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九年级上学期九年级上学期 1010 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月份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烂熳 m n 管束 sh 解剖 p o 匿名 n B 诘责 ji 绯红 f i 庶母 sh 广袤 r u C 粗劣 l 粗鄙 b 禁锢 g 浸满 j n D 不逊 x n 弥补 m 滞留 zh 尴尬 g 2 2 分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瑟索 阴霾 焕然一新 心无旁骛 B 伫立 荣膺 恪尽职守 无与伦比 C 阴晦 拮据 不记其数 遮天蔽日 D 愕然 涟漪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3 2 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 它能丈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 时间如同一架天平 它能 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时 间就像一条皮鞭 它能 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时间犹如一面战鼓 它能 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 A 称量 鞭策 激励 B 称量 鞭挞 鼓励 C 测量 鞭挞 鼓励 D 测量 鞭策 激励 4 2 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第 2 页 共 13 页 B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出自一位著名的老作家之手 C 通过学习讨论 同学们都端正了学习态度 明确了学习目的 D 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 2 分 下面有关判断 错误的一项是 A 养眼 即好看 PK 即挑战 单挑 两个划线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B 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C 岁寒三友 是指 松 竹 梅 D 注意上面 王悦说 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 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二 二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6 15 分 根据提示 用作品原句填空 1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 论诗 2 斯是陋室 刘禹锡 陋室铭 3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述而 4 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5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 论诗 6 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 诗歌百姓 常泪湿单衣 杜老永难老 己住草堂 愿民栖广厦 甫心乃赤心 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 7 斯是陋室 刘禹锡 陋室铭 8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中赞扬梅花虽遭摧残 但仍坚守情操 不变志节的品质的诗句是 9 君子好逑 诗经 关雎 10 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 诗歌百姓 常泪湿单衣 杜老永难老 己住草堂 愿民栖广厦 甫心乃赤 心 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11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中赞扬梅花虽遭摧残 但仍坚守情操 不变志节的品质的诗句是 三 三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7 6 分 文学常识填空 旅鼠之谜 的作者是 主要著作有 奇异的大陆 南极洲 南极之梦 北极的呼唤 本文是 一篇 是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一种介绍科学知识的散文小品 篇幅短小 有 和 的特点 熔叙事 议论 抒情于一炉 8 5 分 请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不少于四个连成一段有意义的话 不少于 50 字 牟取 窥探 相形见绌 和煦 挑衅 笃信 滑稽 鼠目寸光 无垠 缄默 顾忌 不容置疑 四 四 中国名著中国名著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9 6 分 阅读 水浒传 片段 完成填空 那种地道人笑道 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鸠巢 每日直聒到晚 众人道 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 便了 有几个道 我们便去 A 也乘着酒兴 都到外面看时 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 把梯子上去拆了 也得耳根清净 李四 便道 我与你盘上去 不要梯子 A 相了一相 走到树前 把直煅脱了 用右手向下 把身倒缴着 却把左手拔住上截 把腰众泼皮见了 一齐 拜倒在地 只叫 师父非是凡人 正是真罗汉 身体无千万斤气力 如何拔得起 1 水浒传 是我国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 小说 作者是 2 选段中 A 指的是 填写人名 他的绰号是 和他相关的一个其他故事是 五 五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0 6 分 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各题 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 等待我们用血水 汗水和泪水去描绘自己奋斗与拼搏的轨迹 那么生命便是一支 第 4 页 共 13 页 铅笔 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 在洁白的纸上流泻出人生的风风雨雨 甲 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 而不是钢笔 毛笔 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 只要吸上墨水 它们就 能长时间地写下去 而铅笔却不是这样 它总是不断地磨损 衰减 用去一截便少一截 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 边一日一日地溜走 并且永不复返 鉴于此 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 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生命是一支铅笔 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 别字甚至病句 乙 你就 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 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 重新斟酌 重新运笔 书写 自己新生后的火热激情 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敢 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生命是一支铅笔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你都可以从从容容 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 你可以 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楷抒写你的拼搏 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抒写你的执著 丙 生命是一支铅笔 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描画一个充满希望的蓝图 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 用黎明早起的身影作粗线条 给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剪影 生命是一支铅笔 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启示 做人 要像它一样 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丁 1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甲处 指生活中出现的坏天气 B 乙处 比喻所犯过失 错误甚至失足 C 丙处 写出生命在不同环境下或拼搏或执着的两种精神状态 D 丁处 是说做人要正直 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2 下列不能表明生命与铅笔的相似点的一项是 A 越用越短 B 能留下痕迹 C 可以改正错误 D 充满希望与活力 3 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 段与 段在结构上属于递进关系 第 5 页 共 13 页 B 第 段将铅笔与钢笔 毛笔作对比 突出铅笔越用越短的特性 