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1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林语堂说“文章是纸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穿越到唐朝,跟着柳宗元一起去永州的小石潭看一看。 (板书课题及作者)此行我们有三个目的,一是欣赏小石潭的美景,二是体悟柳宗元对小石潭的情感,三是让同学们学到写作的技巧。 (板书:景,情,技)二、朗读课文,欣赏美景。1、一读,读准字音,分享新知。师:欲知小石潭的景色美在何处,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自己学到的新的字词知识圈点勾画出来,一会儿在全班分享。 (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师:我们开始分享你获得的新的字词知识。从这个小组开始,每个人至少说一个,不重复,开始!生 1:篁竹,篁 hun,竹林的意思。生 2:清冽, “冽”是两点水。 (生 3-10 分别分享了参、差、俶、悄怆、翕、卷、龚等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二读,读准节奏,读出美感。师:刚才大家自由读了,老师无法判断大家朗读水平究竟如何,请同学们把书拿起来,老师给大家放段音乐,我们一起美美地朗读,读准停顿,注意节奏。 (播放出水莲古筝音乐,生大声齐读课文)3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1、三读,观赏画面,体悟情感。师:读得非常准确,可是老师觉得缺少一点情味。假如你是柳宗元,游了小石潭写下这篇文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你写得这么美,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感觉呢?生:自我欣赏!师:对啦!下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请大家听着音乐,看着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一下什么叫自我欣赏。 (师诵读课文,大屏幕展示小石潭美景图画及文字,配乐。生齐鼓掌)师:谢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带着这种情感,看着画面再读一遍?生(齐):想!师:好!给你们机会!(生齐带着感情朗读)师:这次老师觉得你们读得很投入,不但读出了自我欣赏的感觉,而且读出了对美景的喜爱之情,令人陶醉。4、四读,寻访美景,概括内容。师:那我们读完了,发现小石潭记其实就是将柳宗元去小石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了,如果老师让你给题目加一个字,哪个字最恰当?生(齐):游!师:它其实就是一篇游记。顾名思义,谁给大家说说何谓游记?生 11:我认为就是去一个地方游玩,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师:说得很正确。那么我们一般去哪儿游玩?生(七嘴八舌):景色优美的地方,名胜古迹师:去游玩以后,我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倘使我们在写游记时善于抓住景物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那绝对就是一篇优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1的游记。那么柳宗元游小石潭时见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迅速在课文中寻找美景,每种景物用一个字表示出来。发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重复,从这位同学开始说。生12:竹。师:竹(板书) (生 1319,依次说了潭、溪、鱼、石、树、岸、水等)师:这些景物都集中在哪几段?生(齐):1-3 段!师:那么,就让我们再读读 1-3 段,看这些竹,树,石,水,鱼,溪、岸都有什么样的特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景物,在书上做旁批,写出它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我最喜欢水:“小石潭的水是多么美啊!它的声音如鸣佩环,清脆悦耳。你看,连鱼游动都好像在空中一样,它是多么的清澈啊!”师:请同学们抓住特点,写下你的观点。如果哪位同学觉得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你可以举手示意一下,老师就会给予你帮助。绝对不允许别人在行动,而你只心动。 (生在旁批书写)生 20:我读了关于树的描写,联想到了:青翠的树林郁郁葱葱,走进树林,精神气爽,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师:你写得太好了。能调动自己想象和感官,写出树的郁郁葱葱让你感到心旷神怡,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融入了感受。生21:我觉得溪水描写的非常的好,因为他说溪水像蛇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它就像一条透明的带子一样,十分的清澈,一直飘向远方,给人一种柔和柔美的感觉。师:你抓住了溪水的形和色,运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1比喻,把小溪比作透明清澈的带子,一个“飘”字,轻盈而有动感。生 22:我写的是石。