事故应该属于下列哪一范畴 D A 职业病B 广义上的职业病 C 法定的职业病D 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损害 E 职业性疾患 9 工伤事故属于的范畴是 D A 职业病B 广义的职业病 C 法定的职业病D 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损害 E 职业性疾患 46 某些轻微的职业有害因素有时仅引起体表的某些改变 如胼胝 皮肤色素增加等 这 些改变为机体的代偿或适应性改变 尚在生理范围之内 通常称为 E A 广义上的职业病B 医学上的职业病 C 职业性多发病D 工作有关疾病 E 职业特征 职业特征 95 建筑工的腰背痛在我国属于 C A 赔偿性疾病B 法定职业病 C 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D 职业特征 E 职业病 50 某搬运工 男性 工龄 5 年 一年来腰部经常疼痛 弯腰 转身等活动受限 经内科 和 X 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这种情况应该考虑的诊断 C A 职业病B 全身振动病 C 职业性下背痛 职业性下背痛D 骨质增生 E 风湿病 21 我国现行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 D A 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阈限值 B 阈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 C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推荐性接触限值 D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E 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102 某类疾病其危险因素之一在于接触职业有害因素 但不是唯一的病因 它可因职业接 触而提早发生或病情加重 也可因劳动条件改善而缓解 这类疾病可称为 E A 职业性损害B 职业性疾患 C 职业病D 法定职业病 E 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 110 某些轻微的职业有害因素有时仅引起体表的某些改变 如胼胝 皮肤色素增加等 这 些改变为机体的代偿或适应性改变 尚在生理范围之内 通常称为 E A 广义上的职业病B 医学上的职业病 C 工作有关疾病D 个体特征 E 职业特征 职业特征 113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 机体不能代偿 从而出现 相应的临床征象 影响劳动能力 这类疾病统称为 C A 职业性损害B 职业性疾患 C 职业病 职业病D 法定职业病 E 工作有关疾病 16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主要是 D A 找出易感人群 B 为制订职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C 确定环境监测的范围 D 找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与潜在发病间的联系 找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与潜在发病间的联系 E 确定剂量 效应关系 34 在同一劳动条件下 工人发生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 这与以下因素 有关 遗传缺陷 年龄和性别差异 营养不良 其他疾病 文化水平低和生活方式不好 这些因素又称为 B A 有害因素B 个体危险因素 个体危险因素 C 个体特征D 易感性 E 个体易感性 17 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性损害的作用条件主要是 B A 遗传因素B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 C 个体危险因素D 接触水平 E 接触方式 33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 机体不能代偿 从而出现 相应的临床征象 影响劳动能力 这类疾病统称为 C A 职业性损害B 职业性疾患 C 职业病 职业病D 法定职业病 E 工作有关疾病 35 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因素的接触 例如 改变工艺和生产过程 制订 职业接触限值 使作业环境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这属于以下哪一类职业卫生预防工作 C A 初始级预防B 根本性预防 C 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D 第二级预防 E 第三级预防 15 劳动时直接供给机体能量物质的是 A A 三磷酸腺苷 三磷酸腺苷 ATP B 二磷酸腺苷 ADP C 磷酸肌酸 CP D 肌酸 E 糖原 14 体力劳动导致器官和组织的血液流量变化为 E A 骨骼肌和内脏的血液大量增加B 骨骼肌和脑的血液大量增加 C 肾脏和肝脏的血液大量增加D 骨骼肌和肾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E 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 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 15 中等强度作业时氧消耗的特点是 A A 氧需不超过氧上限 氧需不超过氧上限B 氧需等于氧上限 C 氧需超过氧上限D 氧债几乎等于氧需 E 氧债大于氧需 18 机体活动时直接利用的能量来自 A A ATPB ADP C 碳水化合物D 脂肪 E 蛋白质 A 氧需B 氧债 C 乳酸氧债D 非乳酸氧债 E 氧上限 118 劳动一分钟需要的氧量称为 A 119 表示体力劳动能力的指标是 B 120 1 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 E 131 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 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复合条件反射使得各器 官和系统更协调 反应更迅速 能耗节省而效率提高 这种状态称为 C A 一时性共济联系B 静力定型 C 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D 生理协调 E 神经协调 15 轮班工作制对机体的效应为 C A 没有影响B 有益 C 影响生物节律 影响生物节律D 可引起职业病 E 可引起肌肉骨骼疾患 20 劳动生理学是研究人在一定劳动条件下哪些方面的变化 A A 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器官和系统的功能B 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 