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小案例_第1页
婚姻法小案例_第2页
婚姻法小案例_第3页
婚姻法小案例_第4页
婚姻法小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案例分析 甲男与乙女经人介绍相识 后确定恋爱关系 并准备于 2006 年 8 月 10 日登记结婚 甲 的母亲得知两人要结婚的消息后 给乙女送去 10001 元彩礼 意为 万里挑一 并将祖传的 祖 母绿 戒指送给乙 甲与乙登记结婚后 尚未共同生活即因婚礼问题产生矛盾 最终因矛盾无法 调和乙提出离婚 甲同意离婚 但要求乙返还其母给付的 10001 元彩礼和 祖母绿 戒指 乙女以 上述财物为甲的母亲自愿赠与为由拒绝返还 于是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乙返还 请问 甲的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2 结婚的实质条件 结婚的实质条件 李某在一个歌舞团工作 身材长相都不错 年届 30 时 仍未找到合适的意中人 经朋友 介绍与一个 28 岁的作家王某谈恋爱 王某虽然很能写作但不善言辞 两人相处话不投机 而王 某之父是一位退休的文艺工作者 王父与李某很谈得来 李某为王父的艺术风度所倾倒 两人很 快成为忘年交 随着交往的深入 李某与王父的感情日益深厚 李某明确地向王父表达了爱慕之 意 王父也深爱着李某 而且丧偶多年 但感到世俗的压力 不愿与李某继续交往 李某义无反 顾 顶住了世俗的压力 说服了王父丢掉了思想包袱 两人自愿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爱情不为 年龄差异所阻隔 有情人终成眷属 思考 结婚必须具备哪些实质条件 3 甲男的父亲是乙女母亲的舅舅 两人在同一单位的同一部门工作 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 双方的关系逐渐演变为恋爱关系 但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 甲 乙不顾家人的反对 共同 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以双方存在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 作出了不予 登记的决定 请问 婚姻登记机关的做法是否正确 4 某的儿子在修公路时因车祸身亡 留下儿媳段某与一个半岁的儿子 常某要段某改嫁 段某认 为常某年岁大了 需要照顾 没有同意常某的要求 其后两人在生活中建立起了感情 互相爱慕 有一天下大雨 段某淋雨回家 常某给段某送衣服 段某此时正在换衣服 常某控制不住自己与 段某发生了关系 于是两人就以夫妻名义生活 并到登记机关要求办理结婚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 未为他们进行登记 但他们仍然坚持要结婚 当地政府要求他们迁居 问题 常某与段某能否结婚 2 5 甲男于 2000 年 10 月经人介绍与乙女相识 相识不久 甲男考虑到年龄问题 婚事不宜拖得太 久 便向女方提出结婚 乙女得知甲男有 20 万元存款便满口答应 两人于 2001 年 3 月办理了结 婚登记手续 此后 乙女多次向甲男索要衣物 首饰等 甲男都予以满足 两人商定于 5 月 1 日 举行婚礼 4 月份 乙女又多次索要财物 为了顺利举行婚礼 甲男又给了女方 1 万元钱 婚礼 那天 甲男在饭店订了酒席 并租车接女方 结果乙女又提出如不再给 1 万元 就不上车 双方 闹得不欢而散 婚礼也未举行 请问 甲男与乙女的婚姻是否成立 6 事实婚姻及其效力 案例 1 2005 年 3 月 8 日 甲 女 20 周岁 与乙 男 24 周岁 按民间仪式举行婚礼后即以 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婚后生有一女丙 乙对甲生女心怀不满 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后乙逼甲再生 一男孩遭到拒绝 双方感情恶化至分居生活 分居期间 甲因父去世继承遗产 10 万元 2008 年 1 月 20 日 甲向法院起诉离婚 案件受理前 法院告知甲补办结婚登记 但甲未能补办登记手 续 乙同意离婚 但对甲继承所得的 10 万元提出分割要求 法院经审理认定 甲 乙双方为同 居关系 不适用离婚程序 法院不予处理 甲继承所得的 10 万元为其个人财产 乙无权分割 请问 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7 案例 2 甲 女 24 周岁 与乙 男 25 周岁 于 2003 年 7 月 5 日研究生毕业后开始以夫 