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案_第1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案_第2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目标 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一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一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 p74 1 1 聚落的概念和类别 1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 聚居 的场所 聚落包括 房屋建筑 的集 合体 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 各种设施 2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 可分为 城市 和 乡村 两大类型 2 2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 地形 条件 对 于聚落的 类型 分布 规模 和 发展 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2 不同地形聚落的差异 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 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多呈 团聚 型 棋盘 式的格局 聚居的人口也比较 多 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 丘陵 地区和 山区 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 分散 聚居的人口也比较 少 对应学生用书 p74 1 1 聚落的分类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 可将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 2 类型城市乡村 差 别 景观差别 景观复杂 建筑物密度大 交通设施 齐全 景观简单 建筑物密度小 道路系统 单一 人口差别 人口密集 规模大 文化与职业构成 复杂 人口稀疏 规模小 文化背景比较一 致 功能差别 功能多样 以第二 第三产业为主 是区域的中心 功能单一 以第一产业为主 是城市 的腹地 联 系 产品联系 乡村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一 些工业原料 城市则为乡村提供日常 生活用品和其他工业品 服务联系 城市第三产业发达 可为乡村提供多 种多样的服务 成因联系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2 2 不同地形区聚落形态的成因分析 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 山区 洪积扇 冲积扇和河谷阶 地 地势平坦 地下水或地表 水资源比较丰富 并淤积 有肥沃土壤 适宜聚落发 展 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 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平原 聚落分布最密集区 尤其 是沿河 沿海地区 常形 成规模很大的聚落带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 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河 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 运和海上运输 更适宜聚 落发展 带状 团块状 3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 狭窄的河 漫滩平原 地势低 气候温暖 土壤 肥沃 水资源充足 多呈条带状 3 3 我国不同地区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 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 呈团聚型 棋盘式 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 地区 山区规模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人口较少 例题 2019 天津 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珲春市 下图 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 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 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 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 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地表坡度大 地势高 气温较低 水源相对不足 森林茂密 土较薄 解析 读图可知 该市河谷两岸地区有许多短小的河流支流且与河谷基本垂直 说明 河谷两岸地区为海拔较高的山地 山地坡度大 地形崎岖 地势高 热量 水源等相对不 足 土层瘠薄 不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 因而聚落较少 4 考点二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 p75 1 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许多 如自然因素中的地形 气候 水文等 社会经 济因素中的 人口 资源 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等 在自然 条件中 地形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2 2 地形地势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 稀疏 东部 稠密 的特点 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3 3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 在平原地区 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 较少 交通线路一般呈 网状 分布 2 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交通建设限制性因素比 较多 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 山 区公路多呈 之 字形分布 3 与平原地区相比 山区 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 高 4 4 交通线路选线原则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 经济 社会 交通 技术 生态 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选择 有利地形 避开 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 工程造价 设法减少对 生态环境 的破坏 对应学生用书 p76 1 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5 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 施工难度 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 但非决定性因素 决 定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2 2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原则原因 运输方式 山地 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区 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 难度大 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低 成本也较低 河网密布的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布的地区 天然河道较多 开挖 运河方便 线路走向 山区的交通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 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且线路多呈 之 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件相 对较好 呈 之 字形弯曲可以降低单 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 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受限较小 但一般要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 保证运输 6 避开沼泽 少占耕地 少过河 尽量经 过村镇 小城市且距大中城市的距离要 尽量短些 安全 避开断层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发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 减小灾害影响 线网密度 山地 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利于人们的生产 生 活 人口密度较小 经济比较落后 对 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稠密 经济 发达 需运输的客 货量较大 发展交 通的自然障碍少 3 3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影响特点原因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公路为主 公路修建成本较低 难度较 小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 铁路为辅铁路修建成本高 难度大 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山间盆地 河谷地带密度较 大 地势相对和缓 其他地区密度较小地势陡峻 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弯曲程度大 线路总长度长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 减 小坡度 迂回前进 例 1 2019 全国卷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 该区域铁 7 路修建的年代较早 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回答 1 3 题 1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b a 等高线分布 b 河谷分布 c 山脊线分布 d 山麓分布 2 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 a 原木 b 农产品 c 工业品 d 石材 3 近些年来 