C 劳动行为D 行为功能 E 运动功能 22 动力作业时肌肉的主要收缩方式是 A A 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B 等长收缩 C 等力收缩D 间断性收缩 E 持续性收缩 103 记忆在脑力劳动处理信息起重要作用 信息首先以不稳定形式暂时地在大脑加以贮存 这种记忆称作 C A 暂时记忆B 长期记忆 C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D 第二级记忆 E 第三级记忆 A 体温B 实感温度 C 肌电D 皮肤温度 E 脑诱发电位 121 评价脑力劳动负荷较合适的指标是 E 122 反映局部肌肉的疲劳宜采用 C 123 反映机体的冷热感觉宜采用 B 104 参与劳动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 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 1 7 肌肉收缩频率高于 15 次 分钟 这种作业称为 C A 静力作业B 动力作业 C 反复性作业 反复性作业D 持续性收缩 E 间断性收缩 106 由于工作肌与心脏的垂直距离增加 静水压升高 导致心血管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工 作肌乃至全身极易疲劳 这类作业称为 C A 静力作业B 动力作业 C 手举过头顶的作业 手举过头顶的作业D 流水线作业 E VDT 作业 37 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 例如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的功能或肌肉的力量 这种活动称为 C A 练习B 训练 C 锻炼 锻炼D 复习 E 习服 72 73 题共用题干 个体特征包括年龄 性别 持续劳动能力 负重能力 运动速度 感觉敏锐度等 它与劳 动负荷一起决定机体在劳动过程中的反应及其程度 例如心率的变化 72 哪项特征最为重要并对其它特征有影响 B A 年龄B 年龄和性别 年龄和性别 C 负重能力D 持续劳动能力 E 运动速度 73 机体在劳动过程中的这种反应劳动生理学上称为 C A 反应B 效应 C 应激 应激D 应急 E 应答 95 静力作业时肌肉的收缩方式是 B A 等张收缩B 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 C 间断性收缩D 持续性收缩 E 稳定性收缩 16 疲劳的确切定义应该是 D A 正常的心理反应B 正常的生理反应 C 正常的精神反应D 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E 倦怠的感觉 23 劳动负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E A 提高劳动负荷B 降低劳动负荷 C 消除劳动负荷D 将劳动负荷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E 将劳动负荷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将劳动负荷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96 轮班工作制对人体健康 C A 有益B 没有什么影响 C 有不良影响 有不良影响D 可以引起职业病 E 可以引起工作有关疾病 36 职业紧张因素导致的反应可表现为过量吸烟 酗酒 频繁就医 药物依赖 怠工 缺 勤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这类反应在劳动心理学视为 B A 心理反应B 心理紧张 心理紧张 C 心理障碍D 心理适应 E 行为反应 24 疲劳的确切定义是 D A 正常的心理反应B 正常的生理反应 C 正常的机体反应D 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暂时的降低 E 体力和脑力工作效率持久的降低 96 工间休息方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 C A 每天的工作量B 作业的特点 C 多数人员的疲劳状况 多数人员的疲劳状况D 企业的管理模式 E 职工技术熟练程度 12 氧需能否满足主要取决于 D A 肌肉骨骼系统功能B 神经系统功能 C 呼吸系统功能D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功能 E 血液系统功能 13 使机体的氧消耗易进入稳定状态的劳动是 D A 登山B 手工锻造 C 手工搬运D 缝纫作业 缝纫作业 E 潜涵作业 19 个人体力劳动能力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 D A 呼吸系统B 排泄系统 C 血液系统D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E 神经系统 21 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计算劳动强度指数主要依据 A A 能量代谢和疲劳程度 能量代谢和疲劳程度B 劳动时间率和心率 C 肺通气量和心率D 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 E 通气量和劳动时间率 89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包括 C A 神经 肌肉 韧带B 血管 肌肉 骨骼 C 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骨骼 关节D 神经 肌肉 血管 E 神经 肌肉 软骨 29 对动力单元的描述 正确的是 D A 一个动力单元可以完成复杂动作 B 动力单元由肌肉 骨骼 神经等组成 C 一般来说 组织劳动生产时 要尽可能多地动用动力单元 D 两个以上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成为动力链 两个以上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成为动力链 E 胃 肠蠕动也属于动力单元运动 19 工效学的目的是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 B A 健康 安全和效率B 健康 安全 舒适和提高效率 健康 安全 舒适和提高效率 C 健康 安全 快速和高效D 安全 舒适和高效 C 健康 安全 自动化和效率 109 某职工 计算机录入人员 工作量大 工龄 3 年 数月来肩部 前臂及腕部肌肉和关 节酸痛 乏力 休息可缓解 X 线 肌电图及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 对于该职工所患疾病 首先应考虑的是 C A 风湿病B 颈椎病 C 肌肉骨骼损伤 肌肉骨骼损伤D 类风湿病 E 神经麻痹 11 符合工效学要求的工间休息应该是 C A 时间足够长的休息B 次数足够多的休息 C 多次 短时间的休息 多次 短时间的休息D 少次 长时间的休息 E 随机无规律的休息 90 静态人体测量是测量人体 E A 安静状态时的尺寸B 睡眠状态下的尺寸 C 安静状态下人体尺寸及重量D 