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第1单元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第1单元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第1单元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第1单元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优化方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第1单元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社会变革和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社会变革和文化 1 2010 年高考山东文综卷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 仁爱 思想 B 墨家 兼爱 思想 C 儒家 礼治 思想 D 墨家 非攻 思想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内涵的认识 材料的含义是对待别的国 家 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国 家 人一样 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 这是墨家的 兼爱 思想 B 正确 D 错误 儒家的 仁爱 礼治 思想体现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A C 两项错误 2 2010 年高考上海单科卷 春秋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 替 天下百姓打算 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 为君主作参谋 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 春秋战国时代 法家主张厉行法治 加强 君主集权 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 由此可知 B 项正确 儒家主张 仁 和 仁政 道家讲 求自然无为 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 均不符合题干 专替君主打算 的要求 由此可排除 A C D 三项 3 2009 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 儒 道 墨 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 兼相爱 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 抱法处势则治 背法去势则乱 D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解析 选 D A 项是墨家 B 项是儒家 C 项是法家 D 项是道家老子的话 4 2009 年高考广东单科卷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楚辞 D 诗经 解析 选 D 老子 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 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 统治者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 楚辞 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 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 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地反映平民生活 而 诗经 是我国最早 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诗歌 305 篇 分为风 雅 颂三 类 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多为民间的歌谣 诗经 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的 社会生活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5 2009 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 秦地广人寡 故草不尽垦 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 利其田宅 使其 务本于内 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 制阡陌 任其所耕 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 国富兵强 天下无敌 通典 食货 材料 2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 议兵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商鞅为什么要 诱 三晋之人 三晋之人为什么 会受商鞅之 诱 结果如何 2 根据材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 2 说法的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 理解材料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同时 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 准确 合理的解读 第 1 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 最大限度地提 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 第 2 问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 答案 1 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 增强经济实力 利其田宅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 耕织 免除徭役 经过几年的努力 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 是商鞅变法实行的奖励军功 按功受爵 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的结果 使三晋之人为秦 所用 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2011 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目标教学检测 下列选项中 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 变化的是 相地而衰征 令民为什伍 为田开阡陌封疆 民年五十 免役 收庸 A B C D 解析 选 D 令民为什伍 是商鞅变法时政治方面的措施 发生在隋朝 此两项 均不符合题意 2 2011 年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 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61 周年 淮河流域的治 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历史上位于淮河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芍陂 C 郑国渠 D 江南河 解析 选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四项水利工程中只有芍陂在淮河流域 3 某校组织学生探究 春秋战国手工业发展史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下列是学生 们找到的一些资料 能与探究活动主题相吻合的有 使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莲鹤方壶图片 史书中有关用曲造酒的记载 手工业工艺专著 考工记 的网络资料 A B C D 解析 选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夹纻技术 莲鹤方壶 用曲造酒 考工记 等都与春 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密切相关 故 均符合题意 4 2010 年石家庄模拟 郭沫若在 奴隶制时代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 一文中认为 春秋 在鲁宣公十五年 前 594 年 有 初税亩 的记载 虽然仅仅三个字 却含有极其重 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 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主要是指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改革实质的认识 春秋时期的改革在客观上承认 了土地的私有权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奴隶社会的崩溃 5 2011 年武汉调研 