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电子备课及工作计划(含三维目标)_第1页
一年级数学电子备课及工作计划(含三维目标)_第2页
一年级数学电子备课及工作计划(含三维目标)_第3页
一年级数学电子备课及工作计划(含三维目标)_第4页
一年级数学电子备课及工作计划(含三维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教 案案 本本 姓姓 名 名 刘永华刘永华 时时 间 间 20152015 年年 1212 月月 年级 年级 一年级一年级 科科 目 目 数学数学 哈巴河县铁克吐尔玛斯小学哈巴河县铁克吐尔玛斯小学 2 教教 学学 进进 度度 表表 周次周次时间时间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备注备注 1 13 1 3 63 1 3 6 认识平面图形 拼图形 认识图形练习课认识平面图形 拼图形 认识图形练习课 2 23 9 3 133 9 3 13 单元测试 十几减单元测试 十几减 9 9 十几减 十几减 9 9 练习课 十几减练习课 十几减 8 7 6 8 7 6 3 33 16 3 203 16 3 20 十几减十几减 8 8 7 7 6 6 的练习课 十几减的练习课 十几减 5 4 3 25 4 3 2 练习课 练习课 4 43 23 3 273 23 3 27 简单减法应用题 一 简单减法应用题 二 简单减法应用题 一 简单减法应用题 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 5 53 30 4 33 30 4 3 单元测试 分类与整理 一 单元测试 分类与整理 一 分类与整理 二 分类与整理 二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 6 64 6 4 104 6 4 10 数数 数的组成 读数和写数 数的顺序 数数 数的组成 读数和写数 数的顺序 7 74 13 4 174 13 4 17 比较大小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 比较大小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 8 84 20 4 244 20 4 24 认识人民币 一 认识人民币 一 认识人民币 二 认识人民币 二 简单的计算 一 简单的计算 一 9 94 27 5 14 27 5 1 简单的计算 二 简单的计算 二 单元测试 期中复习 单元测试 期中复习 10105 4 5 85 4 5 8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11115 11 5 155 11 5 1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 数进位加法 数进位加法 12125 18 5 225 18 5 22 练习课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 练习课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 两位数减一位 数和整十数退位减法 数和整十数退位减法 13135 25 5 295 25 5 29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练习课 小括号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练习课 小括号 数的连续性加减及应用 数的连续性加减及应用 14146 1 6 56 1 6 5 练习课 整理和复习 单元测试 练习课 整理和复习 单元测试 15156 8 6 126 8 6 12 找规律 一 找规律 一 找规律 二 找规律 二 找规律 三 找规律 三 16166 15 6 196 15 6 19 找规律单元测试 总复习 找规律单元测试 总复习 17176 22 6 266 22 6 26 总复习总复习 18186 29 7 36 29 7 3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 3 课题课题认识平面图形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 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 并能识别这些 图形 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 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敢于创 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数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一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 用学具摞出 体 二 以旧引新 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 观察书上第三 四幅例图 并仿照图用正方体 三棱柱 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 三角形 问 1 你刚才从书上第三 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 三角形 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 体与面的区别 2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 根据学生回答 在图形下板书名称 这 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 板书课题 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 多层练习 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演示 由体引出四个图形 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 请你们去找一找 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 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 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 讨论 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 疑惑 再进 行全班交流 4 分类 新老朋友欢聚一堂 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 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 小组交流讨论 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 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的组合 设计出一幅美丽 4 的作品 2 评选比赛 四人小组互评 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 全课总结 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 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 把它记 下来 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1 完成教材第 5 页和练习一中的 1 题 2 完成教材第 5 页和练习一中的 2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拼图形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剪一剪 拼一拼 摆一摆等方法 加深对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和 圆的感性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初步发展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敢于 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长方形 正方形纸片 小棒 5 课时数课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练习一 2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2 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各一个 二 新授 1 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 如让学生思考 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 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 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 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 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 取出 12 根小棒 想一想 你能摆出几种图形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手 画 4 完成教科书 P4 4 5 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 分组合作 自由拼摆图形 充分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 巩固练习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完成练习第三页的做一做 第 4 页的做一做 1 出示第三页的 做一做 2 出示第 4 页的 做一做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1 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组一个大长方形 还可以拼一个正方形 2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组一个大平行四边形 3 用 4 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组一个大三角形 4 用 6 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组一个六边形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认识图形练习课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6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 摆一摆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辨认和区别这两 种图形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敢于创新 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长方形 正方形纸片 小棒 课时数课时数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哪些是正方体 2 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 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 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 新授 1 取出两个正方体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 取出三个正方体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 取出八个正方体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 通过学生自由拼摆 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 取出四个长方体 如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一种拼成长方体 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5 1 2 完成教科书 P5 第 5 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讲评 3 完成教科书 P7 第 7 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 前面和右面 并懂得上下 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 然 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 