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_第1页
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_第2页
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_第3页
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_第4页
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邢利红邢利红 1 1 一 问题的提出一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班主任在学期结束时要评定学生的表现 给每一位学生写出操行评语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 2007 年北京市教委下发的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试行 明确提出班主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之一 班主任 要结合学生一学期的表现为学生撰写评语 同时 高中三年来班主任撰写的班主任评 语作为 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 重要内容之一 为高校招生录 取提供详实 客观的依据 然而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班主任评语现状还存在一 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 部分教师的理解不到位 对班主任评语的重视程度不一 认为 学生不看重班主任评语 评语对学生的影响不大 撰写评语时对学生了解不足 较多 依据经验判断做出较为一般化的结论 评语内容千篇一律 语言生硬 呆板乏味 甚 至将一个评语模式套用在学生身上等 当前 关于班主任评语的研究更多站在教育者 角度讨论评价观念 评价技巧和评价方法等问题 而很少从受教育者 高中学生的 立场来思考 本文认为 为了更好地促进普通高中学生的发展 发挥评价的引导反馈 和调节功能 从普通高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讨论班主任评语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将有助于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发更深层次的实践变革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 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抽取北京市 3 个城区和 3 个郊区 每个区采用分层抽 样的方法抽取 3 所学校 每所学校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级学生参 加调查 共有 2290 名学生参加调查 其中 城区学生占 49 5 郊区学生 50 5 高 一年级学生占 34 2 高二年级学生占 31 4 高三年级学生 34 4 较好学校学生占 40 4 中等学校学生占 28 5 一般学校学生占 31 1 2 2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普通高中学生视角下的班主任评语调查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第一 高中生的班主任评语观 即高中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功能地位 重视程度认识 第二 高中生班主任评语现状 即高中生对当前班主任评语的整体现状 评语的针对性 评 语的实效性等方面评价 第三 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 即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 语内容 结构类型 语言风格等 1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 2011 年度青年专项课题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班主任评语的实践 研究 CIA11162 的成果之一 2 三 研究结果三 研究结果 一 高中生的班主任评语观 一 高中生的班主任评语观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 绝大多数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客观 重 视班主任对自己做出的评语 且强调其重要性和对自身发展的作用 75 3 学生不同程 度地表示重视班主任评语 其中 很重视 占 32 8 比较重视 占 42 5 通过分 析来看 高中生的评语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1 班主任评语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评语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 0 学生不同程度地认可班主任评语的重要性 认为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中班主 任评语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中 很重要 占 37 2 同时发现 学生对班主任评语重要性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别 从选择 很重要 的学生比例对比分 析可以看出 从所在区域来看 郊区学生更加强调班主任评语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地 位 反映 很重要 的学生比例为 40 9 比城区学生高出了 7 5 个百分点 从学校 性质来看 较好学校学生对班主任评语重要性的评价远低于中等学校和一般学校 仅 为 33 1 比一般学校低了 7 7 个百分点 从学生年级来看 高一年级学生对班主任 评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高于其他两个年级 39 3 学生表示 很重要 比高二年级高 出 4 1 个百分点 2 2 班主任评语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评语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77 4 学生强调了班主任评语作用的重要性 