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 三_第1页
选择题专练 三_第2页
选择题专练 三_第3页
选择题专练 三_第4页
选择题专练 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地理定量分析计算型三 地理定量分析计算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肖纪年 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于北京时间 2015 年 2 月 18 日当晚 20 时 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上演 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 据此回答 1 2 题 1 在美国纽约 74 W 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 区时 是 A 2 月 19 日 7 时 B 2 月 18 日 7 时 C 2 月 17 日 7 时 D 2 月 18 日 17 时 2 联欢晚会开始时 全球处于 2 月 18 日的理论范围是 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全球 D 四分之三 答案 1 B 2 C 解析 第 1 题 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 而美国纽约的经度为 74 W 计算可知 在西五区 两地相差 13 个时区 故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时 纽约时间应为 2 月 18 日 20 时 13 2 月 18 日 7 时 第 2 题 此时东经 120 为 2 月 18 日 20 时 180 为 24 时即 0 时 两条日期界线重合 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读 我国 M 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 完成 3 4 题 出生率 死亡率 年份 M 省全国M 省全国 199513 217 15 36 6 20009 413 55 56 5 20107 411 95 07 1 20127 312 16 07 2 3 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大的年份是 A 1995 年 B 2000 年 C 2010 年 D 2012 年 4 由表可知该省 A 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快 B 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 C 人口出现负增长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答案 3 D 4 D 解析 第 3 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 对 M 省和全国不同年份自然增长率 计算后比较 知 2012 年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大 第 4 题 结合上题 计算知 M 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读图 完成 5 6 题 5 若甲图中 X 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 Y 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 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 类型与 相对应的是 A B C D 6 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A 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 B 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 C 都是单产高 商品率低 D 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 答案 5 A 6 D 解析 第 5 题 根据经纬度推断 乙地为美国中央大平原 地广人稀 农业地域类型为商 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 美国机械化水平高 生产规模大 与甲图中 对应 第 6 题 两地都是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是私营农场 中国是国营农场 美国机械化水平高 于中国 商品谷物的产品主要销往市场 农业单产高和商品率都较高 美国中央大平原有 玉米带和小麦带 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玉米产地和小麦产地 下图表示某企业生产地与原料运费 虚线 产品运费 实线 的关系 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 产值的运输费用 单位 元 读图回答 7 8 题 7 图中乙 丙 丁三地共同的区位特点是 A 临近交通干线 B 临近资源丰富地区 C 位于城市市区 D 临近农业发达地区 8 若仅考虑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成本因素 该企业地址最适宜选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 7 A 8 D 解析 第 7 题 图中乙 丙 丁三地无论原料运输费用还是产品运输费用都比两侧低 说 明三者所在位置交通便利为其共同的区位特点 第 8 题 结合图示等值线数据 将甲 乙 丙 丁四地的原料运费和产品运费分别相加后比较知丁地最少 说明丁地运输费用最低 最适宜该企业布局 读 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关系模型图 完成 9 10 题 9 由图可知 两种运输方式竞争最激烈的运距是 A 0 600 千米 B 800 1 200 千米 C 1 200 1 600 千米 D 大于 1 800 千米 10 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时速设计 最重要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穿越河谷多 沙漠广 B 大风日数多 风力强 C 干旱少雨 缺乏水源 D 冻土层厚 冰川广布 答案 9 B 10 B 解析 第 9 题 结合图中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市场分担率在 1 000 米附近的 运距上变化最大 因此竞争最激烈 第 10 题 兰州至乌鲁木齐段河谷少 水源对高铁时速 无影响 该河段没有冻土 冰川的影响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 强 指数年夏季风偏强 弱指数年夏季风偏弱 图甲示意 东亚 1960 1999 年陆表和海表温度 的距平变化 图乙示意 东亚 1960 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 据此完成 11 12 题 11 1960 1999 年 东亚地区 A 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B 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大 C 1999 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 1985 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12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 1966 年和 1980 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 1966 年北旱南涝 1980 年北涝南旱 B 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 1966 年北涝南旱 1980 年北旱南涝 D 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答案 11 B 12 C 解析 第 11 题 读图乙可知 1960 1999 年海陆热力差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因此季风 环流会越来越弱 读图甲可知 与海表温度距平相比 陆表温度距平总体变化幅度更大 反映陆表温度年际变化较大 读图乙可知 1999 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为负值 说明陆表温度 比海表温度低 读图甲可知 1985 年以来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 第 12 题 读图乙可知 1966 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 说明夏季风偏强 向北推进速度快 南方 雨季缩短 北方雨季延长 北涝南旱 1980 年相反 南涝北旱 下图示意 某市 2010 2014 年 GDP 增长与用电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 13 14 题 13 2010 2014 年期间 该市 A 2013 年用电量最大 B 生活用电多于生产用电 C 经济总量趋于减少 D 单位产值用电逐年增加 14 该市 2010 2014 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产业结构调整 B 使用新型能源 C 实行工休制度 D 实行拉闸限电 答案 13 A 14 A 解析 第 13 题 读图知 2010 2014 年期间生产用电 第二产业用电 第三产业用电 一直 大于生活用电 居民用电 B 错 GDP 增长率一直大于 0 表明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