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ZBQ ZB 保保定定眺眺山山轨轨枕枕厂厂 企企业业标标准准 Q BZ J J03 04 04 2013 代替Q BZ J03 04 2012 混凝土枕产品检验标准 2013 08 20 发布2013 08 25 实施 保保 定定 眺眺 山山 轨轨 枕枕 厂厂 发发布布 1 Q BZ J 03 04 2013 混凝土枕产品检验标准 1 总则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枕的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产品判定规则 标志及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我厂生产的标准轨距铁路用 型 型 Y F 型 X 型 型 a 型 c 型 Q 型 新 Q 型 qc 型 预应力混凝土枕 岔枕 1 1 本标准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枕产品划分见表 1 表 1 预应力混凝土枕发证单元 产品品种 规格型号 产品单元产品品种规格型号 Y F 型 X 型 a 型 c 型 新 Q 型桥枕 即 qa 型 有挡肩枕 客运专线桥枕 即 qc 型 有砟轨道混 凝土枕 混凝土岔枕 一般线路混凝土岔枕 注 产品申请许可证时替代原则如下 1 a 型和 c 型 c 型可替代 a 型枕 2 qa 型和 qc 型 qc 型可替代 qa 型枕 3 一般线路岔枕 任一图号岔枕可互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XK17 002 预应力混凝土枕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TB T2190 2013 混凝土枕 TB T 3300 201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TB T 3299 201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桥枕 TB T3080 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 TB T1879 预应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TB T1878 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TB10425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 定义与分类定义与分类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3 1 合格 符合 满足规定的要求 3 23 2 不合格 不符合 没有满足某些规定的要求 3 33 3 修品 在规定要求范围内的缺陷 经修补后使产品外观更加美观 3 43 4 批号 轨枕生产日期即为批号 用六位数表示 3 53 5 露筋 Q BZ J 03 04 2013 2 轨枕内部钢筋应被混凝土包裹而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现象 3 63 6 裂缝 轨枕表面伸入混凝土内部的缝隙 3 73 7 油肩 轨枕挡肩部位被油脂类物质渗入而造成的缺陷 3 83 8 粉肩 轨枕挡肩部位由于漏桨引起的松散现象 3 93 9 磕肩 轨枕挡肩部位被磕损造成的缺陷 3 103 10 掉肩 自轨枕承轨槽根部产生的挡肩部位与轨枕主体间开裂分离 3 113 11 碰伤 掉角 轨枕养护完成后表面或端部的混凝土被碰掉所造成的损伤 3 123 12 预留孔孔瘤 预留孔内壁固结的水泥砂浆 3 133 13 主筋外伸长度 因生产工艺形成的主筋伸出轨枕端部以外的长度 3 143 14 砂团 因细骨料没有搅拌开 轨枕养护脱模后 在轨枕表面出现堆积现象 4 4 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 4 1 质检科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 静载抗裂强度及轨枕质量负责检验 确保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得出厂 4 2 轨枕应按批检验 同样材料和工艺 同一班次制成的同一型号轨枕 为一批 4 3 轨枕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4 3 1 预应力混凝土枕出厂检验项目 表 2 出厂检验项目 产品 单元 产品品种规格型号 执行的标准名称 标准代 号 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1Y F 型枕 混凝土枕 TB T2190 2013 静载抗裂强度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2新 型枕 混凝土枕 TB T2190 2013 静载抗裂强度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3 a 型枕 混凝土枕 TB T2190 2013 静载抗裂强度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静载抗裂强度 4 c 型枕 TB T 3300 201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 混凝土轨枕 预埋套管抗拔力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有砟 轨道 混凝 土枕 有挡肩枕 5 qa 型枕 TB T 2190 2013 混凝土枕 静载抗裂强度 产品 单元 产品品种规格型号 执行的标准名称 标准代 号 检验项目 预埋套管抗拔力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6 qc 型枕 TB T 3299 201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 混凝土桥枕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Q BZ J 03 04 2013 3 静载抗裂强度 预埋套管抗拔力 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混凝土弹性模量 混凝土岔枕7 一般线路岔 枕 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 TB T3080 2003 静载抗裂强度 4 3 2 型式检验项目 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28d 