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试题库_第1页
方剂学试题库_第2页
方剂学试题库_第3页
方剂学试题库_第4页
方剂学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第一章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东汉 张仲景 著 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全书共 收载方剂 314 首 被后世誉为 方书之祖 2 南北朝时期 著 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 通 补 泄 轻 重 滑 涩 燥 湿十种 其后引伸为 十剂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 黄帝内经 B 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 伤寒杂病论 C 金 成无己的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 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 圣济总录 广搜博采 载方 61739 首 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 太平圣惠方 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E A 太平圣惠方 B 普济方 C 圣济总录 D 外台秘要 E 五十二病方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有关 伤寒杂病论 的论述正确的有 B A 创造性地融理 法 方 药于一体 B 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 用药精当 疗效卓著 被后世誉为 方剂之祖 C 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 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 为金代成无己所著 2 下列方书属于宋代的有 CE A 外台秘要 B 千金翼方 C 太平圣惠方 D 圣济总录 E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 指明其成书朝代 作者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314 2 徐之才 药对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C 2 E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B 2 CDE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金代成无己的 伤寒明理论 药方论 元代赵以德的 金匮方论衍义 明代许宏的 金镜内台方 义 明代吴昆的 医方考 清代罗美的 古今名医方论 清代汪昂的 医方集解 清代王子接的 绛雪园古方选注 等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君臣佐使 是组方的依据 方剂是 的体现 即 2 温法主要可以分为 三种 3 清代 将诸多治法概括为 八法 他在 中说 论治病之方又以 八 法尽之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清代提出 八法 的医家是 A 汪昂 B 程钟龄 C 罗美 D 吴鞠通 E 王孟英 2 提出中医 八法 的医书是 A 医学心悟 B 医方考 C 医方集解 D 古今名医方论 E 医林改错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汗法可用于治疗 AB A 外感表证 B 疹出不透 C 疮疡初起 D 里热实证 E 饮食停滞 F 水肿 泄泻 疟疾见表证者 2 下列哪些属 和法 的范畴 AEF A 和解少阳 B 开达膜原 C 滋补肝肾 D 回阳救逆 E 调和肝脾 F 调和寒热 3 下列哪些属于 消法 范畴 A A 消食导滞 B 行气 C 活血 D 化痰 E 利水 F 驱虫 4 戴天章所言之和法包括 A 寒热并用 B 行气活血 C 补泻合剂 D 苦辛分消 E 表里双解 F 平其亢厉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和法的定义 适应证和分类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治法 治法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2 温中散寒 温暖肝肾 回阳救逆 3 程钟龄 医学心悟 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B 2 A 2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BCF 2 ABEF 3 ABCDEF 4 ACEF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方剂组成后 它的功用 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 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即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方即是法 2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 使半表半里之邪 或脏腑 阴阳 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 治法 适用于邪犯少阳 肝脾不和 寒热错杂 表里同病等 常用的有和解少阳 开达膜原 调和肝脾 疏肝和胃 调和寒热 表里双解等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金代成无己在 伤寒明理 药方论 中说 制方之用 七方是也 2 本草纲目 序列 中说 徐之才曰 药有 十种 3 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 类为八阵 曰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以病证分类方剂的首推 A 黄帝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伤寒杂病论 D 祖剂 E 医方集解 2 确切以组成分类方剂的当首推 A 祖剂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外台秘要 E 医方集解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医籍中属以病证分类方剂的有 A 张氏医通 B 兰台轨范 C 医方集解 D 外台秘要 E 普济方 F 太平圣惠方 2 下列属 十剂 范畴的有 A 补泻 B 宣通 C 寒热 D 轻重 E 燥湿 F 滑涩 3 下列属景岳 新方八阵 的有 A 攻 B 热 C 散 D 燥 E 寒 F 因 G 补 H 固 I 和 J 湿 K 泄 L 通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何谓 十剂 简答各剂功用 2 简述 七方 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大 小 缓 急 奇 偶 复 3 2 宣 通 补 泻 轻 重 涩 滑 燥 湿 3 补 和 攻 