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第1页
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第2页
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第3页
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第4页
高考生物 6年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0122012 上海 上海 29 蜗牛的有条纹 A 对无条纹 a 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 有 条纹 AA 个体占 55 无条纹个体占 15 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l 则 A 基因的频 率和 F1 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 30 2l B 30 42 C 70 2l D 70 42 答案 D 解析 亲本中 AA 占 55 aa 占 15 所以 Aa 占 30 自由交配 用哈温定律算 得 到 A 基因频率 70 a 基因频率 30 F1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42 选 D 试题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交配条件下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难度不大 20122012 广东 广东 6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 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 6 号和第 9 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 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 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 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 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 解析 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酵母菌的染色体部分片段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重组酵母菌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 A 正确 重组酵母菌的性状受其遗传物质的控制和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B 正确 重组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和自然状态下的酵母菌有所不同 增 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C 正确 重组酵母菌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不能改变酵母菌 的进化方向 生物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 环境条件 决定 试题点评 本题情景比较新颖 以人工拼接的方法产生酵母菌染色体结构变异为背景 考查生物的变异 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及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迁移能力 难度中等 20122012江苏 江苏 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答案 D 解析 生物竞争也是一种环境因素 A 正确 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体 遗迹和遗物 可通过对比了解生物进化情况 B 正确 生物也可引起环境的变化 C 正确 突变是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 D 错 试题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属于了解层次 20122012 安徽 安徽 4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 可以随机交配 没有迁入和迁出 基因不产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生突变 抗病基因 R 对感病基因 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 rr 占 1 9 抗病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 9 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 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 感病植株占 A 1 9 B 1 16 C 4 81 D 1 8 答案 B 解析 因感病植株 rr 在开花前死亡 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所以抗病植株 RR 和 Rr 各占 1 2 R 的基因频率为 3 4 r 的基因频率为 1 4 则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1 4 1 4 1 16 试题点评 本题考察学生对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度不大 生物遗传是安徽高考 的重点 尤其是遗传规律和基因频率的结合 20122012 海南 海南 23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 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 也可不同 C 环境发生变化时 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 也可能不变 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 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答案 D 解析 基因突变率虽然低 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A 项正 确 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不同 表现型相同 对环境的适 应性相同 也可能表现型不同 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 B 项正确 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 响到某些基因型 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 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 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 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 使基因频率不变 C 项正确 种群 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 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 D 项错误 试题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涉及到进化的基本单位 基因突 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对进化的意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变化与基因频率改变之间的关 系等内容 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不大 20112011 重庆 重庆 4 2008 年 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 眼睛退 化的 盲鱼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 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 C 解析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不是由于黑暗环境的诱导 黑暗的环境起了选择作用 影响种群密度的生态是多方面的 包括非生物因素中的光 温度 水等以及生物因素中种内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斗争和互助 种间的互利共生 竞争 寄生 捕食等 在不同地域和时间影响种群数量的关 键因素是不同的 种群数量的 K 值取决于种群生存环境 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对鱼类的生存 有利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其生态价值 作为科研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 用价值 20112011 江苏 江苏 6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答案 答案 C C 20112011 广东 广东 27 16 分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 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 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 可引起病人发热 出血甚至休克 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 将 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 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 S 蛋白 该蛋白可以抑 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 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 需要将携带 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 胞 如果转基因成功 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和 2 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 AABB A B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只有 A 基因或 B 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纯合的雄蚊 AABB 与野生型雌蚊 aabb 交配 F1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F2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3 将 S 基因分别插入到 A B 基因的紧邻位置 如图 11 将 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 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 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答案 1 受精卵 S 基因 由 S 基因转录的 mRNA S 蛋白 2 50 60 3 减少 S 基因表达的 S 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 20112011 四川 四川 31 21 分 回答下列 两小题 II 14 分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 42 条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 基因组成 I II 表示染色体 A 为矮杆基因 B 为抗矮黄病基因 E 为抗条斑病基因 均为 显性 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 经多代选育而来 图中黑色部分 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 乙 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 该现象如在自然 条件下发生 可为 提供原材料 2 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 F1 自交 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 则基因 A 与 a 可随 的分开而分离 F1 自交所得 F2 中有 种基因型 其中仅表现抗矮黄 病的基因型有 种 3 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 F1 自交 减数分裂中 I甲与 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 