认为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 班主任评 语具有不可抹杀的功能和作用 其中 反映 很重要 的学生比例为 38 3 同时发 现 学生对班主任评语重要性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别 从选择 很重要 的学生比例对 比分析可以看出 从所在区域来看 郊区学生更加认同班主任评语对自身发展的重要 作用 比城区学生高出了 6 3 个百分点 达到了 41 4 从学校性质来看 中等学校 学生比较好学校 一般学校学生更加认同班主任评语的促进发展作用 达到了 41 2 比较好学校高出了 6 个百分点 从学生年级来看 高一年级相对其他两个年级 更加认可班主任评语的作用 占 40 0 比高二年级高出了 3 2 个百分点 二 高中生班主任评语现状 二 高中生班主任评语现状 对班主任评语现状的分析 主要包括对评语的整体评价 评语的针对性 评语的 实效性等三个方面 1 1 班主任评语的整体评价班主任评语的整体评价 1 1 高中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认可程度 高中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认可程度 整体来看 多数高中学生对当前班主任评语基本上持认可的态度 31 1 学生 很 认可 46 7 学生 比较认可 19 4 学生 一般 1 5 学生 不太认可 1 3 学 生 不认可 同时发现 从选择 很认可 的学生比例情况来看 学生对班主任评语 3 的认可程度呈现一些特点 从所在区域来看 表示很认可的城区学生比例 32 5 略 高于郊区 高出了 2 7 个百分点 从学校性质来看 中等学校反映很认可的学生比例 最高 32 9 较好学校反映比例最低 为 28 8 从所在年级来看 高三年级学生 表示认可的比例略高于其他两个年级 为 32 3 2 2 高中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喜欢程度 高中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喜欢程度 整体来看 多数高中学生对当前班主任评语基本上持喜欢的态度 28 4 学生 很 喜欢 42 8 学生 比较喜欢 25 1 学生 一般 1 9 学生 不太喜欢 1 7 学 生 不喜欢 同时发现 从选择 很喜欢 的学生比例情况来看 当前学生对班主任 评语的喜欢程度呈现一些特点 从所在区域来看 城区和郊区学生反映很喜欢的比例 基本一致 达到 28 0 从学校性质来看 中等学校表示很喜欢的学生比例远高于较 好学校 一般学校 达到了 31 6 比最低的较好学校高出了 4 9 个百分点 从学生 年级来看 高三年级学生很喜欢的比例 30 1 略高于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出幅 度分别为 3 5 个百分点 1 8 个百分点 2 2 班主任评语的针对性班主任评语的针对性 1 1 班主任评语与学生实际符合程度 班主任评语与学生实际符合程度 整体来看 大多数高中学生认为班主任评语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符合 其中 19 9 学生 很符合 55 5 学生 比较符合 21 8 学生 一般 2 1 学生 不太 符合 0 7 学生 不符合 同时发现 从选择 很符合 的学生比例情况来看 当 前对班主任评语内容与实际符合程度呈现一些特点 从所在区域来看 城区学生表示 认可的比例略高于郊区 为 20 5 从学校性质来看 中等学校学生反映很符合的比 例 21 7 略高于较好学校 一般学校 高出幅度 2 5 个百分点左右 从学生年级来 看 高一年级比例最高 为 22 0 最低为高二年级 16 7 两者相差了 5 3 个百 分点 2 2 班主任评语内容的针对性 班主任评语内容的针对性 整体来看 63 8 高中学生认为班主任评语内容的针对性强 其中 16 1 学生 很强 47 7 学生 比较强 31 7 学生 一般 2 6 学生 不太强 1 8 学生 不强 同时发现 从选择 很强 的学生比例情况来看 当前对班主任评语内容的 针对性的评价呈现一些特点 从所在区域来看 城区和郊区学生反映很强的比例一样 16 1 但城区表示 比较强 的学生比例 50 3 要高于郊区 高出了 5 1 个百 分点 从学校性质来看 中等学校表示很强的学生比例略高于较好学校 一般学校 为 17 9 比最低的一般学校高出了 3 1 个百分点 从学生年级来看 高三年级学生 认为很强的比例 17 8 略高于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出了近 3 个百分点 3 3 班主任评语的实效性班主任评语的实效性 4 整体来看 多数学生对班主任评语对自己的帮助和指导作用予以了肯定 其中 表示 作用很大 占 18 1 作用比较大 占 44 6 一般 占 31 6 作用不太 大 占 3 7 没有作用 占 2 0 从班主任评语对学生发展的具体影响来看 见表 1 在学习成绩 学习兴趣 学习自信心 学习意志力等方面影响上 表示有影响 包括影响很大和影响比较大 的学生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 学习自信心 60 5 学习意志力 55 6 学习兴趣 50 7 学习成绩 50 0 可以看出 班主任评 语对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且 除了中等学校比其他两类学校学 生更强调班主任评语对学习兴趣 学习自信心有影响之外 区域之间 年级之间对班 主任评语产生的影响作用的认识基本上比较一致 表 1 班主任评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影响很大影响很大 影响比较影响比较 大大 一般一般 影响不太影响不太 大大 没有影响没有影响 对学习成绩的影响13 736 340 16 63 4 对学习兴趣的影响15 035 737 87 24 3 对学习自信心的影响19 54130 85 13 6 对学习意志力的影响18 137 534 95 73 9 三 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 三 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 1 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内容 整体来看 高中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内容由高到低依次为 反映学生的综合素 质 66 7 展示学生的突出变化 23 4 聚焦学习成绩 6 5 其他 3 4 而这种趋势在学生三个年级基本上比较一致 可以看出 高中生希望从班主任那里获 得的评价内容更多是自己的综合素质 即反映自身整体发展状况的评价 而对于学习 成绩的关注需求非常薄弱 说明高中学生还是很期望通过班主任评语看到一个完整的 自我发展状况 2 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的语言风格 