静态站立时的尺寸 E 各部分的固定尺寸 各部分的固定尺寸 134 某机场通道两侧需要安装护栏 以保证旅客安全 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了有关资料 按 照最大百分位数的人体重心高度确定了护栏的高度 从工效学的角度讲 这种设计属于 E A 最大值设计B 最小值设计 C 安全度设计D 单限值设计 E 中位数设计 中位数设计 32 人体测量最主要的目的是 B A 了解职业人群的身体状况 B 为工作场所和机器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为工作场所和机器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C 确定是否有职业有害因素影响作业人群的发育 D 确定是否有职业有害因素影响作业人群的健康 E 确定此工作是否适合此人群参与 98 工具的外型设计应符合 A A 人体尺寸和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人体尺寸和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B 工作姿势的要求 C 人的心理特点及要求D 人的生理特点及要求 E 美观大方的原则 8 由劳动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 E A 长期用力的作业B 工作中下肢需要弯曲的作业 C 下肢负荷大的作业D 双下肢用力不对称的作业 E 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作业 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作业 94 长期坐位工作属于下列哪个方面的职业有害因素 C A 生产过程B 生产工艺过程 C 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D 生产环境 E 劳动环境 31 易发生腹疝的作业是 E A 井下作业B 教学 C 长期站立作业D 计算机操作 E 青少年从事重体力劳动 青少年从事重体力劳动 111 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 例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 能或者肌肉的力量 这种活动称为 C A 练习B 训练 C 锻炼 锻炼D 复习 E 习服 93 职业中毒是由于 C A 接触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中毒B 接触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中毒 C 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D 接触各种有害因素引起的中毒 E 接触化学物原料引起的中毒 9 职业中毒是由于接触下列哪一类有害因素而引起 C A 生产中各种化学物B 化学物 C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D 各种有害因素 E 化学原料 1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D A 呼吸道B 消化道 C 皮肤D 呼吸道和皮肤 呼吸道和皮肤 E 皮肤和消化道 2 毒物经呼吸道排出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C A 水溶性B 肺泡膜内外气体的分压差 C 肺泡膜内外两侧有毒气体的分压差 肺泡膜内外两侧有毒气体的分压差D 水溶性和离子化程度 E 肺泡内有毒气体的分压 14 职业有害因素导致损害的作用条件是指 E A 接触机会 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 B 接触机会和接触方式C 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 D 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E 接触机会 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 接触机会 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 A 臭氧B 过氧乙酰硝酸酯 C 铅D 甲醛 E 苯并 a 芘 66 阻碍血液输氧 引起组织缺氧的是 A 67 有致敏作用 引起咳嗽 哮喘等的是 B 68 对眼睛刺激作用最强的是 D 12 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应包括 E A 职业史 症状与体征 B 职业史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症状与体征 C 职业史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实验室检查 D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实验室检查 E 职业史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与体征 职业史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与体征 4 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何种中毒的物质基础 B A 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 C 迟发性中毒D 亚急性中毒 E 化学致癌 3 在职业中毒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内容是 A 职业史 临床症状 B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C 临床症状 D 职业史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实验室检查 职业史 劳动卫生条件调查 实验室检查 E 体征 5 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抢救的关键是 A A 吸氧 吸氧B 使用解毒 排毒剂 C 积极防治肺水肿D 对症 支持治疗 E 适当的营养与休息 92 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后 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 C A 原卟啉原B 粪卟啉原 III C 原卟啉 原卟啉 D 卟胆原 E 尿卟啉原 50 患者从事蓄电池生产多年 主诉头昏 无力 肌肉酸痛 记忆力减退 时有便秘 腹 部绞痛 体检发现舌 手指及眼睑均有轻度震颤 皮肤划痕阳性 牙龈可见暗兰色线影 小便检查发现尿 ALA 23 8 mol L 你认为此系何种中毒 D A 急性汞中毒B 急性铅中毒 C 慢性汞中毒D 慢性铅中毒 慢性铅中毒 E 慢性苯中毒 62 64 题共用备选答案 A 