而 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 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 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 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 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 4 让 2 中 F1 与 3 中 F1 杂交 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 产生的 种子均发育正常 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答案 1 结构 1 分 生物进化 1 分 2 同源染色体 1 分 9 2 分 2 2 分 3 20 1 分 4 2 分 22 2 分 4 3 16 2 分 解析 1 观察图可知乙丙品系发生了染色休结构变异 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 料 2 基因 A a 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因此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甲 植株无 Bb 基因 基因型可表示为 AA00 乙植株基因型为 aaBB 杂交所得 F1基因型为 AaB0 可看作 AaBb 思考 因此所 F2基因型有 9 种 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2 种 aaBB aaB 3 小麦含有 42 条染色体 除去不能配对的两条 还有 40 条能两两配对 因此可观 察到 20 个四分体 由于 I甲与 I丙 不能配对 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I甲与 I丙 可能分 开 可能不分开 最后的配子中 可能含 I甲 可能含 I丙 可能都含 可能都不含 因此 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 最多含有 22 条染色体 4 2 中 F1 的基因型 Aa B 3 中 F1 基因型可看成 A aE 考虑 B 基因后 代出现抗矮黄病性状的几率为 1 2 考虑 A 和 E 后代出现矮杆 抗条斑病性状的概率为 3 8 因此同时出现三种性状的概率为 3 16 20112011 上海 上海 51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答案 种群答案 种群 20112011 上海 上海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 千百万年之后 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 到蝙蝠的超声波时 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 逃脱危险 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 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 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 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 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 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 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 千百万年之后 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52 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 A 适应辐射 B 地理隔离 C 生存竞争 D 生殖隔离 53 在材料一中 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的结果 54 在材料二中 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 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 种群 中个体数减少 导致该种群的 变小 右表为 V 基因在种群 A 和 B 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55 计算 Va在 A 种群中的频率 答案 52 D 53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54 基因库 55 33 2011 2011 安徽安徽 29 18 分 II 8 分 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 它们体型相近 曾经同城分布 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 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 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 1600 只左右 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 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 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 这种行为传递 的信息类型属于 3 目前 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 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 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6 4 建立自然保护区 改善栖息环境 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 施 答案 1 所处的营养级低 属于第二营养级 2 化学信息 3 基因交流 4 环境容纳量 解析 考察生态系统功能 1 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 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 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 营 养级低 所以生存优势强 2 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化学信息 3 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 属于同一物种 可以基因交流 4 建立自然保护区 改善栖息环境 减小环境阻力 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提高种 群密度 20112011 山东 山东 27 18 分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 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 对等位基因 分别是 A a 和 B b 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 进行了杂交实验 如图 3 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 a b 分别由基因 A B 突变形成 基因 A B 也可以 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 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自然选 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导致生物进化 答案 3 不定向性 定向改变 20112011 山东 山东 2 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 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 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 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答案 答案 A A 2010 2010 海南海南 16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 物种是神创的B 物种是不变的 C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答案答案 C C 24 10 分 某动物种群中 AA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3 0 4 和 0 3 请回答 1 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2 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 即种群 不发生 不发生 没有迁入迁出 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的基因型频率为 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 其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 会 不会 发生改变 3 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 但不发生随机交配 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 行交配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和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 其后代中 AA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 会 不会 发生改变 答案 答案 1 0 5 1 分 2 足够大 基因突变 或突变 选择 0 25 不会 每空 1 分 共 5 分 3 0 4 0 2 0 4 会 每空 1 分 共 4 分 20102010 上海 上海 28 3 分 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 亲代中 AA 基因型个体占 30 aa 基因型个体占 20 则亲 代 A 的基因频率和 F1 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 55 和 32 5 B 55 和 42 5 C 45 和 42 5 D 45 和 32 5 答案 答案 B B 20102010 上海 上海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 回答问题 9 分 56 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这是因为 57 右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 3 种作用类型 图 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 具有中等 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 该选择类型可由图 代表 这三种选择类型中 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右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 3 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 在夏季 种群 A 与 B 种群 A 与 C 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 有人研究了 1990 至 2000 年间 3 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 1920 年在种群 A 和 C 的栖息地之 间修了路 100 年来气温逐渐升高 降雨逐渐减少 58 建矿之后 种群 B 可能消失 也可能成为与种群 A C 不同的新 种 分析种群 B 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 下表是种群 A C 的规模 等位基因 1 T t 和 2 W w 频率的数据 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 的频率 种群 A种群 C 年份 规模 t w 规模t w 19004600051100051 用心 爱心 专心 8 1920450005 5185071 1940480007185090 8 19604400081800120 6 19804200061600100 8 20004000051550111 59 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 对种群 C 的描述 更为准确的是 A 等位基因 1 的杂合子逐渐增多B 与种群 A 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 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 受气候影响更大 60 据表中数据分析 种群 C 的基因库比种群 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 化关系密切 