整体来看 高中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语言风格由高到低依次为 幽默风趣 45 6 直截了当 24 1 委婉含蓄 12 0 生动形象 9 5 中规 中矩 8 9 可以看出 学生更多喜欢班主任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并 做出评价 同时发现 选择 幽默风趣 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步减少 高 三年级学生只有 40 7 学生选择喜欢幽默风趣 比高一年级少了 10 2 个百分点 而 直截了当 中规中矩 生动形象 的比例则随着年级的增高有所提高 其中 直截了当 比高一年级高出 7 5 个百分点 5 3 高中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方式 整体来看 高中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方式依次为 鼓励 62 4 提醒 18 3 赞扬 13 4 批评 3 3 可以看出 学生还是希望才能够班主任那里获得 激励性的评价 得到更多的鼓励 而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 批评 的方式 同时发现 高三年级学生对 鼓励 的喜欢比例要略高于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 高二年级最低 但是 高二年级学生对 提醒 的喜欢比例则高于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 高三年级最 低 4 高中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结构类型 整体来看 高中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结构类型的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 优点 不足 期望型 58 2 优点 期望型 22 3 不足 期望型 9 0 优点型 5 0 优点 不足型 4 0 不足型 1 6 可以看出 高中学生更多喜欢 班主任关注到自己的优点 并提出期望和建议 同时也看到 选择 优点 不足型 期 望型 结构类型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增高而不断下降 高三年级选择的比例 52 7 比高一年级低 11 8 个百分点 而选择 优点 期望型 结构类型的学生比例则随着年 级最高逐步提高 高三年级达到了 29 9 比高一年级提高了 14 2 个百分点 可以看 出 高三年级学生相比而言更加期望从班主任评语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班主任的期望 对不足的评价需求有所减弱 可能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一定关系 四 讨论与思考四 讨论与思考 1 学生重视班主任评语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 高中学生基本能够认同班主任评语的地位 和重要作用 多数学生也反映班主任评语对学习自信心 学习意志力 学习兴趣等各 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高中学生希望从班主任的角度获取更 多的他人评价信息和发展支持建议 较高的期待也反映出班主任评语理论和实践探讨 的紧迫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部分班主任评语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确实产生了积极作用 适当的 有效的班主任评语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有研究表明 1 学生在获得合适 的评语后 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都得到提高且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但是 学生对 班主任评语功能的定位认识存在一些差异 郊区学生比城区学生更加重视和强调班主 任评语的重要作用 反映出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迫切需求和殷切希望 也在某种程度 上折射出郊区班主任评语尚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现状 同时 较好学校学生能够 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班主任评语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地位 但是 相对而言中等学 校学生则相信班主任评语对自身发展更为重要 可能源于中等学校学生能够把班主任 评语作为为数不多的资源和支撑力量 并从中汲取了更多的经验和信息 2 学生认可当前班主任评语但喜欢程度相对较低 6 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班主任撰写的评语 但是 表示喜欢的程度却有所降低 可能 源于学生的评语观与班主任有所差异 即学生心目中期望的班主任评语内容 方式 结构等特征与现状有一定的差别 具体来分析 从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自身发展需求 的角度来看 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呈现出一些特征 比如 高中学生更加希望班主 任关注综合素质 喜欢看到幽默风趣的评语 喜欢鼓励的方式 喜欢有优点 不足和 期望相结合的评语结构 正是因为高中生心目中喜欢的班主任评语特征与当前现状出 现了一定的偏差 使得学生的评价较低 而如何提高评语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发挥班 主任评语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重要话题 有研究表明 2 评语中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巧 妙反映学生的不足 委婉诙谐 耐人寻味 让学生在笑声中心神领会 减轻了对学生 的挫伤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乐于接受 从而易于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为了 实现鼓励学生发展的目的 要更多借鉴激励性评价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