说明我们要懂得珍惜 C 铅笔越用越短 揭示了铅笔宁愿牺牲自己 短 也要为人民服务 用 的伟大精神 作者将生 命比作铅笔 就是希望有生命的人要有铅笔的奉献精神 D 第 段的 灯下苦读 黎明早起 是从早到晚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情景 所在句子意思是说 忙碌而充 实的生活充满活力 值得我们用生命这支铅笔粗细不一地勾勒出来 11 44 分 阅读议论文 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历程 程杰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 先秦 中国花卉文化的始发期 河南庙底沟桥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五瓣花朵纹饰 诗经 中的花 卉信息以及 楚辞 香草美人 的系统话语 反映出我国先民对植物花朵的关注和喜爱 展示了我国花卉观赏文 化源头的绵远与活泼 但这一时期对花卉的观赏尚属自发的 分散的 甚至是偶然的 远未进入普通自觉的阶段 远古先民以狩 猎生活为主 舞蹈模仿动物 各类纹饰多以动物为题材 很少顾及植物 商周时期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植物的实 用价值 庄子 说 杜可食 离騒 言 餐秋菊 诗经 咏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都是着眼于食用 对 植物长势旺盛之美的特别青睐 是 诗经 中的普遍现象 这透露出一种物质利益的审美心态 楚辞 常说到 兰 也是佩兰 泽兰之类药用 香用植物 这是一个植物实用意义仍占绝对地位的时期 可称其为花卉植物的 物质实用时代 二 秦汉至盛唐 中国花卉文化的渐盛期 这一时期 花卉欣赏进入一个自觉的阶段 咏花赋开始出现 如钟会 菊花赋 汉乐府 江南 中的 江南可采莲 以花卉引发情感 到东晋 产生了陶渊明 桃花源记 这 样杰出的作品 隋唐时代 人们主要关注花卉的物色美感 欣赏色 香 味 形 姿等客观形象 通过鲜花盛开 的华艳来体验生命的活力 感受生活的美好 透过花开花落来感知时序的变迁 岁月的流逝 感慨人生的蹉跎 世事的盛衰 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 洛阳城中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从欣赏心量上说 这 是一个带有鲜明感性色彩的时代 我们称之为 花色观赏时代 三 宋元明清 中国花卉文化的繁盛期 到宋代 花卉欣赏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文化知识体系 这一时期 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最值得注意 第 6 页 共 13 页 一是士大夫园林 园艺活动的兴盛 苏东坡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 歌咏了 30 个景致 其中 11 处属 于花卉景点 清朝 扬州画舫录 记录丰富 二是花卉产业化和民众游赏风气的兴起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可见当时赏花宴游之风的兴盛 到了宋代 有关花市的描写极为常见 洛阳牡丹 扬州芍药都 在这一阶段名扬天下 三是各类花哉园世著述大量出现 据园艺史家统计 见于著录和现存的明清农书类共 1388 种 其中花卉类 225 种 这些记录全面 系统 构成了我国花卉文化深厚的学术积淀 四是文艺创作的极度繁 荣 龚自珍用 病梅馆记 针砭时弊 花鸟画中以 梅兰竹菊 为代表的文人写意极为流行 这一时期的审美 文化意识也进入了一个更高阶段 人们更加关注不同花色品种的个性特征 风格神韵和 观赏价值 追求花卉品格神韵与人的精神气质投合契应 并借以陶冶人的性情意趣 寄托人的品德情操 岁寒三 友 四君子 等说法的出现 典型体现了这一审美趋向精神追求 标志着中华民族花卉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完 全成熟 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 文化象征时代 上述三个阶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是活动内容不断拓展 文化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个阶段之间不是此 起彼伏 此消彼长 而是累积叠加 不断丰富的过程 正是如此悠久持续 生生不息的历史过程 最终形成了我 国花卉文化极其丰富灿烂的面貌 材料出自 阅江学刊 2014 年第 1 期 1 本文是一说明性的议论文 其主要观点是 A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B 中国花卉文化的始终贯穿着一种关注物质利益的审美心态 C 中国花卉文化的最高境界是陶冶性情意趣 寄托品德情操 D 中国花卉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累积叠加 不断丰富的过程 2 本文是一说明性的议论文 其主要观点是 A 中国花卉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B 中国花卉文化的始终贯穿着一种关注物质利益的审美心态 C 中国花卉文化的最高境界是陶冶性情意趣 寄托品德情操 D 中国花卉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累积叠加 不断丰富的过程 3 请从论据使用的角度分析第 段的论证效果 第 7 页 共 13 页 4 请从论据使用的角度分析第 段的论证效果 5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 段的说明效果 6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 段的说明效果 7 联系第 段具体语境 简析 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 透露出的思想感情 8 联系第 段具体语境 简析 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 透露出的思想感情 9 本文语言准确严谨 请从下列两句中各挑出 2 个词语加以简要分析 据园艺史家统计 见于著录和现存的明清农书类共 1388 种 这一时期 先秦 对花卉的观赏尚属自发的 分散的 甚至是偶然的 远未进入普通自觉的阶段 10 本文语言准确严谨 请从下列两句中各挑出 2 个词语加以简要分析 据园艺史家统计 见于著录和现存的明清农书类共 1388 种 这一时期 先秦 对花卉的观赏尚属自发的 分散的 甚至是偶然的 远未进入普通自觉的阶段 六 六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2 20 分 阅读下面语段 甲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试用于昔日 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 事无 大小 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 未 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侍中 尚书 长史 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 可计 日而待也 节选自 出师表 乙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南阳无令 其谁可为之 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 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 仇也 曰 君问可 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 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 其谁可为之 对曰 午可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 君问可 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 曰 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第 8 页 共 13 页 孔子闻之 曰 善哉 祁黄羊之论也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 吕氏春秋 去私 1 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悉以咨之 其谁可为之 国人称善焉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君问可 非问臣之仇也 3 甲乙两文都说到 用人 的问题 但两文各有不同 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建议 其 核心 是 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 是 用原文回答 4 选择一个角度 谈谈你读了 甲 文或 乙 文后获得的启示 七 七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3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小题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 李涉 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 元和年间因事被贬 流放桂粤 本诗作于迁谪途中 潺湲 溪水慢慢 流动的样子 1 诗中的 乱 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诗人通过最后两句写溪水表现出什么感情 八 八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 1 分分 14 1 分 半命题作文 第 9 页 共 13 页 爱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