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岔枕 外观 质量和各部尺寸 静载抗裂强度 轨枕疲劳强度 轨枕疲劳破坏强度 预埋套管抗拔力 在下列情况下 进行型式检验 a 轨枕批量投产前 b 连续生产 2 5 年 岔枕每 3 年 时 c 材料 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 d 停产一年及以上 岔枕为三年 又恢复生产时 e 当用户有要求时 可按要求进行全部或部分项目的型式检验 5 5 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5 1 检验依据 5 1 1 产品标准 各产品标准见表 2 5 1 2 产品图纸 经铁道部部级技术鉴定 审查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标准图 通用图或不设计图 即各铁 路设计院设计且经铁道部或其他主管部门认可的图纸 5 2 检验项目 5 2 1 有砟轨道混凝土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见表 3 1 3 7 所示 5 3 判定标准 各规格型号产品判定标准按表 4 1 4 7 进行 A B 关键尺寸 C 类检验任一类不合格 均判为检验不合格 6 6 产品的标识和存放产品的标识和存放 6 1 标识和证明书及入库单的签发 6 1 1 轨枕顶面应按设计图纸的部位印压下列标记 轨枕型号 制造厂名 制造年份 模节号 合格的轨 枕应在其侧面加盖生产日期 每 4 根轨枕有一根标出 6 1 2 合格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各项 a 制造工厂名称 b 轨枕型号 c 批号 d 轨枕数量 e 检验结果 f 制造日期 g 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h QS 生产许可 6 2 经上述检验合格由质检科核对后签发轨枕合格证及产品入库单移交销售科入库 Q BZ J 03 04 2013 4 表表 3 3 1 1 Y Y F F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1静载抗裂A 1 受检区截面在检验荷载下持荷 3 分钟不出现裂缝 2 检验荷载值 轨下截面 170kN 枕中截面 110kN 枕倒置 102kN 枕正置 按 TB T1879 2002 预应力 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1 型式检验 6 根 2 出厂检验每批 抽取 3 根 500kN 轨枕静载试 验机 5 倍照明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出池后 48 小时之内的轨枕 2 每枕 3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轨枕共 18 个检验数 3 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值 其 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 未达标 2 疲劳强度A 1 轨枕在疲劳荷载下 循环加载 2 106次 卸荷回零后 3 分钟 受拉 区下缘钢丝处的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 于 0 05mm 2 疲劳荷载值 轨下截面 Pmax Pmin 185kN 37kN 枕中截面 Pmax Pmin 140kN 28kN 按 TB T1878 2002 预应力 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的 规定进行 2 500kN 轨枕疲劳试 验机 20 倍读数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28 天的 6 根枕 2 每枕 1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轨枕 6 个检验数 检测 3 个轨下截面及 3 个枕 中截面 3 每一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值 其中 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 达标 3混凝土脱模强度A 45 0MPa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组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试 件 核查企业记录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1 池 压力试验机 10 批 4混凝土 28d 强度A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合格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检验批混凝土 28d 抗压强 度试件 核查企业记录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小 样本 压力试验机 10 批 5 断丝 A0 根目测原设计丝位是否少丝1目测 6 预留孔上孔直径C45 3 0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钢直尺或卡尺直接测量 4150mm 钢直尺 7 预留孔距轨槽面 120mm 深处偏 离中心线距离 B 6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孔斜测量器测量 4专用孔斜测量器 Q BZ J 03 04 2013 5 表表 3 3 1 1 Y Y F F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单位 单位 mm Q BZ J 03 04 2013 6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8 上排预应力钢丝至 枕顶面距离 B 99 5 3 0 将 300mm 钢直尺竖立在枕端部平坡上 将 150mm 钢直尺紧贴枕端 面 并立于上排外侧钢丝上 两尺相交处读取数据 4 300mm 钢直尺 150mm 钢直尺 9 最上与最下两排钢丝间 距离 B91 2 0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的垂直距离 4 300mm 游标卡 尺 10 外侧两排钢丝间距 离 B107 2 0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间的水平距离 4 300mm 游标卡 尺 11 同一承轨槽底角间 距离 B305 1 