石头在岸边,露出水面,石面光滑,鱼儿从石底钻出,青苔长在石头底下,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水里的石头被水洗的五彩斑斓,让人联想到了橱窗里美丽的宝石。师:哇!老师觉得你的想象力好丰富,你的词汇量真的很棒,掌声送给小才女。生 23:我写的是小石潭的小溪,作者在写小溪的时候,小溪的优美。给人一种清美的感觉。生 24:我写的是小石潭的小溪。作者在写小溪的时候,小溪的优美,给人一种清美的感觉。师:什么感觉?小溪是什么样子的?生:蜿蜒曲折的。师:文中用哪四个字形容的?生(齐):斗折蛇行。师:那么“斗”的意思是什么啊?生(齐):北斗星。师:蛇就是蛇,那它在这里就是一个比喻,说谁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生(齐):溪水。师:同学们可以在前面加一个字“溪” ,溪斗折蛇行,那么注意这个“斗”和“蛇” ,因为它是比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看一看还有没有类似的用法呢?生 25:“犬牙差互”的“犬牙” ,像狗牙那样。师:这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比喻嘛!在古汉语中这种现象叫做“名词作状语” 。师:美景赏得不错。现在老师再给个难题挑战一下,请将景物特点浓缩成一个字加在景物前面。竹的特点是什么?生(齐):翠!(生依次在“树”前加“青”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1“石”前加“怪” , “水”前加“冽” )师:鱼呢?生(齐):多!师:哪一句说鱼多?生(齐):潭中鱼可百许头。师:“百”是什么意思?生:一百。师:“许”呢?生:大约。师:噢,是大约的意思啊?那“可”呢?生:大约。师:“可”是大约的意思, “许”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挺多的,我说“听课者可二百许” ,啥意思?生:听课的有二百来人。师:那“许”表示什么意思啊?生:来。师:“许”表约数,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来,多” 。核舟记中描写核舟时说“高可二黍许” , “可”和“许”我们都学过了,要会迁移,经常举一反三,积累的文言词汇就越来越多。那么小个潭,鱼确实很多,鱼的主要特点是多么?生 28:乐!生 29:曲!师:你思维很活跃。曲折嘛!(在“溪”后面添上“曲” )当然弯也可以,只是我们追求最佳!那么岸是什么样子?生:犬牙差互,差!师:“参差”是个词语,不能单独使用,那个词能表示它的乱和交错呢?生 30:杂!师:可以,但是“杂”不能表示出互相交错的意思啊!生 31:交错,错开,错!师:后面的同学说“错”并作了解释,我觉得有道理。 (在“岸”后面板书“错” )这些景物的特点大家都概括出来了,可是大家看黑板,老师觉得不工整,读读看。生(齐):竹翠树青;石怪水冽鱼乐;溪曲岸错。师:加一个词,都变成六个字,例如:石潭竹翠树青。生 32:有“石怪”了,用“小潭”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1更好。师:你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善思的头脑,改得好!小潭竹翠树青。 (板书:小潭) “溪曲岸错”前加什么好呢?(生交头接耳,抓耳挠腮状)师:问渠那得清如许?生(齐):为有源头活水来。师:柳宗元之所以看到“溪曲岸错” ,是因为他在寻找源头啊!生 33:寻源!寻源溪曲岸错。师:思维敏捷!(板书:寻源)让我们齐读思维劳动的成果,凝练地感受小石潭的美景。生(齐):小潭竹翠树青,石怪水冽鱼乐,寻源溪曲岸错。三、游记寻踪,学习写法。师:这么优美的景色,作者是从哪里出发,去欣赏美景的?生(齐):小丘!师:我们跟着柳宗元“从小丘西行” , “西”是什么意思呢?生(齐):向西!师:很好!文中还有哪些方位词需要这样解释?生 34:“潭西南而望”的“西南”要解释成“向西南” 。生 35:“下见小潭”的“下”要解释成“向下” 。师:方位名词放在动词前面的时候,表示行为的方向,也是名词作状语的一种形式。好!我们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 36:出现了篁竹!听到了悦耳的水声!师:为了欣赏水,柳宗元怎么做的?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师:大家看,刚才出发的地方是小丘,现在站在潭边,一路走来,景物不断变化,在游记中这种写法叫什么?生 37:移步换景。 (板书)师:知识面很广!现在我站在小石潭边,向下看到了水和鱼,寻找源头向西南又看到了溪、岸, (情景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1仿)这个时候我移动了没?生:没有!师:我没动,可是看到的景物变了没?生:变了!师:什么原因?生 38:眼睛在变!师:老师的眼睛变成外国人的啦?(生笑)说准确。生 39:视线在变。师:对呀,一定要表意清楚准确。我向后看,看到这么多老师;我向左边看,看到这么多戴眼镜的小博士们。 (肢体语言辅助)我人没有变,脚步也没移动,可是我看到的景物变了,这种写法你们知道吗?生40:定点观景。 (师板书)师:在写景物的时候,你还发现有什么写法?(生面面相觑)师:比如鱼,刚去的时候鱼是什么状态?用文中的词句表述。生(齐):佁然不动。师:什么意思?生 41:呆呆地停在水中不动。师:鱼在做什么?猜猜看!生 42:睡觉!生 43:思考!师:鱼儿要么睡觉,要么若有所思的样子。这是对它们的一种什么状态的描写?生(齐):静态!师:正在这时人来了,听见脚步声了,它们怎么做的?生(齐):俶尔远逝!师:怎么理解?生 44:忽然向远处游去。师:发现人来了,害怕呀,赶紧逃!为什么后来又“往来翕忽”?什么意思?生 45:来来往往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师:为什么呢?