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编第五编 平面向量 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解三角形 5 1 5 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基础自测基础自测 1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a 0 0 a a a a b b b b a a 0 0 ABBAACDCABBD 答案答案 2 如图所示 在平行四边行 ABCD 中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0 0ABDCADABACABADBDADCB 答案答案 3 2008 2008 广东理 广东理 8 8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C 与 BD 交于点 O E 是线段 OD 的中点 AE 的延长线与 CD 交于 点 F 若 a a b b 则 ACBDAF 答案答案 a a b b 3 2 3 1 4 若 ABCD 是正方形 E 是 DC 边的中点 且 a a b b 则 ABADBE 答案答案 b b a a 2 1 5 设四边形 ABCD 中 有 且 则这个四边形是 DC 2 1 ABADBC 答案答案 等腰梯形 更多成套系列资源请您访问 谢谢您对我们的帮助支持 例例 1 1 给出下列命题 向量的长度与向量的长度相等 ABBA 向量 a a 与向量 b b 平行 则 a a 与 b 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两个有共同起点并且相等的向量 其终点必相同 两个有共同终点的向量 一定是共线向量 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 则点 A B C D 必在同一条直线上 ABCD 有向线段就是向量 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 B C D 答案答案 4 4 例例 2 2 如图所示 若四边形 ABCD 是一个等腰梯形 AB DC M N 分别是 DC AB 的中点 已知 a a AB b b c c 试用 a a b b c c 表示 ADDCBCMN DNCN 解解 a a b b c c BCBAADDC MNMDDAAN MD 2 1 DCDAADAN 2 1 AB a a b b c c MN 2 1 2 1 2 a a 2b b c c DNCNDMMNCMMNMN 例例 3 3 设两个非零向量 a a 与 b b 不共线 1 若 a a b b 2a a 8b b 3 a a b b ABBCCD 求证 A B D 三点共线 2 试确定实数 k 使 ka a b b 和 a a kb b 共线 1 证明证明 a a b b 2a a 8b b 3 a a b b ABBCCD 2a a 8b b 3 a a b b BDBCCD 2a a 8b b 3a a 3b b 5 a a b b 5 AB 共线 ABBD 又 它们有公共点 B A B D 三点共线 2 解解 ka a b b 与 a a kb b 共线 存在实数 使 ka a b b a a kb b 即 ka a b b a a kb b k a a k 1 b b a a b b 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 k k 1 0 k2 1 0 k 1 例例 4 4 14 分 如图所示 在 ABO 中 OC 4 1 OA AD 与 BC 相交于点 M 设 a a b b 试OD 2 1 OBOAOB 用 a a 和 b b 表示向量 OM 解解 设 ma a nb b OM 则 ma a nb b a a m 1 a a nb b AMOMOA a a b b ADODOA 2 1 OBOA 2 1 又 A M D 三点共线 与共线 AMAD 存在实数 t 使得 t AMAD 即 m 1 a a nb b t a a b b 4 分 2 1 m 1 a a nb b ta a tb b 2 1 消去 t 得 m 1 2n 2 1 t n tm 即 m 2n 1 6 分 又 ma a nb b a a m a a nb b CMOMOC 4 1 4 1 b b a a a a b b CBOBOC 4 1 4 1 又 C M B 三点共线 与共线 10 分CMCB 存在实数 t1 使得 t1 CMCB m a a nb b t1 4 1 4 1 1 1 4 1 4 1 tn tm 消去 t1得 4m n 1 12 分 由 得 m n 7 1 7 3 a a b b 14 分OM 7 1 7 3 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若 a a b b 则 a a b b 或 a a b b 若 则 A B C 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ABDC 若 a a b b b b c c 则 a a c c 若 a a b b b b c c 则 a a c c 答案答案 1 2 在 OAB 中 延长 BA 到 C 使 AC BA 在 OB 上取点 D 使 DB OB DC 与 OA 交于 E 设 a a b b 用 a a 3 1 OAOB b b 表示向量 OCDC 解解 因为 A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即 2 2a a b b OA 2 1 OBOCOCOAOB 2a a b b b b 2a a b b DCOCODOC 3 2 OB 3 2 3 5 3 若 a a b b 