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学语录四则_第1页
孔子论学语录四则_第2页
孔子论学语录四则_第3页
孔子论学语录四则_第4页
孔子论学语录四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课选孔子论学语录四则 孟子论学语录二则 分别选自 论语 和 孟子 言简 意赅 对我们的学习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 论语 为政 节选一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 三十岁做事能合于礼 四十岁能辨惑解疑 五十岁能 知晓自然规律 六十岁能闻言知意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而又不越出规矩 内容理解 这则语录 孔子自述其进德修业的过程 总结了他人生各个阶段所达到的境界 从少 年时 有志于学 开始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学习的不断深入 知识的积累 认识能力的 提高 人生经验也不断攀升至新的高度 孔子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 少年时的 有志 于学 将为一生成长和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而终身学习 会使人不断提高 终身受益 论语 为政 节选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 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内容理解 这则语录讲述的是 学 与 思 的关系 学而不思的后果是 罔 思而不学的后果是 殆 两种情况对举 从反面证明了 学 与 思 的重要性 指出了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此可见 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才能有所得 论语 公冶长 节选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译文 子贡问孔子 为什么凭什么称他谥号为文 孔子说 聪明好学 不以向学问或地位 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称孔文子谥号为文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 孔子借为学生解释孔文子谥号的机会 阐释了自己对 文 的理解 阐述了学习应有的 态度和方法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从中也可看出孔子本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另外 我们也看到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是非常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 论语 子罕 节选 子曰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矣 译文 孔子说 比如堆积土山 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 停止了 就停止了 比如填平洼 地 虽然只倒下了一筐土 但是如果我继续干下去 那就是我主动前进的 2 内容理解 孔子以 为山 和 平地 为喻 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眼看就要成功的事 终究不成 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 以致前功尽弃 尚书 中有 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 句 艰巨的 任务虽只刚开了个头 但只要不断前进 终能成功 从中我们可以懂得 学习贵在坚持 不能止步不前 而后退和前进 全在自己 不在他人 孟子 告子上 节选 孟子曰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 未有能 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也 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 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 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译文 孟子说 大王 这里是指齐王 不明智 昏庸 不值得奇怪 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 易生长的植物 如果爆晒它一天 再冻它十天 也没有能再生长的 我能见大王的次数太 少了 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 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 我怎么能 帮助王 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 下围棋作为一种技术 只是一种小技术 但不用尽所 有心思去学 就不能学好 弈秋 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假使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其 中一人用心专一集中思想 只听弈秋的话 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 却一心认为有天 鹅将要飞来 想着拿弓箭去射它 即使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 也一定比不上那个人 这是 因为他的才智比不上那个人吗 回答说 不是这样的 内容理解 孟子以 一暴十寒 作比喻 解释了大王 不智 的原因 告诉人们 学习不能一暴十寒 必须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才能有所收获 又以 学弈 为喻 通过两人学习态度的鲜明对 比 告诉我们 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来教 即使是最好的老师来教 学习态度不同 结果也 会不同 孟子 尽心下 节选 孟子曰 尽信 书 则不如无 书 吾于 武成 取其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 无敌于天下 以至仁伐至不仁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译文 孟子说 完全相信 尚书 还不如没有 尚书 我对于其中的 武成 只不 过采用它的两三片罢了 极仁道的人天下无敌 凭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 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内容理解 尚书 中有武王伐纣 流血漂杵 赤地千里 的记载 孟子是不相信的 他认为仁人 无敌天下 武王是至仁之人 而纣王是至不仁之人 以至仁伐至不仁 不可能出现杀戮无 数的血腥场面 虽然这个推断未必符合史实 但孟子的这种质疑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这段 话告诉我们 读书不能迷信书本 要有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 3 这六则语录从学习作用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等不同角度论学 采用比喻 举例 对 比等方法 深入浅出 