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_第1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_第2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_第3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_第4页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 化学计算题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也是中考中的必考题型 化学计算题题型 多 涉及到的知识点广 因此试题综合性较强 常作为中考中的压轴题 学生在解答时往 往有一定的难度 但如果能选用合适的方法就能快速而正确地解决问题 在中考立于不败 之地 本文简要地谈谈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并就一些常见地解题方法进行归纳 希望对 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 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策略一 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策略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它不是单纯的数学运算 而是与基 本概念 化学用语 元素及化合物 化学实验等融为一体的 具有了丰富的化学内容 不 少学生忽视了这一点 片面认为数学好了 化学计算也不在话下 从而影响了化学学习水 平的提高 那么怎样进行化学计算题的学习呢 正确解题思路的获得是来自思维过程的程序化 解答化学计算题的思维程序大致分为 三个阶段 1 题目类型的辨别阶段 这一阶段对考生的正确思维起到定向作用 认真审题 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认清题目 的类型 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2 相关知识的复现阶段 这一阶段对考生的正确思维起到保证作用 解计算题 必须利用自己获得的化学知识 依据题意 以题目类型为索引回忆有关知识 为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做准备 3 问题的实质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对考生正确思维起到决定作用 对计算题进行实质的分析 也就是从面临的 题目中抽出与题目相同的有关知识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运用 排除各种无关的或次要的因 素干扰 尽快做出解答 二 化学计算题的常规解题方法二 化学计算题的常规解题方法 一 关系法 一 关系法 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 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 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 关键是找 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 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 找出它们的 质量关系 再列出比例式 求解 例如 例例 1 1 某钢铁厂用 580 吨含 Fe3O4 80 的磁铁矿 其余为不含铁的杂质 可炼得含 杂质为 4 的生铁多少吨 分析 如果此题用常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话 涉及到能否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 程式这一步骤 这个步骤不但麻烦还很容易出现错误 如果用关系法求解就能很好地避免 这一过程 解 设可炼得生铁 x 吨 Fe3O4 3Fe 这个关系式很容易找 就是利用 Fe 原子守恒 232 168 580 80 x 1 4 232 168 580 80 x 1 4 解得 x 350 吨 答 设可炼得生铁 350 吨 二 平均值法 二 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适合于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 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 个物理量的平均值 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 一个比平均 值小 就符合要求 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 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如 例例 2 2 称取 30 克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 跟足量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 2 克 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 Al 和 Mg B Cu 和 Mg C Mg 和 Fe D Fe 和 Zn 分析 题目中出现了五种金属 其中四种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如果我们把这个 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 那么它们分别与稀硫酸反应放出 2 克氢气 各需要 Al 18 克 Mg 24 克 Fe 56 克 Zn 65 克 这时我们可以看出 30 克此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2 克 的氢气 而 Al Mg 小于 30 克 Fe Zn Cu Cu 不与稀硫酸反应我们当作需要无数克 这样很容易判断混合物必须是一个大于 30 克的 一个是小于 30 克的 所以答案是 B C 三 十字交叉法 三 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专门用来计算溶液浓缩及稀释 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 混合溶液中某种 离子浓度 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例例 3 3 将某物质的 65 和 30 的两种溶液混合配成 40 的溶液 应取两种溶液的质量 比为 A 2 3 B 1 3 C 1 1 D 1 2 分析 此题一般解法是 先设需 60 溶液 a 克 20 溶液 b 克 则根据混合前后溶质 的质量保持不变则有 a 60 b 20 a b 40 利用这个关系式 求出 a 与 b 的关系 用十字交叉法解则为 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 10 15 2 3 所以答案选 A 四 差量法 四 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 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 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 实际差量 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 理论 差量 列成比例 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如 例例 4 4 将 56 克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 CuO 待完全反应后气体的 质量变为 72 克 求原混合气体中的 CO 的质量分数 分析 此题用一般的解法是先设 CO 的质量为 x 克 则根据题意可得出生成的 CO2质 量为 72 56 x 克 然后根据化学反方程式 可列出比例式 28 x 44 72 56 x 求解 这种解法比较难理清思路 计算量又大 容易出错 而采用差量法解 解 原混合气体中有 x 克的 CO CO CuO Cu CO2 气体质量增加 28 44 44 28 16 x 72 56 16 28 x 16 16 x 28 克 CO 28 56 100 50 答 原混合气体中 CO 的质量分数为 50 五 估算法 五 估算法 有些选择题涉及计算 像这类计算题大多不用计算出确切的数值 只要大约估算一下 再依据题目中的条件 就可得出答案 这样不但不会出现计算失误 也为解决后面的问题 争取了大量的时间 例如 例例 5 5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污染源之一 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 46 7 它是 A N2O B NO2 C NO D N2O5 分析 要你解决此题必须逐一对四个选项计算 但也不必死算 因为我们只要估算一 下结果接近 46 7 的就是答案了 A 的含氮为 28 44 很明显它大于 56 我们把分母看作 50 则它的值是 56 B 的含氮为 14 46 它的值是略大于 28 而绝不会是 46 7 D 的 含氮为 28 108 也很明显它的值是小于 28 那么答案就是 C 了 14 30 这个值接近 50 六 拆分法 六 拆分法 拆分法是将题目中所提供的数值 物质的结构或化学式 化学过程等进行适当拆分 成为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 有助于建立等量关系或进行比较 将计算过程简化 从而达到快 速准确地解题 如 例例 6 6 某温度下 向未饱和的 Na2SO3溶液中加入 20gNa2SO3晶体或 50gNa2SO3 7H2O 都能使溶液饱和 此时 Na2SO3的溶解度为多少 分析 将加入 50gNa2SO3 7H2O 拆分为分别加入 20gNa2SO3晶体和 30gNa2SO3溶液两 部分 其中加入 20gNa2SO3使原溶液饱和 因此加入 30gNa2SO3溶液也是饱和的 只要确定 出 30gNa2S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就能求出该温度下 Na2SO3的溶解度 设 Na2SO3的溶解度为 50gNa2SO3 7H2O 中 Na2SO3的质量为 50 50 25g 所以 30gNa2SO3溶液中 Na2SO3的质量为 25g 20g 5g 根据溶解度定义 可得 解得 S 20g 初中化学计算题形式很多 解题的方法也有很多 不可能千篇一律 在中考中要答好 化学计算题 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练习 考试中要善于把所 掌握的基础知识灵活应运 触类旁通 要善于总结 归纳 吸取教训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三 几点建议三 几点建议 1 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 例如差值 守恒关系 反应规律 选项的数字特点 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 并结合通式 化学方程式 定义式 关系式等 确定应选的方法 2 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 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 尤其是差量 守恒 关 系式等不要弄错 也不能凭空捏造 以免适得其反 弄巧反拙 3 扎实的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