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a a 与 b b 起点相同 则当 t 为何值时 a a tb b a a b b 三向量的终点在同 3 1 一条直线上 a a b b 解解 设 a a tb b a a b b OAOBOC 3 1 a a b b tb b a a ACOCOA 3 2 3 1 ABOBOA 要使 A B C 三点共线 只需 AC AB 即 a a b b tb b a a 3 2 3 1 有 t 3 1 3 2 2 1 3 2 t 当 t 时 三向量终点在同一直线上 2 1 4 如图所示 在 ABC 中 点 M 是 BC 的中点 点 N 在 AC 上 且 AN 2NC AM 与 BN 相交于点 P 求 AP PM 的值 解解 方法一方法一 设 e e1 e e2 BMCN 则 3e e2 e e1 AMACCM 2e e1 e e2 BNBCCN 因为 A P M 和 B P N 分别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 使 3AP AM e e2 e e1 2e e1 e e2 2 e e1 3 e e2 BP BN BABPAP 另外 2e e1 3e e2 BABCCA 33 22 5 3 5 4 AP PM 4 1 AP 5 4 AMBP 5 3 BN 方法二方法二 设 AP AM AM 2 1 ABAC 2 1 AB 4 3 AN AP 2 AB 4 3 AN B P N 三点共线 t APABABAN 1 t tAPABAN t t 4 3 1 2 1 AP PM 4 1 2 4 3 5 4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0 0 0 0 0 a a a aABBCCAABACBCAB 答案答案 2 2008 2008 全国全国 理 理 在 ABC 中 c c b b 若点 D 满足 2 则 用 b b c c 表示 ABACBDDCAD 答案答案 b c 3 2 3 1 3 若 3e e1 5e e1 且 则四边形 ABCD 是 ABCDADBC 答案答案 等腰梯形 4 如图所示 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OP1和 OP2将该平面 分割成四个部分 不包括边界 若OP a 1 b2 且点 P 落在第 部分 则实数 a b 满足 OPOP a 0 b 0 用 或 填空 答案答案 5 设 x y 且 A B C 三点共线 该直线不过端点 O 则 x y OBOAOC 答案答案 1 6 已知平面内有一点 P 及一个 ABC 若 则点 P 在线段 上 PAPBPCAB 答案答案 AC 7 在 ABC 中 a a b b M 是 CB 的中点 N 是 AB 的中点 且 CN AM 交于点 P 则可用 a a b b 表示CACBAP 为 答案答案 a a b b 3 2 3 1 8 在 ABC 中 已知 D 是 AB 边上一点 若 2 则 ADDBCD 3 1 CA CB 答案答案 3 2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9 如图所示 ABC 中 DE BC 交 AC 于 E AM 是 BC 边上中线 交 DE 于 N 设AD 3 2 AB a a b 用 a a b b 分别表示向量 ABACAEBCDEDN AM AN 解解 b b ABAD BCDE 3 2 AE 3 2 AC 3 2 b b a a BCACAB 由 ADE ABC 得 b b a a DE 3 2 BC 3 2 由 AM 是 ABC 的中线 BC 得DE b b a a DN 2 1 DE 3 1 而且 a a a a b b a a AMABBM 2 1 BC 2 1 a a b b 2 1 a a b b ABAD ABMADN 3 2 AN 3 2 AM 3 1 10 如图所示 在 ABC 中 D F 分别是 BC AC 的中点 a a b b AE 3 2 ADABAC 1 用 a a b b 表示向量 ADAEAFBEBF 2 求证 B E F 三点共线 1 解解 延长到 G 使 ADAD 2 1 AG 连接 BG CG 得到 ABGC 所以 a a b b AG a a b b AD 2 1 AG 2 1 a a b b AE 3 2 AD 3 1 b b AF 2 1 AC 2 1 a a b b a a b b 2a a BEAEAB 3 1 3 1 b b a a b b 2a a BFAFAB 2 1 2 1 2 证明证明 由 1 可知 所以 B E F 三点共线 BE 3 2 BF 11 已知 任意四边形 ABCD 中 E F 分别是 AD BC 的中点 求证 EF 2 1 ABDC 证明证明 方法一方法一 如图 E F 分别是 AD BC 的中点 0 0 0 0 EAEDFBFC 又 0 0 ABBFFEEA EFABBFEA 同理 EFEDDCCF 由 得 2 EFABDCEAEDBFCFABDC EF 2 1 ABDC 方法二方法二 连结 EBEC 则 ECEDDC EBEAAB EF 2 1 ECEB 2 1 EDDCEAAB 2 1 ABDC 12 已知点 G 为 ABC 的重心 过 G 作直线与 AB AC 两边分别交于 M N 两点 且 x y AMABANAC 求 的值 x 1 y 1 解解 根据题意 G 为三角形的重心 故 AG 3 1 ABAC xMGAGAM 3 1 ABACAB x 3 1 AB 3 1 AC y GNANAGACAG y AC 3 1 ABAC y 3 1 AC 3 1 AB 由于与共线 根据共线向量基本定理知MGGN x MG GN 3 1 AB 3 1 AC ABACy 3 1 3 1 3 1 3 1 3 1 3 1 y x 3 1 3 1 x 3 1 3 1 y x y 3xy 0 两边同除以 xy 得 3 x 1 y 1 5 2 5 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基础自测基础自测 