5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角间距离 4500mm 钢直尺 12 两承轨槽外侧底角 间距离 B1822 2 0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25m 钢卷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3 承轨槽底角至预留 孔中心距离 B45 5 2 0 将孔距测量器托板垂直插入预留孔中 移动测尺使其与承 轨槽底角线接触并垂直 读出孔心位置偏离值 4 专用孔距测量 器 14 轨底坡B 1 0 300将坡度尺置于两承轨槽的同侧 用塞尺检查空隙厚度 2 专用坡度尺及 塞尺 15 长度C2500 10用钢卷尺在轨枕两侧沿轴线直接测量轨枕长度 25m 钢卷尺 轨下 201 5 3 16 断面高 度 枕中 B 165 5 3 测两承轨槽中心截面与枕中截面 将厚度尺滑爪紧贴轨枕 顶面 移动测尺 使固定爪抵住轨枕底面 读取测尺读数 检验前应清除底面残渣 6 500mm 游标卡 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7 轨底凹形花纹深度 C10 3 5 在轨枕一端选 3 个典型凹花 深 中 浅 测量 用 150mm 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 用另一 150mm 钢直尺置于 凹花底部 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值 6150mm 钢直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每端 3 个 测量值 其中若有 1 个超 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18 肉眼可见裂纹A 不得有掉肩及 其他肉眼可见 裂纹 目测1目测 19 承轨部位表面缺陷B 表面应光滑 孔 周不上鼓 气 孔 粘皮 麻 面等缺陷长度 20 深度 5 在承轨槽范围内检查孔周无上鼓 检查气孔 粘皮 麻面 等缺陷的长度和深度 2 300mm 钢直尺 150mm 游标卡 尺 Q BZ J 03 04 2013 7 表表 3 3 1 1 Y Y F F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20 挡肩中部表面 缺陷 C 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 内 油肩 粉肩面积 5 磕肩不允许长度 10mm 深度 2mm 在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检查磕肩 油肩 粉肩 等缺陷的宽度和深度 4 300mm 钢直尺 150mm 游标卡 尺 21 其他部位表面 缺陷 C 长度 100mm 深度 10mm 的气孔 粘皮 麻 面等 检查承轨槽以外轨枕表面的麻面 蜂窝及干灰堆垒和 夹杂物的长度与深度 1 300mm 钢直尺 150mm 游标卡 尺 22 端部破损掉角C长度 100检查枕端部破损或掉角长度 2150mm 钢直尺 23 端部预应力钢 丝露筋长度 B 20测量端部混凝土未包裹住钢丝的孔洞深度 2 0 7mm 钢丝 150mm 钢直尺 24 端部预应力主 筋外伸长度 C 10测量主筋伸出枕端部长度 2 150mm 钢直尺 在每枕两端以缺陷最大 处记测量值 25 螺旋筋和箍筋 的露筋 C不允许检查承轨槽及其他部位有无露筋 2 目测 26 预留孔孔瘤C不允许目测4 目测 27 标记 A 在规定部位压出轨枕型号 制造厂 制造年份 模节 号 检查有无标记及标记的正确性 1 目测 Q BZ J 03 04 2013 8 表表 3 3 2 2 新新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1静载抗裂A 1 受检区截面在检验荷载下持 荷 3 分钟不出现裂缝 2 检验荷载值 轨下截面 170kN 枕中截面 125kN 枕倒置 116kN 枕正置 按 TB T1879 2002 预应力混凝 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的规定 进行 1 型式检验 6 根 2 出厂检验每批产 量抽取 3 根 500kN 轨枕静载 试验机 5 倍照明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出池后 48 小时之内的轨 枕 2 每枕 3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轨枕 共 18 个检验数 3 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值 其 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 未达标 2 疲劳强度A 1 轨枕在疲劳荷载下 循环加载 2 106次 卸荷回零后 3 分钟 受 拉区下缘钢丝处的残余裂缝宽度不 得大于 0 05mm 2 疲劳荷载值 轨下截面 Pmax Pmin 180kN 36kN 枕中截面 Pmax Pmin 135kN 27kN 按 TB T1878 2002 预应力混凝 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2 500kN 轨枕疲劳 试验机 20 倍读数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28 天 的 6 根枕 2 每枕 1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轨枕 6 个检验数 检测 3 个轨下截面及 3 个 枕中截面 3 每一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值 其中 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 达标 3混凝土脱模强度A 45 0MPa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 压 1 组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试件 核查 企业记录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1 池 压力试验机 10 批 4混凝土 28d 强度A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合 格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 压 1 检验批混凝土 28d 抗压强度试件 核查企业记录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小样 本 压力试验机 10 批 5 断丝 A0 根目测原设计丝位是否少丝1目测 6 预留孔上孔直径C45 3 