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25讲仿真预测知能闯关_第1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25讲仿真预测知能闯关_第2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25讲仿真预测知能闯关_第3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25讲仿真预测知能闯关_第4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25讲仿真预测知能闯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化方案优化方案 2013 2013 年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年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三第 2525 讲讲 仿真预测知能闯关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1 2011 高考福建卷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 走进京剧 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 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解析 选 A 乾隆末年 三庆班进京演出 道光年间 湖北汉剧艺人进京 参加徽班 演出 形成 徽汉合流 的局面 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即后来的京剧 同治 光绪年 间 京剧走向成熟 出现了 同光十三绝 京剧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剧种 民国以来 又逐 步走向世界 成为民族瑰宝 综上所述 可知选择 A 项 2 2011 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 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 有时存在 违背史实的错误 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岳飞说 身为南宋子民 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 汉武帝对卫青说 此番出兵匈奴 责任重大 愿大胜而归 C 顾闳中在画 韩煕载夜宴图 D 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解析 选 A 1127 年 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 年号建炎 后来定都临安 史 称南宋 岳飞虽然是南宋抗金名将 但 南宋 是后人的称谓 岳飞不可能说 身为南宋 子民 故 A 项不符合史实 其他三项均符合史实 3 2011 高考安徽卷 下图为苏轼的 枯木怪石图 有评价说 枝干 虬 qi 盘 曲 屈无端倪 石 亦怪怪奇奇 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 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B 笔才一二 像已应焉 C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D 以清雅之笔 写山林之气 解析 选 A 从对该画的评价看 这幅画主要体现了苏轼对意境的追求 符合这一特 征的绘画风格是 A 项 B 项体现的是写实风格 C 项与图片不吻合 D 项与该画浓墨重笔的 画风不符 4 2010 高考重庆卷 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 歌杨柳岸晓 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与 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解析 选 D 词作为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影响深远 宋词可分为两大流派即以柳永 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 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题干中的 学士词 即为苏轼 的词 故选 D 项 5 2010 高考安徽文综卷 西晋杜育的 荈赋 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 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 其中最合理 的是 A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2 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 唐代 茶经 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 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 选 B 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是考古发掘遗迹及古代历史典籍史料 文学作品和 古代传说虽对印证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 但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 由此可知 A 项和 D 项表 述都不准确 不符合探究历史的方法 茶经 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但并不能由此 推断茶起源于唐代 因此 C 项也不准确 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的反映 但 也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因此不能单凭文学作品的内容就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故最合理的是 B 项 6 2011 高考江苏卷 据 与公肃甥书 记载 忆昔时邸报 至 明 崇祯十一年方 有活板 版 自此以前 并是写本 对 活版 理解正确的是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 选 D 材料显示明代才开始使用活版印制邸报 这说明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 最晚 故 D 项正确 材料只能说明活版印制邸报始于明朝 并不能说明活版技术使用始于 明朝 故 A 项错误 材料并未显示活版以前所有信息均用手抄 也未体现活版最早使用的 是木活字 故 B C 两项错误 7 2010 高考全国文综卷 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 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 不一二 盖传写不给 今 雕 板大备 士庶之家皆有之 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解析 选 C 由材料中 今 雕 板大备 士庶之家皆有之 可知雕版印刷技术有利于 儒家经典的传播及文化的发展 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不正确 材料中 士庶之家皆有之 并不能说明人们以藏书为时尚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儒者地位变化 故 B 项不正确 D 项表 述不全面 8 2010 高考安徽文综卷 节选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 构成这一独特的 科技体系的有农 医 天 算四大学科 以及陶瓷 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 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 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 独特建树 的 主要原因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概括特点 可以结合材料中四大学科以及三大技术具体内容 来分析隐含的特点 如农 医 天 算 陶瓷等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从这个角 度入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 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可从农业在古代 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政府对待农业的态度和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答案 实用性 继承性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农耕 经济的需要 9 2010 高考江苏卷 节选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 盛于宋 到宋代 茶叶已成 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 一日不可以无 的日常消费品 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 响 材料 东京 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 余皆居民或茶坊 茶坊每五更点灯 博易 买卖衣物 图画 花环 领抹之类 至晓即散 谓之鬼市子 又北山子茶坊 仕 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茶坊 瓦肆等大量兴起 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 布局 思想 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商业发展与建筑 思想 文化等联系的理解 可以从宋代的商 3 业布局 出现了理学体系 出现了反映市井生活的宋词等方面回答 答案 城市商业布局 打破市坊界限 思想 出现了一个以 理 或 天理 为核心 的观念系统 理学 文学 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 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 宋词 一 选择题 1 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蔡侯纸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 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 C 纸最早用于绘制地图 D 纸最早是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发明的 解析 选 B 抓住图片下方文字中的关键词 西汉 而 A 项中的 蔡侯纸 出现于东汉 故可排除 而 C D 两项表述不 符合历史事实 正确选项为 B 2 右图是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 志 华夏苍穹 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 司南 下列对 司南以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 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 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提供了条件 指南针的使用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A B C D 解析 选 D 司南是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仪器 还不 是实用的指南针 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汤勺形 由其勺柄指示南方 排除 解释正确 3 2011 年 10 月 19 日 有 印刷活化石 之称的木活字印刷亮相福建宁化 如下图 对此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活字印刷开端于北宋 此印刷技艺属于文化和自然遗产 