1 已知平面向量 a a 1 1 b b 1 1 则向量a a b b 2 1 2 3 答案答案 1 2 2 2008 2008 安徽理 安徽理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C 为一条对角线 若 2 4 1 3 则 ABACBD 答案答案 3 5 3 若向量 a a 1 1 b b 1 1 c c 2 1 则 c c 用 a a b b 表示 答案答案 a a b b 2 1 2 3 4 已知向量 a a b b x 1 其中 x 0 若 a a 2b b 2a a b b 则 x 的值为 x 2 1 8 答案答案 4 5 设 a a b b 且 a a b b 则锐角 x 为 4 3 sin x x cos 2 1 3 1 答案答案 4 例例 1 1 设两个非零向量 e e1和 e e2不共线 1 如果 e e1 e e2 3e e1 2e e2 8e e1 2e e2 ABBCCD 求证 A C D 三点共线 2 如果 e e1 e e2 2e e1 3e e2 2e e1 ke e2 且 A C D 三点共线 求 k 的值 ABBCCD 1 证明证明 e e1 e e2 3e e1 2e e2 8e e1 2e e2 ABBCCD 4e e1 e e2ACABBC 8e e1 2e e2 2 1 2 1 CD 与共线 ACCD 又 与有公共点 C ACCD A C D 三点共线 2 解解 e e1 e e2 2e e1 3e e2 3e e1 2e e2 ACABBC A C D 三点共线 与共线 从而存在实数使得 ACCD AC CD 即 3e e1 2e e2 2e e1 ke e2 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得 解之得 k k 2 23 3 2 3 4 例例 2 2 已知点 A 1 0 B 0 2 C 1 2 求以 A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 解解 设 D 的坐标为 x y 1 若是 ABCD 则由 得ABDC 0 2 1 0 1 2 x y 即 1 2 1 x 2 y x 0 y 4 22 11 y x D 点的坐标为 0 4 如图中的 D1 2 若是 ADBC 则由 得ADCB x y 1 0 0 2 1 2 即 x 1 y 1 4 解得 x 2 y 4 D 点坐标为 2 4 如图中的 D2 3 若是 ABDC 则由 得ABCD 0 2 1 0 x y 1 2 即 1 2 x 1 y 2 解得 x 2 y 0 D 点的坐标为 2 0 如图中的 D3 综上所述 以 A B C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 0 4 或 2 4 或 2 0 例例 3 3 14 分 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 a a 3 2 b b 1 2 c c 4 1 回答下列问题 1 若 a a kc c 2b b a a 求实数 k 2 设 d d x y 满足 d d c c a a b b 且 d d c c 1 求 d d 解解 1 a a kc c 2b b a a 又 a a kc c 3 4k 2 k 2b b a a 5 2 2 分 2 3 4k 5 2 k 0 4 分 k 6 分 13 16 2 d d c c x 4 y 1 a b 2 4 又 d d c c a a b b 且 d d c c 1 10 分 114 01244 22 yx yx 解得或 12 分 5 52 1 5 5 4 y x 5 52 1 5 5 4 y x d d 或 d d 14 分 5 525 5 520 5 525 5 520 1 如图所示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M N 分别为 DC BC 的中点 已知 c c d d 试用 c c d d 表示AMAN ABAD 解解 方法一方法一 设 a a b b ABAD 则 a a d d ANNB b b 2 1 b b c c AMMD a a 2 1 将 代入 得 a a d d 2 1 a ac c 2 1 a a c c 代入 d d 3 4 3 2 得 b b c c c c d d 2 1 c cd d 3 2 3 4 3 4 3 2 即 d d c c c c d dAB 3 4 3 2 AD 3 4 3 2 方法二方法二 设 a a b b ABAD 因 M N 分别为 CD BC 的中点 所以 b b a a BN 2 1 DM 2 1 因而 b ba ad d a ab bc c 2 1 2 1 2 3 2 2 3 2 d dc cb b c cd da a 即 2d d c c 2c c d d AB 3 2 AD 3 2 2 已知 A 2 4 B 3 1 C 3 4 且 3 2 求点 M N 及的坐标 CMCACNCBMN 解解 A 2 4 B 3 1 C 3 4 1 8 6 3 CACB 3 3 24 2 12 6 CMCACNCB 设 M x y 则有 x 3 y 4 CM 244 33 y x 20 0 y x M 点的坐标为 0 20 同理可求得 N 点坐标为 9 2 因此 9 18 MN 故所求点 M N 的坐标分别为 0 20 9 2 的坐标为 9 18 MN 3 已知 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 1 0 3 1 1 2 并且 AE 3 1 ACBF 3 1 BC 求证 EFAB 证明证明 设 E F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x1 y1 x2 y2 则依题意 得 2 2 2 3 ACBC 4 1 AB AE 3 1 AC 3 2 3 2 BF 3 1 