散 寒 热 固 因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B 2 A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BDEF 2 ABDEF 3 ABCEFGHI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十剂 包括宣 通 补 泄 轻 重 涩 滑 燥 湿十种 宣可去壅 通可去滞 补可去弱 泄可去闭 轻可去实 重可去怯 滑可去著 涩可去脱 燥可去湿 湿可去枯 2 七方 的实质 是以病邪的轻重 病势的缓急 病体的强弱 药量的大小 药味的多少及单 双数目作为制方的依据和方剂的类别 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 以治邪气方盛所需的重剂 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 以治病浅邪微的轻剂 缓方是指药性缓和 以治病势缓慢需长期服用的方剂 急方是指药性峻猛 以治病势急重 急于取效的方剂 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复方是指由两方或数方相合而成的方剂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 其谓 之谓君 之谓臣 之谓使 2 金代张元素明言 为君 3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 二是 三是 4 使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 二是 5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三方面 和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在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 A 君药 B 臣药 C 佐药 D 使药 E 引经药 2 有关君药的认识 不确切的是 A 药力居方中之首 B 用量较作为臣 佐药应用时大 C 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D 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E 君药在方中是首要的 3 下列哪项不属于佐药的意义 A 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B 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C 用以消除或减缓君 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D 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 E 协助君 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4 下列哪项不属于方剂组成变化中的药味增减 A 由麻黄汤到三拗汤 B 麻黄汤加白术即麻黄加术汤 C 由小承气汤到厚朴三物汤 D 桂枝汤加芍药 即桂枝加芍药汤 E 抵当汤与抵当丸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黄帝内经 中论及的组方原则包括 A 君 B 臣 C 佐 D 使 E 反佐 2 有关臣药的论述正确的有 A 是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B 药力小于君药 C 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 D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E 制药君药的毒性 3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 A 方名的变化 B 药味增减变化 C 剂型更换变化 D 服药时间的变化 E 药量增减变化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方剂中君药的意义 2 方剂的组成变化有哪些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方剂的组方原则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内经 主病 佐君 应臣 2 力大者 3 佐助药 佐制药 反佐药 4 引经药 调和药 5 药味增减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 剂型更换变化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B 4 C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BD 2 BCDE 3 BCE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君药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居方中之首 用量一般较作为臣 佐药应用 时要大 在一首方剂中 君药是首要的 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2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药味增减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及剂型更换变化三方面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方剂的组方原则即君 臣 佐 使 其意义如下 5 君药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 用量较作为臣 佐药应用时要 大 在一个方剂中 君药是首要的 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 或主病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 即协助君 臣 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二是佐制药 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 臣药物的毒性与烈性 三是反佐药 即根据病情需要 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引经药 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性 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第五章 剂 型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李杲曾云 汤者 也 用之 散者 也 用之 丸者 也 舒缓而治之 2 膏剂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剂有 三种 外用膏剂分 两种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汤剂的特点是 A 制作简便 吸收较快 节省药材 B 体积小 含量高 便于服用 C 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药效 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D 