战国时期实行 食有劳而禄有功 使有能而赏必行 罚必当 夺淫民之禄 以来四方之士 的主张打击了 A 新兴地主 B 奴隶主贵族 C 商人 D 农民 解析 选 B 第一句材料主要反映了奖励耕战 而对理解本题具有直接作用的是第二句 材料中的 夺淫民之禄 关键是对 淫民 的理解 在当时享有 禄 的是奴隶主阶级 所以这里的 淫民 应该指奴隶主贵族 6 2010 年 8 月 8 日凌晨 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电力 交通 通信中断 8 月 8 日 12 时 温家宝总理赶赴舟曲 指导抢险抗灾工作 这体现 了历史上百家争鸣时期 A 尚力 尚贤 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 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 无为而治 的道家思想 解析 选 B 从 指导抢险抗灾工作 体现了关注民生 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7 下面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 下列表述中属于 巨碗 上 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 维护周礼 贵贱有序 有教无类 A B C D 解析 选 C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人物是孔子 是孔子的 克己复礼 的思想 体现了孔子思想落后的一面 与 思想精华 不符 故排除 而 是孔子思想的精华 部分 8 表现墨家 兼爱 非攻 思想的巨片 墨攻 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 今天 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 墨子坚决反对 攻伐无罪之国 即所谓 非攻 但同时 他又在 墨子 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 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 人员的配备等 这说明 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 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墨子主 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墨子的 非攻 带有虚伪性 A B C D 解析 选 B 结合墨家学说的基本内容加以分析 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墨家不可能反 对一切战争 故 错 从墨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看 是不正确的 9 如图韩非子的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 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 之类也 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 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治理 国家的政策 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 B C D 解析 选 C 自然万物是变化的 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老子道家思想 错误 韩 非子以 守株待兔 的故事讽刺保守和守旧 强调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应与时俱进 错误 10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 孔子在 编订 诗经 时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是因为 A 韩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国家 B 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韩国 C 孔子曾周游至韩 没有受到礼遇 用心 爱心 专心 4 D 韩国文化落后 无诗可选 解析 选 B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 770 年 结束于公元前 476 年 公元前 403 年 韩赵 魏三家分晋 始有韩国 晚于 诗经 记载的最晚时期春秋中叶 11 与右图所示事件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是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清明节 D 春节 解析 选 B 从图片内容分析 应是纪念屈原 故为端午节 12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记载 扁鹊过齐 齐桓侯客之 入朝见 曰 君有疾在 腠理 不治将深 后五日 扁鹊复见 曰 君有疾在血脉 不治恐深 后五日 扁鹊复见 曰 君有疾在肠胃间 不治将深 从中可以得出 A 扁鹊通过切脉对齐桓公进行了诊断 B 四诊法结合运用 诊断疾病 C 望气色是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 D 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 他被奉为 脉学之宗 解析 选 C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 材料反映扁鹊以望气色进行诊断疾病 二 非选择题 第 13 14 题各 20 分 共 40 分 13 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 同一时期的不同政策都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不可 估量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张荫麟在 中国史纲 中指出 当战国开场的前后 秦在 七雄 中算是最不 雄的一国 直至孝公变法时 秦人还不脱狄之俗 材料 2 剑桥中国秦汉史 认为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 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 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以致它可以名之为 革命 请回答 1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指出 战国开场 时秦的 国情 和所面临的 时代潮 流 分别是什么 10 分 2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 秦所取得的 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的 成就 主要指什 么 请以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中的若干具体措施为例 简要分析这些决策与 成就 之间的关 系 10 分 解析 本题以战国七雄之一 秦国的发展作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第 1 问秦的 国情 只需从材料中概括即 可得出 至于所面临的 时代潮流 则要结合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从政治 经济等方面加 以分析阐述 第 2 问实际上在考查商鞅变法这一知识点 只要熟悉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即可准确得出答案 答案 1 国情 七国之中最落后的国家 文明程度较低 时代潮流 铁农具使用范围 扩大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诸侯争霸 战争频繁 统一趋势逐步形成 2 成就 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 式 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 若学生答出使秦国从奴隶制逐渐转变为封建制 等 亦可 关系 废井田 确立土地私有制 奖励军功与按功受爵 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废分封 行县制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仁者爱人 孝悌也者 其为人之本也 论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材料 2 仁者无敌 孟子 梁惠王上 材料 3 下图分别是 仁 字饰品和北京街头的 仁 字广告牌 请回答 1 仁 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 分 2 仁 与 孝 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体系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4 分 3 你是怎样理解孟子 仁者无敌 思想的 8 分 4 从材料 3 中可以看出 仁 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 4 分 解析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