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十三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强化练习 知能提升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结构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都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 b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也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c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能量输入的唯一途径 d 动物都是消费者 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 选 a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a 正确 营腐生生活 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b 错误 生态系统能量输入的途径有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人 工投入等 c 错误 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 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 d 错误 2 我国 嫦娥四号 搭载了棉花种子 酵母菌和果蝇等生物作为样本 这些生物均放 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 试验载荷罐内棉花种子率先发芽长叶 这是人类有史 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密封载荷罐的正常运行需要输入能量 b 罐内的有机物可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 c 载荷罐中含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其中酵母菌和果蝇属于消费者 d 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解析 选 a 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的正常运行需要输入能量 a 项正确 罐内的 有机物在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物质流动 不能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 b 项错 误 载荷罐中的酵母菌为分解者 c 项错误 该生态系统由于生物种类少 营养结构简单 其稳定性较差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物的种类 d 项错误 3 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构成食物链 网 其能量调查如表所示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 107kj m 2 2 5013 3011 800 28250 00 根据表格数据 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 b 5 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 乙 丙 甲 丁 c 戊是生产者 丁是最高营养级 d 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 选 c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由于丙与乙的能量之比远远大 于 20 因此二者为同一营养级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 甲为次级消费 者 戊是生产者 丁是最高营养级 乙和丙是竞争关系 c 正确 2 4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 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生产者 包括所有植物和蓝藻等生物 b 乙和丙属于消费者 图中共涉及 3 条食物链 c 若乙1大量死亡 则短时间内丙2的数量增多 d 过程 戊 丁 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解析 选 c 根据题图可知 甲和丁之间为双向箭头 且只有 1 个箭头指向甲 因此 甲为生产者 但并非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如菟丝子为寄生植物 属于消费者 a 错误 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 甲 和消费者 乙和丙 因此 图中共有 2 条食物链 b 错误 若乙1 大量死亡 生产者甲的数量暂时不变 则在短时间内 丙1的数量会增加 进而导致丙2的 数量也增多 c 正确 图中只涉及生态系统的 4 种成分 不包括化石燃料 因此 戊为分 解者 戊 丁 过程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d 错误 5 某农田营养结构中各营养级 甲 乙 丙 之间的部分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 单位 为 j km2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由乙来实现 b 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c 丙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百分比不到 5 d 乙和丙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 解析 选 d 甲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甲的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 另一部分为被乙摄入后以乙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分解 a 正确 丙粪便中的能量来自乙 属于乙同化的能量 b 正确 丙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百分比 7 105 2 25 107 100 3 1 5 c 正确 能量传递效率为两相邻营养级间同化 量的百分比 结合题中数据可计算乙和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 25 107 7 5 108 100 3 d 错误 6 下图为某果园中能量流经某害虫种群的示意图 图中数据的单位为 kj m2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 a 若要防治虫害 则应设法使该害虫种群的能量摄入量减少 b 据图可知 害虫同化量中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 害虫与下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图中 x 中的能量与m的比值来表示 d 害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图中粪便和遗体残骸等中的能量 解析 选 d 害虫以果树的叶片或果实等为食 若果园要防治虫害 则需要设法减少 害虫对叶片或果实等的摄入 即减少害虫种群的摄入量 a 正确 害虫同化量 呼吸散失 的能量 储存的能量 故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 1 970 1 402 68 16 499 84 kj m2 a 而储存的能量为 68 16 kj m2 a 说明害虫同化量中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 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正确 图中 x 代表流向下一营养级 故害虫与下一营养级之间 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图中 x 中的能量与m的比值来表示 c 正确 害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属于害虫同化量的一部分 而害虫粪便中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故图中粪 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害虫流入分解者的部分 d 错误 7 经调查得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 表示生态系 统的组成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和 的同化量之和 b 图中涉及了能量的输入 传递 转化和散失 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只能通过 的作用返回无机环境 d 消费者中 信息只能由 传递到 解析 选 b 由题图可知 可以固定太阳能 为生产者 为消费者 为分 解者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a 错误 图中涉及了能量的输 入 传递 转化和散失 b 正确 碳元素也可以通过生产者 消费者的呼吸作用返回无机 环境 c 错误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 d 错误 8 不定项 