吸收较慢 药效持久 节省药材 E 易于发散 助长药效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既可内服 又可外用的剂型有 A 膏剂 B 丹剂 C 丸剂 D 散剂 E 汤剂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举出 10 种常用剂型的名称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荡 去大病 散 急病 缓 2 流浸膏 浸膏 煎膏 软膏 硬膏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C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ABDE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如汤剂 散剂 丸剂 膏剂 丹剂 酒剂 茶剂 露剂 锭剂 条剂 栓剂 冲剂 片剂 注射剂 等等 第六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煎药火候前人有 之分 急火煎之谓 慢火煎之谓 6 2 通常治疗热证可以寒药 服 治疗寒证可以热药 服 这样可以辅助药力 但若病 情严重时 又应寒药 服 热药 服 以防邪药格拒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药物一般要求先煎的是 A 介壳 矿物类药物 B 气味芳香的药物 C 贵重药物 D 胶质 粘性大的药物 E 易于粘锅的药物 2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一般服药时间是 A 食后 B 食前 C 空腹 D 临卧 E 不拘时 三 多选题三 多选题 宜于煎药的器具有 A 瓦罐 B 砂锅 C 搪瓷器具 D 合金制品 E 铁器 F 铜器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服药时间如何掌握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文火 武火 武火 文火 2 冷 热 热 冷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A 2 A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ABCD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一般说来 病在上焦 宜食后服 病在下焦 宜食前服 补益药与泻下药 宜空腹服 安神药宜临 卧服 对胃肠有刺激的 应食后服 急性重病应不拘时服 慢性病应按时服 治疟药宜于发作前 2 小时 服 同时 应掌握某些方剂的特殊服药方法 如十枣汤服在平旦 鸡鸣散服在五更 第七章 解表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麻黄汤和大青龙汤中 麻黄和桂枝的配伍比例分别是 2 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脉象分别是 3 桑菊饮的功用是 主治 4 以组方原则论 败毒散中人参属于 药 参苏饮中人参属于 药 5 被称为 四时发散之通剂 的方剂是 被称为 辛凉轻剂 的方剂是 6 银翘散中 为助君药发散外邪 透邪外出而加入辛而微温的两味药分别是 7 清 徐彬说 桂枝汤 外证得之 内证得之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麻黄汤的证治要点是 7 A 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 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 脉浮紧 B 风寒湿痹 身体烦疼 无汗 C 外感风寒 不汗出而燥 身疼痛 脉浮紧 D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缓 E 恶寒发热 腹痛吐泻 头重身痛 无汗 胸闷 舌苔白腻 脉浮 2 对于外感咳嗽 经服解表宣肺药后 而咳仍不止者 应首选何方治疗 A 金沸草散 B 止嗽散 C 华盖散 D 三拗汤 E 射干麻黄汤 3 具有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 功用的方剂是 A 败毒散 B 小青龙汤 C 九味羌活汤 D 新加香薷饮 E 羌活胜湿汤 4 恶寒发热 无汗 胸痞喘咳 痰多而稀 舌苔白滑 脉浮 为下列何方的证治要点 A 大青龙汤 B 射干麻黄汤 C 苏子降气汤 D 小青龙汤 E 定喘汤 5 原方在服法中要求 香气大出 即取服 勿过煮 的方剂是 A 银翘散 B 桑菊饮 C 新加香薷饮 D 参苏饮 E 加减葳蕤汤 6 桑菊饮中桔梗属于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反佐药 7 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 A 宣利肺气 疏风止咳 B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C 辛凉透表 表热解毒 D 宣肺解表 祛痰止咳 E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8 证见 憎寒壮热 头项强痛 肢体痠痛 无汗 鼻塞身重 咳嗽有痰 胸膈痞喘 舌淡苔白 脉 浮而按之无力 治当首选 A 麻黄附子细辛汤 B 柴葛解肌汤 C 败毒散 D 参苏饮 E 再造散 9 参苏饮出自 A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 伤寒论 C 小儿药证直诀 D 温病条辨 E 伤寒六书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 A 连翘 B 荆芥 C 竹叶 D 薄荷 E 芦根 2 九味羌活汤中生地 黄芩属于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反佐药 3 银翘散的配伍特点是 A 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之品相配 B 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 C 祛邪不伤正 D 凉而不遏 E 清 宣 降三法俱备 4 败毒散中人参的作用主要是 A 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 散中有补 不致耗伤真元 C 补脾益气 D 大补元气 E 养阴生津 8 5 桂枝汤的证治要点包括 A 恶寒 B 恶风 C 汗出 D 头项强痛 E 脉浮缓 6 参苏饮的君药有 A 人参 B 苏叶 C 葛根 D 附子 E 半夏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桂枝汤中 桂枝与芍药为什么要等量 其配伍意义何在 2 什么叫 逆流挽舟 法 其主治原理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从小青龙汤方义分析入手 归纳其配伍特点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功用 主治病证 麻黄 9g 石膏 18g 桑白皮 9g 炙甘草 6g 杏仁 9g 枇杷叶 6g 瓜蒌 10g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3 2 3 1 2 浮缓 浮紧 3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 4 佐 佐 5 九味羌活汤 桑菊饮 6 荆芥穗 淡豆豉 7 解肌和营卫 化气调阴阳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D 