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考二 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1页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考二 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2页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选考二 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2 2 讲讲 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 2 环境污染与防治3 4 5 1 2019 山西晋城三模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黄花刺茄 如图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以其鲜艳的黄色花朵和满身的刺而得名 是有严重 危害的有毒植物 黄花刺茄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 以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 养料 和水分作为生存的基础 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 被世界各国列为入侵物种 我国于 1982 年 在辽宁省首次发现该物种 后续十几年间 吉林省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相继发现了 该物种 结合材料分析黄花刺茄入侵对当地的危害 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黄花刺茄是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 黄花刺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 抢占其他植物的阳光 养料和水分 繁殖能力强 可知 本题应从对动物和人类产生危害 挤占生存空间 减少生物多样性及清除难度等角度分析 针对物种入侵采取的有效防治措 施合理即可 答案 危害 适应能力强 挤占当地物种生存空间 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减少生物多样性 繁 殖能力强 难以清除 植株和果实有毒 易对当地动物及人类产生危害 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防治措施 人工拔除 生物防治 强化检疫检验 切断入侵途径 开展物种调查 防范物种入侵 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治理生物入侵 2 2019 云南昆明诊断 北极熊栖息在北极冰原地区 灰熊主要分布于苔原和森林中 二者 活动范围很少重叠 2006 年 4 月 16 日 人类在加拿大西北部首次发现了野生北极熊和灰熊 杂交后生下的 混血熊 近年来 随着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 发现的 混血熊 不断增 2 多 分析野生 混血熊 不断增多所揭示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由材料可知 北极熊栖息在北极冰原地区 灰熊主要分布于苔原和森林中 二者活动范 围很少重叠 但是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 北极冰雪不断融化 北极熊失去了栖息地 生存空间 缩小 食物来源减少 灰熊活动范围向北扩大 二者生存空间出现重叠 杂交之后出现新物种 生物种群数量发生改变 纯种北极熊濒临灭绝 答案 全球变暖 气温上升 北极冰雪融化 北极熊生存空间缩小 食物来源减少 苔原北扩 灰 熊活动范围向北扩大 生物种群数量发生改变 纯种北极熊濒临灭绝 3 2019 山西运城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我国 2001 2015 年主要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 劣 类水质断面主要集 中在海河 淮河 辽河和黄河流域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指出我国 2001 2015 年水质变化特点 并分析海河 淮河 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较差的共 同原因 解析 变化特点 通过图片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劣 类水质占比明显减少 类水质 占比增加 所以水质总体来说越来越好 海河 淮河 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较差的共同原因 从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变化特点 水质总体变好 劣 类水质占比明显减少 类水质占比增加 共同原因 河流流量小 自净能力弱 水量季节变化大 枯水期污染严重 流域内人口 城市密 集 排放污水较多 4 2019 山东淄博三模 我国西北地区某煤矿汽车运输道路多扬尘和浮尘天气 不仅造成环 境污染 而且威胁到车辆的行驶安全 分析该煤矿汽车运输道路多扬尘和浮尘的原因 并为此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 分析该煤矿汽车运输道路多扬尘和浮尘的原因 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 析即可 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 晴天多 空气干燥 且多大风天气 容易形成 3 扬尘和浮尘天气 同时 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容易带起灰尘 地面容易扬起粉尘 治理措施 应从对道路和车辆的抑尘和减少粉尘来源 如封闭运输 等角度分析 答案 原因 气候干燥 多大风 容易形成扬尘和浮尘天气 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扬起车身粉尘 且 容易扬起地面粉尘 措施 对车辆进行喷洒洗尘 或抑尘 采用封闭运输 对道路进行喷洒抑尘 5 2019 山西太原一模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 5 微米 污水处理厂无法过滤 由高分子聚合物构成的颗粒或者 纤维 塑料垃圾 洗涤化纤纺织品 行驶中的车辆轮胎 皮肤去角质产品等是产生微塑料 的主要来源 2017 2018 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地球生态环境研究所分别对全球 14 个国 家的自来水和全球 11 个品牌瓶装水进行了抽样检查测试 发现 83 自来水样品和 92 瓶装水 出现微塑料污染现象 这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来水的水源基本都被微塑料侵袭 国内 外也有报道在食盐 海盐 啤酒和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 说明微塑料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危害并提出可行性治理措施 解析 危害根据材料针对性分析即可 读材料可知微塑料难以被过滤 进入江河湖海之中容 易污染水源 微塑料较为细小 在空气中降至地表 容易污染土壤和地表水 微塑料会通过生 物进入食物链 从而危害生物和人体健康 可行性治理措施主要从减少使用 减少排放等方 面分析回答 答案 危害 生产生活排放的 污水中所含的微塑料很难被过滤拦截 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污 染水体 大气中的微塑料沉降至地表 污染土壤 水体 通过生物食物链 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