完成教科书 P6 第五题 观察 1 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 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 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 你发现了什么 5 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 完成教科书 P7 第六题 6 完成教科书 P7 第 8 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 教师出 示实物演示 7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拼教材第 4 页 你知道吗 中的四个图案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七巧板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5 1 1 7 块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十几减 9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 破十法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 9 的口算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 破十法 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红花 黄花 小棒 课时数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9 十 3 9 十 7 9 十 4 9 十 6 9 十 9 9 十 2 9 十 5 9 十 8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十 12 9 十 13 8 9 十 14 9 十 15 9 十 16 9 十 17 二 新授 1 出示教科书 P10 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有 15 个气球 买了 9 个 还有 几个 想一想 用什么方法计算 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板书 15 9 提问 如果没有图 要算 15 减 9 等于几 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 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9 加 6 得 15 15 减 9 等于 65 2 15 可以分成 9 和 6 15 减 9 等于 6 3 10 减 9 等于 1 l 加 5 等于 6 4 15 减 5 等于 10 再减 4 等于 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 应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 问 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 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想 9 加几得 15 15 减 9 得 6 同时板书得数 6 2 小朋友玩套圈游戏 投了 14 个圈 有 9 个没套中 套中了几个 提问 1 要求套中了几个 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 14 9 2 得多少 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得数 5 3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十几减 9 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 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 同时也鼓 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10 做一做 第 1 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 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 再在方 框里填上数 2 完成教科书 P10 做一做 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 再集体订正 3 完成教科书 P10 做一做 第 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任指几题 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 课堂练习 l 完成教科书 P11 练习二第 1 2 题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11 页练习二第 3 题 2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11 页练习二第 4 题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板书设计 有 15 个气球 卖了 9 个 还有几个 15 9 6 个 9 6 15 个 10 9 1 个 15 9 6 个 1 5 6 个 9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十几减 9 练习课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 9 的计 算 过程 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 计算十几减 9 的算式 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能用 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 9 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 9 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小棒 课时数课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五 教学过程 一 热身赛 8 9 15 9 17 9 6 7 13 9 7 9 18 9 9 5 14 9 11 9 1 集体订正 2 评讲 请你说说 17 9 你是怎样计算的 3 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 师 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 那么老师 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 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 好 下面就进入我们 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板书课题 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 导入 10 师 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 喜欢 师 老师也很喜欢 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 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 你们好 师 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 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 原来灰 太狼趁大家没注意 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 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 当然 这一路上困难重重 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 生 有 师 好 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 速度大作战 师 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 12 9 16 9 14 9 18 9 17 9 11 9 16 9 13 9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 18 9 2 看图写算式 师 跑那么快 大家一定都渴了 看 同学们 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3 力气大作战 师 同学们吃饱了 大力士泰哥要和我们比力气呢 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 小于号 或者等于号 4 3 17 9 15 9 5 9 7 8 9 6 4 9 15 5 16 9 13 9 12 9 9 4 4 地雷大作战 想加算减 师 同学们要小心了 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 12 9 18 9 15 9 11 12 9 18 9 15 9 11 9 5 看图讲故事 师 我们安全的走过了雷区 现在休息一下来讲故事吧 三 活动 师 同学们 在你们聪明才智的帮助下 喜羊羊他们顺利的夺回了宝藏 看 他们 来向我们表示感谢了呢 为了庆祝一下 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 大家准备好了吗 音乐 找朋友 四 师 喜羊羊他们完成了任务 要回羊村去复命了 他们想买一些礼品带给大家 现在请大家一起去自选商场帮他们挑选礼物吧 1 妈妈给了你 16 元钱 你最想买什么 还剩多少钱 2 如果可以买两样 你想买什么 还剩多少钱 五 学习了十几减九的几种计算方法 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说说 15 8 和 13 7 怎样计算 六 谈收获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 大家这节课学会了讲故事 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等很多东西 还利用十几减九 的计算方法 推理出了如何计算十几减八和十几减七这些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 容 七 师 你喜欢灰太狼吗 生 不喜欢 他老做坏事 师 对 灰太狼总喜欢搞破坏 但是老师觉得灰太狼有一个优点 他虽然每次都失 败 但是却从未放弃 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那这节课靠我们大家的智慧 喜羊 11 羊他们一次次战胜灰太狼 灰太狼一次次失败 我们胜利了 我们就是喜羊羊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课后完成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十几减 9 练习课 1 妈妈给了你 16 元钱 你最想买什么 还剩多少钱 2 如果可以买两样 你想买什么 还剩多少钱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课题课题十几减 8 7 6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活动 学会十几减 8 7 6 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掌握十几减 8 7 6 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 8 7 6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 8 7 6 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12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时数课时数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1 口算 2 8 3 9 5 7 6 8 5 7 4 9 2 9 8 8 7 2 看卡片 说出 里应填多少 9 十 16 8 十 13 9 十 15 8 十 17 3 12 9 3 说一说 自主尝试 探究算法 1 出示例 2 1 观察画面 理解图意 复述画面内容 2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列出算式 12 8 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怎么计算的 预设算法 方法一 数一数 点子图 方法二 10 8 2 2 2 4 方法三 8 4 12 12 8 4 4 小结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思考方法 