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07-1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师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32013 高考历史一轮考试教材必修高考历史一轮考试教材必修 307307 1212 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第 13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师版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师版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20122012 年题组年题组 1 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20 在古代 通才式的大师频出 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 少 一般认为 达 芬奇是 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其重要原因是 A 在人类历史上 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 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 后人很难超越 C 古代学者少 评价目标集中 近代以来学者多 大师难以被公认 D 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2 2012 高考文综重庆卷 23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 蔚为壮观 它与前两次 技术革命相比 既有不同的特点 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这具体表现为 A 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 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 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20112011 年题组年题组 3 2011 2011 安徽文综安徽文综 21 21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 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解析 D 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是来自原子弹而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A 项偷换概 念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于反法斯同盟的建立而非原子弹的使用 排除 B 项 科技是双刃剑 本身不会带来灾难 关键在于人的作为 排除 C 项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 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比如原子科技 航天科技的发展与二战中的原子弹 导弹有 密切关系 故选 D 项 20102010 年题组年题组 4 2010 2010 江苏单科江苏单科 1616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 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 短短 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 年 52 家 1809 年 64 家 1830 年 99 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 B 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 明珍妮纺纱机 故排除 A 铁路的修建是在 1825 年 故排除 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 动力革命 蒸汽机的改进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20092009 年题组年题组 5 20092009 年广东文基年广东文基 3131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 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汽车 1 A 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 命成果 20082008 年题组年题组 6 2008 2008 上海综合能力上海综合能力 1111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 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 标志 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 1814 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 瓦特 B 斯蒂芬逊 C 富尔顿 D 莱特兄弟 1 B 本题比较简单 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应是斯蒂 芬逊 7 2008 2008 重庆文综重庆文综 1414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 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 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 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2 A 汽船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 故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符合题意 8 2008 2008 广广东文基东文基 3333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 蒸汽机 B 轮船 C 汽车 D 电视机 3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创制了 汽车 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20072007 年题组年题组 9 20072007 北京文综北京文综 2222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 不准确的 一组是 图 6 珍妮纺纱机 图 7 早期机车 图 8 早期汽车 A 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 本茨 B 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初 19 世纪 60 年代 D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C 早期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其对应的时间不正确 在 19 世纪 60 年代第二次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0 2010 2010 北京文综北京文综 3939 28 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 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 18 世纪初 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 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 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 工业革命初期 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 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 水力 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 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用心 爱心 专心3 图 12 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 结合材料和所学 指出 1830 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 并分析 其原因 8 分 11 2009 2009 上海文综上海文综 3131 工业革命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改变社会经济生活面貌的同时 也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 1 在工业时代 人类经历了以蒸汽机和电力及电磁学为代表的两次产业革命 对下 列工业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判断对错 正确的说法后打 错误的说法后打 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 使得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计算机使人类能够智能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