5 A 6 B 7 B 8 C 9 A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DE 2 CD 3 AB 4 AB 5 BCE 6 BC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桂枝汤证的病机是营弱卫强 营中阴气本虚 桂枝辛散 过用则温燥伤阴 卫中邪气强 白芍酸 敛 量多则敛邪 二药用量相等 一散一收 使桂枝辛散而不伤阴 白芍酸敛不碍邪 于解表中寓敛汗 养阴之意 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 使表邪得解 营卫调和 2 逆流挽舟法是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的一种治法 因其人脾气素虚 外邪陷里 使脾困湿盛 湿 浊蕴结而成下痢 治当补脾益气 解表化浊 使陷之里之邪 仍从外解 俾阳气开发 湿浊内化 则表 气疏通 下痢亦止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恶寒发热 无汗 胸痞喘咳 痰多而稀 苔白滑 脉浮等证 治当解表化 饮 方中麻黄 桂枝相须为君 发汗散寒以解表邪 且麻黄又能宣肺平喘 桂枝温阳气以利化饮 干姜 细辛为臣 温肺化饮 兼助麻桂解表 佐用五味子敛肺平喘 白芍和营敛阴 半夏燥湿化痰 使以甘草 调和药性 全方合用 使风寒散 营卫和 水饮去 宣降复 则诸证自平 综上所述 本方的配伍特点 9 可归纳为 1 以麻 桂解表散寒 配白芍酸寒敛阴 使散中有收 2 姜 辛 夏温化痰饮 配五味 子敛肺止咳 令开中有合 使之散不伤正 收不留邪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本方系麻黄汤加桑白皮 瓜蒌 枇杷叶而成 方用石膏 麻黄共为君药 宣肺清热 杏仁宣降肺气 止咳平喘 桑皮 瓜蒌 枇杷叶清热化痰 利肺止咳 甘草调和药性 七味药配伍 共奏宣肺清热 止 咳平喘之功 主治风热客肺 肺失宣降之喘咳 身热 咳嗽喘急 口渴 苔薄黄或薄白 脉浮数 第八章 泻下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 作用 治疗里实的方剂 统称泻下剂 2 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作用是 3 温脾汤及三物备急丸中共同的药物为 4 用于治疗便秘腹痛 胁下偏痛 发热 手足不温 舌苔白腻 脉弦紧的方剂是 5 十枣汤主治 及 6 黄龙汤是由 方名 加人参 当归 甘草而成 7 济川煎出自 其君药是 8 麻子仁丸的功用是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泻下剂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 A 通导大便 B 排除胃肠积滞 C 荡涤实热 D 攻逐水饮 E 清热解毒 2 大承气汤用治热厥 体现的治法是 A 通因通用 B 塞因塞用 C 寒因寒用 D 泄可去闭 E 以泻代清 3 麻子仁丸含有哪首方剂的全部药物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增液承气汤 E 增液汤 4 十枣汤原方中规定的服药时间是 A 平旦服 B 临卧服 C 饭前服 D 不拘时服 E 饭后服 5 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 A 大黄 牡丹皮 B 大黄 芒硝 C 大黄 桃仁 D 大黄 冬瓜子 E 牡丹皮 桃仁 6 温脾汤证的脉象是 A 弦而紧 B 沉实有力 C 沉弦 D 沉缓 E 沉弦而迟 7 黄龙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A 阳明腑实 气血不足 B 热结阴亏 气血不足 C 热结里实 气阴不足 D 脾阳不足 寒实内积 E 脾阳不足 水饮内停 8 下列方剂中含有甘草的是 A 麻子仁丸 B 济川煎 C 黄龙汤 D 增液承气汤 E 禹功散 9 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义是 A 利肺润肠 B 滋脾润肠 C 降气润肠 D 柔肝润肠 E 益肾润肠 10 大戟在十枣汤中的作用是 10 A 祛皮里膜外之痰 B 行经隧络脉之水湿 C 泻脏腑之水邪 D 清胸胁伏饮痰癖 E 渗利肾间水气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大承气汤适用于以下哪些病证 A 阳明腑实证 B 热结旁流证 C 热厥属里热实证 D 痉病或发狂属里热结实证者 E 蓄水证 2 组成中含有当归 牛膝的方剂有 A 济川煎 B 黄龙汤 C 血府逐瘀汤 D 朱砂安神丸 E 补中益气汤 3 有特殊煎服法的方剂是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复方大承气汤 E 大黄牡丹汤 4 下列方剂中具有攻逐水饮作用的有 A 十枣汤 B 禹功散 C 真武汤 D 舟车丸 E 导水丸 5 大承气汤和黄龙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人参 C 芒硝 D 枳实 E 甘草 6 温脾汤的功用是 A 泻热逐水 B 攻下寒积 C 温肾益精 D 温补脾阳 E 行气散结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举例说明 釜底抽薪 急下存阴 治法的意义 2 脾约丸主治病证的病机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试从组成配伍 功用 主治及用法诸方面比较三承气汤的异同点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分析下列处方的配伍意义 并写出其功用主治 麻子仁 25g 大黄 10g 白芍 10g 枳实 10g 厚朴 10g 杏仁 10g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通便 泻热 攻积逐水 2 泻热破瘀 3 干姜 大黄 4 大黄附子汤 5 悬饮 水肿 6 大承气汤 7 景岳全书 肉苁蓉 8 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E 2 C 3 B 4 A 5 C 6 E 7 A 8 C 9 B 10 C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1 1 ABCD 2 AC 3 ACDE 4 ABDE 5 ACD 6 BD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大承气汤由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组成 治疗痞 满 燥 实俱见的阳明腑实证 为防热毒耗 竭阴液 故此四味相伍 峻下热结 消除阳明热毒结实 一般称为釜底抽薪或急下存阴 2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因外邪入里 肠胃燥热 脾受约束 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津液不布 但输膀 胱 故见肠燥津枯 大便秘结 小便频数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三承气汤均为寒下剂 共俱泻下热结之功 皆治阳明腑实证 但大承气汤由大黄 芒硝 枳实 厚 朴四药组成 泻下与行气并重 且用法中后下大黄 故有俱峻下热结之功 而主治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 四症俱在者 小承气汤去芒硝且减枳 朴同量 三物同煮 故为轻下热结之剂 主治阳明腑实证痞 满 实三者俱在而无燥结者 调胃承气汤只用硝 黄 不用枳 朴 另加甘草之缓 而成缓下热结之剂 主 