0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 钢直尺或卡尺直接测量 4150mm 钢直尺 7 预留孔歪斜 B 6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 孔斜测量器测量 4专用孔斜测量器 Q BZ J 03 04 2013 9 表表 3 3 2 2 新新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8 上排预应力钢丝 至枕顶面距离 B95 3 0 将 300mm 钢直尺竖立在枕端部平坡上 将 150mm 钢直尺 紧贴枕端面 并立于上排外侧钢丝上 两尺相交处读取 数据 4 300mm 钢直尺 150mm 钢直尺 9 最上与最下两排 钢丝间距离 B103 2 0 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的垂直距离 4 游标卡尺 10 外侧两排钢丝间 距离 B144 2 0 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间的水平距离 4 游标卡尺 11 同一承轨槽底角 间距离 B305 1 5 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角间距离 4 500mm 钢直尺 12 两承轨槽外侧底 角间距离 B1818 2 0 测量两承轨槽内侧边缘处距离 2 5m 钢卷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3 承轨槽底角至预 留孔中心距离 B45 5 2 将孔距测量器托板垂直插入预留孔中 移动测尺使其与 承轨槽底角线接触并垂直 读出孔心位置偏离值 4 专用孔距测量器 14 承轨槽坡度与设 计坡度偏差 B 1 0 300 将坡度尺置于两承轨槽的同侧 用塞尺检查空隙厚度 2 专用坡度尺及塞尺 15 长度 C2500 10 用钢卷尺在轨枕两侧沿轴线直接测量轨枕长度 2 5m 钢卷尺 轨下205 5 3 16 断面高度 B 枕中175 5 3 测两承轨槽中心截面与枕中截面 将厚度尺滑爪紧贴轨 枕顶面 移动测尺 使固定爪抵住轨枕底面 读取测尺 读数 检验前应清除底面残渣 6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7 承轨槽中部宽度 B168 2 0 测量承轨槽中部宽度 2 300mm 钢直尺 18 轨底凹形花纹深 度 C 10 3 5 在轨枕一端选 3 个典型凹花 深 中 浅 测量 用 150mm 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 用另一 150mm 钢直尺置于 凹花底部 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值 6 150mm 钢直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每端 3 个 测量值 其中若有 1 个超 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19 裂纹与挡肩 A 不得有掉肩及其 他肉眼可见裂纹 目测 1 目测 Q BZ J 03 04 2013 10 表表 3 3 2 2 新新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20 承轨部位表面缺陷 B 长度 100mm 深度 10mm 的气孔 粘皮 麻面等 在承轨槽范围内检查孔周无上鼓 检查气孔 粘 皮 麻面等缺陷的长度和深度 2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1 挡肩缺陷 C 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 油肩 粉 肩面积 5 磕肩不允许长度 10mm 深度 2mm 在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检查磕肩 油肩 粉肩等缺陷的宽度和深度 4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2 承轨槽外枕表面缺陷 C 长度 100mm 深度 10mm 的蜂窝 麻 面以及干灰堆垒和夹杂物 检查承轨槽以外轨枕表面的麻面 蜂窝及干灰堆 垒和夹杂物的长度与深度 1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3 端部破损或掉角 C 长度 100mm检查轨枕端部破损或掉角长度 2 150mm 钢直尺 24 端部预应力钢丝露筋 长度 B 20mm 测量端部混凝土未包裹住钢筋的孔洞深度 2 0 7mm 钢丝 150mm 钢直尺 25 端部预应力主筋外伸 长度 C 15mm测量主筋伸出轨枕端部长度 2 150mm 钢直尺 在每枕两端 以缺陷最大 处记测量值 26 螺旋筋和箍筋的露筋 C 不得有检查承轨槽及其他部位有无露筋 2 目测 27 标记 A 在规定部位压出枕型号 制造厂 制造 年份 模节号 检查有无标记及标记的正确性 1 目测 Q BZ J 03 04 2013 11 表表 3 3 3 3 a a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1静载抗裂A 1 受检区截面在检验荷载下持荷 3 分钟不出现裂缝 2 检验荷载值 轨下截面 210kN 枕中截面 170kN 枕倒置 162kN 枕正置 按 TB T1879 2002 预应力 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1 型式检验 6 根 2 出厂检验每批 抽取 3 根 500kN 轨枕静载试验机 5 倍照明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出池后 48 小时之内 的轨枕 2 每枕 3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 轨枕共 18 个检验数 3 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 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达标 2 疲劳强度A 1 轨枕在疲劳荷载下 循环加载 2 106次 卸荷回零后 3 分钟 受拉 区下缘钢丝处的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 于 0 05mm 2 疲劳荷载值 轨下截面 Pmax Pmin 230kN 46kN 枕中截面 Pmax Pmin 180kN 36kN 按 TB T1878 2002 预应力 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的 规定进行 2 500kN 轨枕疲劳试验机 20 倍读数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28 天的 6 根枕 