BC 1 3 2 x y 1 0 AE 11 3 2 3 2 x y 3 1 BF 22 1 3 2 AEACBF BC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已知向量 a a 2 3 b b 1 2 若 ma a nb b 与 a a 2b b 共线 则 n m 答案答案 2 1 2 设 a a b b 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 已知 2a a pb b a a b b a a 2b b 若 A B D 三点共线 则ABBCCD p 的值为 答案答案 1 3 已知向量 3 2 5 1 则 OMON 2 1 MN 答案答案 2 1 4 4 2007 2007 北京文 北京文 已知向量 a a 2 4 b b 1 1 若向量 b b a a b b 则实数的值是 答案答案 3 5 2008 2008 辽宁文 辽宁文 已知四边形 ABCD 的顶点 A 0 2 B 1 2 C 3 1 且 2 则顶点 DBCAD 的坐标为 答案答案 2 7 2 6 设 0 2 已知两个向量 cos sin 2 sin 2 cos 则向量长度的 1 OP 2 OP 21P P 最大值是 答案答案 32 7 2008 2008 全国全国 文 文 设向量 a a 1 2 b b 2 3 若向量a a b b 与向量 c c 4 7 共线 则 答案答案 2 8 2008 2008 菏泽模拟 菏泽模拟 已知向量 m m a 2 2 n n 2 b 2 m m n n a 0 b 0 则 ab 的最小值是 答案答案 16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9 已知 A 2 4 B 3 1 C 3 4 设 a a b b c c 且 3c c 2b b ABBCCACMCN 1 求 3a a b b 3c c 2 求满足 a a mb b nc c 的实数 m n 解解 由已知得 a a 5 5 b b 6 3 c c 1 8 EF EF AB AB 1 3a a b b 3c c 3 5 5 6 3 3 1 8 15 6 3 15 3 24 6 42 2 mb nc 6m n 3m 8n 解得 583 56 nm nm 1 1 n m 10 若 a a b b 为非零向量且 a a b b 1 2 R R 且12 0 0 求证 求证 1a a 2b b 与1a a 2b b 为共线向量 证明证明 设 a a x1 y1 b b x2 y2 a a b b b b 0 0 a a 0 0 存在实数 m 使得 a a mb b 即 a a x1 y1 mx2 my2 1a a 2b b m1 2 x2 m1 2 y2 m 1 2 x2 y2 同理 1a a 2b b m1 2 x2 y2 1a a 2b b 1a a 2b b b b 而 b b 0 0 1a a 2b b 1a a 2b b 11 在 ABCD 中 A 1 1 6 0 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线段 CM 与 BD 交于点 P AB 1 若 3 5 求点 C 的坐标 AD 2 当 时 求点 P 的轨迹 ABAD 解解 1 设点 C 坐标为 x0 y0 又 3 5 6 0 9 5 ACADAB 即 x0 1 y0 1 9 5 x0 10 y0 6 即点 C 10 6 2 由三角形相似 不难得出 2PCMP 设 P x y 则 x 1 y 1 6 0 x 7 y 1 BPAPAB 3ACAMMC 2 1 ABMP 3 2 1 ABAP 2 1 AB 3 3 x 1 3 y 1 6 0 APAB 3x 9 3y 3 ABCD 为菱形 ABAD AC BD 即 x 7 y 1 3x 9 3y 3 0 ACBP x 7 3x 9 y 1 3y 3 0 x2 y2 10 x 2y 22 0 y 1 x 5 2 y 1 2 4 y 1 故点 P 的轨迹是以 5 1 为圆心 2 为半径的圆去掉与直线 y 1 的两个交点 12 A 2 3 B 5 4 C 7 10 当为何值时 APAB AC 1 点 P 在第一 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2 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解解 1 由已知 3 1 5 7 ABAC 则 3 1 5 7 3 5 1 7 AB AC 设 P x y 则 x 2 y 3 AP 713 532 y x 74 55 y x 点 P 在第一 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x y 即 5 5 4 7 2 1 2 若点 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则 x y 即 5 5 4 7 或 2 1 4 3 1 已知 a a 2 3 b b 4 7 则 a a 在 b b 方向上的投影为 答案答案 5 65 2 在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 ABC 中 设 a a c c b b 则 a a b b b b c c c c a a BCABAC 答案答案 2 1 3 向量 a cos15 sin15 b sin15 cos15 则 a a b b 的值是 答案答案 3 4 2009 2009 常州市武进区四校高三联考 常州市武进区四校高三联考 已知向量 a a 2 1 b b 3 0 若 2a a b b b b 则 答案答案 3 5 2008 2008 浙江理浙江理 已知 a a b b 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 若向量 c c 满足 a a c c b b c c 0 0 则 c c 的最大值是 答案答案 2 例例 