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物网 甲 乙 丙为 3 种 鱼 甲不摄食藻类 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 a 如果图示食物网遗漏了一个箭头 且甲 乙 丙 丁所处营养级不受影响 则该箭 头不可能起始于水草或藻类 b 图中甲和乙属于同一个种群 而处于第三 四营养级的丁属于不同的种群 c 如果没有丁 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 d 属于三级消费者的丁与处于第三营养级的丙之间为捕食关系 解析 选 ad 如果该食物网中遗漏的箭头起始于水草或藻类 那么箭头无论是指向丙 还是丁 都会使丙或丁所处营养级发生改变 这与题述矛盾 又由于甲不摄食藻类 所以 该遗漏的箭头不可能由藻类指向甲 a 正确 尽管甲和乙处于同一营养级 但由于两者是 不同种的鱼 不同物种 所以属于不同的种群 虽然丁处于第三或第四营养级 但它们为 同一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 所以属于同一个种群 b 错误 将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遗体和动 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是分解者 图中丁为消费者 c 错误 由题图可知 属于三级消费者的丁以处于第三营养级的丙 即次级消费者 为食 两者之间为捕食关系 d 正确 9 不定项 下图 1 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 其中甲 乙 丙 丁组成了生物 群落 图 2 为相关食物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 1 中缺少两个箭头 分别是无机环境 丁以及甲 丙 b 图 1 中的丁 丙分别和图 2 中的 a e 相对应 c 图 1 中的甲对应图 2 中的 d c b d 图 1 中甲和乙之间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解析 选 b 图 1 中丁是生产者 丙是分解者 所以图中缺少无机环境 丁以及甲 丙的两个箭头 a 正确 图 2 中的 e 是次级消费者 不是分解者 b 错误 图 1 中的甲应代 表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 图 2 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 b c d c 正确 图 1 中生物与生 物之间的碳都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d 正确 10 不定项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 碱蓬等 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5 b 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 首先应增加分解者的种类 和数量 c 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 改善水质 调节气候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 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 解析 选 bc 湿地由浅水区到陆地方向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 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 构 a 项正确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 的基础上 应首先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 项错误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等属于生物 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项错误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要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 d 项正确 11 农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重要作用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 农田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抵抗力稳定性差 需要人类投入大量精力去管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是 农田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 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2 农田还要定期除草 灭虫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其目的是 农田可通过化学分解 微生物分解等多种途径分解残留农药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 础是 3 蚜虫喜欢追逐黄色的东西 可以使用类似粘鼠板的 黄板 来吸引蚜虫并将其杀灭 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4 小麦秸秆不仅可以被加工成饲料 制作成精美的秸秆画 还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农业 利用了 原理 极大地提高了 解析 1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 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是农作物 部分氮元素 随农产品不断地输出农田生态系统 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 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2 除草 灭虫减少了杂草和害虫对能量的消耗 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即合理调整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自我 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3 黄色对蚜虫来说是物理信息 利用黄色物质来吸引并杀 灭有害生物蚜虫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对人类有食用 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或有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都属于直接价值 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农业 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使得人畜 粪便等物质中的能量最终被人类利用 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答案 1 农作物 农产品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 2 合理 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负反馈调节 3 信息传递 4 直接 物质循环再生 能量利用率 12 由于人为超载放牧和鼠害等 某高寒草地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严重退化 其中约 6 330 万公顷草地发生重度和极度 黑土型 退化 退化后的草地植被覆盖率仅为 45 生 物种类急剧减少 回答下列问题 1 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 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保护生物多 样性要在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策略 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 然保护区 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 保护 2 题中高寒草地是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并在保持水土 抗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高寒草地退化后 植被生产力和 土壤质量下降 干旱和洪涝极端天气频现 鼠害频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生态系 统的 稳定性明显降低 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 退田还草 的原因是 3 黑土型 退化草地的载畜量急剧降低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原因是 4 当地牧民响应国家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号召 为保护该高寒草地生态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积极献计献策 请你就高寒草地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两点建 议 解析 