2 每枕 1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 轨枕 6 个检验数 检测 3 个轨下 截面及 3 个枕中截面 3 每一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 该检验数未达标 3混凝土脱模强度A 45 0MPa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组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试 件 核查企业记录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1 池 压力试验机 10 4混凝土 28d 强度A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合格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检验批混凝土 28d 抗压强 度试件 核查企业记录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小 样本 压力试验机 10 5 断丝 A0 根目测原设计丝位是否少丝1目测 6 预留孔上孔直径C45 3 0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钢直尺或卡尺直接测量 4150mm 钢直尺 7 预留孔歪斜 B 6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孔斜测量器测量 4专用孔斜测量器 Q BZ J 03 04 2013 12 表表 3 3 3 3 a a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8 上排预应力钢丝至 枕顶面距离 B 103 5 3 0 将 300mm 钢直尺竖放在轨枕端部平坡上 将 150mm 钢直尺紧贴枕断 面 并立于上排外侧钢丝上 两尺相交处读取数据 4 300mm 钢直尺 150mm 钢直尺 9 最上与最下两排钢 丝间距离 B107 2 0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的垂直距离 4 300mm 游标卡 尺 10 外侧两排钢丝间距 离 B162 2 0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间的水平距离 4 300mm 游标卡 尺 11 同一承轨槽底角间 距离 B305 1 5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角间距离 4500mm 钢直尺 12 两承轨槽外侧底角 间距离 B1818 2 0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23m 钢卷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3 承轨槽底角至预留 孔中心距离 B45 5 2 0 将孔距测量器托板垂直插入预留孔中 移动测尺使其与承 轨槽底角线接触并垂直 读出孔心位置偏离值 4 专用孔距测量 器 14 轨底坡B 1 0 300 将坡度尺置于两承轨槽的同侧 用塞尺检查空隙厚度 2 专用坡度尺及 塞尺 15 长度C2600 5用钢卷尺在轨枕两侧沿轴线直接测量轨枕长度 23m 钢卷尺 轨下 230 5 3 16 断面高 度 枕中 B 185 5 3 测两承轨槽中心截面与枕中截面 将厚度尺滑爪紧贴轨枕 顶面 移动测尺 使固定爪抵住轨枕底面 读取测尺读数 检验前应清除底面残渣 6 500mm 游标卡 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7 轨底凹形花纹深度 C10 3 5 在轨枕一端选 3 个典型凹花 深 中 浅 测量 用 150mm 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 用另一 150mm 钢直尺置于 凹花底部 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值 6150mm 钢直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每端 3 个 测量值 其中若有 1 个超 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18 裂纹与挡肩A 不得有掉肩及 其他肉眼可见 裂纹 目测1目测 19 承轨部位表面缺陷 气孔 粘皮 麻面 等 B 长度 20 深度 5 在承轨槽范围内检查孔周有无上鼓 检查气孔 粘皮 麻 面等缺陷的长度和深度 2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Q BZ J 03 04 2013 13 表表 3 3 3 3 a a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20 轨枕挡肩缺陷C 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 内 表面油肩 粉肩面积 5 磕肩长度 10 深 度 2 在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检查磕肩 油肩 粉肩 等缺陷的宽度和深度 4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1 承轨槽外表面 缺陷 C 不允许有长度 50mm 且 深度 5mm 的蜂窝 麻面 以及干灰堆垒和夹杂物 检查承轨槽以外轨枕表面的麻面 蜂窝以及干灰堆垒 和夹杂物的长度与深度 1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2 端部破损或掉 角 C长度 50检查枕端部破损或掉角长度 2150mm 钢直尺 23 端部预应力钢 丝露筋长度 B 30测量端部混凝土未包裹住钢丝的孔洞深度 2 0 7mm 钢丝 150mm 钢直尺 24 端部预应力主 筋外伸长度 C 10测量主筋伸出枕端部长度 2 150mm 钢直尺 在每枕两端以缺陷最大 处记测量值 25 螺旋筋和箍筋 的露筋 C不允许检查承轨槽及其他部位有无露筋 2 目测 26 预留孔孔瘤C不允许目测4 目测 27 标记 A 在规定部位压出轨枕型号 制造厂 制造年份 模节 号 检查有无标记及标记的正确性 1 目测 Q BZ J 03 04 2013 14 表表 3 3 4 4 c c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1静载抗裂A 1 受检区截面在检验荷载下持荷 3 分钟不出现裂缝 2 检验荷载值 轨下截面 210kN 枕中截面 170kN 枕倒置 162kN 枕正置 按 TB T1879 2002 预应力 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1 型式检验 6 根 