低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意向性震颤D 白内障 E 肢端溶骨症 62 与铅中毒密切相关的是 B 63 与汞中毒密切相关的是 C 64 与氯乙烯中毒密切相关的是 E 某蓄电池厂制造工 男 35 岁 工龄 10 年 主诉阵发性腹部疼痛 4 小时 患者在发病前 常有食欲不振 腹部隐痛 便秘等症状 检查腹软 脐周有压痛 无反跳痛 血象检查白 细胞数正常 140 根据上述情况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B A 急性胰腺炎B 慢性铅中毒 慢性铅中毒 C 急性胃穿孔D 慢性汞中毒 E 慢性锰中毒 141 为了明确诊断 最有价值的工作是 D A 询问既往史B 现场卫生学调查 C 实验室检查D 进一步明确职业接触史 进一步明确职业接触史 E 询问家族史 142 明确诊断后 对该病人应采用何种药物进行治疗 D A 阿托品B 美蓝 C 乙酰胺D 依地酸二钠钙 依地酸二钠钙 E 亚硝酸钠 硫代硫酸钠 143 为防止类似疾病的发生 对这种情况应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是 B A 加强卫生监督B 工艺改革 工艺改革 C 加强个体防护D 安全卫生管理 E 定期体检 某蓄电池厂制造工 男 35 岁 工龄 10 年 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疼痛 4 小时来医院就诊 询问病史时 病员自述发病前常有食欲不振 腹部隐痛 便秘等症状 查体腹软 脐周有 压痛但无反跳痛 血象检查白细胞数不高 138 该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B A 急性胰腺炎B 慢性铅中毒 慢性铅中毒 C 急性胃穿孔D 慢性汞中毒 E 慢性锰中毒 139 为明确诊断 还必须进行哪项工作 C A 询问既往史B 现场卫生学调查 C 进一步明确职业接触史 进一步明确职业接触史D 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E 询问家族史 140 明确诊断后 治疗时应采用哪种药物 B A 阿托品B 依地酸二钠钙 依地酸二钠钙 C 小剂量美蓝D 乙酰胺 E 亚硝酸钠 硫代硫酸钠 154 156 题共用题干 某温度计厂男工 40 岁 近 2 年来有全身乏力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常因小事与人争吵 易发怒 事后又忧虑胆怯 近日发现他写的报表字迹弯弯曲曲 来医院看病 154 作为职业病医师 你首先考虑病人接触何种物质 E A 粉尘B 苯 C 铅D 有机溶剂 E 汞 汞 155 你认为体检过程中应重点检查患者的 A A 尿 血 尿 血B 头发 C 指甲D 骨髓 E 皮肤 156 明确诊断后 选用何种药物进行治疗 D A 亚甲蓝 美蓝 B 亚硝酸异戊酯 C 依地酸二钠钙D 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 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 E 阿托品 135 一名长期从事汞作业的男工 具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尿汞升高等症状 体征 已诊断 为轻度汞吸收 较早和较好的处理原则上是 A A 及时调离汞作业场所 及时调离汞作业场所B 驱汞治疗并观察 C 可继续从事汞作业工作D 休息 E 住院治疗 64 65 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细胞色素 P450 还原酶B 环氧化物水解酶 C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D 酯酶 E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64 将 CCl4转化为 CCl3 的是 A 65 将马拉硫磷灭活的是 D 13 决定刺激性气体致病部位和程度的因素是 C A 浓度B 脂溶性 C 浓度和溶解度 浓度和溶解度D 溶解度 E 浓度和脂溶性 18 氯气遇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生成何物而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 C A 盐酸B 次氯酸 C 次氯酸和盐酸 次氯酸和盐酸D 高氯酸 E 高氯酸和盐酸 74 75 题共用题干 某男性工人 用硝酸浸洗金属部件 患者夜间突然感到胸闷而被送急诊室就诊 74 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接触何种工业毒物 C A 接触一氧化碳B 接触二氧化碳 C 接触硝酸 接触硝酸D 接触氮氧化物 E 接触氰化物 75 急救处理时应注意预防 C A 粘膜刺激症状B 消化道症状出现 C 发生肺水肿 发生肺水肿D 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E 皮肤刺激症状 105 在某地发生了严重的氯气中毒 医务工作人员除了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外 治 疗的关键应该是 C A 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和眼部B 保持呼吸道通畅 C 积极防治肺水肿 积极防治肺水肿D 高压氧治疗 E 阿托品 A 腕下垂B 白内障 C 全血细胞减少D 化学性肺水肿 E 支气管哮喘 115 与苯中毒相关的临床症状 C 116 与 NO2中毒相关的临床症状 D 117 与二异氰酸甲苯酯 TDI 中毒相关的临床症状 E 129 某男性锅炉操作工 在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 3 4 小时 逐渐感到头痛 头晕 四肢无力 恶心呕吐 来院就诊时见患者面色潮红 呼吸加快等表现 可疑为何种毒物中 毒 C A 氰化物B 二硫化碳 C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D 氮氧化物 E 硫化氢 68 69 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颅脑 CTB 血氨测定 C 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D 血肌酐测定 E 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测定 68 对有机磷中毒有诊断价值 C 69 对 CO 中毒有确诊价值 E 100 男性 锅炉操作工 在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 3 4 小时 逐渐感到头痛 头晕 四肢无力 恶心呕吐等症状 来院就诊时见患者面色潮红 呼吸加快 可疑为何种毒物中 毒 C A 氰化物B 二硫化碳 C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D 氮氧化物 E 硫化氢 10 慢性 TNT 中毒患者中常见并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D A 神经衰弱综合征B 贫血 