对我们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年龄的别名 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 2 3 岁的儿童 孩提 幼年儿童 垂髫 总角 十三岁 女子 豆蔻 十五岁 女子 及笄 二十岁 男子 加冠 弱冠 三十 而立 四十 不惑 五十 知天命 半百 六十 花甲 七十 古稀 八十 九十 耄耋 一百 期颐 通假字 有 同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暴 同 曝 p 晒 或 同 惑 对 感到奇怪 与 同 欤 相当于 吗 呢 词语注释 1 有 有 通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6 2 志 志 立志 3 立 立 自立 指立于礼 即做事合 于礼 4 不惑 不惑 不受迷惑 惑 惑 受迷惑 5 知 知 懂得 6 天命 天命 指自然的规律 法则 7 耳顺 耳顺 指听到别人说的话 用不着怎么想 就能领会 8 从 从 随从 顺从 9 所 所 所以 10 欲 欲 能够 11 逾矩 逾矩 超过规矩 法度 逾 逾 超过 矩 矩 规矩 法度 12 罔 罔 迷惑 13 殆 殆 危险 这里指劳神而无所得 14 孔文子 孔文子 卫国大夫孔圉 y 15 何以 何以 即 以何 以 因为 何 什么 16 谓 谓 谥号 17 文 文 孔圉谥 sh 号 文 18 敏 敏 勤勉 19 好 好 喜好 20 耻 耻 以 为耻 21 是以 是以 因为这样 22 譬如 譬如 比如 23 为 为 堆积 24 篑 篑 土筐 25 平地 平地 填平洼地 平 填平 26 虽 虽 即使 就算 27 覆 覆 倾倒 28 进 进 前进 这里指继续干 29 往 往 去 这里指前进 30 无或 无或 不 值得奇怪 或 或 通 惑 奇怪 31 易 易 容易 32 生 生 生长 33 暴 暴 通 曝 p 晒 34 寒 寒 使 寒冷 35 见亦罕 见亦罕 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 36 至 至 极 37 如 如 何 何 对 怎么办 能有什么帮助 38 弈 弈 下 围棋 39 为 为 作为 40 数 数 技巧 技 术 41 专 专 专门 专一 42 致 致 用尽 极尽 43 通国 通国 全国 44 善 善 擅长 45 使 使 假使 46 诲 诲 教 47 以为 以为 认为 48 鸿鹄 鸿鹄 h ng h 天鹅 49 援 援 拿 起 50 缴 缴 zhu 系在箭上的绳 代箭 51 俱 俱 一起 52 弗 弗 不 53 若 若 及 54 与 与 通 欤 可译 为 呢 吗 55 非然也 非然也 当然不是这样的 56 信 信 相信 57 策 策 量词 相当于 片 58 以 以 凭 借 依靠 59 至 至 极 60 至仁 至仁 极仁道的人 指周武王 61 伐 伐 讨伐 62 至不仁 至不仁 4 极不仁道的人 此处指殷纣王 63 杵 杵 舂米用的长木槌 64 书书 指 尚书 65 武成武成 尚书 的篇名 黄生借书说 选自 小仓山房文集 本文以 书非借不能读 为论点 劝勉人们不 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 也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 文章围绕中心 夹叙夹议 层次清楚 作者袁枚 1716 1798 字子才 号简斋 自号随园主人 随园老人 仓山居士 清朝乾隆年间进士 文学家 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所作散文感情真切 论诗主张抒写 性情 说 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叙 描写 说明事物 都是为了表现 作者的见解 说明寄寓的道理 另有 爱莲说 捕蛇者说 等等 作品原文黄生黄生允修借书 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随园主人授以书 而告之曰 授以书 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 四库 天子之书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 牛塞屋 富贵家之书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 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 qi ng 假 jie 焉 必虑人逼取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曰 今日存 明日去 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 必高束焉 庋 gu 藏焉 曰 姑俟 s 异日观 云尔 余幼好书 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 不与 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 所览辄 zh 省记 通籍后 俸去书来 落落 lu lu 大满 素蟫 y n 灰丝时蒙卷 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 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 遇张乎 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 则其读书也必专 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 使与书俱 作品译文 读书人黄允修来 向我 借书 我把书交授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 认认真真地 去读 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 是怎样读书 吗 七略 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 分为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 略 术数略 方技略七部 四库 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 有 经 史 子 集 四库 这里 七略 四库 都指内府藏书 是天子的藏书 然而天子中读 书的人有几个呢 那些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 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 是富贵人家的书 然而富贵人中读书的有几个呢 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收藏 的书籍 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 就更不用说了 不只是读书是这样 天下的事物 也 都是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 勉强向别人借来 他 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还 因而就显出忧惧的样子 抚摸玩赏那东西 久久不能停止 心想 今天存放 在我这里 明天 就要给人 拿回去 我不能再看到 它了 如果 这东西 已经被我所拥有 我 一定会 把它 捆扎好放在高处 保存起来 5 说一声 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 但是家里贫穷 很难得到书读 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 我 到他家去借 他 不借给我 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 我迫切的心情达 到了这种程度 所以 只要 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 我 做了官以后 薪俸花出去了 书籍买来了 