治阳明腑实证但见燥实而无痞满者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方中重用麻子仁滋脾润肠 润燥通便 大黄苦寒泻热 攻积通便 杏仁利肺降气 润燥通便 白芍 养阴敛津 柔肝理脾 枳实 厚朴行气除满 和降消积 诸药合用 共成润肠泻热 行气通便之功 主 治胃肠燥热 气机不畅 脾津不布之大便秘结 胸膈脘腹痞满 或兼小便频数 舌苔微黄者 第九章 和解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和解剂中 方 具有疏肝 健脾 养血的功用 2 小柴胡汤的四大主症分别是 3 小柴胡汤的佐药是 4 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主治 证 5 痛泻要方的病机是 方中的君药和臣药分别是 6 四逆散主治 证和 证 7 半夏泻心汤主治 之痞证 8 防风通圣散出自 该方集 四法于一方 9 大柴胡汤是由 方 和 方 化裁而成 10 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 主治 证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属于小柴胡汤主治证的是 A 伤寒少阳证 B 疟疾而见热多寒少 C 黄疸而见大便秘结 D 少阳湿热证 E 寒热互结之痞证 2 属于表里双解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痛泻要方 C 逍遥散 D 四逆散 E 葛根黄芩黄连汤 3 伤寒少阳证 若胸中烦而不呕 为热聚胸中 用小柴胡汤去半夏 人参加 A 瓜蒌 B 芍药 C 生地黄 D 滑石 E 茯苓 4 症见 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中雷鸣 心下痞鞕而满 干呕 心烦不得安 宜选用 12 A 半夏泻心汤 B 生姜泻心汤 C 甘草泻心汤 D 小柴胡汤 E 黄连汤 5 半夏泻心汤中有 A 生姜 大枣 B 人参 白术 C 黄芩 柴胡 D 干姜 大枣 E 茯苓 甘草 6 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A 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 B 和解少阳 内泻热结 C 疏肝补脾 胜湿止泻 D 疏风解表 清热通便 E 和解少阳 7 内科摘要 中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 A 生地 熟地 B 生地 黄芩 C 香附 随金 D 丹皮 山栀 E 苍术 木香 8 逍遥散中薄荷的作用是 A 襄助解表 B 条达肝气 C 清热解毒 D 清利头目 E 宣肺利咽 9 大柴胡汤重用生姜 是由于症见 A 往来寒热 B 胸胁苦满 C 郁郁微烦 D 心下痞鞕 E 呕不止 10 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 A 大柴胡汤 B 蒿芩清胆汤 C 防风通圣散 D 半夏泻心汤 E 甘草泻心汤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原方用法中注明去滓再煎的方剂有 A 小柴胡汤 B 大柴胡汤 C 蒿芩清胆汤 D 四逆散 E 半夏泻心汤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中有 A 半夏 B 茯苓 C 黄芩 D 枳实 E 陈皮 3 逍遥散的功用是 A 疏肝理气 B 解郁透热 C 养血健脾 D 清热散结 E 活血止痛 4 组成中有半夏 黄芩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逍遥散 C 大柴胡汤 D 小柴胡汤 E 蒿芩清胆汤 5 下列属于大柴胡汤主治病证的有 A 心下满痛 B 往来寒热 C 呕不止 D 大便不解 E 郁郁微烦 6 防风通圣散的组成中有 A 当归 熟地 白术 B 川芎 当归 白芍 C 芍药 柴胡 甘草 D 熟地 防风 荆芥 E 甘草 石膏 滑石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意义是什么 2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功用 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柴胡 15g 白芍 15g 白术 15g 当归 15g 茯苓 15g 甘草 10g 香附 15g 陈皮 10g 13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逍遥散 2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3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4 清胆利湿 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证 5 肝郁脾虚 白芍 白芍 6 阳郁厥逆 肝脾不和 7 寒热互结 8 宣明论方 汗 下 清 利 9 小柴胡汤 小承气汤 10 解表清里 协热下利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A 2 E 3 A 4 C 5 D 6 B 7 D 8 B 9 E 10 B 三 多项选择题 1 ABE 2 ABCE 3 AC 4 ADE 5 ABCDE 6 BE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痛泻要方中用防风 一则取其疏散之性 与疏肝药配合 以助疏肝解郁之力 二则取其祛风能胜 湿 在健脾药的配伍下 有利于祛湿止泻 三则与补脾药相伍 能鼓舞脾胃清阳 使清阳升 湿气化 脾自健而泻自止 2 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而成之痞证 邪在少阳 本应和解 反以寒药下之 乃伤其中气 少阳 之邪内犯肠胃 致寒热互结 阻于心下 遂成是证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均能和解少阳 用于邪在少阳 往来寒热 胸胁不适者 但小柴胡汤以柴胡 与黄芩相配 柴胡用量独重 意以以透为主 主治少阳半表半里偏于表者 且配以人参和解之中兼有益 气扶正之功 宜于胆寒不和 胃虚气逆者 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配黄芩 黄芩用量大于青蒿 意以以清为 主 主治少阳半表半里证偏于表者 是配以茯苓 滑石 于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 理气化痰之效 宜 于少阳胆热偏重 兼有湿热痰浊者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柴胡为君 疏肝解郁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 当归养血和血 且当归为血中之气药 能活血气行 共 为臣药 君臣相伍 补肝体而遂肝用 香附 陈皮助柴胡理气解郁 白术 茯苓 甘草健脾益气 既助 生化之源 又培土抑木为佐 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诸药合用 共奏疏肝健脾养血之功用 主治肝郁 脾虚之证 证见胁肋疼痛 头痛目眩 口苦咽干 神疲食少 或往来寒热 或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脉 弦而虚 第十章 清热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白虎汤主治 证 14 2 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是由白虎汤去 加 而成 3 