C 肝炎D 白内障 白内障 E 肾炎 某纺织行业印染男工 接触苯胺 一天突然感到头痛 呼吸和心跳加快 发现唇发绀 小 便呈棕黑色 来医院就诊 155 体检的重点应是 A A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B 心血管系统 C 呼吸系统D 血液系统 E 消化系统 156 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项目是 C A 红细胞B 血小板 C 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D 氰化血红蛋白 E 白细胞 157 已诊断为苯胺中毒 应尽早使用 E A 阿托品B 肾上腺素 C 吸氧D 人工呼吸 E 小剂量亚甲蓝 美蓝 小剂量亚甲蓝 美蓝 135 139 题共用题干 男性 纺织行业印染工 某天突然感到头痛 呼吸和心跳加快 体检发现 尿呈棕黑色 来医院就诊 135 采集职业接触史时应注意询问接触的毒物是 A A 苯胺 苯胺B 三硝基甲苯 C 硫化氢D 一氧化碳 E 硝胺 136 体检重点应是 A A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B 心血管系统 C 呼吸系统D 血液系统 E 消化系统 137 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C A 红细胞B 血小板 C 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D 氰化血红蛋白 E 白细胞 138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 应诊断为 D A 一氧化碳中毒B 硫化氢中毒 C 硝胺中毒D 苯胺中毒 苯胺中毒 E 三硝基甲苯中毒 139 在治疗中应尽早使用 C A 阿托品B 肾上腺素 C 小剂量美蓝 小剂量美蓝D 亚硝酸钠 硫代硫酸钠 E 高压氧 某纺织行业印染工 男性 某天突然感到头痛 呼吸和心跳加快 体检发现 尿呈棕黑色 来医院就诊 135 体检重点应是 A A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B 心血管系统 C 呼吸系统D 血液系统 E 消化系统 136 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C A 红细胞B 血小板 C 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D 氰化血红蛋白 E 白细胞 137 已诊断为某种物质中毒 应尽早使用 E A 阿托品B 肾上腺素 C 人工呼吸D 吸氧 E 小剂量美蓝 小剂量美蓝 152 153 题共用题干 某男性工人 在聚氯乙烯生产工厂作清釜工 10 年以上 患者主诉具有手指麻木和疼痛等不 良感觉 152 询问接触史时应注意接触何种工业毒物 C A 丙烯腈单体B 苯乙烯单体 C 氯乙烯单体 氯乙烯单体D 氯丁二烯单体 E 丙烯单体 153 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可能患何种疾病 A A 肢端溶骨症 肢端溶骨症B 肝功能异常 C 贫血D 神经衰弱综合征 E 植物神经紊乱 27 呼吸呈蒜味的毒物是 D A 阿托品B 安定 C 酒糟D 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 E 亚硝酸盐 130 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 出现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视力模糊等症状 在急诊 室进行处理时 首选措施是 A A 使用阿托品 使用阿托品B 使用解磷定 C 吸氧D 人工呼吸 E 输液 99 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 某人出现头晕 头痛 全身紧束感 进而出现昏迷 在急 诊室就诊时 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E A 慢性中毒B 中暑 C 日射病D 休克 E 有机磷农药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49 女 35 岁 误服有机磷农药 50ml 立即被其家人送往医院 该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 C A 彻底洗胃B 早期应用解磷定 C 早期应用阿托品 早期应用阿托品D 解磷定与阿托品合用 E 静脉注射西地兰 11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 并 E A 一直浮游在空气中的颗粒B 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颗粒 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颗粒 C 不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D 一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E 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93 进入呼吸道的粉尘通过各种清除功能 绝大部分均可能排出体外 具体是 A A 99 97 B 96 94 C 93 91 D 90 88 E 87 85 94 尘肺是指 C A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疾病 B 由于长期吸入生活性粉尘而引起的疾病 C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D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病 E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51 某矿山掘进工 男 50 岁 接尘工龄 25 年 X 线胸片诊断为二期矽肺 查体发现呼 吸困难 3 级 肺功能中度损害 其致残程度应定为 B A 2 级B 3 级级 C 4 级D 6 级 E 7 级 6 尘肺是指 C A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疾病 B 由于长期吸入生活性粉尘而引起的疾病 C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D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炎症改变 E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16 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E A 密闭 抽风B 湿式作业 C 抽风 除尘D 个人防护 E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 7 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A