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2017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文言虚词 18 个2017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文言虚词 18 个知识要点(常见文言虚词 18 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知识点解说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常用词之、其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五、助词: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 、 “可是” 、 “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 、 “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 、 “假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 、 “又” 、“和”或不译。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 、 “并且” 、“就”或不译。6.通“如”:好像,如同。7.通“尔” ,你,你的。8.复合结构的用法(1) “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 “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 “而况”即“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二、何1.什么。2.怎么样。3.哪里。4.多么。:5.为什么。6.怎么。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 ,喝问。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1)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 “何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为”: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作什么。例:客何为者?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 “何意”: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 “何由”: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9) “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三、乎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 “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 “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 “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 , “吧”。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四、乃1.于是,就。2.才,这才。3.却。4.是,就是,原来是。5.竟然。6.而,又。7.你,你的。五、其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 “自己(的) 。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 、“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 “或许”、 “不概” 、 “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1.暂且,姑且。2.将,将要。3.而且,并且。4.况且,再说。5.尚且,还。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7.同“夫” ,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七、若1.如果,假如。2.像,好像。3.你(的) ,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5.至于。八、所1.处所,地方。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 、 “.的人”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3.复合结构的用法(1) “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 “所谓”:所说的。 (3) “所在”:到处。所在之处,处所。九、为1、成为,变成。2、做。3、作为,当作。4、是。5、以为,认为。6、被。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8、治理。9、装作。10、给,替。11、对,向。12.因为。13 则“于” ,在,当十、焉1、相当于“于之” 、 “于此” 、 “于彼” 。2、:哪里,怎么。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4、作词尾,相当于“然” 、“.的样子”5、相当于“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十一、也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十二、因1、于是,就。2、依照,根据。3、依靠,凭借。4、趁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趁此。5、通过,经由。6、因为。7、缘由,机缘。8、沿袭。9、继续。十三、于1.对,对于。2.在。3.与,跟,同。4.到。5.从,自。6.在.方面。7.比。8.被。9.受。10.向。11.给十四、与1、解释为:和、跟、同。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3 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 ,“结交、交好”十五.则1.却,可是。2.那么,就。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6.原来是。7.同“辄” ,总是,常常。8、原来已经十六.以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 “拿” “凭借” “依据” “按照” “用(凭)什么身份”等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 “由”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 ,可译为“在” “从”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 ,可译为“和”“跟” ;有时可译为“率领” “带领” 。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 “又” “而且” “并且”等,或者省去。7、表示承接关系, “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8、表示目的关系, “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 “来” “用来” “以致”等。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或省去。11、复音虚词“以是” “是以” ,相当“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十七、者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 “.的话” 。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莞小型水库管理办法
- 上海疫情员工管理办法
- 中国支付结算管理办法
- 行政后勤综合管理办法
- 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程序
- 装修公司编制管理办法
- irca风险管理办法
- 维保修管理办法总结
- 许昌市规划管理办法
- 贷款档案归档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岳阳楼记》课件
-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 高中生物近5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和解析(神经调节)
- 押金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英语培优补差教学工作计划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商法》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JJF 1033-202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公安当场处罚案件培训课件
- 肉毒中毒医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