图一所刻的 木 应是反文单字 它的发现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A B C D 解析 选 D 图中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4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有 讲究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注 重实验科学 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A B C D 解析 选 A 正确 错误 注重实验是近代科学的特点 错误 中国古代科 学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5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下图所示 车 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 逐渐形象化 B 逐渐多样化 4 C 逐渐简约化 D 逐渐国际化 解析 选 C 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 再从小篆到隶书 楷书的演变 主要经历 了由繁到简的变化 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 6 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 是再认 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 从 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 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 战国 时期的冶铸技术 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 A B C D 解析 选 B 编钟是乐器 能体现音乐的发展水平 编钟是青铜乐器 也体现了冶铸 技术的发展 错金云纹也显示了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 故 正确 而 在图片中没有 体现 可排除 7 在先秦时期 中国的音乐艺术已较为发达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出现了柔美的南国 清商乐 湖北随县出土青铜编钟 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 理 产生 十面埋伏 等一大批名曲 A B C D 解析 选 C 清商乐 出现于东晋 中 十面埋伏 产生于明清时期 不符合 题干的时间要求 8 2012 南京师大附中模拟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去年潼关破 妻子隔绝久 麻 鞋见天子 衣袖露两肘 反映的是作者 A 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B 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C 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D 忧国忧民情怀 解析 选 C 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作者衣着破烂 与家人分别已久 真实反 映了当时由于安史之乱 社会动荡 人民受苦的场景 9 下图是 1958 年 6 月 20 日 邮电部发行的编号为纪 50 的纪念邮票 关汉卿戏 剧创作七百年 这位世界艺术大师的代表作是 A 桃花扇 B 金瓶梅 C 窦娥冤 D 西厢记 解析 选 C 桃花扇 是孔尚任的作品 金瓶梅 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窦娥冤 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西厢记 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 C 项 10 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 他的词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其中 会挽雕弓如 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主要描写的是 A 古战场景色 B 农村风光 C 爱国志士形象 D 市民的生活面貌 解析 选 C B D 两项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 A C 两项相比较 A 项是对题干材料 的望文生义 符合题意的应是 爱国志士形象 即是 射天狼 的含义 11 下列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5 A 图一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图二 长征 1 号运载火箭 C 图三 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 D 图四 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 解析 选 B 注意提炼图片传达的历史信息 图二反映的科技成就是我国研制的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12 中国超级计算机 天河一号 计算一秒 则相当于全国 13 亿人连续计算 88 年 而用 天河一号 计算一天 一台当前主流电脑则需要算 160 年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现 在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火车在中国 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还在中国 下列科技成就不属 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 一箭多星 发射技术 B 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 建立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 D 籼型水稻培育成功 解析 选 D 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在 1973 年 属于 文革 期间 故选 D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 所有这些 18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技术 包括其改进的策略 都完全可以 由中国人在 14 世纪时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 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 用 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 因此 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 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 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 而在 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知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马克 尔文 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 材料 2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 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缺乏逻辑 推论思维 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 认为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的社会 文化 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 中华科学文明史 材料 3 当时 18 世纪 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 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 不但 无利可图 甚或会本钱无归 经济学上的 边际获利递减率 因此富裕人家 多不愿其 子弟外出 开创 新天地 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 娶妻纳妾之余 抽上大烟 胜于外出生 事冒险 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在此情境下 浪费人力的文化 逐渐成形 妇女裹小脚 坐八人大轿 妻妾奴婢成行 都 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 与此对应 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 便变为 非当务 之急 了 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迁 材料 4 中国的发明创造也是引人注目地随着时间而起伏不定 直到公元 1450 年左右 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 也先进得多 甚至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 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 铸铁 深钻技术 有效的牲口挽具 火药 风筝 磁罗 6 盘 活字 瓷器 印刷 不算菲斯托斯圆盘 船尾舵和独轮车 接着 中国就不再富于革 新精神 贾雷德 戴蒙德 枪炮 病菌与 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 1 上述材料均谈及中国古代的科技问题 其观点所具有的共识之处有哪些 2 材料 2 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 你是否认同 为什么 3 材料 1 和材料 3 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 其共同认识是什么 你是如 何理解的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 能力 第 1 问直接从材料中总结即可 第 2 问可任选一种观点 但要充分说明理由 重 点要联系背景说明 第 3 问认识从材料中总结 理解主要从经济发展与科技的关系来说明 第 4 问注意分清角度从政治 经济 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 都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卓著 而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逐渐停滞落后 2 认同 中国传统的 学而优则仕 唯有读书高 等观念 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 经以应科举 是造成科技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认同 中国科技在公元 1400 年以前一直领先西方 期间儒士大夫和儒学一直居于中 国社会的主导地位 明代 公元 1400 年前后 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 而明代则是儒士大 夫和儒学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开始衰落的年代 任答一种观点即可 3 共同认识 都认为在 18 世纪以后 中国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经济动力 经济发展是 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来源 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体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和分散性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