1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 所以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生物 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 属于 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 高寒草地可以发展畜牧业 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在保持水土 抗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因为高寒草地退化后 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会减少 营养结构会 变简单 所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明显降低 高寒草地有助于当地畜牧业发展 且 高寒草地还可以抗洪防旱 调节气候 为多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 其生物多样性的间 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故应提倡 退田还草 3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黑土型 退化草地的生产者数量显著减少 导致生产者固定的太 阳能总量显著减少 所以其载畜量急剧降低 4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控制对生 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 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 如加强放牧管 理 合理放牧等 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 应增加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如增加人工植被 增加牧用型物种种类 提高生物 多样性等 答案 1 无机环境 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 就地 7 2 直接和间接 抵抗力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 生产者 数量显著降低 导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显著减少 4 加强放牧管理 合理放牧 引 入鼠类天敌 严控鼠害 增加人工植被 增加牧用型物种种类 提高生物多样性等 答案合 理即可 13 下图为某草原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及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请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生态系统成分看 该草原除了题图食物链中出现的以外 还包括 昆虫和鸟之间属于 关系 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为能量流 动 物质循环及 2 鼠的粪便中仍含有一部分能量 这些能量属于 的同化量 若鼬通过捕食鼠 和鸟获得能量比例为 1 3 则鼬的同化量增加 4 kg 至少需要消耗草 kg 3 图中a表示 b表示 除了图中所示 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 有一部分的流向是 4 下图是对鼬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在t1 t2时期鼬种群 的出生率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死亡率 解析 1 该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因此该草原除了题图食物链中出现的生态 系统组成成分以外 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鸟可以捕食昆虫 因此二者之 间存在捕食关系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 2 鼠粪便中的能 量属于上一营养级 草 同化的能量 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约是 10 20 若鼬通过捕 食鼠和鸟获得的能量比例为 1 3 则鼬的同化量增加 4 kg 至少需要草 4 1 4 20 20 4 3 4 20 20 20 400 kg 3 图中a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 量 b表示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同化的能量除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外 还有 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 4 据图分析 t0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0 t0 t1种群增长速率 逐渐升高 种群数量增长加快 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t1 t2 种群增长速率逐渐降低 种群数量增长减慢 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0 此时种群数量达到 最大值 即k值 在t1 t2时期鼬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 鼬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捕食 信息传递 2 草 400 3 初级消 8 费者同化的能量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 大 于 14 某相对封闭 不受外界干扰的原生态湿地总面积为 300 hm2 科学家对生活在里 面的某珍稀鱼类 a 进行了相关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 调查生活在里面的该珍稀鱼类 a 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 因 隔离导 致该珍稀鱼类 a 不能与外界同种鱼发生基因间的交流 进化上相对保守 2 研究发现该珍稀鱼类 a 体内也含有 ddt 一种高毒 高残留农药 这说明物质循环 具有 特点 3 鱼类 a 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除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 还用于 4 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 为拯救该珍稀鱼类 a 在进行人工繁殖时 常取雌鱼垂体研磨液注射到鱼体内促进 排卵 主要是利用垂体细胞合成的 解析 1 由于鱼类的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大 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由于 地理隔离的存在 该珍稀鱼类 a 不能与外界同种鱼发生基因交流 进化上相对保守 2 研 究发现该珍稀鱼类 a 体内也含有 ddt 说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3 鱼类 a 同化的 有机物中的能量 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其余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4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车涂装知识培训课件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桥梁施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版简易建筑工程合同与现行建筑工程合同对比分析
- 2025合作协议大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标准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协议书
- 投资建厂合作建设协议书
- 摄像相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停车场使用权置换合同样本
- 2025有关餐饮行业购销合同范本
- 完整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课件
- 2024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备赛试题库-下(包虫病、其它寄生虫病)
- 2024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快乐课堂第一课时(1-5数的认识)
- 人教版七、八年级(共4册)英语单词默写表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山地光伏除草施工方案
- 2024年A级 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真题
- 08J333 建筑防腐蚀构造
- DL∕ 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 CJJ57-2012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JT-T-325-2018营运客运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