2 出厂检验每批 抽取 3 根 500kN 轨枕静载试验机 5 倍照明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出池后 48 小时之内 的轨枕 2 每枕 3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 轨枕共 18 个检验数 3 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 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达标 2 疲劳强度A 1 轨枕在疲劳荷载下 循环加载 2 106次 卸荷回零后 3 分钟 受拉 区下缘钢丝处的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 于 0 05mm 2 疲劳荷载值 轨下截面 Pmax Pmin 230kN 46kN 枕中截面 Pmax Pmin 180kN 36kN 按 TB T1878 2002 预应力 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的 规定进行 2 500kN 轨枕疲劳试验机 20 倍读数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28 天的 6 根枕 2 每枕 1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 轨枕 6 个检验数 检测 3 个轨下 截面及 3 个枕中截面 3 每一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量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未达标 判 该检验数未达标 3预埋套管抗拔力A 60kN 施加至规定荷载持荷 3min 后 目测预埋套管周边混凝土没有可 见裂纹 靠近预埋套管处允许有 少量砂浆剥离 保证加力架试验支距净空 200mm 1预埋套管抗拔仪 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28d 的枕 3 根 每 1 根仅抽取 1 个预 埋套管试验 4混凝土脱模强度A 45 0MPa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组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试 件 核查企业记录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1 池 压力试验机 10 批 5混凝土 28d 强度A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合格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检验批混凝土 28d 抗压强 度试件 核查企业记录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 1 型式检验 1 批 2 出厂检验 小 样本 压力试验机 10 批 6断丝A0 根目测原设计丝位是否少丝1目测 7套管下沉B 2 将预埋套管上表面的灰浆清 理干净后 用深度游标卡尺 测量 4150mm 深度游标卡尺 Q BZ J 03 04 2013 16 8预埋套管歪斜B 2 将预埋套管上表面的灰浆清理干 净后 用专用孔斜测量器测量距 顶面 120 处偏离中心线距离 4 专用孔斜测量器 专用预埋套管螺栓 宽座角尺 塞尺 Q BZ J 03 04 2013 17 表表 3 3 4 4 c c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8 上排预应力钢丝至 枕顶面距离 B 103 5 3 先将轨枕端部与露丝根部混凝土清理干净 将 300mm 钢直尺竖放在轨枕端部平坡上 将 150mm 钢直尺紧贴枕断面 并立于上排外侧钢丝上 两尺相交处读取数据 4 300mm 钢直尺 150mm 钢直尺 9 最上与最下两排钢 丝间距离 B107 2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的垂直距离 4300mm 游标卡尺 10 外侧两排钢丝间距 离 B162 2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间的水平距离 4300mm 游标卡尺 11 同一承轨槽底角间 距离 B305 0 1 0 0 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角间距离 4 500mm 游标卡 尺 12 两承轨槽外侧底角 间距离 B1817 5 0 1 5 1 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22m 游标卡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3 两承轨面之间的相 对扭曲 B0 7测量两承轨面的相对扭曲值1 相对扭曲测量 器 塞尺 14 同一承轨槽两套管 间距离 B214 1 0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套管间距离 2 500mm 游标卡 尺 15 承轨槽底脚夹角B 120 0 1 0 0 测量两承轨槽中部底脚夹角 4万能角度尺 16 轨底坡B 0 5 300将坡度尺置于两承轨槽的同侧 用塞尺检查空隙厚度 2 专用坡度尺及 塞尺 17 长度C2600 5用钢卷尺在轨枕两侧沿轴线直接测量轨枕长度 25m 钢卷尺 轨下 230 5 3 18 断面高 度 枕中 B 185 5 3 测两承轨槽中心截面与枕中截面 将厚度尺滑爪紧贴轨枕 顶面 移动测尺 使固定爪抵住轨枕底面 读取测尺读数 检验前应清除底面残渣 6 500mm 游标卡 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两端或两 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 量值中若有 1 个超标即判 该检验数超标 19 轨底凹形花纹深度 C10 3 5 在轨枕一端选 3 个典型凹花 深 中 浅 测量 用 150mm 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 用另一 150mm 钢直尺置于 凹花底部 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值 6150mm 钢直尺 每一检验数含枕每端 3 个 测量值 其中若有 1 个超 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20 肉眼可见裂纹A 不得有掉肩及 其他肉眼可见 裂纹 目测1目测 21 承轨部位表面缺陷B 气孔 粘皮 麻面等缺陷长度 10 深度 5 在承轨部位范围内检查气孔 粘皮 麻面等缺陷的长度和 