A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B 湿式作业 C 抽风 除尘D 个人防护 E 密闭 抽风 13 尘肺的预防必须采用综合预防措施 在技术措施中 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A A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B 湿式作业 C 排风 除尘D 个人防护 E 密闭尘源 94 尘肺的 X 线胸片表现中 不规则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 D A 成熟的矽结节B 不太成熟的矽结节 C 大块纤维化D 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 E 矽结节和大块纤维化 106 某矿山掘进工 男 50 岁 接尘工龄 25 年 X 线胸片诊断为二期矽肺 查体发现呼 吸困难 3 级 肺功能中度损害 其致残程度应定为 B A 2 级B 3 级级 C 4 级D 6 级 E 7 级 107 石棉采矿工 接触矽尘和石棉尘 工龄 10 年 有 1 级密集度的圆形小阴影 分布范 围有 5 个肺区 应诊断为 C A I 期矽肺B I 期矽肺 C I 期石棉肺期石棉肺D I 期石棉肺 E 期矽肺 108 某石棉纺织厂女工 45 岁 接触石棉尘工龄 25 年 X 线胸片表现有总体密集度为 3 级的小阴影 分布范围超过 4 个肺区 心缘因胸膜增厚而显模糊呈 蓬发状心 应诊断为 D A 期B I 期 C 期D 期期 E 期 131 胸膜斑指厚度大于 5mm 的局限性胸膜增厚 镜下可见由玻璃样变的粗大胶原纤维束 构成 它系下列哪类病患的特征性病变 A A 石棉肺 石棉肺B 矽肺 C 煤肺D 煤矽肺 E 尘肺 101 某石棉纺织厂女工 45 岁 接触石棉尘工龄 25 年 X 线胸片表现有总体密集度为 3 级 分布范围超过 4 个肺区的不规则小阴影 心缘因胸膜增厚而显模糊 呈 蓬发状心 应诊断的石棉肺分期为 E A I 期B I 期 C II 期D 期 E 期期 12 哪种有机粉尘可引起以支气管痉挛 气道阻塞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又称 星期一热 B A 蚕丝B 棉花 棉花 C 面粉D 污染霉菌的枯草 E 聚氯乙烯 99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为主要病变的农民肺乃吸入下列哪种粉尘所致 B A 棉 麻等植物性粉尘B 霉变枯草粉尘 霉变枯草粉尘 C 田间飞扬的粉尘D 粮谷粉尘 E 飞扬的人畜粪肥粉尘 20 农民肺属于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引起农民肺的粉尘是 B A 棉 麻等植物性粉尘B 霉变枯草粉尘 霉变枯草粉尘 C 田间飞扬的粉尘D 粮谷粉尘 E 飞扬的人畜粪肥粉尘 17 热辐射能量大小主要取决于 C A 辐射源的温度B 辐射源的表面积 C 辐射源的温度和表面积 辐射源的温度和表面积D 辐射源的绝对温度 E 辐射源的温度和大气气温 25 对生产环境气象条件的正确描述是 B A 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包括气温 气压 气湿 热辐射 B 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包括气温 气流 气湿 热辐射 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包括气温 气流 气湿 热辐射 C 热辐射主要来源于可见光 D 相对湿度大于 90 为高气湿 小于 30 为低气湿 E 相对湿度大于 80 为高气湿 小于 20 为低气湿 26 关于高温作业对人体水盐代谢的影响 正确的是 D A 一个工作日 8 小时 内尿盐少于 3 克表示机体缺盐 B 一个工作日 8 小时 内尿盐少于 4 克表示机体缺盐 C 一个工作日 8 小时 内生理最高限度出汗量为 5 升 D 一个工作日 一个工作日 8 小时 内生理最高限度出汗量为小时 内生理最高限度出汗量为 6 升升 E 一个工作日 8 小时 内生理最高限度出汗量为 7 升 102 某纺织厂细纱车间女工 19 岁 进厂新工人 入夏作业以来常有头晕 胸闷 大量 出汗等症状 下班以后可缓解 某日症状加重 恶心 呕吐 面色苍白 皮肤湿冷 继而 昏厥 查体 体温 37 血压 90 50mmHg 该女工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B A 轻症中暑B 热衰竭 热衰竭 C 热射病D 热痉挛 E 低血压性休克 45 某筑路工人 平时体健 夏季某日天气晴好 该工人施工过程中突然大量出汗 感觉 疲乏 检查见体温 40 其他无异常 稍后出汗停止 皮肤干燥 意识模糊 对于这名工 人所患疾病首先应考虑 D A 非典型肺炎B 脑溢血 C 癫痫D 热射病 热射病 E 热痉挛 109 男性 26 岁 某炼钢厂炉前工 7 月下旬一天 上班 2 小时后 大量出汗 发热 以 后无汗 头痛 皮肤干热 体温 39 意识不清 昏倒在地 此工人最可能患的疾病是 B A 热衰竭B 热射病 热射病 C 热痉挛D 轻度中暑 E SARS 27 对于重症中暑的处理原则 最适合的方法是 B A 热射病患者 口服含盐清凉饮料B 热痉挛患者 口服含盐清凉饮料 热痉挛患者 口服含盐清凉饮料 C 热衰竭患者 迅速降低体温D 热痉挛患者 迅速降低体温 E 热痉挛患者 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2 常用的防暑降温技术措施主要有 E A 隔热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调整作息制度 B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自然通风 供给清凉饮料 C 自然通风 供给清凉饮料 定期查体 D 供给清凉饮料 通风降温 高温作业前查体 E 通风降温 隔热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通风降温 隔热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132 一潜水员在水下 30m 处作业 因出现意外情况快速回到岸上 约半小时后突然感觉 下肢肌肉和关节疼痛 检查见皮肤呈大理石样斑纹 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该潜水员出 现的症状 首先应考虑所患疾病为 B A 痛风B 减压病 减压病 C 风湿病D 神经痛 E 关节炎 28 预防减压病的最好措施是 D A 作业前 可在高原居住一段时间 适应低压环境 B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C 作业时多穿毛衣等柔软衣服 D 采用阶段减压方法 采用阶段减压方法E 作业前体检 104 某男工海水下作业 由于出水过快 出现头晕 耳鸣 皮肤奇痒 出汗 医院确诊为 急性减压病 其最有效处理原则为 A A 及时加压治疗 及时加压治疗B 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C 实施减压舱治疗D 防止高原肺水肿 E 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 