妻名义同居生活 2006 年元旦 女儿丙出生 2006 年 9 月 28 日 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了结 婚登记 2003 年 7 月 5 日至 2006 年 9 月 27 日 乙名下存款 5 万 甲名下存款 4 万元 2006 年 9 月 28 日至 2007 年 10 月 20 日 乙名下存款 7 万 甲名下存款 3 万元 因对女 儿的抚养教育观念差异 双方经常发生争执 以致矛盾无法调和 2007 年 10 月 20 日 甲起诉 离婚 法院经审理查明以上事实后作出判决 1 准予甲 乙离婚 2 婚生女丙由甲抚养 乙每月支付抚养费 500 元 3 夫妻共同财产 12 万 7 万元 甲 乙各分得 6 万 3 5 万元 请问 1 你是否同意法院的判决 2 假设甲 乙登记之日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 法院的判决应有什么变化 8 案例讨论 甲女与乙男于 2001 年 3 月 10 日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2005 年 5 月 30 日 甲在与乙的婚姻 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丙登记结婚 2007 年 8 月 10 日 甲与乙办理了离婚登记 2008 年 10 月 8 日 丙以与甲结婚时甲有配偶为由 申请法院宣告其与甲的婚姻无效 法院经审理认为 甲与丙虽构 3 成重婚 但丙申请时甲与乙的婚姻已终止 重婚的状态不再存在 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消失 遂 判决驳回了丙的婚姻无效申请 请问 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 9 2003 年 5 月 女青年甲与乙相识并建立了恋爱关系 但乙向甲隐瞒了自己曾因盗窃被判徒刑 的历史 甲在与乙的交往过程中 风闻乙有盗窃前科 便向乙求证 乙断然否定 并发誓赌咒自 己不可能盗窃 甲相信了乙 2005 年 12 月 20 日 甲与乙登记结婚 婚后乙劣习难改又重操就 业 因盗窃数额较大被公安机关逮捕 甲对乙彻底绝望 离婚的请求遭到乙乙的拒绝后 2006 年 5 月 10 日甲以受欺诈为由向法院提出申请 请求撤销与乙的婚姻关系 法院经审理认定 甲 是在乙的欺诈下与其结婚的 但甲与乙的婚姻关系不属于可撤销婚姻 判决驳回了甲的诉讼请求 请问 你同意法院的判决吗 为什么 10 甲 女 与乙 2004 年 10 月确定恋爱关系后开始同居生活 2005 年 7 月提出终止同居关系 遭 到乙拒绝 乙以毁容相威胁迫使甲在 2005 年 12 月 1 日与乙登记结婚 2006 年 4 月 20 日 乙因 父亲去世继承了 10 万元人民币的遗产 乙用继承所得购买一套房屋供双方居住 2006 年 8 月 5 日 甲向法院申请撤销与乙的婚姻 同时请求分割所居住房屋 请问 本案该如何判决 11 婚前房屋婚后出租 所得租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房屋婚后出租 所得租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男方张某与女方黄某于 2009 年 5 月结婚 婚前张某在县城购有一套住房 从 2009 年 3 月 开始出租 租金每月 1000 元 婚后该房屋的租金由夫妻双方共同收取并存入银行 在婚后房屋 出租中 出租配置的洗衣机零件电化 黄某请人维修 在租约到期时 黄某协助张某发布广告招 租等 2011 年 11 月 张某以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起诉离婚 黄某同意离婚 但双方对婚后房屋 出租所得租金共计约 30000 元的归属不能协商一致 12 某夫妻甲乙 于 05 年 7 月结婚 05 年 9 月由甲的父母出资 65 万元在成都市买得房屋一套 在办理 房产权证时 甲问产权证上登记谁的名字好 其父说 你自己决定 甲写上了自己个人名 07 年 11 月 甲乙闹离婚 该房屋已增值 约 85 万元 问 这房屋属于甲个人 该夫妻俩 为什么 4 13 甲 女 2003 年与乙登记结婚 乙婚前有房屋一套 价值 50 万元 存款 20 万元 婚后 双方居住在乙所有的房屋内 甲喜欢钢琴 结婚后乙便为甲购买日产 雅马哈 钢琴一架 价值 6 万元 乙婚前所有的 20 万元的存款 到 2006 年底利息已累计达 9 万元 2006 年 3 元 10 日甲父 死亡 甲遗嘱继承遗产 30 万元 甲父在遗产中明确甲继承所得的 30 万元遗产 归甲个人所有 2008 年 2 月 9 日 甲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分割夫妻财产 