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定时训练_第1页
第一次定时训练_第2页
第一次定时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定时训练 一 选择题 1 沪派 也称西山会议派 它最早产生于 A 孙中山逝世前 B 孙中山逝世后 C 四一二政变前 D 七一五政变后 2 冯玉祥呼吁宁汉合流 其理由主要是 A 调节国民党派系之争 B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 消除奉系军阀的威胁 D 改 组南京国民政府 3 宁汉双方斗争的实质目的是 A 争夺国民党最高领导权 B 满足列强的需要 C 维护国家的统一 D 争夺正统的地 位 4 南京国民政府不能实现完全统一的原因在于 A 没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B 封建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 C 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 D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 易帜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主要维护了 A 中华民族的利益 B 南京政府的利益 C 奉系军阀的利益 D 日本在华的利益 6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 同北洋军阀相比较 其相同点有 A 代表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B 以政党作为统治工具 C 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 D 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 7 关于 宁汉合流 不正确的叙述是 A 反映了国民党内部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 B 客观上反映了美日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 争 C 缓和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争 有利于稳定 D 表明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 8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9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 济南惨案 的主要目的是 A 报复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 B 阻止国民政府北伐 C 扩大侵略范围 D 帮助蒋介石 排挤共产党 10 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B 宁汉合流 B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D 东北易帜 11 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措施中 最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A 整顿税务 B 控制金融 C 改革币制 D 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2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是 A 整顿税务 B 控制金融 C 改革币制 D 独占商业 13 蒋介石发起的 改定新约运动 与过去中国政府的外交活动相比 突出的成果是 A 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废除了领事裁判权 C 基本实现了关说自主 D 改变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4 1927 年曾经参与领导两次武装起义的是 0 A 贺龙 B 周恩来 C 刘伯承 D 朱德 15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 B 农民运动的成功经验 C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D 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16 对秋收起义的认识 不确切的是 A 是发动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正确抉择 B 进攻长沙是一次错误的决定 C 文家 市会议 迈出了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步 D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 始 17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主要取决于 A 革命任务 B 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 C 群众基础 D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特征 18 邓小平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鄂豫皖 B 左右江 C 湘鄂边 D 闽浙赣 20 20 世纪 30 年代 革命政权对中小工商业者的态度是 A 消灭 B 联合 C 限制 D 保护 21 毛泽东说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的解决土地问题 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 基本的条件 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 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B 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C 只有土地革命才能调动农民革 命的积极性 D 中国革命必须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 22 国共对峙十年时期 党在根据地建设中第一位的任务是 A 发展军需工业 B 发展民用工业 C 冲破贸易封锁 D 发展农业生产 23 革命根据地开展的经济建设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B 支持了革命战争 C 解决了粮食及武器弹药问题 D 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4 对新的革命道路的选择具有突破意义的是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文家市决策 D 广州起义 25 下列做法不符合 1931 年土地革命路线规定的是 A 依靠贫雇农 B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 消灭剥削成分 D 消灭地主阶级 二 简答 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是怎样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 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有关情 况分析说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这条道路 答案 一 B C A B A D C C B D D B C B C D D B D C C D D C C 二 1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处于低潮 中国革命面临危机关头 毛泽东领导了秋收 起义 并把部队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及时总结 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相继写了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等三篇文章 从理论上说 明了中国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 原因 中国近代是一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