1 1 已知向量 a a xx 2 3 sin 2 3 cos b b 且 x 2 sin 2 cos xx 4 3 1 求 a a b b 及 a a b b 2 若 f x a a b b a a b b 求 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解 1 a a b b cosxcos sinxsin cos2x 2 3 2 x 2 3 2 x a a b b 2 sin 2 3 sin 2 cos 2 3 cos x x xx 2 由 1 可得 f x cos2x 2cosx 2cos2x 2cosx 1 当 cosx 时 f x 取得最小值为 2 1 2 3 当 cosx 1 时 f x 取得最大值为 1 例例 2 2 已知 a a cos sin b b cos sin 0 1 求证 a a b b 与 a a b b 互相垂直 2 若 ka a b b 与 a a kb b 的模相等 求 其中 k 为非零实数 1 证明证明 a a b b a a b b a a2 b b2 a a 2 b b 2 cos2 sin2 cos2 sin2 0 a a b b 与 a a b b 互相垂直 2 解解 ka a b b kcos cos ksin sin a a kb b cos kcos sin ksin b ba a k 1 cos 2 2 kk b ba ak cos 21 2 kk b ba a kb ba ak cos 2 cos 2 kk 又 k0 cos 0 而 0 2 例例 3 3 14 分 设两个向量 e e1 e e2满足 e e1 2 e e2 1 e e1与 e e2的夹角为 若向量 2te e1 7e e2与 e e1 te e2的夹 3 角为钝角 求实数 t 的范围 解解 由向量 2te e1 7e e2与 e e1 te e2的夹角为钝角 得 0 3 分 2121 212 72 72 eeee eee 即 2te e1 7e e2 e e1 te e2 0 化简即得 2t2 15t 7 0 解得 7 t 7 分 2 1 当夹角为时 也有 2te1 7e e2 e e1 te e2 0 但此时夹角不是钝角 2te e1 7e e2与 e e1 te e2反向 9 分 设 2te e1 7e e2 e e1 te e2 0 可求得 12 分 0 7 2 t t 2 14 14 t te e1t tt 所求实数 t 的范围是 14 分 2 14 7 2 1 2 14 1 向量 a a cos23 cos67 向量 b b cos68 cos22 1 求 a a b b 2 若向量 b b 与向量 m m 共线 u u a a m m 求 u u 的模的最小值 解解 1 a a b b cos23 cos68 cos67 cos22 cos23 sin22 sin23 cos22 sin45 2 2 2 由向量 b b 与向量 m 共线 得 m b b R R u a a m a a b b cos23 cos68 cos67 cos22 cos23 sin22 sin23 cos22 u 2 cos23 sin22 2 sin23 cos22 2 2 1 2 2 2 2 2 1 当 时 u 有最小值为 2 2 2 2 2 已知平面向量 a a b b 1 2 3 2 1 3 1 证明 a a b b 2 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实数 k t 使 x a a t2 2 b b y ka a t2b b 且 x x y y 试把 k 表示为 t 的函数 1 证明证明 a a b b 2 3 2 1 1 3 1 0 2 1 3 2 3 a a b b 2 解解 x x y y x x y y 0 即 a a t2 2 b b ka a t2b b 0 展开得 ka a2 t2 k t2 2 a a b b t2 t2 2 b2 0 a a b b 0 a a2 a a 2 1 b b2 b b 2 4 k 4t2 t2 2 0 k f t 4t2 t2 2 3 设 a a cos sin b cos sin 且 a 与 b 具有关系 ka a b b a a kb b k 0 3 1 用 k 表示 a a b b 2 求 a a b b 的最小值 并求此时 a a 与 b b 的夹角 解解 1 ka a b b a a kb b 3 ka a b b 2 3 a a kb b 2 且 a a b b 1 即 k2 1 2ka a b 3 1 k2 2ka a b b 4ka a b b k2 1 a a b b k 0 k k 4 1 2 2 由 1 知 k 0 a a b b k k k k1 2 4 1 4 1 4 2 1 a a b b 的最小值为 当且仅当 k 1 时等号成立 2 1 设 a a b b 的夹角为 此时 cos b ba a b ba a 2 1 0 0 3 故 a a b b 的最小值为 此时向量 a a 与 b b 的夹角为 2 1 3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点 O 是三角形 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 满足 则点 O 是 ABC 的 心 OAOBOBOCOCOA 答案答案 垂 2 若向量 a a b b 满足 a a 1 b b 2 a a 与 b b 的夹角为 60 则 a a b b b b b b 的值为 答案答案 5 3 已知向量 a a b b 满足 a a 1 b b 4 且 a a b b 2 则 a a 与 b b 的夹角为 答案答案 3 4 若 a a 与 b b c c 都是非零向量 则 a a b b a a c c 是 a a b b c c 的 条件 答案答案 充要 5 已知 a a b b 是非零向量 且满足 a a 2b b a a b b 2a a b b 则 a a 与 b b 的夹角是 答案答案 3 