12 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通常表现为 D A 语频听力下降B 低频听力下降 C 中频听力下降D 高频听力下降 高频听力下降 E 各种频率听力同时下降 107 女性 21 岁 织布厂挡车工半年 近 2 个月来 感觉耳鸣 听力下降 听力测定发 现听阈提高 14dB 两耳 下班后 1 分钟内即可恢复 此种现象称之为 B A 听力损伤B 听觉适应 听觉适应 C 听觉疲劳D 噪声性耳聋 E 永久性听阈位移 4 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为 D A 与人交谈有困难B 离开噪声作业 1 分钟内可恢复 C 听阈提高 15 30dB 离开噪声作业 1 天内可恢复 D 在 在 3000Hz 6000Hz 听力下降听力下降 35dBE 在 500Hz 2000Hz 听力下降 35dB 3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 噪声强度越大 对人体危害越大B 稳态噪声比脉冲噪声危害大 稳态噪声比脉冲噪声危害大 C 高频噪声比低频噪声危害大D 接触时间长 危害较大 E 有其他危害共存时危害较大 52 某男 磨工 工龄 20 年 平素体健 近年来常感手麻 手凉 夜间时有手痛 今年入 冬后 在骑摩托车上班的路上 突感手部剧烈疼痛 被迫停下来 见右手中指皮肤发白 十几分钟后逐渐缓解 对于这一工人出现的症状 首先考虑的疾病应该是 C A 风湿痛B 类风湿病 C 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D 末梢神经炎 E 微循环障碍 108 某矿凿岩工 男 40 岁 使用凿岩机 3 年 近几个月来感觉手麻 手痛 手无力 遇冷时 2 3 4 指指尖发白 界限分明 有时波及近端指节 体检发现手部痛觉 触觉 振动觉减退 此人可拟诊为 D A 末梢神经炎B 风湿性关节炎 C 骨质增生D 轻度局部振动病 轻度局部振动病 E 重度局部振动病 5 下列哪些不是预防局部振动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B A 早期发现 及时处理患病个体B 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 采取防寒和保暖措施 C 就业前查体D 减少接触振动时间 E 降低振动强度 30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由强至弱依次为 E A 中长波 短波 超短波 微波B 超短波 短波 中长波 微波 C 微波 短波 超短波 中长波D 短波 超短波 中长波 微波 E 微波 超短波 短波 中长波 微波 超短波 短波 中长波 8 长期暴露于较低强度红外线下最有可能产生 D A 职业性皮肤灼伤B 热痉挛 C 热衰竭D 职业性白内障 职业性白内障 E 电光性眼炎 103 某炼钢厂 采用电炉炼钢方法 炉前工 52 岁 高温作业 25 年 近期主诉视物模糊 眼科检查有白内障 考虑与职业有关 最有可能是由于以下哪项因素所致 B A 高频电场B 红外线 红外线 C 紫外线D 微波 E 高温作业 7 急性紫外线照射皮肤以后可出现的临床表现为 E A 皮肤红斑 可有皮肤溃疡B 皮肤黑斑 可有水疱和水肿 C 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D 皮肤萎缩 E 皮肤红斑 可有水疱和水肿 皮肤红斑 可有水疱和水肿 13 急性放射病是指 C A 短期内一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B 短期内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C 短期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短期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D 一周内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E 一月内多次受到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改变 6 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A A 骨髓型 胃肠型和脑型 骨髓型 胃肠型和脑型B 骨髓型 皮肤型和脑型 C 肿瘤型 胃肠型和脑型D 骨髓型 胃肠型和肺型 E 淋巴细胞型 胃肠型和脑型 93 职业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多见于 B A 阴囊B 皮肤与呼吸系统 皮肤与呼吸系统 C 皮肤与消化系统D 鼻窦 E 膀胱 25 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 E A 化学性因素和个体因素B 化学性因素和物理性因素 C 化学性因素和生物因素D 物理性因素 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 E 化学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和生物因素 化学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和生物因素 112 化学物的致癌作用可能不存在阈值 有所谓 一次击中 学说 因此 工人不得不接触 的化学致癌物应符合 D A 职业接触限值B 生物接触限值 C 职业卫生标准D 技术可实现的最低接触水平 技术可实现的最低接触水平 E 仪器可检测的最低水平 14 确定职业性肿瘤病因的主要依据应来自 E A 病例分析B 细胞学检查 C 病理学检查D 动物实验 E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10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主要是 D A 找出易感人群 B 作为职业病赔偿的依据 C 确定环境监测的范围 D 找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与潜在发病间的联系 找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与潜在发病间的联系 E 确定剂量 效应关系 27 确定职业性肿瘤病因的主要依据应来自 E A 细胞学检查B 病理学检查 C 病例分析D 动物实验 E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97 我国目前将职业性致癌物分为三类 即 A A 确认致癌物 可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 确认致癌物 可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B 人类致癌物 动物致癌物和其他致癌物 C 人类致癌物 动物致癌物和可疑致癌物D 人类致癌物 动物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 E 确认致癌物 可疑致癌物和非致癌物 A 联苯胺B 氯甲醚 C 苯D 氯乙烯 E 一氧化碳 118 