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 它采用 的是 想加算减 的思考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 巩固练习 a 课本 13 页做一做 1 圈一圈 算一算 b 课本 13 页做一做 2 先计算 再说一说你的发现 c 课本 13 页做一做 3 先计算 再说一说你的发现 13 3 出示例 3 1 观察画面 理解图意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 出示鱼缸画面 请学生数一数 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 13 条 移动画面 黑金 鱼隐藏到水草后 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 学生分组讨论 说 一说自己的想法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列出算式 13 7 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 a 摆一摆 b 10 7 3 3 3 6 c 10 6 4 4 3 7 d 7 6 13 13 7 6 13 6 7 4 小结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 改变题意 一共有 13 条金鱼 6 条黑金鱼 红金鱼有多少条 6 学生独立列式 l3 6 7 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4 课堂总结 师 今天我们用数学知识解决了不少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1 动脑计算 7 5 7 8 6 8 12 7 15 8 14 6 2 完成教材 15 页练习三第 2 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十几减 8 7 6 例 2 12 8 4 例 3 13 7 6 10 8 2 10 7 3 2 2 4 3 3 6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4 课题课题十几减 9 8 7 6 的练习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十几减 9 8 7 6 的题目 过程与方法 是学生进一步明确用 破十法 计算的道理 情感 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破十法计算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时数课时数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宣布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上节练习课 二 课堂练习 1 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观察图 说说图的意思 然后列式计算 2 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2 列式计算 3 看图列一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 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图的意思 4 做减法 学生计算 观察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 游戏 三个人一组 列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6 填未知数 填一填 巩固 9 8 7 6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 课堂独立作业 15 做 5 6 9 题 四 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完成教材 16 页练习三 10 题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练习课 11 9 14 7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十几减 5 4 3 2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16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十几减 5 4 3 2 的退位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进行十几减 5 4 3 2 的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进行十几减 5 4 3 2 的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课时数课时数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口算 11 9 16 8 13 7 10 4 10 8 4 8 11 7 13 8 15 6 10 7 1 2 9 7 4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 新授 出示课件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生编题 列式 列出所有问题 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3 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小组听 4 汇报 5 没有差异时 引导学生看算式还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注意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相关的四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6 看 你们做得这么棒 小明想把他的一个气球送给你们 谁帮他解决了问题 气球 就送给谁 气球中有算式 说想法 三 练习 1 你们还记得小狗汪汪吗 出示 今天它也来了 想和你们进行口算比赛 看看你 们谁算的正确 可以吗 课件 得数设置四 五秒 12 4 11 3 13 5 11 4 13 4 12 3 11 2 14 5 2 你们算的这么好 沈老师也送给你们每人一个礼物 快看一看吧 口算卡 快快 算一算 让你们的卡片快快住进它们的楼房 学生贴卡片 7 5 9 12 5 11 6 11 2 11 4 2 3 这张卡片住不进楼 10 3 15 10 房 那我们现在就 14 7 13 8 来盖一所楼房好 16 9 14 9 不好 你还能让 17 10 0 5 哪些算式住进来 2 5 12 7 3 这些居民住进了新家 非常感谢你们 看 他们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谁能得到 17 12 8 13 6 11 7 11 3 12 5 13 4 11 2 14 5 四 作业 书中题 22 页 4 5 6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18 页练习四第 1 2 题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十几减 5 4 3 2 的退位减法 12 3 9 11 2 9 14 5 9 12 9 3 11 9 2 14 9 5 9 3 12 9 2 11 9 5 14 3 9 12 2 9 11 5 9 14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练习课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知识 巩固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在练习中渗透函数思想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计算方法 18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时数课时数 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宣布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 课堂练习 1 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观察图 说说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说说计算方法 2 计算 学生计算 说说计算方法 渗透函数思想 3 连线 学生计算 列式 4 计算 巩固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独立计算 5 用 6 7 13 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6 思考题 9 5 15 7 三 课堂独立作业 计算 19 页 9 题 四 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11 4 12 5 11 5 12 3 并说一说它的算法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十几减 5 4 3 2 练习 12 7 5 只 算法一 因为 10 5 5 5 2 7 所以 12 5 7 算法二 因为 5 7 12 所以 12 5 7 19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简单减法应用题 一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 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已知的条件 想出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根据已知的条件 想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课时数课时数第七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12 8 7 9 17 8 l6 7 15 5 11 2 2 和 一共有多少个 3 20 还剩多少个 二 新授 1 出示教科书 P20 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讲 讲画面 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结合 互述画面内容 2 板书 有 16 人来踢球 现在来了 9 人 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教师 同学们看到这些话 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 16 人来踢球 现在来了 9 人 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 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 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 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 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 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 已知条件和问题 比如 第 1 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 求总数用加法 2 3 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 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 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20 的 做一做 提问 这里有几个条件 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 布置作业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教材 21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汇报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简单减法应用题 有 16 人来踢球 现在来了 9 人 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还有几人没来 16 9 7 人 答 还有 7 人没来 21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简单减法应用题 二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巩固如何解答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解题步骤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时数课时数 