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 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 这样以后我 才 感慨借书 读的人是 那么 用心专一 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 多么 值得珍惜的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 从前一样 贫穷 他借书 苦读 也像我 从前一样 只 不过我把书公开 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 不肯出借 似乎并不相同 这样看来 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 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 黄生 懂得了 借到书的 幸运和 借不到书的 不幸运 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 而且他还书也一定 会很快 我 写下这篇说 让 它 和书一起 交给黄生 1 作品注释 01 选自 小仓山房文集 随园 在江苏省南京市北小仓山上 袁枚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 墅 02 生 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03 授 授给 给予 04 子 你 05 七略四库 天子之书 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 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 刘向的儿子刘歆 x n 继续做这个工作 写成 七略 分为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兵书略 诗赋略 术数略 方技略 七部 唐朝 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 有 经 史 子 集 编成 四库 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06 汗牛塞屋 富贵家之书 搬运起来累的牛 流汗 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 这里形容藏书很多 汗 名词作动词 使 流汗 07 祖 父 祖父和父亲 祖父 相对 子孙 说 08 弃者 丢弃的情况 09 无论 不用说 不必说 10 然 这样 11 夫 f 人 那人 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12 强 qi ng 勉强 13 惴惴 zhu 焉 忧惧的样子 14 摩玩 摩挲 su 玩弄 抚弄 15 业 已经 16 高束 捆扎起来放在高处 束 捆 扎 17 庋 gu 放置 保存 18 姑 姑且 且 19 俟 s 等待 20 异日 另外的日子 21 尔 语气词 罢了 22 难致 难以 得到 23 与 给 24 形诸梦 形之于梦 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 形 动词 现出 诸 等于 之于 25 切 迫切 26 如是 像这样 27 故有所览辄省 x ng 记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 又得不到 书 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 省 记 28 通籍 出仕 做官 做了官 名字就不属于 民籍 取得了官的身份 所以说 通籍 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 籍 民籍 通 动词 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29 俸 官俸 官吏的薪水 30 落落 形容多而连续不断地 堆集 31 素蟫 y n 指蛀食书籍的银白色蠹虫 素 白色 32 灰丝 指虫丝 33 卷 ju n 轴 书册 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 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 有轴以便卷起来 后世沿用 卷轴 称书册 34 少时 年轻时 35 岁月 指时间 36 类 似 像 37 公 动词 同别人共用 38 吝 吝啬 39 归 还 40 为一说 使与书俱 作一篇说 让 它 同书一起 交给黄生 2 6 文章主旨 中心 作者就黄生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提出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勉励黄生努力为 自己创造条件 发奋学习 本文提出 书非借不能读也 的观点 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 劝勉人们 此指黄生 不要 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 只要有志向 有决心 不利的条件 反而可以催人奋进 取得 成绩 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 而贪图安逸 养成不求进步的恶习 要珍惜时间 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 好好学习 3 1 4 5 本文成语 汗牛塞屋 汗牛充栋 束之高阁 文章结构 本文大致可分两段 第一部分 第一至三段 第一部分 第一至三段 阐明 书非借不能读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第一段第一段是这一部分的首领段 先说黄生借书 缘事而发引出下面议论 第二段第二段在提出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后 一连用了 天子 富贵人家 没有几个读书者 和 其他祖父积 子孙弃者 这三种常见的事实 来初步证明 并以 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 然 一句 深化了论点 扩展了论题 再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 强假焉 和属于自己的 东西 吾所有 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做对比论证 证明了 天下物皆然 这个论断是有普遍意 义的 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 虑人逼取 这种外来的压力 会化为鞭 策自己的动力 有力的证明了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第三段第三段又以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 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 等切身经历为有力论据 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了 书非借不能读 的观点 课文为了论证 书非借不能读也 这一观点 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 这三个方面的 对比是 1 藏书 物 者和借书 物 者对书的不同态度和心理的对比 2 我 幼时遇 张氏吝书之不幸与黄生遇 我 公书之幸的对比 3 我 年少时借书苦读与做官后有书不读 的对比 总之 这部分围绕中心观点 有议有叙 层次清楚地阐明了事理 第二部分 第四至五段 第二部分 第四至五段 在上述充分的基础上 紧扣 借书 一事 指出黄生有幸遇到肯 公书 的人 向黄生提 出希望 读书必专 归书要速 最后一段照应开头 也是在点出写这篇 说 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