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专项07 化学计算试题_第1页
(淮安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专项07 化学计算试题_第2页
(淮安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专项07 化学计算试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专项 七七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 典题训练典题训练 1 2019 台州 高氯酸钾 化学式为 kclo4 是烟花中常用的氧化剂 可增加烟花的亮度 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 化合价为 a 7b 1c 5d 7 2 2019 眉山 厨师烹饪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 是因为酒和食醋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 香味的乙酸乙酯 化学式为 c4h8o2 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b 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 1 c 乙酸乙酯中碳 氢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8 2 d 1 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4 个碳原子 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3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 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 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 g7 1 所示 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g7 1 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 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d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 2 1 4 工业上用 100 t 含氧化铁 fe2o3 80 的赤铁矿石 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 96 的生铁的质量是 a 56 tb 58 3 tc 70 td 72 9 t 5 2019 泸州改编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分子式为 c15h22o5 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青蒿素的使用在全世界 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用乙醚浸泡 可提取其有效成分青蒿素 再利用乙醚沸点低易分离的特点 回收循环利用乙醚 回答下列问题 1 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是 填 物理 或 化学 变化 2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其中碳 氢原子个数比为 3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6 2019 杭州 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n2 3h22nh3 1 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2 当前 原料气 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 理论上每生产 1 吨 h2会同时产生 5 5 吨 co2 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 不生成 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 h2 若需要合成 8 5 万吨氨 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 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 万吨 co2 7 2019 淮安模拟 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该同学将 50 g 过氧化氢溶液和 1 g 二氧化 锰混合 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o2 完全反应后 称量剩余的混合物质量为 49 4 g 求 1 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2 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8 2016 泰州 工业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并制取石膏 主要成分为硫酸钙 简易流程如图 g7 2 所示 主要的反应方程式为 2caco3 2so2 o22caso4 2x 图 g7 2 1 流程中石灰石加水制成石灰石浆的目的是 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 硫元素的化合价 在反应前后的变化为 2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主要是为了 填字母 a 减缓温室效应 b 减少酸雨形成 c 防止破坏臭氧层 3 按上述方法处理 2 000 t 废气中的 so2 至少需要含 5 t 碳酸钙的石灰石浆 求废气中 so2的质量分数 9 2019 陕西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成分金属的含量 称取 10 g 样品放入烧杯中 向其中加入 100 g 稀硫酸 恰好完全反应后 测得烧杯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 109 8 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 反应中共生成气体 g 2 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0 2018 徐州 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 可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 含 naoh 35 48 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一化工厂生产的 naoh 溶液是否达到了高浓度标准 进行了如下操作 请你参与计算 1 用 37 的浓盐酸配制 200 g 7 3 的盐酸 需要加水 密度为 1 g ml 1 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采集该化工厂电解槽中的 naoh 溶液 20 g 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盐酸 当溶液的 ph 7 时 消耗盐酸 100 g 判断电解槽中 naoh 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 写出计算过程 11 2019 淮安模拟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 30 g 溶于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 再向所得溶液中逐 滴滴入 200 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 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 naoh 溶液反应 实验过程中 生成沉 淀的质量与滴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g7 3 所示 试计算 1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 g 2 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图 g7 3 12 2019 鄂尔多斯 为了测定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桢桢同学用小烧杯取了 16 g 10 的 naoh 溶液 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该稀硫酸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g7 4 所示 计 算 1 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当滴入稀硫酸质量为 4 g 时 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图 g7 4 13 2019 达州改编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 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实际生产的 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现有该样品混合物 20 4 g 将其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 向其中逐滴滴入 7 3 的稀盐酸 放出气体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 g7 5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 烧杯中溶液的 ph 填 或 7 3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要求有解答过程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 图 g7 6 所示 图 g7 6 请计算 1 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 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6 2019 哈尔滨 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杂质不含镁元素 不溶于水 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 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 