请问 案中所涉财产如何分割 为什么 案例 14 甲与乙 女 甲与乙 女 2007 年年 10 月月 20 日登记结婚 婚后双方订立书面协议 约定 甲婚前购买的价值日登记结婚 婚后双方订立书面协议 约定 甲婚前购买的价值 20 万元的红旗轿车和一套价值万元的红旗轿车和一套价值 50 万元的房屋 转归乙所有 协议签订后 甲将轿车和房屋交付给乙 但万元的房屋 转归乙所有 协议签订后 甲将轿车和房屋交付给乙 但 均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均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2008 年年 2 月始 双方产生矛盾 关系一直未得到缓和 月始 双方产生矛盾 关系一直未得到缓和 2008 年年 10 月月 23 日 乙日 乙 向法院起诉离婚 甲表示同意 但对协议反悔 要求乙将轿车和房屋返还 请问 本案中轿车和房屋的归向法院起诉离婚 甲表示同意 但对协议反悔 要求乙将轿车和房屋返还 请问 本案中轿车和房屋的归 属 为什么 属 为什么 案例 15 甲 男 与乙 1995 年 10 月 10 日登记结婚 双方书面约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各自所 有 2003 年 5 月甲出资购买了一套住宅 价值 43 万元 2005 年 2 月乙用婚前个人所有的 10 万元投资从 事经营活动 因扩大经营规模 乙于 2007 年 12 月 20 日以个人名义向丙借款 20 万元 借期为 6 个月 2008 年 6 月 19 日债务履行期届满 乙无力清偿债务 2008 年 8 月 16 日 丙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甲和 乙共同偿还债务 甲则以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对抗丙的请求 请问 丙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 为什么 16 甲 男 与乙于甲 男 与乙于 1993 年年 2 月月 10 日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同居时双方均符日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同居时双方均符 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条件 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条件 1995 年年 6 月女儿丙出生 甲希望儿女双全 便与乙协商再生一男孩 遭月女儿丙出生 甲希望儿女双全 便与乙协商再生一男孩 遭 到乙的拒绝 甲对此极为不满 夫妻关系紧张且一直未得到缓和 到乙的拒绝 甲对此极为不满 夫妻关系紧张且一直未得到缓和 2004 年年 3 月月 10 日 甲提出离婚 乙表日 甲提出离婚 乙表 示同意 双方签署离婚协议书后 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示同意 双方签署离婚协议书后 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请问 甲乙的婚姻能否通过登记离婚的方式解除 请问 甲乙的婚姻能否通过登记离婚的方式解除 5 17 甲 男 与乙于甲 男 与乙于 1993 年年 2 月月 10 日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同居时双方均符合日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同居时双方均符合 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条件 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实质条件 1995 年年 6 月女儿丙出生 甲希望儿女双全 便与乙协商再生一男月女儿丙出生 甲希望儿女双全 便与乙协商再生一男 孩 遭到乙的拒绝 甲对此极为不满 夫妻关系紧张且一直未得到缓和 孩 遭到乙的拒绝 甲对此极为不满 夫妻关系紧张且一直未得到缓和 2004 年年 3 月月 10 日 甲日 甲 提出离婚 乙表示同意 双方签署离婚协议书后 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提出离婚 乙表示同意 双方签署离婚协议书后 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请问 甲乙的婚姻能否通过登记离婚的方式解除 请问 