6 2009 2009 成化高级中学高三期中 成化高级中学高三期中 已知 3a a 4b b 5c c 0 0 且 a a b b c c 1 则 a a b b c c 答案答案 5 3 7 2008 2008 天津理 天津理 1414 如图所示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1 2 3 2 则 ACBDADAC 答案答案 3 8 2008 2008 江西理 江西理 1313 直角坐标平面内三点 A 1 2 B 3 2 C 9 7 若 E F 为线段 BC 的三等分点 则 AEAF 答案答案 22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9 已知平面上三个向量 a a b b c c 的模均为 1 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 120 1 求证 a a b b c c 2 若 ka a b b c c 1 k R R 求 k 的取值范围 1 证明证明 a a b b c c a a c c b b c c a a c c cos120 b b c c cos120 0 a a b b c c 2 解解 ka a b b c c 1 ka a b b c c 2 1 k2a a2 b b2 c c2 2ka a b b 2ka a c c 2b b c c 1 a a b b c c 1 且 a a b b c c 的夹角均为 120 a a2 b b2 c c2 1 a a b b b b c c a a c c 2 1 k2 1 2k 1 即 k2 2k 0 k 2 或 k 0 10 已知 a a 且 3 2 cos 3 2 sin 3 4 cos 3 4 sin b b 3 0 1 求的最值 b ba a b ba a 2 若 ka a b b a a kb b k R R 求 k 的取值范围 3 解解 1 a a b b sin sin cos cos cos2 3 4 3 2 3 4 3 2 a a b b 2 a a 2 b b 2 2a a b b 2 2cos2 4cos2 cos a a b b 2cos 3 0 1 2 1 cos b ba a b ba a cos2 2cos cos2 1 令 t cos 则 t 1 1 0 2 1 t t 2 1 2 2 1 t t 在 t 上为增函数 t 2 1 1 2 1 t 2 1 t 2 1 2 1 即所求式子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2 1 2 1 2 由题设可得 ka a b b 2 3 a a kb b 2 ka a b b 2 3 a a kb b 2 又 a a b b 1 a a b b cos2 cos2 k k 4 1 2 由 得 cos2 1 3 0 2 1 1 解得 k 2 2 1 2 1 k k 4 1 2 33 11 设 n n 和 m m 是两个单位向量 其夹角是 60 求向量 a a 2m m n n 与 b b 2n n 3m m 的夹角 解解 由 m m 1 n n 1 夹角为 60 得 m m n n 2 1 则有 a a 2m m n n 2 2 nm 22 44nn mm 7 b b 2 32 mn 22 9124mnmn 7 而 a a b b 2m m n n 2n n 3m m m m n n 6m m2 2n n2 2 7 设 a a 与 b b 的夹角为 则 cos 故 a a b b 夹角为 120 b ba a b ba a 7 2 7 2 1 12 已知向量 a a x 若函数 f x a a b b a a b b 的最小值为 222 3 2 3x sin x cos x sin x cosb b 2 0 2 1 求实数的值 2 3 解解 a a 1 b b 1 x 2 0 a a b b coscos sinsin cos2x 2 3x 2 x 2 3x 2 x a a b b 2 b ba a 22 2b bb ba aa a 2 2cosx x2cos22 xcos f x cos2x cosx 2cos2x cosx 1 2 1 cosx 0 1 2 4 cos x 8 2 当 0 时 取 cosx 0 此时 f x 取得最小值 并且 f x min 1 不合题意 2 3 当 0 4 时 取 cosx 4 此时 f x 取得最小值 并且 f x min 1 解得 2 8 2 2 3 当 4 时 取 cosx 1 此时 f x 取得最小值 并且 f x min 1 2 3 解得 不符合 4 舍去 2 2 5 5 4 5 4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 2008 2008 陕西理 陕西理 3 3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 c b B 120 则 26 a 答案答案 2 2 2008 2008 福建理 福建理 1010 在 ABC 中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 a2 c2 b2 tanB ac 则角3 B 的值为 答案答案 或 3 3 2 3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ABC 中 a 7 b 14 A 30 有两解 ABC 中 a 30 b 25 A 150 有一解 ABC 中 a 6 b 9 A 45 有两解 ABC 中 b 9 c 10 B 60 无解 答案答案 4 在 ABC 中 A 60 AB 5 BC 7 则 ABC 的面积为 答案答案 103 5 2008 2008 浙江理 浙江理 1313 在 ABC 中 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若 b c cosA acosC 则3 cosA 