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基本知识梳理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基本知识梳理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基本知识梳理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1、2章基本知识梳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 3 第 1 2 章基本知识概要 1 各种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 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内环境是指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 注意 人体的呼吸道 消化道 肺泡 腔 输卵管 输尿管 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气体或液体都应视为外部环境 即消化液 尿液 汗液 泪液等都属于外界环境 不属于体液 一切存在于细胞内部起作 用的物质也不属于内环境 3 血浆成分 水 90 无机盐 1 蛋白质 7 9 各种营养物质 各种代谢 废物 气体 激素 维生素 抗体等 4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组 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 6 溶液的渗透压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 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的数目 越多 对 的吸引力越大 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之越 低 7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 无机盐离子中 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 和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 以上来源于 和 8 水在细胞内外的转移取决于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大小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內液渗透 压 水外流 细胞皱缩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內液渗透压 水内流 细胞膨胀 9 正常人的血浆 PH 是 对血浆 PH 起主要调节作用缓冲物质是 10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淋巴循环受阻 血浆渗透压下降 营养不良 肝脏疾病 肾脏 疾病等引起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过敏反应 组织损伤等引起 11 红细胞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要穿过 层生物膜 层磷脂分子 12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 调节网络的调节下 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状态 13 稳态调节机制 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神经调节 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神经 体液调节 现代观点 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 统 神经调节 内分泌系统 体液调节 免疫系统 免疫调节 14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15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 由细胞体 树突 轴突构成 16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外面的髓鞘构成 17 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8 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 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个 部分构成 19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 局部电流 神经冲动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 导 电流的方向 膜内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膜外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20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主要原因是钾离子外流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主要原因是钠 离子内流 2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22 突触 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 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即突触小体与另一 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而形成 由突触前膜 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和突触后 膜 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 构成 2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 以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 的形式进行传递 24 神经递质 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 它能作用于所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 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25 神经递质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逐步合成 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26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胞吐方式需要能量 不需要载体 27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以后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改变 引 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 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 28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 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而不能由突触后膜释放 29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之后 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而迅速停止作用 一个神经冲动 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引发一次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 30 神经递质的类型 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31 突触间的信号变化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2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 大脑皮层 最高级的神经中枢 人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 层的言语区有关 运动性语言中枢 S 区 若发生障碍 不能讲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 H 区 若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视觉性语言中枢 V 区 若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书 写性语言中枢 W 区 若发生障碍 不能写字 2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 下丘脑 水平衡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血糖调节中枢 4 脑干 呼吸中枢 33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促胰液素 发现者 斯他林和贝利斯 34 外分泌腺 又称 有管腺 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作用 如唾液腺 胃腺 肠腺 乳腺 泪腺 胰腺 外分泌腺部分 等 35 内分泌腺 又称 无管腺 其分泌物 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 通 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 组织或器官而发挥调节作用 如垂体 甲状腺 肾 上腺 胸腺 胰岛 即胰腺的内分泌部分 等 36 动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见教材 25 页 37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原的分解 非糖物质的转 化 去路 细胞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合成糖原 肝糖原和肌糖原 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须 氨基酸 38 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从而使 血糖水平降低 还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 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 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从而升高血糖 39 血糖平衡的调节既受激素调节 又受神经调节 下丘脑是调节中枢 40 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1 协同作用 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 甲 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 42 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 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 作 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3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重点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44 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45 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寒冷环境 冷觉感受器 皮肤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汗腺分泌较少 减少散热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颤栗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46 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 皮肤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量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肝脏和肌肉产热减少 减少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47 水盐平衡的调节 1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垂 体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 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激素 调节 2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大 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神经调节 4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 内分泌腺分 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49 免疫系统的组成 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50 免疫器官 骨髓 胸腺 脾 淋巴结 扁桃体等 51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 52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如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溶菌酶等 53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 发育而来 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 细胞在 骨髓中成熟 54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 监控和清除功能 55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 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 体液 泪液 唾液 胃液等不属于体液 所以它们不会是第二道防线 中的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一 二道防线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 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第三道防线构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56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恶性肿瘤方面起重要作用 57 熟练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重 难点 58 抗原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59 抗原的特点 异物性 大分子性 特异性 60 抗体 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 由 B 细胞或记忆细胞增值分化成的浆细胞 所产生的 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61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 可引起相应疾病 如免疫功能过强时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 病 免疫功能过低时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62 过敏反应 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是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63 过敏反应的特点 发作迅速 反应强烈 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也不会 引起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64 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 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 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 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例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等 65 免疫缺陷病 机体免疫功能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疾病 例子 先天胸腺发育不良 艾滋病 66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 免疫治疗 器官移植 67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 对象 没有进入细胞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即靶细胞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 密切接触 对外 毒素 细菌 产毒菌 在生长过程中由细胞内合成后 分泌到细胞外的有毒物质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称为外毒素 而脱去毒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外 毒素称为类毒素 类毒素注入机体后 可刺激 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的抗毒素 抗体 所 以对于外毒素 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对外毒素不起作用 对细胞内 寄生物 体液免疫先起作用 组织寄生物的散播传染 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 细胞免 疫将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 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关系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 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 作用 68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名称来源功能对抗原的识别 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 摄取 处理 呈递抗 原 吞噬抗原抗体结 合物 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B 细胞 造血干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