甲乙的婚姻能否通过登记离婚的方式解除 案例 18 甲与乙 女 于 2009 年 10 月 20 日登记结婚 婚后甲发现乙并非自己的理想伴侣 决定 与乙离婚 乙同意离婚 但条件是甲婚前住房一套和婚后共同存款 19 万元归其所有 甲为了达 到尽快离婚的目的 同意了乙的要求 双方签定离婚协议书后办理了离婚登记 离婚后 1 个月 甲觉得离婚协议书显失公平 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撤销与乙的财产分割协议 问题 假设你是审理该案的法官 请说出你的审理意见 19 甲 男 与乙于 2002 年登记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较好 2005 年 5 月因为交通事故 甲被汽车撞 伤成植物人 甲受伤之初乙尚能履行扶养义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甲的病情不见好转 花费却日益 增大 乙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 经常借故不到医院护理 并开始变卖家中物品 2007 年 4 月 甲父 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提起离婚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 甲在起诉离婚时 仍处于植物人状态 没有独 立的意识能力 应认定为无行为能力人 甲之父以其法定代理人的身份 代为提起离婚诉讼 主体不 适格 遂裁定驳回甲的起诉 请问 1 你是否同意法院的裁定 为什么 2 若本案发生在 婚姻法解释三 实施后 你又怎么看 案例 20 甲为某武警部队上尉军官 1999 年 6 月 10 日与某中学女教师乙登记结婚 婚后夫妻两 地生活 2002 年 10 月 1 日 其女儿出生 随着女儿的出生 家务劳动日益繁重 再加上毕业班 班主任的压力 乙心力交瘁 乙希望甲能早日转业 结束两地生活 但甲不愿过早结束军旅生涯 双方为此产生矛盾 由于两人个性都比较强 互不相让 甲情急之中对乙大打出手 矛盾日益加 深 2006 年 12 月 4 日 乙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但甲不同意离婚 法院驳回了乙的离婚请求 判决不准离婚 6 请问 法院驳回乙离婚请求的判决是否正确 案例 21 甲 男 与乙 2005 年 9 月 20 日登记结婚 2006 年 10 月 30 日 乙生一子丙 2007 年 2 月 甲得知乙在婚后一直和丙不正当两性关系 便怀疑丙不是自己的儿子 当怀疑得到乙的证实 后 2007 年 12 月 6 日 甲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请求解除与乙的婚姻关系 乙不同意离婚 请问 甲的离婚请求能否得到支持 案例 22 甲 女 与乙 男 2005 年 10 月 8 日登记结婚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甲 乙双方经常为 家庭经济开支等问题产生矛盾 2006 年 8 月因让乙帮助解决弟弟的工作问题遭到拒绝 甲与乙 发生激烈争吵 导致夫妻感情恶化 甲一气之下回娘家居住 分居期间 双方互不往来 经济独 立 2008 年 10 月甲起诉离婚 乙不同意离婚 请问 法院该如何判决 案例 23 甲 女 与乙系夫妻关系 2002 年 4 月 25 日 因家庭琐事与乙发生口角 甲负气出走 从此杳无音信 乙多方查找 仍不知甲的下落 2004 年 5 月 8 日 乙向法院申请宣告甲失踪 2005 年 10 月 9 日 法院作出宣告甲失踪的判决 2007 年 7 月 10 日 乙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 与甲离婚 法院经审理认为 甲下落不明已满四年 乙应按照特别程序申请宣告甲死亡 甲被宣 告死亡后 与乙的婚姻关系自然终止 但乙坚持离婚请求 法院裁定驳回了乙的起诉 请分析法院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案例 24 2005 年 5 月 甲 男 与乙登记结婚 甲婚前所有的两居室房屋一套作为新房 婚后由 双方共同使用 2006 年 3 月夫妻对房屋进行了全面装修 花费 3 万余元 2007 年 4 月集体对土 地进行新一轮承包 甲和集体签订了承包土地 20 亩的合同 承包期为 10 年 用于种植花卉 承 包当年没有获得收益 因乙对甲全身心投入工作 无视自己的做法越来越不满 而甲又依然如故 双方感情日益冷淡 乙于 2008 年 2 月搬回娘家与甲分居 分居期间甲又购置了价值 5 万元的技 术设施 2008 年 9 月 10 日乙提起离婚诉讼 甲同意离婚 但就财产分割达不成协议 7 请问 