生 46:因为柳宗元他们没有恶意。师:太对了!所以呢,这时候鱼就仿佛在和人在嬉戏。哪一个词表现出了这种情态?生47:悠然自乐。师:鱼的乐和人的乐自然地融在了一起。描写鱼的时候从“佁然不动”到“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1是什么写法?生(齐):动静结合!师:所以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做到动静结合,这样的话就更具情态,更有趣味。写鱼的时候,柳宗元只是写了鱼吗?生 48:还写了水的清澈。师:从哪些词句看出水清?生 4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生 50:皆若空游若无所依。师:就好像在空气中游一样。看不到水,透明清澈。柳宗元在这里提到水了吗?生(齐):没有。师:写鱼是为了写水的清澈。他通过描写鱼的影子和鱼游动的状态表现出水的清澈,这种方法应该是什么?生 51:里外结合。师:有点意思,不够准确。比如现在你们很安静,可是我不直接说安静,而是说连老师喘气声都听得到,这是用什么方法?生:侧面描写。烘托。师:对啦,以鱼烘托水,就是侧面烘托。 (板书)其实这种写法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给我们展现过。想想看在描写哪种景物的时候用到这种方法了?生(齐):月光。师:苏轼没有一个字提到月,但通过院子里的树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和美好。我们写作时可以尝试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四、借景品情,感悟心境。师:我们经常说情景交融,用这样出色的方法描写出如此美景的柳宗元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七嘴八舌):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乐!师:“乐”很恰当,因为眼前的景用一个最通俗的概括就是?生(齐):美!师:景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1人乐。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啊?生:拍照留念。流连忘返。师:那时照相机还没发明,柳宗元没得拍,那他是不是流连忘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生(七嘴八舌):不是,从“不可久居”可以看出来。师:对!那“不可久居”什么意思?“可”是大约的意思吗?生(齐):不可以长时间的停留。不是,是“可以”!师:对,这就是一词多义。如此美景却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为何?生 52:因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作者坐在潭边,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什么人,寒气透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师:这种忧伤是因为什么造成的?生 53:以其境过清!“以”的意思是“因为” 。师: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了,柳宗元明明站在潭边没动,眼前的景客观上也没有变,那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一样了呢?是什么变了?生(齐):心情变了。师:是啊,其实景还是那个景,只是我们的心情变了,眼中的景也就变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柳宗元的心情是由乐转凄。 (板书)为什么看着眼前的美景,柳宗元的心情会发生了变化呢?生 54:因为柳宗元被贬官了!师:柳宗元被贬官,他能高兴么?你了解的柳宗元是什么样的人?生55:胸怀大志,心系天下苍生。师:他胸怀大志却被贬官了,心情不好。开始心情还好着呢,看着美景怎么一会就突然转变了?生 56:他觉得自己和小石潭相似。师:怎么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1相似?生 57:小石潭有优美的景色却没人欣赏,他是一个人才却无人赏识。师:你像一个演讲家,说得真好!小石潭这么优美的景色无人来赏,柳宗元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不但得不到赏识,反而被贬成一个无事可做的柳州司马,他的境遇和眼前的小石潭很相似。刚才这个同学把二者的相似点抓得很好,由小潭美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空有满腹经纶却得不到施展,柳宗元眼前的美景都变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时柳宗元眼中的景不再优美,而是怎样的?生 58:凄清!师:这个词捕捉得很好。从哪个词可以表现出柳宗元的感受?生 59:忧伤,人忧伤!师:明明去了去了几个人?生(齐):六个!师:六个人,怎么说寥寥无人?那是他自己特别的郁闷,得不到赏识,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他此时的感受应该是?生 60:孤独寂寞!师:“人忧伤”准确还是“人孤独”贴切?生(齐):孤独!师:景凄清,人孤独!(板书)说到孤独,我想到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 ,齐背一下。生(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