深度 2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Q BZ J 03 04 2013 18 表表 3 3 4 4 c c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三 单位 单位 mm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22 挡肩中部表面 缺陷 C 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 内 表面油肩 粉肩面积 5 磕肩长度 10 深 度 2 在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检查磕肩 油肩 粉肩 等缺陷的宽度和深度 4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3 其他部位表面 缺陷 C 不允许有长度 50mm 且 深度 5mm 的蜂窝 麻面 以干灰堆垒和夹杂物 检查承轨槽以外轨枕表面的麻面 蜂窝及干灰堆垒和 夹杂物的长度与深度 1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 标卡尺 24 端部破损和掉 角 C长度 50检查枕端部破损或掉角长度 2150mm 钢直尺 25 端部预应力钢 丝露筋长度 B 10测量端部混凝土未包裹住钢丝的孔洞深度 2 0 7mm 钢丝 150mm 钢直尺 26 端部预应力主 筋外伸长度 C 10测量主筋伸出枕端部长度 2 150mm 钢直尺 在每枕两端以缺陷最大 处及测量值 27 螺旋筋和箍筋 的露筋 C不允许检查承轨槽及其他部位有无露筋 2 目测 28 预埋套管允许 堵孔数 C不允许目测4 目测 29 标记 A 在规定部位印压出轨枕型 号 制造厂 制造年份 模节号 检查有无标记及标记的正确性 1 目测 Q BZ J 03 04 2013 19 表表 3 3 5 5 qa qa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单位 单位 mm 序号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测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1静载抗裂A 1 受检区截面在检验荷载下持荷 3 分 钟不出现裂缝 2 检验荷载值 轨下截面 190kN 枕正置 枕中截面 200kN 枕正置 按 TB T1879 2002 预应力混凝土 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1 型式检验 4 2 2 出厂检验 每批产量 抽取 3 根 500kN 轨枕静载试验机 5 倍照明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出池后 48 小 时之内的轨枕 2 每根枕检测 2 个正弯矩截 面或 2 个 1 个负弯矩截面 3 枕共 6 个截面 负弯矩检 验数每枕 2 个截面或 1 个截 面 2 枕共 3 个截面 10 根 枕共 18 个检验数 3 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 2 个 测量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 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达 标 2疲劳强度A 1 轨枕在疲劳荷载下 循环加载 2 106次 卸荷回零后 3 分钟 受拉区下缘钢丝处的 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 05mm 2 疲劳荷载值 轨下截面 Pmax Pmin 210kN 42kN 枕中截面 Pmax Pmin 230kN 46kN 按 TB T1878 2002 预应力混凝土 枕疲劳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2 500kN 轨枕疲劳试验机 20 倍读数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混凝土龄期不 少于 28 天的 6 根枕 2 每枕 1 个截面 检验数 6 根轨枕 6 个检验数 检测 3 个正弯矩截面及 3 个负弯 矩截面 3 每一检验数含两侧 2 个测 量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值 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达标 混凝土龄期不少于 28d 3混凝土脱模强度A 45 0MPa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组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试件 核查企业 记录 1 型式 检验 1 批 2 出厂 检验 1 池 压力试验机 10 批 4混凝土 28d 强度A按 TB10425 94 进行判定合格 按 GB T50081 2002 的规定进行 试压 1 检验批混凝土 28d 抗压强度试件 核查 企业记录 按 TB10425 94 进行评定 1 型式 检验 1 批 2 出厂 检验 小样 本 压力试验机 10 批 Q BZ J 03 04 2013 20 5断丝A0 根目测原设计丝位是否少丝1目测 表表 3 3 5 5 qa qa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 单位 单位 mm 序号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测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6承轨部位表面缺陷B 气孔 粘皮 麻面等缺陷长度 10mm 且深度 5mm 在承轨槽范围内检查孔周有无上鼓 检查气孔 粘皮 麻面 等缺陷的长度和深度 2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标卡尺 7挡肩缺陷C 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 不允许有宽度 10mm 且深度 2mm 的磕肩 油肩 粉肩的面积 5 在挡肩中部 120mm 宽度范围内检查磕肩 油肩 粉肩等缺陷 的宽度和深度 4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标卡尺 8承轨槽外表面缺陷C 不允许有长度 50mm 且深度 5mm 的蜂窝 麻面 以及干灰堆垒和夹杂物 检查承轨槽以外桥枕表面的麻面 蜂窝及干灰堆垒和夹杂物 的长度与深度 1 150mm 钢直尺 150mm 深度游标卡尺 9裂纹与掉肩A不得有掉肩及其他肉眼可见裂纹 目测 1目测 10桥枕端部破损和掉角C长度不允许大于 100mm 检查桥枕端部破损或掉角长度 