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是 A 119 与肺癌发病有关的是 B 120 与肝血管肉瘤发病有关的是 D 26 主要引起膀胱癌的物质为 E A 铬酸盐B 氯甲醚 C 芥子气D 煤焦油 E 联苯胺 联苯胺 17 1775 年英国外科医生 Pon 报道扫烟囱工人所患的肿瘤是 A A 阴囊癌 阴囊癌B 肺癌 C 皮肤癌D 鼻窦癌 E 膀胱癌 30 作业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主要除确定监测地点和监测时间外 还包括 B A 监测人员和监测记录表B 监测周期和监测记录表 监测周期和监测记录表 C 监测记录表和监测仪器D 监测单位和监测方法 E 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 24 生物监测的意义主要是 B A 能估计接触水平B 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能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 C 能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D 能鉴定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E 能估计有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时间 9 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在于 D A 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B 职工与企业建立劳动合同 C 使受检者能够自主选择岗位D 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 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 E 完善劳动赔偿制度 95 诊断职业病应当确定 C A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 B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因果关系 C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主要因果关系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主要因果关系 D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以及个体差异之间的联系 E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个体差异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31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A A 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 工人健康状况和人口统计资料 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 工人健康状况和人口统计资料 B 剂量 反应关系 工人健康状况和发病率 C 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 工人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 D 有害因素测定 工人健康状况和职业病发病情况 E 接触水平 工人健康状况和病死率 91 接触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A 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 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 B 估测总体人群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C 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 D 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E 估测总体人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54 对新建 改建 扩建和续建的建设项目 在可行性研究 设计 施工和投产验收时 卫生部门需要对这些项目中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进行监督 这种工作称为 D A 卫生执法B 四同时 C 经常性卫生监督D 预防性卫生监督 预防性卫生监督 E 一般性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零售背景下实体书店顾客体验升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减肥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解析卷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解析卷山东省乐陵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位置与坐标)汇编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
- 2025版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合同范本
- 2025办公空间租赁合同(含装修及维护条款)
- 2025年度润滑油产品回收与再利用合同
- 2025年度专业图形设计电脑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餐饮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合同范本
- 2025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秋季开学初班主任会议德育副校长讲话:从‘知责’到‘善育’这4步你做到几步
- 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 瑞雪迎春春节家宴主题说明书
- 军用车修理知识培训课件
- 乘客遗失物品处理课件
- 202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医院保卫科岗位竞聘工作汇报
- 医院科室停电应急预案
- 2025年教育学家教学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专业能力试卷:就业指导实务操作技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