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用量比例为 4 清营汤主治 证 其舌象为 5 黄连解毒汤组成中除黄连外 还有 该方体现了 之法 6 普济消毒饮是治疗 的常用方剂 其功用是 7 凉膈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8 凉膈散组成中包含有 承气汤的全部药物 其体现了 之法 9 被前人称之为 疮疡之圣药 外科之首方 的方剂是 10 导赤散由 组成 其功用是 11 左金丸由 组成 其用量比例为 12 苇茎汤是主治 其功用是 13 六一散由 组成 是治疗 证的基础方 14 当归六黄汤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其作用是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是 A 大承气汤 B 清营汤 C 白虎汤 D 大青龙汤 E 黄连解毒汤 2 证见壮热面赤 烦渴引饮 汗出恶热 脉洪大有力 治宜选用 A 大承气汤 B 清暑益气汤 C 麻杏甘石汤 D 凉膈散 E 白虎汤 3 被 医宗金鉴 称为 清补之方 的方剂是 A 白虎汤 B 黄连解毒汤 C 清暑益气汤 D 竹叶石膏汤 E 以上都不是 4 竹叶石膏汤主治 A 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 B 三焦火毒热盛 C 热病之后 余热未清 气津两伤 D 胃热阴虚 烦热口渴 E 阳阴气分热盛 5 清营汤的功用是 A 清热生津 B 清热泻火 益气生津 C 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D 清营解毒 透热养阴 E 泻火解毒 6 犀角地黄汤中芍药的作用是 A 养血敛阴 B 平肝潜阳 C 缓急止痛 D 柔肝理脾 E 和营止汗 7 热毒壅盛三焦 充斥表里内外 宜选用 A 凉膈散 B 泻白散 C 清胃散 D 大承气汤 E 黄连解毒汤 8 黄连解毒汤中黄芩的作用是 A 清少阳邪热 B 燥湿止痢 C 清上焦邪热 D 清热凉血 E 清热安胎 9 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 A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活血止痛 B 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 柔肝缓急 C 清热解毒 利水养阴 消肿溃坚 D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化痈通络 E 祛风除湿 化痰通络 活血止痛 10 凉膈散的功用是 15 A 泻火通便 清上泄下 B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C 清热燥湿 凉血止痢 D 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 E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11 可治疗黄带的方剂是 A 导赤散 B 龙胆泻肝汤 C 普济消毒饮 D 黄连解毒汤 E 以上都不是 12 症见头痛目赤 胁痛口苦 耳聋 牙肿 舌红苔黄 脉弦数 宜选用 A 黄连解毒汤 B 凉膈散 C 小柴胡汤 D 大承气汤 E 龙胆泻肝汤 13 左金丸中吴茱萸属于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制药 D 佐使药 E 反佐药 14 症见呕吐吞酸 胁痛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 治宜选用 A 导赤散 B 左金丸 C 龙胆泻肝汤 D 清胃散 E 黄连解毒汤 15 泻白散的功用是 A 泻肺利水 下气止咳 B 清泻肺热 平喘止咳 C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D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E 宣肺降气 清热化痰 16 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是 A 疏散风寒 B 升阳举陷 C 清宣胃热 D 解肌透疹 E 以上都不是 17 玉女煎中牛膝的作用是 A 补肝胃 B 引血热下行 C 利水 D 活血调经 E 引经药 18 芍药汤中肉桂属于 A 臣药 B 佐助药 C 佐制药 D 反佐药 E 使药 19 芍药汤与白头翁共有的药物是 A 黄连 B 黄芩 C 黄连 黄芩 D 黄连 黄柏 E 黄芩 大黄 20 身热汗多 口渴心烦 小便短赤 体倦少气 精神不振 脉虚数 治宜选用 A 生脉散 B 白虎汤 C 六一散 D 桂苓甘露饮 E 清暑益气汤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方剂中石膏 知母同用的有 A 玉女煎 B 白虎汤 C 凉膈散 D 竹叶石膏汤 E 桂苓甘露饮 2 下列方剂中麦冬 生地同用的有 A 竹叶石膏汤 B 清营汤 C 犀角地黄汤 D 增液承气汤 E 青蒿鳖甲汤 3 黄连解毒汤的主治病证包括 A 热病吐血 衄血 B 热甚发斑 C 湿热黄疸 D 外科痈疡 E 身热下利 4 体现 火郁发之 的方剂有 A 麻杏甘石汤 B 清胃散 C 普济消毒饮 D 凉膈散 E 小青龙汤 5 仙方活命饮中具有排脓作用的药物是 A 贝母 B 白芷 C 天花粉 D 赤芍 E 乳香 6 可治疗牙痛的方剂有 A 导赤散 B 龙胆泻肝汤 C 清胃散 D 左金丸 E 玉女煎 7 芍药汤体现治疗湿热痢疾的法则有 16 A 清热燥湿 B 调气和血 C 柔肝缓急 D 攻下积滞 E 涩肠止泻 8 犀角地黄汤与青蒿鳖甲汤共有的药物是 A 生地 B 芍药 C 知母 D 鳖甲 E 丹皮 9 可治疗痢疾的方剂有 A 葛根芩连汤 B 芍药汤 C 痛泻要方 D 白虎汤 E 小承气汤 10 导赤散与龙胆泻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生地 B 黄芩 C 竹叶 D 木通 E 甘草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犀角地黄汤治疗热伤血络所致出血证 为何配伍活血之丹皮 意义何在 2 白虎汤的主治病证及禁忌证有哪些 3 简述导赤散中木通与生地的配伍意义 4 简述龙胆泻肝汤中生地与当归的配伍意义 5 左金丸主治肝火犯胃证 为何配伍辛热之吴茱萸 意义何在 6 简述清胃散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意义 7 芍药汤治疗痢疾为何配伍泻下之大黄 意义何在 8 简述青蒿鳖甲汤中清蒿鳖甲的配伍意义 9 竹叶石膏汤治疗热病为何配伍温燥之半夏 意义何在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试述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在组成 功用 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 2 清胃散与玉女煎均可治疗牙痛 其病机 立法 用药配伍有何不同 3 试述黄芩在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黄连解毒汤 龙胆泻肝汤 芍药汤中的配伍意义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 某患 女 16 岁 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紫斑 以下肢多见 身热口渴 烦躁不安 大便色黑 舌红 绛 脉数 此系何证 并答出病机 治则 方药及方义分析 2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其功用 主治及其证候 鳖甲 15g 青蒿 6g 知母 6g 生地 12g 丹皮 