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摘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 着数与形进行的 数学中两大研究对象 数 与 形 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 的内在因素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 包含 以形助数 和 以数辅形 两个方面 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 明数之间的联系 即以形作为手段 数为目的 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 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 即以数作为手段 形作为目的 数形结合的思想 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 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 间的相互转化 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 几何问题代数化 关键词 数学 数 形 数形结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着 数与形进行的 数学中两大研究对象 数 与 形 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 内在因素 波利亚说过 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 灵魂和精髓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是解题过程中劈山开路 披荆斩棘的 宝剑 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它蕴含于知识的发生 发展和 应用的过程中 初中数学新课程 标准 中 安排了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 概率 实践与综合 四个学习领域 在每一个学习领域 都离不开两要素 数与形 新课程 标准 把数学的精髓 数学思想纳入了基础知识范畴 数形结 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 包含 以形助数 和 以数辅形 两个方面 其应用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 即以形作为手段 数为目的 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 的某些属性 即以数作为手段 形作为目的 数形结合的思想 其实质是将抽象 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 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 几何问题代数化 本文通过实例谈谈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 代数问题几何化 初中阶段学到的 数 包括有有理数 实数 方程 代数式 不等式 函数解折 式等 许多代数问题利用几何方法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然而由于代数关系比较抽 象 若能结合问题中代数关系赋予几何意义 那么往往就能借助直观形象对问 题做出透彻分析 从而探求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代数问题几何化是根据数的结构 2 P A B D C E 图 2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1 128 图 1 特征 借助数轴 借助函数图像 借助几何图形 借助数式的结构特征 借助 算法数学的流程图等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几何图形 图象 并利用图形 图象 的特性和规律 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例 1 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210 420 x x A B C D 分析 先解每一个不等式 再根据结果判断数轴表示的正确方法 解 由不等式 得 2x 2 解得 x 1 由不等式 得 2x 4 解得 x 2 数轴表示的正确方法为 C 故选 C 例 2 计算 1111111 248163264128 分析 如图 1 构造面积为 1 的正方形 则由 图形可得 解 1127 1 128128 原式 例 3 若 x y 为正实数 且 x y 4 的最小值是多少 22 11xy 分析 若能考虑到分别是以 x 1 y 2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 22 11xy 角形斜边的长 那么上述问题就变成了求两条线段和的最值问题 解 如图 2 线段 AB 4 P 为 AB 上一动点 设 PA x PB y CA AB DB AB A B 为垂足 且 CA 1 BD 2 则 PC PD 易知当点 P C 22 11xy D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PC PD 最小 作 CE 垂直 DB 的延长线于 E 易知 EC 4 ED 2 1 3 故 PC PD DC 5 22 34 故的最小值为 5 22 11xy 3 图 3 图 4 X乡 乡 200 X 乡 乡 240 X 乡 300 乡 240 X 乡 60 X乡 乡 260 乡 200 X乡 D乡 乡 260乡C乡 乡 240乡 B乡 乡 300乡 A乡 乡 200乡 例 4 求方程组的解的个数 310 210 xxy xy 分析 把两个方程分别变形为和 2 31yxx 21yx 则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就变成了抛物线和直线的交点 个数了 解 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如图 2 31yxx 21yx 3 根据图像的交点个数就可以判定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为 2 例 5 A 城有肥料 200 吨 B 城有肥料 300 吨 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 C D 两乡 从 A 城往 C D 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 20 元和 25 元 从 B 城往 C D 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 15 元和 24 元 现 C 乡需要肥料 240 吨 D 乡需要肥料 260 吨 怎样调动总运费最少 分析 此题涉及到的已知数据较多 学生容易张冠李戴 造成数据上的混 乱 借助如图 4 进行处理 就可避免这一点 解 设由 A 城运往 C 乡肥料 x 吨 则运往 D 乡 200 x 吨 从 B 城运 往 C 乡 240 x 吨 运往 D 乡 60 x 吨 总运费为 y 元 依题意得 y 20 x 25 200 x 15 240 x 24 x 60 4x 10040 0200 x 由于一次函数的值是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 x 0 时 y 的值最小 此时 y 10040 元 所以 从 A 城运往 C 乡 0 吨 运往 D 乡 200 吨 从 B 城运往 C 乡 240 吨 运往 D 乡 60 吨时运费最少 最少运费是 10040 元 例 6 已知函数 若使 y k 成立的 x 值恰好有三个 则 k 的 2 2 11 51 x y x 值为 A 0 B 1 C 2 D 3 4 分析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交点 在坐标系中画出已知函数 