根据法律规定所涉财产应如何分割 并说明理由 案例 25 原告甲 女 和被告乙 男 于原告甲 女 和被告乙 男 于 1995 年结婚 婚后生有一女取名吴某 目前正在中学读书 年结婚 婚后生有一女取名吴某 目前正在中学读书 2008 年年 7 月 双方因感情不和 经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 在离婚判决中确认女儿吴某随其父亲乙月 双方因感情不和 经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 在离婚判决中确认女儿吴某随其父亲乙 共同生活 甲每月负担抚育费共同生活 甲每月负担抚育费 800 元 至吴某满元 至吴某满 18 周岁时止 同时判定 甲可于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接周岁时止 同时判定 甲可于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接 吴某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吴某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 1 天 离婚后 甲不但每月将女儿接回家中天 离婚后 甲不但每月将女儿接回家中 1 次 而且常常到女儿所在的中学看次 而且常常到女儿所在的中学看 望女儿 由于原 被告在离婚之前的争吵给女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加之吴某对母亲从前喜欢打麻将非望女儿 由于原 被告在离婚之前的争吵给女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加之吴某对母亲从前喜欢打麻将非 常不满 对甲的探望经常流露出冷漠甚至厌烦的情绪 常不满 对甲的探望经常流露出冷漠甚至厌烦的情绪 2009 年年 2 月的一个周末 甲将女儿接到自己住处 月的一个周末 甲将女儿接到自己住处 晚上来了几个朋友一起玩牌 场面一片喧哗 吴某非常反感 认为影响了自己复习功课 背起书包回到自晚上来了几个朋友一起玩牌 场面一片喧哗 吴某非常反感 认为影响了自己复习功课 背起书包回到自 己家中 此后 甲再到学校看望时 吴某拒绝会见 在法院判决指定的会见日 吴某也拒绝前往甲家中 己家中 此后 甲再到学校看望时 吴某拒绝会见 在法院判决指定的会见日 吴某也拒绝前往甲家中 甲认为女儿的表现是由乙指使 甲认为女儿的表现是由乙指使 2009 年年 5 月 甲一纸诉状将乙告上法庭 请求法庭保护其探望权 乙提月 甲一纸诉状将乙告上法庭 请求法庭保护其探望权 乙提 出反诉 要求中止甲的探望权 问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案 出反诉 要求中止甲的探望权 问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案 案例 26 赵某 男 与孙某 女 均已达到法定婚龄 双方的母亲是姐妹 二人于赵某 男 与孙某 女 均已达到法定婚龄 双方的母亲是姐妹 二人于 2007 年年 5 月发生两性月发生两性 关系导致孙某怀孕 在父母的敦促下 于同年关系导致孙某怀孕 在父母的敦促下 于同年 12 月隐瞒姨表兄妹关系 办理了结婚登记 并于月隐瞒姨表兄妹关系 办理了结婚登记 并于 2008 年年 2 月生下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女儿 月生下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女儿 2008 年年 5 月 赵某的祖父向人民法院提请要求宣告赵 孙的婚姻关系无月 赵某的祖父向人民法院提请要求宣告赵 孙的婚姻关系无 效 经审理 查实双方确系禁止结婚的亲属 且均不愿意抚养女儿 人民法院随即判决双方婚姻关系无效 效 经审理 查实双方确系禁止结婚的亲属 且均不愿意抚养女儿 人民法院随即判决双方婚姻关系无效 其女儿由孙某抚养 赵某承担部分抚养费用 孙某不服 提出上诉 认为 第一 赵某之祖父无权提出宣其女儿由孙某抚养 赵某承担部分抚养费用 孙某不服 提出上诉 认为 第一 赵某之祖父无权提出宣 告婚姻无效的诉请 第二 人民法院审理中未进行调解即宣告婚姻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 第三 为了保护告婚姻无效的诉请 第二 人民法院审理中未进行调解即宣告婚姻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 第三 为了保护 女方权益 即使婚姻无效 双方所生女儿也应由男方抚养 请问 二审人民法院应否支持孙某的主张 女方权益 即使婚姻无效 双方所生女儿也应由男方抚养 请问 二审人民法院应否支持孙某的主张 