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创新设计】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2013 201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第 3 3 讲生态讲生态 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系统的结构活页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3 3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考 点题 号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 2 4 5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6 7 9 13 动态分析及综合考查8 10 11 12 14 1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 统的成分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 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 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 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 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解析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如蚯蚓 秃鹫等属于分解者 细菌有自养型的如硝 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有异养型的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 有的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占据不 同生物成分 如猪吃草 猪属于消费者 而当猪以其他家禽粪便为食时 便充当分解者 答案 C 2 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初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 腐生生物 消费 者 自养生物 草食动物 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 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 初级消 费者 A B C D 解析 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 属于自养生物 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是异养生物 第 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 是异养生物 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答案 C 3 下图表示对甲 乙两个生态系统中植物 动物 人所含能量进行统计所得的数值 则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 甲 乙 A 甲只能是农田生态系统 乙可能是草原生态系统 B 甲可能是城市生态系统 乙可能是森林生态系统 C 甲可能是农田生态系统 乙一定不是湖泊生态系统 D 甲可以是湖泊生态系统 乙也可以是湖泊生态系统 解析 图甲中人含的能量比植物 动物多 所以图甲可能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 如农田 生态系统或城市生态系统 图乙中植物所含能量最多 因此图乙是自然生态系统 如草原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等 答案 B 4 2010 惠州一调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A B C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 成分指的是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答案 C 5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 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 分解者将动 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C 分解者分解动 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 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 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分解者分解动 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被自己 利用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蚯蚓不是微生物 但属于分 解者 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 但不是分解者 而是生产者 答案 D 6 曾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是人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鱼所引起的 经检测 水俣湾海水中 甲基汞的含量为 0 017 mg L 符合 0 5 mg L 以下的安全标准 对海水中具营养关系的甲 乙 丙 丁 戊五种生物体内残存甲基汞的含量分析 结果如下表 用心 爱心 专心3 生 物甲乙丙丁戊 甲基汞浓度 mg L 1 0 0550 51500 48 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的积累是通过食物链的途径实现的 B 种群丁体内甲基汞含量是海水的 3 000 倍 对这个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甲基汞沿食物链逐 级富集 此现象称生物放大 C 这五种生物最简单的能量流动过程是甲 戊 丙 乙 丁 D 该生态系统内碳循环开始于生产者 解析 杀虫剂和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移动和浓缩的生物富集现象即生物放大 由甲 戊各种 生物体内残存的甲基汞浓度可推断丙 戊两种生物应属同一营养级所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丙 乙丁戊 答案 C 7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 也有捕食关系 B 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 D 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 生物 答案 B 8 2011 南通模拟 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 该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构成 用心 爱心 专心4 C 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 3 个营养级 解析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自养型鞭毛虫和大型植物 该食物网由 6 条食物链构成 生 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4 个营 养级 答案 C 9 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共含有 3 条食物链 B 在该食物网中 鹰处于 4 个不同的营养级 C 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 又是竞争关系 D 若兔大量减少 鹰也会大量减少 解析 图中应有 4 条食物链 鹰在这 4 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 第四 第五营养级 即鹰 共处于 3 个不同的营养级 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 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 捕食关系 若兔大量减少 鹰可以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 所以鹰不会大量减少 答案 C 10 如图表示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 乙是消费者 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 C 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 D 丙不属于食物链组成 解析 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 乙是消费者 丙是分解者 分解者 可以将有机物分解 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分解者 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答案 B 11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有关成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中的信息指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5 A 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约为流入螳螂能量的 25 100 倍 B 图中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其中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 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 5 条 D 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图中所有生物和光能 CO2 H2O N2 解析 蝉是第二营养级 但是不是次级消费者 而是初级消费者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 食物链中不包括细菌 因此图中的食物链只有 1 条 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 A 12 a b c 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 肯定是生产者 b 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 a b c 构成一条食物链 C a 与 b b 与 c 为捕食关系 D a 与 c 为竞争关系 解析 从图中无法判断 a b c 哪个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 只能判断出 a 与 b b 与 c 为捕 食关系 a 捕食 b b 捕食 c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13 12 分 2012 金考突破卷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 蚱蜢属于 消费者 2 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 占第 营养级 3 蛇和鹰的关系是 用心 爱心 专心6 4 给牧草施加含 32P 标记的复合肥后 检测32P 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 结果见 乙图 图中 B 为 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 则达到最高峰时的 强度应 高于 低于 前两者 5 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 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 则鹰的数量会 青蛙的数 量 6 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 1 000 kJ 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为 100 kJ 则该食物网中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0 蛇的同化量 鹰的同化量 青蛙的同化量 100 kJ 鹰的同化量 1 000 kJ 答案 1 4 初级 2 鹰 四 五 3 捕食和竞争 4 青蛙 高于 5 增加 基本不变 6 14 18 分 2011 江苏南通一模 图 1 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树林的中层食物网简图 苔类与 物种 C G 和 I 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 物种 A E 和 F 则在白杨树林中部来回飞动 寻找食物 1 图 1 中共有 条食物链 次级消费者是 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 争关系的是 2 如果因某种原因 物种 E 突然大量减少 而较长时间内发现 A 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这是 因为 3 物种 A 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如图 2 所示 若除去全部物种 A 一年后 与对照地区 相比 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 将成为优势种 而物种 E 和 F 数量大 为减少的原因是 解析 1 分析图 1 知 图中共有 7 条食物链 苔类为第一营养级的有 2 条 白杨树为第一 营养级的有 5 条 次级消费者有 I D A 其中 A 与 D 有共同的食物 G 和 C 且 D 是 A 的猎 物 因此 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2 由于有 C F G 等多种动物与 E 处于 用心 爱心 专心7 同一营养级 当除去 E 时 E 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 因则 A 的 数量基本不受影响 3 分析图 2 知 除去 A C 将大量繁殖 数量增加 会成为优势种 E 和 F 数量急剧减少 可能的原因是 C 大量繁殖 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 使苔类 不能生长 物种 E 和 F 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答案 1 7 I D A A 和 D 2 E 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 3 C C 大量繁殖 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 使苔类不能生长 物种 E 和 F 因失去食物 而数量减少 得分要诀 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基础 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解题时要逐项分析 尽量与 教材相联系 做出准确判断 复习时 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对比分析 如生态系统中生产 者 消费者 分解者的对比分析 一个食物网中相关角色的比较分析 各营养级能量多少 的比较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的分析比较及其联系等 15 10 分 图 A 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 主要 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 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 发现 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 见图 B 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 沙氏变色蜥处于第 营养级 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2 引入卷尾鬣蜥后 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 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 略有下降 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 可使生物群落的 发生改变 3 引入卷尾鬣蜥后 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 以看出 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