第八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完成教科书 P22 第 2 题 二 完成教科书 P22 第 4 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 口头编题 列式计算 全班订正 三 完成教科书 P22 第 1 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 进行编题 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 15 个大字 小红已经写了 7 个 还要写几个 小丽还要写 6 个字 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 条件和问题 再列式解答 全班核对 四 完成教科书 P21 第 3 题 全班同时开始 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 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 22 表扬 五 完成教科书 P23 第 6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再集体订正 教师任意指一两题 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 完成教科书 P23 第 8 题 七 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 P23 第 5 7 题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教材 22 页练习五第九题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 学生列式计算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简单减法应用题 二 例 6 12 7 5 个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整理和复习 一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的综合 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 情感 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熟练进行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23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课时数课时数 第九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的综合 概括能力 2 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 进一步提高每个学 生计算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 20 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 并提问 1 想一想 20 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 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 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 36 道题 二 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 竖着看 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 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 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1 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 1 引导 学生得出 减数不变 被减数越大 差也越大 2 横着看 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 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 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 1 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 1 三 掌握算法 想一想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题 你是怎样算的 四 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 24 列一下吗 五 口算练习 1 教师任指表中一题 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 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 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 做练习六第 3 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 教师计算时间 看谁又对又快 5 完成练习六第 1 题 6 完成练习六第 2 题 六 布置作业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完成教材 25 页练习六的 6 7 8 题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整理和复习 20 以内 的退位减法表 11 9 11 8 11 7 11 6 11 5 11 4 11 3 11 2 12 9 12 8 12 7 12 6 12 5 12 4 12 3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整理与复习 二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2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 20 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正确的进行解题 情感 态度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时数课时数 第十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 一 口算检测 二 复习应用题 1 出示教科书 P25 的第四题 1 让学生口头编题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 列式计算 2 独立练习教科书 P25 的第 5 题 3 出示教科书 P26 的第 8 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 并口头编题 列式计算 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 独立练习教科书 P26 的第 7 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 课堂练习 教科书 P26 的 6 题 四 布置作业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完成教材 25 页练习六的第 5 题 教师提醒学生 注意题中多余的条件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整理与复习 二 11 2 9 13 5 8 26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分类与整理 一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分同一类物品 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 感知分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 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具 课时数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这一次给你们上课 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 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 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 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 引出 分类 师 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 分类 的情景 生举例 27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 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 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 间更整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分类整理 合作探究 一 分类整理 1 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 气球图片 问 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 操作体会分类过程 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 看看 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可以摆一摆 写一写 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 你分了几类 每类有几个 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 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 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 整齐 清楚 师 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师 你怎么知道的 生 这一排最长 师 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 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 表示这一行 记录的项目 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 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 我们也 在下面表示出来 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 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 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师 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 和图对应 3 表示什么 你怎么知道的 师 为了更加清楚整齐 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 下面一行都是个数 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这样 记录真清楚 展示其它记录方法 让学生评价 28 小结 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 3 类 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 表示出来 你们可真棒 3 初步感受 一类 和 一个 的区别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1 完成教材 30 页练习七第 3 题 2 将班里小朋友也一起分一分类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分类 像这样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 就叫分类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分同一类物品 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 感知分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 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29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很多物品中 