的图象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即可找到使 y k 成立的 x 值恰好有 2 2 11 51 x y x 三个的 k 值 解 函数的图象如图 5 2 2 11 51 x y x 根据图象知道当 y 3 时 对应成立的 x 有 恰好有三个 k 3 故选 D 对于代数问题 往往借助几何图形 靠图 形直观来 支持 抽象的思维过程 数与形在 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由数化形是根据数的结构特征 造出与之相适 应的几何图形 图象 并利用图形 图象 的特性和规律 借助几何图形可以 使代数问题更简单 更直观 数形结合是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 种思维方法 二 几何问题代数化 初中阶段学到的 形 可以是点线 面 角 三角形 四边形 圆等 更多 的 形 体现在函数图象方面 几何问题代数化是将图形信息部分或全部转换成 代数信息 削弱或清除图形的推理部分 使要解决的形的问题转化为对数量关 系的讨论 借用代数方法解决 解题方法就易于寻找 解题过程也变得比较简便 因为 几何题显然由形较直观 但若遇到已知和结论之间相距较远的问题 解题途径 常常不易找到 因而用代数方法解题 思 维就比较明确 有规律 因此也就容易找 到解题方法 例 7 如图 6 已知电线杆 AB 垂直于地面 它 的影子恰好在土坡的坡面 CD 和地面 BC 上 如 果 CD 与地面成 45 角 A 60 CD 4m BC m 求电线杆 AB 的长 4 62 2 分析 设法将 AB 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 去解 解 延长 AD 交地面于 E 过 D 作 DF CE 垂足为 F oo o o DCF 45A 60CD 4m CF DF 2 2 mEF DF tan60 2 6 m AB3 tan30 BE3 33 AB BE 4 6 2 2 2 2 2 6 6 2 m 33 又 图 5 FE D CB A 图 6 5 KH ED CB A 图 8 例 8 如图 7 正方形 OPQR 内接于 ABC 已知 AOR BOP CRQ 的面积分别是 S1 1 S2 3 S3 1 求正 方形 OPQR 的边长 分析 正方形 OPQR 的边 OR 与 ABC 的边 BC 平行 OP RQ 都与 BC 边上的高 AD 平行 这都可以构成相似三角形 从而 用比例来解题 但是本题利用面积列方程 会更加简单点 解 设正方形 OPQR 的边长为 x 作 ABC 的 BC 边上的高 AD 交 OR 于 F 在 Rt AOR 中 由 S1 1 OR x 得 AF 2 x 同理 BP QC 6 x 2 x 由 S ABC S1 S2 S3 S正方形 OPQR 得 2 1 622 1 3 1 2 2 xxx xxx x 例 9 如图 8 点 C 为 AB 的中点 以 BC 为一边作正方形 BCDE 以 BD 为半径 点 B 为圆心作圆 与 AB 及其延长线相交于 H K 求证 AH AK 2AC2 分析 本题用几何方法当然可以证明 但是比较 麻烦 若把它转化成代数问题来解决 就显得简捷了 证明 设 BC x 则 AC BC x BD x2 AH 2x x AK 2x x 22 AK AK 2x x 2x x 2x2 2AC 22 例 10 已知 三角形三边长 a b c 满足 222 0abcabbcac 试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 本题通过因式分解 利用完全平方式即可解决 解 222 0abcabbcac 222 2222220abcabbcac 222 0abbcac a b b c c a 即 a b c 此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 11 如图 9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AB a BC b a b P 为 AB 边上的一 S3 S2 S1 R QP F O D CB A 图 7 6 Q P D C B A 图 9 动点 直线 DP 交 CB 的延长线于 Q 求 AP BQ 的最小值 分析 设 AP x 把 AP BQ 分别用 x 的代数式表示 即可用不等式 当且仅当 a b 时取等号 来求最小值 22 22abababab 或 解 设 AP x 2 2 PBQPAD BQPB BQax ADPAbx ab BQb x abab APBQxbxb xx abb 当且仅当 即时 AP BQ 取最小值 ab x x 2 xab xab 2 abb 例 12 如图 10 的直径 AB 与弦 CD 相交于点 P 且 PA 5 PB 1 O 求弦 CD 的长 o APC 60 分析 根据图形的特点 把有关数据集中到直角三角形中 借助勾股定理或三 角函数 把几何计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解 过点 O 作于点 E 则 CE ED 连接 OC OECD PA 5 PB 1 AB 5 1 6 且 OC 3 2 AB OP 3 1 2 2 AB PB 在 OE OP sin60o Rt OPE 中3 在 2 22 336Rt OCECEOCOE 中 CD 2CE 2 6 对于几何问题 利用数理的严谨性 利用数轴 坐标系 不等式 面积 距离 角度 勾股定理 三角函数 线段比例等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 通 过观察图形或绘制 挖掘图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用代数的方法达到几何计算和 证明的目的 三 结束语 仅有数的分析或形的直观都不易单独解决的问题 数形结合既具有数学学科 的鲜明特点 又是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数形结合是解决具体问题的 向导 数 形结合作为一种思维策略 常可以作为寻求解法的一个思路 或在思路受阻时 寻求出路的突破口 数形结合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型化 直观化 几何方法具有直 观 形象的优势 用简单直观的图形代替冗长的代数推理 代数方法具有解答过 E O P D C BA 图 10 7 程严密 规范 思路清晰 避呆板单调解法之短 数与形在内容上互相联系 方法上互相渗透 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基本而又重要的 思想 是解答数学题的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 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 数缺形 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裂分家万事非 可见数形结 合能扬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房商用协议书
- 飞机化学铣切工科技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赔偿免责协议书
- 公司氧化钨制备工岗位设备技术规程
- 2025合同模板设备采购与安装工程承包合同C
- 许昌市重点中学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实验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宁河区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许昌市名校数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专科知识培训开幕式发言课件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160题)
- 2025中国半钢轮胎市场白皮书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章节练习试卷
- 特殊教育阶段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联研究-洞察及研究
- 研发人员晋升管理制度
- 接收预备党员表决票(样式)
- 自锁现象与摩擦角
- 十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