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雷雨》——浅谈对《雷雨》主题的认识_第1页
说不尽的《雷雨》——浅谈对《雷雨》主题的认识_第2页
说不尽的《雷雨》——浅谈对《雷雨》主题的认识_第3页
说不尽的《雷雨》——浅谈对《雷雨》主题的认识_第4页
说不尽的《雷雨》——浅谈对《雷雨》主题的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说不尽的 雷雨 浅谈对 雷雨 主题的认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9 级中基班 200900051046 沈诗萌 古往今来 人们对 雷雨 的主题一直众说纷纭 虽然曹禺自己也在 序 中表达过自己的点 雷雨 对我是个诱惑 与 雷雨 俱来的情绪蕴成 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雷雨 所显示的 并不是因 果 并不是报应 而是我所觉得的大地间的 残忍 这背后的 主宰 它太大 太 复杂 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1但是 很多人仍旧因 雷雨的主题问题而争执不休 我认为 或许 雷雨 的魅力也就在此 它主题 相对的模糊性和多重性表现出作者不受任何一种教条的约束与规范 而是关注 情感的表达和拓展 从而使 雷雨 的主题有着某种难以说尽的意蕴 一 社会悲剧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许多人都按照 社会问题剧 的思想来理解 雷 雨 的主题 田汉在 暴风雨中的南京艺坛一瞥 一文中就赞成予倩先生把这 一有点 时代错误 的 命运悲剧 修正为近于 社会悲剧 的东西 而不赞 成无批判的演出 此后对 雷雨 主题的理解就一直延续着社会悲剧的视角 尤其是张庚在 悲剧的发展 评 论文中更是进一步指出 他底创作 竟部分地有了反封建的客观意义 2当然 我并不是十分赞同这种观点 雷雨 是作者二十三岁时的作品 作为一个青年作家他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但人处于 环境之中就必然会被环境所影响 所以 雷雨 体现出的反对家庭伦理的罪恶 甚至是反封建的意识并不是作者刻意为之 曹禺曾在 序 中澄清 但 是很奇怪 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 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 见地 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因此 有些评论家 们的观点似乎的确有些 过火 了 但是我有注意到 序 中又有这样 一句话 有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 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 譬如 暴露大家 庭的罪恶 也许写到未了 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 我在发泄 2 着被抑压的愤窟 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周朴园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家长专制蛮横 他逼迫繁漪喝药 为了体现自己 的命令的权威性 再加上 雷雨 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无产阶级刚刚登 上历史舞台 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他们极力想有所作为 无奈抵抗不过有雄厚经 济基础的资产阶级 因此两方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而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 矛盾冲突正代表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因此 雷雨 的主题中绝 对有对社会问题地揭示 即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性残忍地扼杀 但如果只 视 雷雨 为一部社会问题的悲剧或者过分强调它在这一方面的作用的话 那 就使 雷雨 失去了原本的艺术价值 总之 社会悲剧的揭示作为 雷雨 主 题的一部分对 雷雨 主题的艺术价值是有很大贡献的 当然 是在不夸大其 作用的前提下 二 命运悲剧 最高级的作品给人的感受往往不能用语言清晰地形容 而且作者与读者的 感受可能相差甚远 所以 我们不能将评论家的意见看做成终结性的 轻信甚 至盲目地认同他们的观点 如果我们从尊重 雷雨 创作的原始状态出发 就 会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 这里 不得不提的是 序 在研究 雷雨 主题问题上的巨大作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让我们能直接触摸到作者的想法 其中 有很多 处都表达了作者自己对 雷雨 的感受 雷雨 对我是个诱惑 与 雷雨 俱来 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雷雨 象征着一 种渺茫不可知的神秘 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神秘的氛围始终笼罩着作品中每一 个人物甚至是作品之外的读者 阴沉的天 潮湿闷热的空气 不停歇的闪电和 最终无法避免的山洪暴发般的雷雨 这些自然意象的变化无不一一指向人们的 情感 外界气象变化万千正是神秘莫测的无常的命运的象征 雷雨 的故事给 我们讲述了一种不可能的可能 从周朴园与侍萍相爱开始 周萍为了摆脱和繁 漪之间的乱伦之爱 爱上了年轻的四凤 他的妹妹四凤 周朴园和鲁大海针 锋相对 当鲁大海气急败坏地与周朴园争吵时 他也无法想到眼前这个做尽了 坏事的资产阶级头目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一些看似完全不会在生活中发 3 生的情节在 雷雨 中一幕幕地真实地上演着 让我们不想相信但又不能不相 信 正迷惑时 曹禺解答说 雷雨 所显示的 并不是因果 并不是报应 而 是我所觉得的大地间的 残忍 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 残忍 和 冷酷 这主宰 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 上帝 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 命运 而我始终不能 给他以适当的命名 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 因为它太大 太复杂 我的 情感强要我表现的 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在 雷雨 里宇宙正像一口残 酷的井 落在里面 怎么样呼号也难脱这黑暗的坑 命运的悲剧就是如此发生的 从繁漪和周朴园两个人物身上也能看出作者在 雷雨 中对命运悲剧的主 题的揭示 曹禺是这样形容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 他们如同一匹跌在沼泽 里的羸马 愈挣扎 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 悲剧中的人物都不乏真情 包括周朴园 但却形成了一个陷落泥沼的连环套 无论他们怎么挣扎 都逃不 出命运的捆绑 