答案答案 3 3 例例 1 1 在在 ABCABC 中 已知中 已知 a a b b B B 45 45 求求 A A C C 和和 c c 32 解解 B 45 90 且 asinB b a ABC 有两解 由正弦定理得 sinA b Basin 2 45sin3 2 3 则 A 为 60 或 120 当 A 60 时 C 180 A B 75 c B Cb sin sin 45sin 75sin2 45sin 3045sin 2 2 26 当 A 120 时 C 180 A B 15 c B Cb sin sin 45sin 15sin2 45sin 3045sin 2 2 26 故在 ABC 中 A 60 C 75 c 或 2 26 A 120 C 15 c 2 26 例例 2 2 在 ABC 中 a b c 分别是角 A B C 的对边 且 C B cos cos ca b 2 1 求角 B 的大小 2 若 b a c 4 求 ABC 的面积 13 解解 1 由余弦定理知 cosB ac bca 2 222 cosC ab cba 2 222 将上式代入 得 C B cos cos ca b 2 ac bca 2 222 222 2 cba ab ca b 2 整理得 a2 c2 b2 ac cosB ac bca 2 222 ac ac 2 2 1 B 为三角形的内角 B 3 2 2 将 b a c 4 B 代入13 3 2 b2 a2 c2 2accosB 得 b2 a c 2 2ac 2accosB b2 16 2ac ac 3 2 1 1 S ABC acsinB 2 1 4 33 例例 3 3 14 分 ABC 中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 b2 c2 a2 bc 0 1 求角 A 的大小 2 若 a 求 bc 的最大值 3 3 求的值 cb Ca 30sin 解解 1 cosA 2 分 bc acb 2 222 bc bc 2 2 1 又 A 0 180 A 120 4 分 2 由 a 得 b2 c2 3 bc 3 又 b2 c2 2bc 当且仅当 c b 时取等号 3 bc 2bc 当且仅当 c b 时取等号 6 分 即当且仅当 c b 1 时 bc 取得最大值为 1 8 分 3 由正弦定理得 2R C c B b A a sinsinsin 10 分 CRBR CAR cb Ca sin2sin2 30sin sin2 30sin 11 分 CB CA sinsin 30sin sin 12 分 CC CC sin 60sin sin 2 3 cos 2 1 2 3 13 分 CC CC sin 2 3 cos 2 3 sin 4 3 cos 4 3 14 分 2 1 例例 4 4 在 ABC 中 a b c 分别表示三个内角 A B C 的对边 如果 a2 b2 sin A B a2 b2 sin A B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解 方法一方法一 已知等式可化为 a2 sin A B sin A B b2 sin A B sin A B 2a2cosAsinB 2b2cosBsinA 由正弦定理可知上式可化为 sin2AcosAsinB sin2BcosBsinA sinAsinB sinAcosA sinBcosB 0 sin2A sin2B 由 0 2A 2B 2 得 2A 2B 或 2A 2B 即 A B 或 A B ABC 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2 方法二方法二 同方法一可得 2a2cosAsinB 2b2sinAcosB 由正 余弦定理 可得 a2b b2a bc acb 2 222 ac bca 2 222 a2 b2 c2 a2 b2 a2 c2 b2 即 a2 b2 a2 b2 c2 0 a b 或 a2 b2 c2 ABC 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1 1 ABC 中 a 8 B 60 C 75 求 b 2 ABC 中 B 30 b 4 c 8 求 C A a 解解 1 由正弦定理得 B b A a sinsin B 60 C 75 A 45 b 4 45sin 60sin8 sin sin A Ba 6 2 由正弦定理得 sinC 1 4 30sin8sin b Bc 又 30 C 150 C 90 A 180 B C 60 a 4 22 bc 3 2 已知 ABC 中 三个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 ABC 的面积为 S 且 2S a b 2 c2 求 tanC 的值 解解 依题意得 absinC a2 b2 c2 2ab 由余弦定理知 a2 b2 c2 2abcosC 所以 absinC 2ab 1 cosC 即 sinC 2 2cosC 所以 2sincos 4cos2 2 C 2 C 2 C 化简得 tan 2 2 C 从而 tanC 2 tan1 2 tan2 2C C 3 4 3 2008 2008 辽宁理 辽宁理 1717 在 ABC 中 内角 A B C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 a b c 已知 c 2 C 3 1 若 ABC 的面积等于 求 a b 的值 3 2 若 sinC sin B A 2sin2A 求 ABC 的面积 解解 1 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 得 a2 b2 ab 4 又因为 ABC 的面积等于 3 所以absinC 所以 ab 4 2 1 3 联立方程组 解得 4 4 22 ab abba 2 2 b a 2 由题意得 sin B A sin B A 4sinAcosA 即 sinBcosA 2sinAcosA 当 cosA 0 时 A B a b 