9g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阳明气分热盛 2 知母 竹叶 麦冬 半夏 人参 3 2 1 4 热入营分 绛而干 5 黄芩 黄柏 栀子 苦寒直折 6 大头瘟 清热解毒 疏风散邪 7 连翘 8 调胃 以泻代清 17 9 仙方活命饮 10 生地 木通 竹叶 甘草 清心利水养阴 11 黄连 吴茱萸 6 1 12 肺痈 清肺化痰 逐瘀排脓 13 滑石 甘草 暑湿 14 黄芪 益气固表止汗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C 2 E 3 D 4 C 5 D 6 A 7 E 8 C 9 A 10 A 11 B 12 E 13 D 14 B 15 B 16 C 17 B 18 D 19 B 20 E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B 2 BD 3 ABCDE 4 ABCD 5 AC 6 CE 7 ABCD 8 AE 9 ABE 10 AD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犀角地黄汤主治热入血分证及热伤血络证 方中配伍丹皮一可清热凉血 以助犀角 生地之功 二可活血散瘀 以防离经之血残留成瘀 且杜热与血结致瘀 2 白虎汤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 以身大热 口大渴 汗大出 脉洪大为证治要点 表证未解的无汗 发热 口不渴者 脉见浮细或沉者 血虚发热 脉洪大不胜重按者 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宜使 用 3 导赤散主治心经火热证或心热移于小肠证 方中以木通清心利水通淋 生地凉血滋阴 二药配伍 利水而不伤阴 补阴而不恋邪 4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胆湿热下注证 方中配以大量苦燥渗利之品 易于伤阴 故 配以生地 当归养阴补血 使祛邪而不伤正 同方中柴胡相伍 以适肝之体阴用阳之性 5 左金丸中以黄连苦寒清火 恐纯用苦寒郁结不升 故又少佐辛热疏利之吴茱萸 用之有四方面作 用 一可引药入肝经 二可下气助黄连和胃降逆 三可辛散疏肝 四则寓 火郁发之 之意 6 清胃散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 以黄连清泻胃火 升麻清胃解毒 宣达郁遏之伏火 二药相伍 泻 火而无凉遏之弊 散火而无升散之虞 且寓 火郁发之 之意 7 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 大黄泻热祛积 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 此乃 通因通用 之法 8 青蒿鳖甲汤主治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证 方用鳖甲入至阴之分 滋阴退热 入络搜邪 青蒿芳香 清热透络 引邪外出 此即 温病条辨 所谓 先入后出之妙 9 竹叶石膏汤主治热病之后 余热未清 气津已伤 胃气不和证 方用半夏降逆止呕 半夏虽温燥 但在倍量麦冬及大量清润之品作用下 则不显其燥性 而独现降逆之功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相同点 二方皆治疗阳明气分证 临床表现都有身热 汗出 口渴 脉数 方中都以石膏清热生 津为君药 粳米 甘草养胃和中 不同点 白虎汤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 以身大热 口大渴 汗大出 脉洪大为证治要点 方中石膏 知母相须为用 以加强清热生津之功 其功用为清热生津 竹叶石膏汤主治热病之后 余热未清 气津已伤 胃气不和证 故方中以白虎汤去苦寒之知母 恐 18 其苦燥伤阴 而加甘寒之麦冬 竹叶清热生津 人参补气 以补气生津 半夏降逆 同人参相伍 和胃 止呕 其功用是清热生津 益气和胃 2 清胃散主治胃火上攻之牙痛 乃为实证 以清胃凉血立法 故方中以黄连 升麻清宣胃火而寓 火郁发之 之意 生地 丹皮凉血清热而助黄连 升麻之力 当归养血补已伤之血 玉女煎主治胃热阴虚而致牙痛 乃虚实夹杂证 胃热宜清 阴虚宜补 故方中以石膏 知母清胃热 熟地 麦冬滋肾阴 牛膝导热引血下行 3 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证 以黄芩配柴胡清泄少阳之邪热 柴胡透解少阳之邪偏于外散 黄芩 清泄少阳之热偏于内清 二者相伍 恰入少阳 而奏和解少阳之功 蒿芩清胆汤主治少阳湿热证 以黄芩苦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入少伍 既可内清少阳湿 热 又能透邪外出 黄连解毒汤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以黄芩配黄连 黄柏 栀子 苦寒直折上炎之火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胆湿热下注证 以黄芩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以助龙胆草之力 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 以黄芩 黄连清热燥湿而厚肠止痢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 病名 紫斑 热入血分 病机 热毒深入血分 伤及血络 治则 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方药 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 30g 生地黄 24g 白芍 12g 丹皮 9g 方义分析 水牛角清热解毒凉血 用量最重 为君药 生地凉血养阴 助水牛角之力 又可复已失 之血 为臣药 白芍养血敛阴 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 共为佐使 2 方义 鳖甲滋阴退热 青蒿透邪外出 两药相合 共为君药 二者相伍 此即 温病条辨 所言 先入后出之妙 生地滋阴凉血 知母降火共为臣药 丹皮泻阴中伏火 使火退而阴生 为佐药 功用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证 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 舌红苔少 脉细数 第十一章 温里剂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理中丸作汤剂 在 金匮要略 中称 2 小建中汤中桂枝 芍药之比是 3 吴茱萸汤是由 组成 其功用是 4 当归四逆汤主治 其功用是 5 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6 阳和汤主治 其功用是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理中丸的功用是 A 温中散寒 补气健脾 B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C 温中补虚 降逆止呕 D 温中散寒 回阳救逆 E 温中补虚 涩肠止泻 2 理中丸证的病机是 19 A 中阳不足 肝脾失调 B 中阳不足 阴寒内盛 C 中阳不足 气机不畅 D 中阳不足 运化失权 E 中阳不足 水寒阻遏 3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A 芍药 B 桂枝 C 饴糖 D 炙甘草 E 生姜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A 发散风寒 B 温阳散寒 C 温阳化气 D 温通血脉 E 温肺化饮 5 吴茱萸汤中生姜 大枣的作用是 A 调和营卫 B 调和表里 