g7 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x 的比例式 3 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4 用 36 5 的浓盐酸配制 200 g 上述稀盐酸 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5 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 104 4 g 水 无晶体析出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若要生产含镁 4 5 的铝合金 960 t 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 17 2016 苏州 为测定某市售碳酸钙药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杂质为 sio2与稀盐酸不反应 某同学的方 法是 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 测定反应后生成的 co2质量 再根据 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从而计 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为测定生成 co2的质量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已知 无水氯化钙是常见的 干燥剂 图 g7 8 1 按图 g7 8 组装好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并在干燥管中加入适量无水氯 化钙固体 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 564 57 g 2 在广口瓶中加入碳酸钙样品 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 574 57 g 3 旋紧橡皮塞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 向广口瓶中滴加稀盐酸 使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4 反应结束后 称得装置及装置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 570 57 g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方案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解题过程 计算结果精确到 0 1 2 该实验中用稀盐酸与碳酸钙样品反应 而不用浓盐酸与碳酸钙样品反应 其原因是 若实验中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则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实验计算结果相比 填 偏 大 偏小 或 不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d 解析 在高氯酸钾中 钾元素显 1 价 氧元素显 2 价 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 1 x 2 4 0 解得x 7 2 c 解析 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4 1 8 16 2 88 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9 1 乙酸乙酯中碳 氢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4 1 8 16 2 6 1 4 由于分子由 1 8 88 原子构成 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 c4h8o2 说明 1 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 4 个碳原子 8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 成的 3 c 4 b 5 1 物理 2 42 15 22 3 282 m c m h m o 90 11 40 6 1 氮气 或 n2 2 解 设合成 8 5 万吨氨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 n2 3h22nh3 634 x8 5 万吨 x 1 5 万吨 6 34 x 8 5万吨 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 h2可以减少排放 co2的质量为 1 5 万吨 5 5 8 25 万吨 答 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 h2可以减少排放 8 25 万吨 co2 7 1 1 6 2 解 设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2h2o o2 6832 x1 6 g 68 32 x 1 6 g x 3 4 g h2o2的质量分数为 100 6 8 3 4 g 50 g 答 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6 8 8 1 便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co2 升高 2 b 3 解 设废气中 so2的质量分数为x 2caco3 2so2 o22caso4 2co2 200 128 5 t 2 000 t x x 0 16 200 128 5 t 2 000 t x 答 废气中 so2的质量分数为 0 16 9 1 0 2 2 解 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 h2so4znso4 h2 652 x0 2 g 65 2 x 0 2 g x 6 5 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 35 10 g 6 5 g 10 g 答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5 10 1 160 5 2 解 设参加反应的 naoh 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 hcl 质量为 100 g 7 3 7 3 g naoh hclnacl h2o 4036 5 x7 3 g 40 36 5 x 7 3 g x 8 g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40 8 g 20 g 由于 35 40 48 所以 naoh 溶液达到了高浓度标准 答 电解槽中 naoh 溶液达到高浓度标准 11 1 11 6 2 解 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cl2 2naoh2nacl mg oh 2 9558 x11 6 g x 19 g 95 58 x 11 6 g 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16 19 g 24 95 100 30 g 答 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6 12 解 1 设 10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 h2so4na2so4 2h2o 8098 16 g 10 x 80 98 16 g 10 x x 1 96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9 6 1 96 g 10 g 2 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16 g 10 100 0 92 g 23 40 答 1 该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 6 2 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0 92 g 13 1 2 解 碳酸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 100 g 对应的溶质的质量为 100 g 7 3 7 3 g 设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106 73 x7 3 g x 10 6 g 106 73 x 7 3 g 答 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10 6 g 14 1 11 3 2 3 解 设 20 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 h2so4znso4 h2 6598 1 3 gx 65 98 1 3 g x x 1 96 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9 8 1 96 g 20 g 答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 8 15 1 10 2 解 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2co3 ca oh 2caco3 2naoh 100 80 10 gx 100 80 10 g x x 8 g 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 8 g 185 6 g 105 6 g 答 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16 1 mg 2hclh2 mgcl2 2 73 2 x 0 3 g 3 96 4 40 g 5 19 6 45 t 解析 1 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2hclh2 mgcl2 2 第一次所加入的 150 g 稀盐酸完全反应 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150 g 5 g 154 7 g 0 3 g 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mg 2hclh2 mgcl2 732 x0 3 g 73 2 x 0 3 g x 10 95 g 则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7 3 10 95 g 150 g 3 200 g 盐酸完全参与反应 与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00 g 盐酸中溶质质量为 200 g 7 3 14 6 g 设镁样品中镁的质量为y 生成 mgcl2质量为z 生成 h2质量为m mg 2hclh2 mgcl2 2473295 y14 6 gmz 24 73 y 14 6 g y 4 8 g 73 2 14 6 g m m 0 4 g 73 95 14 6 g z z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