2 6 3 34 3 32 当 cosA 0 时 得 sinB 2sinA 由正弦定理得 b 2a 联立方程组 解得 2 4 22 ab abba 3 34 3 32 b a 所以 ABC 的面积 S absinC 2 1 3 32 4 已知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若 a b c 成等差数列 且 2cos2B 8cosB 5 0 求角 B 的大小并判断 ABC 的形状 解解 方法一方法一 2cos2B 8cosB 5 0 2 2cos2B 1 8cosB 5 0 4cos2B 8cosB 3 0 即 2cosB 1 2cosB 3 0 解得 cosB 或 cosB 舍去 cosB 2 1 2 3 2 1 0 B B 3 a b c 成等差数列 a c 2b cosB ac bca 2 222 ac ca ca 2 2 222 2 1 化简得 a2 c2 2ac 0 解得 a c 又 B ABC 是等边三角形 3 方法二方法二 2cos2B 8cosB 5 0 2 2cos2B 1 8cosB 5 0 4cos2B 8cosB 3 0 即 2cosB 1 2cosB 3 0 解得 cosB 或 cosB 舍去 2 1 2 3 cosB 0 B B 2 1 3 a b c 成等差数列 a c 2b 由正弦定理得 sinA sinC 2sinB 2sin 3 3 sinA sin A 3 2 3 sinA sin cos Acos 3 2 Asin 3 2 3 化简得sinA cosA sin 1 2 3 2 3 3 6 A A A 6 2 3 C ABC 为等边三角形 3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在 ABC 中 若 2cosBsinA sinC 则 ABC 一定是 三角形 答案答案 等腰 2 在 ABC 中 A 120 AB 5 BC 7 则的值为 C B sin sin 答案答案 5 3 3 已知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a b c 且面积 S ABC b2 c2 a2 则 A 4 1 答案答案 45 4 在 ABC 中 BC 2 B 若 ABC 的面积为 则 tanC 为 3 2 3 答案答案 3 3 5 在 ABC 中 a2 c2 b2 ab 则 C 答案答案 60 6 ABC 中 若 a4 b4 c4 2c2 a2 b2 则 C 答案答案 45 或 135 7 在 ABC 中 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若 a 1 b c 则 B 73 答案答案 6 5 8 某人向正东方向走了 x 千米 他右转 150 然后朝新方向走了 3 千米 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千米 3 那么 x 的值是 答案答案 或 233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9 在 ABC 中 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并且 a2 b b c 1 求证 A 2B 2 若 a b 判断 ABC 的形状 3 1 证明证明 因为 a2 b b c 即 a2 b2 bc 所以在 ABC 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B ac bca 2 222 ac bcc 2 2 a cb 2 ab a 2 2 b a 2B A sin2 sin 所以 sinA sin2B 故 A 2B 2 解解 因为 a b 所以 3 b a 3 由 a2 b b c 可得 c 2b cosB ac bca 2 222 2 222 34 43 b bbb 2 3 所以 B 30 A 2B 60 C 90 所以 ABC 为直角三角形 10 2008 2008 全国全国 理 理 1717 在 ABC 中 cosB cosC 13 5 5 4 1 求 sinA 的值 2 ABC 的面积 S ABC 求 BC 的长 2 33 解解 1 由 cosB 得 sinB 13 5 13 12 由 cosC 得 sinC 5 4 5 3 所以 sinA sin B C sinBcosC cosBsi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课教学课件
- 民法学课件教学课件
- 初中广东会考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工业设备
- 新质生产力中考材料分析
- 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家精神
- 施工临时用水施工方案
- 科技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 海事领域新质生产力感悟
- 新质生产力动图设计与制作技巧
- 夫妻吵架冷战协议书
- 《湿地生态的保护与利用:课件》
- 情人合同协议书短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附:2022版科学课标解读】
- 酒店薪酬管理制度细则
- JJG643-2024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
- 《年产量50万吨煤制乙二醇合成工段工艺设计》6400字(论文)
- 成都建材使用一网通系统-建材代理商操作手册
- 幼小衔接音乐课件
-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自动计算表-标准-
- 博物馆与社区合作模式-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