C 调和气血 D 调和阴阳 E 调和脾胃 6 吴茱萸汤所治呕吐的病机是 A 中焦虚寒 浊阴上逆 B 胃虚有热 胃气不和 C 肝气犯胃 胃气不降 D 中虚停饮 胃气上逆 E 胃气虚弱 痰浊内阻 7 功用为回阳救逆的方剂是 A 四逆散 B 四逆汤 C 当归四逆汤 D 理中丸 E 回阳救急汤 8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 A 当归 附子 干姜 B 当归 附子 干姜 甘草 C 当归 桂枝 芍药 干姜 大枣 当 当 当 当 当 当 当 当草 通草 大枣 E 当归 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实 9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A 当归 B 当归 芍药 C 桂枝 D 当归 桂枝 E 以上都不是 10 当归四逆汤所治厥逆的病机是 A 肝郁气滞 B 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C 元气大亏 阳气善脱 D 肾阳衰微 阴阳之气不相须接 E 血虚寒凝 阳气不得温煦四末 11 黄芪桂枝五物汤所治血痹证的病机是 A 血虚受寒 寒客肝脉 B 表虚受风 邪客血脉 C 素体阳虚 寒凝湿滞 D 气血不足 外感风寒湿邪 E 以上都不是 12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用是 A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B 回阳救急 益气生脉 C 温里散寒 养血通脉 D 益气温里 和血通痹 E 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13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芍药的作用是 A 敛阴养血 B 养血和营 C 缓急止痛 D 平肝潜阳 E 养血柔肝 14 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是 A 当归四逆汤 B 小建中汤 C 阳和汤 D 四妙勇安汤 E 五味消毒饮 15 阳和汤中麻黄的作用是 A 发散风寒 B 宣肺平喘 C 利水消肿 D 发越水气 E 宣通经络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理中丸主治病证是 A 中焦虚寒证 B 阳虚失血 C 小儿慢惊 D 病后喜唾涎沫 E 霍乱吐泻 2 主治病证中吐 利并见的是 20 A 理中丸 B 小建中汤 C 吴茱萸汤 D 四逆汤 E 回阳救急汤 3 可治疗霍乱的方剂是 A 香薷散 B 桂苓甘露饮 C 清暑益气汤 D 六一散 E 理中丸 4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芍药 B 桂枝 C 甘草 D 生姜 E 大枣 5 回阳救急汤在药物组成上包含有的方剂是 A 四逆汤 B 生脉散 C 六君子汤 D 四逆散 E 小半夏汤 6 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是 A 虚寒呕吐 B 虚劳里包 C 厥阴头痛 D 阳虚寒厥 E 少阴吐利 7 下列方剂中附子 干姜共用的是 A 理中丸 B 四逆汤 C 温脾汤 D 麻黄附子细辛汤 E 小建中汤 8 当归四逆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桂枝 B 生姜 C 大枣 D 甘草 E 芍药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什么 其作用是为何 2 吴茱萸汤治疗呕吐 为何配伍甘补之人参 大枣 3 回阳救急汤中五味子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试述理中丸与小建中汤在组成 功用 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 2 在温里剂中写出三首桂枝 芍药同用的方剂 并答出其用药比例及在方中的配伍意义 3 写出四首治疗 厥逆 的方剂 并答出其病机及药物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六 分析题六 分析题 1 某患 女 20 岁 平素四末不温 畏寒喜暖 月经量少 经来腹痛 有血块 舌淡苔白 脉沉细 此系何证 并答出病机 治则 方药及方义分析 2 分析下列方剂的方义 并说明其功用 主治病证及其证候 黄芪 9g 芍药 9g 桂枝 9g 生姜 9g 大枣 4 枚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人参汤 2 1 2 3 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温中补虚 降逆止呕 4 血虚寒厥证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5 桂枝 芍药 大枣 生姜 6 阴疽 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二 单项选择题二 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B 5 E 6 A 7 B 8 D 9 D 10 E 21 11 B 12 D 13 B 14 C 15 E 三 多项选择题三 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ACDE 3 BE 4 ABCDE 5 AC 6 ACE 7 BC 8 ACDE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饴糖 其作用是温补中焦 缓急止痛 2 吴茱萸汤所治呕吐乃由中焦虚寒 浊阴上逆所致 方中配以人参 大枣等补脾益气以复中虚 人 参同吴萸 生姜相伍 一者降胃气 一者升脾气 而达脾升胃降呕止之功 大枣同生姜相伍以调和脾胃 3 回阳救急汤配伍五味子 以其酸甘敛阴 使已补之阳气与阴气相合 且防麝香辛散太过 而致阳 气暴亡 五 论述题五 论述题 1 二方都主治脾胃虚寒证 以温中补虚立法 然理中丸主治中阳不足 阴寒内盛所致吐 利 冷 痛 故以干姜温中祛寒 人参 白术 甘草补中益气 乃温补并行而以温为主 具有温中散寒 补气健 脾之功 小建中汤所治乃由中焦虚寒 肝脾不和 阴阳失调而致 以腹痛喜温喜按 心悸不宁为主证 故以饴糖为君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芍药柔肝缓急 桂枝温阳祛寒 甘草补中 生姜 大枣调和阴阳 具有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之功 2 小建中汤 桂枝 芍药之比是 1 2 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证 方中以芍药柔肝以止痛 桂枝温阳而祛寒 芍药同甘草相伍 酸甘化阴 缓急止痛 桂枝同饴糖相伍 辛甘养阳 当归四逆汤 桂枝 芍药之比是 1 1 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 方中以桂枝温经通脉 配当归乃养血温通之法 芍药养血和营以助当 归补益营血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 芍药之比是 1 1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证 方中以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 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 二者相伍 调营卫而和表里 3 大承气汤主治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