答案 答案 56 生存斗争 生存竞争 适者生存 57 58 由于与种群 之间的地理隔离 阻断了种群 与种群 种群 与种群 的基因交流 因此种群 内的基因突变开始积累 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 种群逐新适应了生 存环境 种群规模开始扩张 并形成生殖隔离 新种形成 59 60 小 1 T t 20102010 全国卷二 全国卷二 4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 和 Aa 个体全部存活 aa 个体在出生 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 只有 AA Aa 两种基因型 其比例为 1 2 假设每 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 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 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 的第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是 A 1 1 B 1 2 C 2 1 D 3 1 答案 答案 选择 A 解析 用哈代 温伯格平衡公式即 p q 2 p2 2pq q2 1 来计算 由题意可知 AA 和 Aa 的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AA 1 3 和 Aa 2 3 所以 A p 的基因频率为 1 3 1 2 2 3 2 3 a q 的基因频率为 1 2 2 3 1 3 故 子一代中 AA 的个体为 p2 2 3 2 3 4 9 Aa 的个体为 2pq 2 2 3 1 3 4 9 即 AA Aa 4 9 4 9 1 1 20102010 天津 天津 7 26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9 12 分 某地区从 1964 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 至 1967 年中期停用 下图是 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 R 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 S 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 据 图回答 1 R 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 果 2 在 RR 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 RS SS 基 因型频率分别为 4 和 1 此时 R 基因的频率为 3 1969 年中期 RR 基因型几近消失 表明在 的环境条件下 RR 基因型幼虫比 SS 基因型幼 虫的生存适应能力 4 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 预测未来种 群中 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原因 是 答案 26 分 12 分 1 基因突变 2 97 3 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4 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 持续的选择作用使 R 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思路分析 I 1 据图 仅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切割出来 需要在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左侧用 BanHI 切割 右侧用 HindIII 切割 当人乳铁蛋白基因和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后 TETR基因 被人乳铁蛋白基因隔开 不是完整的 而 anpR基因是完整的 所以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 肝菌首先需要字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2 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在启动子上 3 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 常采用显微镜的方法 4 过程 的左侧是早期胚胎 右侧是代孕牛 过程 采用的生物技术是胚胎移植 5 将细胞培养为个体 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6 检测目的基因在手提细胞中是否表达 常采用抗原 抗体杂交技术 解析 1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R 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 RS SS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 和 1 则 RR 基因型频率为 95 R 基因的频率为 R R r 4 2 95 200 97 3 1967 年中期停用了杀虫剂 在不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 RR 基因型幼虫比 SS 基因型 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4 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 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 持续的选择作用使 R 基因频 率越来越低 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SS 20102010 全国卷全国卷 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 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 A a 频率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一般来说 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B 持续选择条件下 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 0 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 某一性状适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 某一性状适 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 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 那么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 那么 A A 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 就会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 就会 逐渐降低至逐渐降低至 0 0 自然就有可能出现 自然就有可能出现 i iA A i ia a i iA A i ia a和和 i iA A i ia a的情形 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的情形 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 突变与重组 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突变与重组 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答案答案 D D 20102010 江苏 江苏 1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 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 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理解 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具有可在自然环境中生 存 A 项错误 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 与变异方向无关 B 项错误 冬季 来临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 是因为是因相关酶因温度降低活性降低而使可溶性糖不能 转化成其他物质导致 而非为防冻害而产生的变异 C 项错误 受农药处理后种群的抗药性 强的个体存活下来 与不抗药的个体相比 有更多机会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D 项正 确 易错警示 本题易错选 C 项 因细胞液浓度的增加植物的抗性增加 与题干中的信息向符 合 因此干扰下极强 含糖量增高可防止冻害 但含糖量增多是因酶活性所致不是为防冻害 而导致 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做类似题目时 注意分析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进行在 进行判定对错 20092009 广东理基 广东理基 47 由于蟹类的捕食 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 例逐渐增加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正确的是 A 人工选择 B 适者生存 C 用进废退 D 定向变异 答案 答案 B B 20092009 广东 广东 20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 病 丈夫正常 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 10 19 B 9 19 C 1 19 D 1 2 答案 答案 A A 2009 2009 广东广东 26 物种起源 出版已有 150 年 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 达尔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文 A 提出了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 答案 A DA D 20092009 上海 上海 3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 答案 D D 20092009 上海 上海 32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 20000 只 其中基因型 VV Vv 和 vv 的果蝇分别占 15 55 和 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 2000 只基因型为 VV 的果蝇 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 则代中 V 的基因频率约是 1 F A 43 B 48 C 52 D 57 答案 答案 B B 2009 2009 上海上海 34 10 分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 图 1 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 X Y Z 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X Y 分别是 2 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 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 进化的 3 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 称为蜥蜴的 4 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 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 w 代表联 趾 趾间有蹼 基因 图 2 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 由于蜥蜴过度繁殖 导致 加剧 2 小岛上食物短缺 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 其原因可能是 3 图 2 所示过程说明 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 其本质是 因为蜥蜴群体内的 发生了改变 5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 图 2 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 多样性 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 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 答案 答案 1 突变 变异 自然选择 2 种群 基本单位 3 基因库 4 1 生存斗争 种内斗争 2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 适合于游泳 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