案例 27 甲 男 和乙 女 于甲 男 和乙 女 于 1998 年经人介绍恋爱结婚 结婚时甲的父母购房一套给二人居住 乙娘年经人介绍恋爱结婚 结婚时甲的父母购房一套给二人居住 乙娘 家给了乙一套家用电器作为嫁妆 二人婚后第二年生一男孩 现年家给了乙一套家用电器作为嫁妆 二人婚后第二年生一男孩 现年 6 周岁 周岁 2003 年开始 甲与丙通奸 年开始 甲与丙通奸 被乙发现斥责后 甲索性在外租房和丙同居 很少回家 甲的工资本来不高 为维持和丙在一起的开支 被乙发现斥责后 甲索性在外租房和丙同居 很少回家 甲的工资本来不高 为维持和丙在一起的开支 向人借外债近向人借外债近 2 万元 乙独自抚养儿子 生活困难 也借外债万元 乙独自抚养儿子 生活困难 也借外债 5000 元 元 2005 年年 3 月乙向法院起诉 要月乙向法院起诉 要 求与甲离婚 并要求抚养孩子 甲不同意离婚 提出如果离婚 孩子是他家的后代 必须由他抚养 否则求与甲离婚 并要求抚养孩子 甲不同意离婚 提出如果离婚 孩子是他家的后代 必须由他抚养 否则 不支付任何抚养费 经法院多次调解 二人达不成协议 试就本案情节 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不支付任何抚养费 经法院多次调解 二人达不成协议 试就本案情节 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 本案应当以什么方式结案 本案应当以什么方式结案 2 本案应否判决离婚 本案应否判决离婚 3 如果准许离婚 应当如何确定子女的直 如果准许离婚 应当如何确定子女的直 接抚养人和抚养费 接抚养人和抚养费 4 如何确定房屋和电器的归属 二人所借外债应如何处理 如何确定房屋和电器的归属 二人所借外债应如何处理 5 假设法院准许离 假设法院准许离 婚 离婚时乙生活困难 可否要求甲给予生活帮助 婚 离婚时乙生活困难 可否要求甲给予生活帮助 6 假设法院准许离婚 根据本案的情况 乙要求 假设法院准许离婚 根据本案的情况 乙要求 离婚损害赔偿应否获得支持 离婚损害赔偿应否获得支持 8 案例 28 甲与乙 女 1998 年 2 月登记结婚 双方均系再婚 甲有一 5 岁男孩丙 乙有一 9 岁女 孩丁 均与甲乙共同生活 丙的抚养费全部由生母负担 因丁生父死亡 甲婚后主动承担了丁的 抚养费 丙的日常生活由乙负责照料 2006 年 3 月 甲因故停止向丁支付抚养费 丁向法院提 起诉讼 请求判令甲履行向其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 丁与甲长期共同生活 甲支 付了丁抚养费的全部 双方已形成抚养关系 故支持丁的诉讼请求 婚姻法 第 21 条 27 条 案例 29 甲与乙 女 1999 年 6 月登记结婚 甲与前妻离婚时 其 2 岁的儿子丙由甲抚养 甲与 乙结婚后丙随父与乙共同生活 后乙经与甲协商丙征得丙生母的同意 于 2001 年 5 月 8 日到民 政部门办理了收养登记手续 收养了丙 2007 年 4 月乙因与甲感情破裂 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同时要求抚养丙 甲同意离婚 但拒绝了乙对丙的抚养请求 法院审理后认为 乙与丙之间的关系为合法的收养关系 双方的养母子关系不因乙与甲 婚姻关系的终止而消灭 离婚后甲 乙对丙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甲与乙离婚后 乙抚养 丙有利于丙的成长 应当予以支持 遂判决 准予甲 乙离婚 丙由乙抚养 甲每月支付抚养费 800 元 30 甲与乙 女 1995 年 4 月 28 日结婚 婚后乙与前夫所生女儿丙 时年 5 周岁 与甲 乙共同生 活 甲承担了对丙的抚养教育义务 2001 年 5 月开始 甲与乙产生矛盾 夫妻关系日趋紧张 2002 年 3 月 9 日 乙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请求解除与甲的婚姻关系 丙要求甲每月支付丙抚 养费 300 元 甲同意离婚但拒绝继续抚养丙 法院经审理查明以上事实后 认定甲与丙形成抚 养关系 但在甲与乙离婚时 甲有权拒绝继续履行对丙的抚养义务 遂作出判决 准予甲与乙 离婚 丙由其生父母抚养 31 甲与乙结婚后实行分别财产制 双方约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发生的共同生活费用双方均担 个人所发生的费用个人承担 2005 年甲妻 乙患肺癌 在花光个人积蓄后 没有能力承担继续治疗费用 就请求甲承担医疗费用 但甲以分 别财产制为由拒绝了乙的请求 乙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甲履行扶养义务 承担医疗费的支出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