2150mm 钢直尺 11主筋外伸长度C 10mm 测量主筋伸出桥枕端部长度 2150mm 钢直尺 12 端部预应力钢丝在混凝土 内的露筋长度 B 20mm 测量端部混凝土未包裹住钢丝的孔洞深度 2 0 7mm 钢丝 150mm 钢 直尺 13预留孔孔瘤C不允许 目测 8目测 14螺旋筋和箍筋露筋C不允许 检查承轨槽及其它部位有无露筋 2目测 15产品标记A 在规定部位压出桥枕型号 制造厂 制造年份 模 节号 检查有无标记及标记的正确性 1目测 16预留孔上孔直径C 45 3 0 一般用目测 对变形较大者 用钢直尺或卡尺直接测量 8150mm 钢直尺 17基本轨预留孔歪斜B 18护轨预留孔歪斜C 10 一般用目测 对偏差较大者 用孔斜测量器测量 使托板底 密贴承轨槽面并与孔斜方向一致 转动测针使针底与孔壁接 触 在针顶读孔斜值 基本轨 4 护轨 4 专用孔斜测量器 19上排钢丝至枕顶距离B 71 5 3 0 先将桥枕端部与露丝根部混凝土清除干净 将 300mm 钢直尺 竖立在桥枕端部平坡上 将 150mm 钢直尺紧贴桥枕断面 并 立于上排外侧钢丝上 两尺相交处读取数据 4 150mm 钢直尺 300mm 钢直尺 20 最上与最下两排钢丝间距 离 B129 2 0 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的垂直距离 4300mm 游标卡尺 21外侧两排钢丝间距离B167 2 0 直接测量最外侧的最上排及最下排钢丝间的水平距离 4300mm 游标卡尺 22同一承轨槽底脚间距离B 基本轨 305 1 5 护轨平直段 240 1 5 将 2 把 300mm 钢直尺分别贴靠承轨槽两底脚处 用 500mm 钢 直尺测量同一承轨槽两外侧边缘处底脚间距离 基本轨 4 护轨 4 300mm 钢直尺 500mm 钢直尺 23两承轨槽外侧底角间距离B 基本轨 1818 2 0 护轨平直段 602 2 0 将 2 把 300mm 钢直尺分别贴靠承轨槽外侧两底脚处 用 3m 钢卷尺测量两承轨槽外侧边缘处距离 基本轨 2 护轨 2 300mm 钢卷尺 3m 钢卷尺 24 承轨槽底脚至预留孔中心 距离 B 基本轨 45 5 2 0 护轨 27 2 0 将孔距测量器托板垂直插入预留孔中 移动测尺使其与承轨 槽底角线接触并垂直 读出孔心位置偏离值 基本轨 4 护轨 4 专用孔距测量器 25 承轨槽坡度与设计坡度偏 差 B 1 0 300 将坡度尺置于两承轨槽的同侧 用塞尺检查空隙厚度 2专用坡度尺及塞尺 26桥枕长度C2600 5 用钢卷尺在桥枕两侧沿轴线直接测量桥枕长度 23m 钢卷尺 27桥枕横断面高度B 基本轨轨下 211 中部 240 5 3 5 3 测量两基本轨承轨槽中心截面与枕中截面 将厚度尺滑爪紧 贴桥枕顶面 移动测尺 使固定爪抵住桥枕底面 读取测尺 读数 检验前应清除底面残渣 6专用厚度尺 1 第 10 11 12 项在每 枕两端以缺陷最大处记测 量值 2 19 20 21 22 23 26 27 项中每一检验数含 两端或两侧 2 个测量值 在 2 个测量值中若有 1 个 超标即判该检验数超标 3 第 28 项每端有 3 根检 验值 其中若有 1 测量值 超标 判 1 该端检验数超 标 Q BZ J 03 04 2013 21 28 平直段桥枕底部凹形花纹 深度 C 10 3 5 在桥枕一端选 3 个典型凹花 深 中 浅 测量 用 150mm 钢直尺竖放于凹花壁上 用另一 150mm 钢直尺置于凹花底部 读取两尺相交的凹花深度值 6150mm 钢直尺 29基本轨承轨台顶面宽度B170 2用钢直尺直接测量基本轨承轨台面顶面中部宽度 2300mm 钢直尺 表表 3 3 6 6 qc qc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型枕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一 单位 单位 mm 序号检验项目 检验 类别 质量指标检测方法 每枕测 值个数 检测器具备注 1静载抗裂A 1 受检截面在检验荷载下持荷 3min 不出现裂缝 2 检验荷载值 轨下截面 190kN 枕中截面 200kN 枕正置 按 TB T1879 2002 预应 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 法 的规定进行 1 型式检验 6 根 2 出厂检验 每批产量抽 取 3 根 500kN 轨枕静载试验机 5 倍照明放大镜 1 试验样品为出池后 48 小 时之内的轨枕 2 每根枕检测 2 个正弯矩截 面或 2 个 1 个负弯矩截面 3 枕共 6 个截面 负弯矩检 验数每枕 2 个截面或 1 个截 面 2 枕共 3 个截面 10 根 枕共 18 个检验数 3 每一个检验数含两侧 2 个 测量值 其中若有一个测量 值未达标 判该检验数未达 标 2疲劳强度A 1 轨枕在疲劳荷载下 循环加载 2 106次 卸荷回零后 3 分钟 受拉区下缘钢丝处的 残余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 05mm 2 疲劳荷载值 轨下截面 Pmax Pmin 210kN 42kN 枕中截面 Pmax Pmin 230kN 46kN 按 TB T1878 2002 预应 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的规定进行 2 500kN 轨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批发市场线上销售数据分析报告
- 同步练习与小学数学知识点解析
- 煤层气修井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棉胶液制备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据中心风扇节能效果评估报告
- 2025中考数学总复习《因式分解》全真模拟模拟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护士资格考试复习重点题及答案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模板2021版
- 2025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DB1750-2019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 牛常见病防治课件
- 你不懂咖啡课件
- 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EnglishDrama英语戏剧写作及表演技巧课件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
- GB∕T 1186-2016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规范
- DB31∕T 926-2015 城镇供水管道水力冲洗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