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d a 设施陈旧 b 运速太慢 c 线路过密 d 运输需求太小 解析 1 该地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区域内部存在高点 因此本地区总体中高周低 说明该地地形总体以山地为主 而山区河流往往分布于河谷地区 该地区的铁路线几乎与 河流重合分布 因此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河谷分布 综上所述 正确答案为 b 2 读图分析 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 该区域处于长白山林区 该地区林业生产发达 大量原木需要外运 因此该区域的铁路主要用来运输原木 故 a 项正确 该地位于山地林 区 农业生产条件差 无法产出大量农产品 故 b 项错误 该地区位于长白山林区 工业 生产条件差 基本没有工业产品的运输 故 c 项错误 石材并不是林区的主要出产之物 故 d 项错误 综上所述 正确答案为 a 3 在铁路建设初期 本地区的铁路主要用来运输木材 如果对原木的需求一直存在 即使设备陈旧 当地也会对铁路进行修缮 以满足运输需要 近些年 长白山林区资源得 到保护 运输需求减小 导致当地的铁路被废弃 综上所述 正确答案为 d 例 2 2018 海南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读图回答问 题 8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分布特点 主要交通线 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 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分 布 原因 南部为山地 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 工程量较小 沿河谷平 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既避洪水 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 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 也是提示性信息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结合图 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 北部为河流 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 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考点三考点三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 对应学生用书 p77 1 1 气候变化的概念 气候变化是指一个 特定地点 区域或全球 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是以某些与 平均 天气 状况有关的特征 如 温度 降水量 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2 2 气候变化史的划分 从时间尺度来看 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 段 地质时期的气候 指距今 1 万 年以前 以 冰期 与 间冰期 交替出现为特点 时间尺度在 10 万 年以上 历史时期的气候 一般是指 第四纪 末次冰期结束以后 近 1 万年来的气候 近现代气候 则是指近一两百年来 有气象观测记录 时期的气候 对应学生用书 p77 9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距今 1 万年以前 特点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变化周 期长短不一 总体来看 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 温暖 期较长 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 近 1 万年以来 特点 温暖期 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 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 75 厘米 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 寒冷期 出现于 14 17 世纪欧洲的小冰期 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 至绝收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时间近一两百年 特点 气温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降水全球降水量变化显著 冰川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海洋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 10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包括冷 暖 干 湿等各方面发生的 变化 所以全球气候变化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 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用下图来记忆和理解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可用列表法记忆 变化 趋势变化幅度 气温波动 上升 20 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 1910 1945 年和 1976 2000 年 1998 年则是最暖的年份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 全 球雪盖面积减少了 10 左右 20 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 冰川普遍退缩 平均海平面升高 20 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 0 1 0 2 米 我国大陆沿岸平 均海平面大约上升了 0 14 米 降 水 北半球中高纬增加平均每 10 年增加 0 5 1 亚热带地区减少平均每 10 年减少 0 3 热带地区增加平均每 10 年增加 0 2 0 3 11 例题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 1 次冰期 末次冰期 2 次冰期和 3 次冰期 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1 2 题 1 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 依次是 b a 雪宝顶 太白山 果洛山 b 果洛山 雪宝顶 太白山 c 太白山 果洛山 雪宝顶 d 雪宝顶 果洛山 太白山 2 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 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 点苍山现在 b a 日照更长 b 气温更高 c 植被更密 d 海拔更低 解析 1 材料中提示经历 1 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 说明只经历 1 次冰期的山峰 是最晚的 经历 3 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 经历 2 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结 合图可知 果洛山经历 3 次冰期 因此最早 太白山只经历 1 次冰期 末次冰期 因此最 晚 雪宝顶经历了 2 次冰期 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 因此 b 项正确 2 气温越高 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 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 b 项正确 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 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 a 项排除 植被分 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 c 项排除 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 d 项排除 考点四考点四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2 对应学生用书 p78 1 1 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 资源条件 的变化 2 2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 自然灾害 3 3 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 原有生态系统 的改变 4 4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 生产领域 如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 显著 5 5 气候变化通过 极端天气 和 气候事件 厄尔尼诺 干旱 洪涝 热浪等 扩 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对 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对应学生用书 p78 1 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 2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 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 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3 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13 4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3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例题 2018 天津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回答 1 2 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 如图 及产生的影响 1 对上图所示地区 1936 2015 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 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d 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14 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 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d a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