能把同类的物品分类整理出来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图片 学具盒 课时数课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复习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 谁能说说什么是 分类 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分类 板书课题 分类 二 小组活动 探究新知 1 出示例 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 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 小组交流 要求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 指导看书 a 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 小结 根据不同的标准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 巩固练习 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 分图形 第 30 页第 4 题 要求 想一想 你会怎么分 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 分图片 第 31 页的第 5 题 启发 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 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 你们找到了这么 30 多不同的地方 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 小结分类方法 师 通过活动 我们发现 每找到一种不同 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 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 混合练习 第 31 页的第 6 题 四 应用练习 1 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 32 页第 7 题 引导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 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 然后交流 2 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 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 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 你能有几种分法 a 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 b 集体反馈交流 c 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 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 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31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完成教材 31 32 页练习七第 5 7 题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分类与整理 大人孩子 人数 84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 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 角 分 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 2 学会简单的取币 换币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生活经验 在换币 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模拟购物 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 感知购物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爱惜人民币 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 角 分 2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购物 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 感知购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模拟钱币 课时数课时数 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32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 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买东西要用钱 乘车买票要用钱 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 这节课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有关钱的知识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板书课题 认识人民币 2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 出示第 3 幅图 提问 小朋友在干什么 存钱是为了什么 你有零花 钱吗 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今天 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聪聪和明明 他们要看一看我们同学谁学得最好 二 探究新知 1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 5 套人民币 出示课件 1 仔细看 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区别新版和旧版 以 10 元为例 分别出示新版和旧版的 10 元人民币 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的 这两张 10 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区别纸币和硬币 以 5 角为例 分别出示 5 角的纸币和硬币 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的 这两个 5 角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出示 5 角硬币 背面有什么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 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 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 不要故意 损坏它 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大额人民币 让学生说一说面值是多少 2 学习例 1 1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 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2 教师展示 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按从小到大排列 在展示以角位单位的人民币 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3 说一说 还可以按什么分类 质地 数的大小 新旧版 4 让学生数一数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比一比哪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最 多 那种最少 5 说一说两种 10 元 50 元 100 元的人民币的币值是相同的吗 它们的图案 颜 色各有什么特征 6 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 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要做成硬币 7 观察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 像这样 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 这叫做样币 是不可以使用的 3 学习例 2 1 师生做换钱游戏 师出示 2 角币 并提问 用 1 角币来换老师的 2 角币 应用几个 教师出示一张 5 角币 并提问 用 1 角币来换老师的 5 角币 应用几个 学生在例 2 中上面两题的空白位置上填数 2 继续做换钱游戏 33 教师出示一个 1 元的硬币 并提问 你应拿几个 1 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 1 元的硬币 学生在自己在桌上先摆出 1 个 1 元的硬币 或纸币 再摆出与 1 元等价的 10 个 1 角硬币 3 教师出示 三 练习 1 做一做 1 第 1 题 让学生同做换钱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 系的理解 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 第 2 题 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 进一步掌握 1 元 10 角 的关系 同时通 过对物价的了解感受 1 元的币值 2 完成练习九 1 4 题 四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作作 业业 设设 计计 1 填空 1 1 张 5 角饯可以换 张 1 角钱 2 1 张 1 元钱可以换 张 5 角钱 3 1 张 1 元钱可以换 张 1 角钱 2 填空 70 分 角 3 元 角 8 角 分 10 角 元 50 角 元 20 角 元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认识人民币 1 元 5 角 1 角 1 分 2 分 5 分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 34 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课题课题 认识人民币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 角 分 并知道 1 角 10 分 过程与方法 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较熟练地进行人民币地等值交换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模拟人民币 课时数课时数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初案初案 个性设计 个案 个性设计 个案 35 一 复习 1 1 元 角 2 学生同位做换钱游戏 1 用 1 元的可以换几个 2 角的 2 用五角的可以换几个 2 角的和几个 1 角的 二 探索新知 1 学习例 3 1 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先分别出示面值是 2 元 5 元 10 元的人民币 并提问 用面值是 1 元的人 民币和老师兑换 应该用几张 让学生将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 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 说出自己思考的 过程 思考过程 2 元里面有 2 个 1 元 所以要用 2 张 1 元的 2 教师在出示面值是 20 元 50 元 100 元的人民币 让学生用面值是 10 元的人 民币和老师兑换 指名说一说怎样兑换的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过程 20 元里面有 2 个 10 元 所以要用 2 张 10 元的 3 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在书上填写例 3 全班一起订正 4 在我们是日常生活中 这些以 元 为单位的面值的人民币的使用率是最多的 2 学习例 4 1 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一角的硬币或纸币 同位两个做换钱游戏 1 角可以换几枚 1 分的硬币 2 组与组之间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