繁漪就是一个 陷落 的典型 我十分喜欢曹禺在 序 中对繁漪的诉说 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 她不悔改 她如一匹执拗的马 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 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 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 出自己 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 作为整个作品中唯一一个无法让我用同情来形容 的女人 她给人留下的感受除了爱就是恨 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 间 接制造了这些呈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心碎的苦难 与此同时 她有承受着常人 难以想象的痛苦 她不愿意就这样抑郁终身受人摆布 因此勇敢地反抗 这时 的她是坚决的 强悍的 但是在周萍面前 她又是那么无力 她甚至说 萍 好了 这一次我求你 我从来不肯对人这样低声下气说话 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 我 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 不 不 你带我走 带我离开这儿 日后 甚至于你 要把四凤接来一块儿住 我都可以 只要 只要 只要你不离开我 3她拼命地想抓 住最后的这根救命稻草 但她却被命运困住 永远也走不出这个可怕的连环套 繁漪的形象让我不禁想起了古希腊悲剧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如克吕泰墨斯特拉和 4 美狄亚 而曹禺的创作也的确受到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 向我们揭示了渺 小的人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冲破命运的牢笼这一血淋淋的可怕现实 关于周朴园形象的争论也有很多 而谈到他的形象我们就不得不将之与 雷雨 的序幕和尾声联系起来 建国后的版本在很长时间里删去了序幕和尾 声 当然 这与演出的难度有很大的关系 而作者也在 序 中表达了 自己有关写作序幕和尾声的独特用意 仿佛有希腊悲剧 chorus 一部分的功能 导引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 而我从序幕和尾声中看到的则更多是周 朴园的命运 如果说周朴园之前屋内维持原样的摆设 衬衣上补的梅花和周萍 名字中的 萍 字都无法充分说明他对侍萍不是 简单地玩弄 4而是有真爱的 话 那么短短的几百字的序幕和尾声则映射出了他有人性 有爱的一面 作为 唯一的醒者看着她们死的死疯的疯 只有自己承受着这一段不为人知的痛苦的 经历 十年的光景 周公馆变成了教堂附设的医院 周朴园从周公馆的大主人 变成了两个病人唯一的亲属 这是他想要的结果吗 我觉得并不是 在猛烈的 雷雨 之后 在一切都回归平静之后 我们在序幕和尾声中看到的这位可怜 的老人 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命运对人的主宰 曾经呼风唤雨 历来只会主宰别 人命运的周朴园始终都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 到最后连忏悔都不配 这难道不 是命运悲剧这一主题最好的体现吗 当然 这里 命运的悲剧 和 宿命论 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命运 悲剧是就 雷雨 揭示的主题而言的 而曹禺在 雷雨 中并没有想要表达或 渗透 宿命论 的思想 无论如何 雷雨 主题中对命运悲剧地揭示是相当动 人的 三 以命运悲剧为主导 雷雨 主题的广阔性和开放性 重读 雷雨 我仍然觉得它与中国传统古典戏剧如 窦娥冤 所不同的 是 雷雨 的主题中有对社会悲剧的揭示 但侧重点绝不在此 反而是对命运 悲剧的揭示 对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根本性的人生困境的表现占了上风 对于 社会悲剧的揭示是由于作者处于时代之中 他敏锐的艺术眼光不可能不觉察到 当时的 社会背景 而对命运悲剧的揭示才是真正从作者的笔尖缓缓流淌出来 想要让我们体会和感受的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因素也构成了 雷雨 的主题 5 如性格的悲剧 当然是以繁漪的性格为代表的 正是雷雨主题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增加了它排演的难度 引起了许多人的争 议 而从 雷雨 演出的发展来看 我们也能看出人们对它的主题的认识是螺 旋式上升的 就从建国后的几次演出来看 导演们对它的处理不尽相同 早在 1958 年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由吴仞之教授导演的 雷雨 将主题放在道德 观念方面 把主题思想归为次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 这次 演出 在当时的上海也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鸣 5而我认为如此处理虽没 有错误 但是似乎有些局限了 而后 上海戏剧已故校长朱端均教授导演的 雷雨 则以其独到的见解 重新做了解释和处理 他力求将命运悲剧与社会 悲剧统一起来 这种独具一格的处理曾经赢得了不少同行的赞赏 虽然后来引 起了不同的反响和争论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在对 雷雨 主题的处理上 有了很大的突破 之后 1982 年丁小平承担了重排话剧 雷雨 的导演任务 他认为 雷雨 是有特色的现实主义 是一部富有强烈命运色彩 深刻社会 内容 反应旧时代的悲剧 可见 雷雨绝不是作者纯客观对现实的复制 而 是作者激情爆发的表现 内在情绪的戏剧化 他的这段话就标志着 雷雨 话 剧演出由外在的现实内容向内在心理的重大转变 由于 雷雨 主题内涵过于 丰富 很难在舞台上完全呈现出来 丁小平导演于是突破了以往的表现形式 重点突出表现了未出场的第九个角色 雷雨 由此可见 雷雨 的主题是不 断被深化表现出来的 不是单纯的社会悲剧地描摹刻画 而是命运悲剧和社会 悲剧相结合的统一体 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一眼就能被看穿就不能称其为伟大 每一次读 雷雨 虽然不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但都能让我对 悲剧 的认识更加深入 也正是 它深刻而又广阔的主题构成了这一部让我们怎么说都说不尽的 雷雨 1 曹禺 雷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2 钱理群 大小舞台之间 曹禺戏剧新论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 3 曹禺 雷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4 黄万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5 丁小平 第九个角色 导演札记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曹禺戏剧研究集刊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