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8 78 7 空间向量的应用空间向量的应用 考考纲纲要要求求 1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 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 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平行关系 3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 包括三垂线定理 4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 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了解 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1 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其应用 1 直线的方向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就是指和这条直线所对应向量 或共线 的向 量 显然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 个 2 直线方向向量的应用 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 可以确定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 对于直线l 点A是直线l上一点 向量a a是l的方向向量 在直线l上取 a a AB 则对于直线l上任意一点P 一定存在实数t 使得 这样 点A和向量a a 不仅可以确定直线l的位置 还可以具体表示出l上的任意一点 空间中平面 的位置可以由 内两条相交直线确定 若设这两条直线相交于点 O 它们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 a和b b P为平面 上任意一点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 存 在有序实数对 x y 使得 这样 点O与方向向量a a b b不仅可以确定平面 OP 的位置 还可以具体表示出 内的任意一点 2 平面的法向量 1 若直线l 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 a 则向量a a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 显然一个 平面的法向量也有 个 它们是 向量 2 在空间中 给定一个点A和一个向量a a 那么 过点A 以向量a a为法向量的平面 是 确定的 3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在确定直线 平面位置关系中的应用 直线l1的方向向量u u1 1 a1 b1 c1 直线l2的方向向量为u u2 2 a2 b2 c2 注 下面的 k R R 如果l1 l2 那么u u1 1 u u2 2u u1 1 u u2 2 如果l1 l2 那么u u1 1 u u2 2u u1 1 u u2 2 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u u a1 b1 c1 平面 的法向量为n n a2 b2 c2 若l 则u nu nu nu n 0 若l 则u nu nu u kn n 平面 1的法向量为u u1 1 a1 b1 c1 平面 2的法向量为u u2 2 a2 b2 c2 若 1 2 则u u1 1 u u2 2u u1 1 ku u2 2 若 1 2 则u u1 1 u u2 2u u1 1 u u2 2 0 4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范围 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的取值范围是 向量求法 设直线a b的方向向量为a a b b 其夹角为 则有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范围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 的取值范围是 向量求法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 a 平面的法向量为u u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a a与u u的夹角为 则有 sin 或 cos sin 3 二面角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二面角的向量求法 2 若AB CD分别是二面角 l 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异面直线 则二面角的平面 角的大小就是向量与的夹角 如图甲 AB CD 设n n1 1 n n2 2分别是二面角 l 的两个面 的法向量 则向量n n1 1与n n2 2的夹角 或其补角 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 如图乙 丙 5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1 利用 2 可以求空间中有向线段的长度 AB AB AB 2 点面距离的求法 已知AB为平面 的一条斜线段 n n为平面 的法向量 则B到平面 的距离为 cos n n BO AB AB 1 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 a 1 0 2 平面 的法向量为u u 2 0 4 则 A l B l C l D l与 斜交 2 若平面 1 2垂直 则下面可以是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A n n1 1 2 1 n n2 3 1 1 B n n1 1 1 2 n n2 2 1 1 C n n1 1 1 1 n n2 1 2 1 D n n 1 2 1 n n2 0 2 2 3 如图 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B1E1 D1F1 则BE1与DF1所成的角的余 A1B1 4 弦值为 A B C D 1 2 15 17 2 17 1 3 4 已知向量m m n n分别是直线l和平面 的方向向量 法向量 若 cos m m n n 则l与 所成的角为 1 2 A 30 B 60 C 120 D 150 5 如图 在四棱锥P ABCD中 底面ABCD是矩形 PA 平面 ABCD AP AB 2 BC 2 E F分别是AD PC的中点 2 3 1 证明 PC 平面BEF 2 求平面BEF与平面BAP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和垂直 例 1 1 如图 在四棱锥O ABCD中 底面ABCD是边长为 1 的菱形 ABC OA 底面ABCD OA 2 M为OA的中点 N为BC的中点 证明 直线MN 平 4 面OCD 例 1 2 如图所示 在四棱锥P ABCD中 PA 底面 ABCD AB AD AC CD ABC 60 PA AB BC E是PC的中点 证明 1 AE CD 2 PD 平面ABE 方法提炼方法提炼 1 利用向量处理平行问题的常用方法 1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2 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主要有 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利用共面向量定理 即 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可用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线性表示 3 面面平行 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即是共线向量 转化为线面平行 线 线平行问题 2 利用向量处理垂直问题的常用方法 1 证明两条直线垂直 只需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即a a b ba a b b 0 2 用向量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 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3 面面垂直 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转化为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问 题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1 4 二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 例 2 如图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PD 1 2 1 证明 平面PQC 平面DCQ 2 求二面角Q BP C的余弦值 方法提炼方法提炼 如何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求角的问题 在立体几何中 涉及的角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二面角等 关 于角的计算 均可归结为两个向量的夹角 对于空间向量a a b b 有 cos a a b b 利用这一结论 我们可以较方便地处理立体几何中的角的问题 a a b b a a b b 1 线线角 要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可先求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数量积 要求两向量的数量积 可以求得两向量的坐标 也可以把所求向量用一组已知模和夹角的 基向量表示出来进行求解 2 线面角 直线l与平面 的夹角为 直线l的方向向量l l与平面 的法向量 n n的夹角为 则 或 故有 sin cos 2 2 l l n n l l n n 3 二面角 设n n1 n n2分别是二面角 l 的面 的法向量 则 n n1 n n2 与 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2 三 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例 3 如图 BCD与 MCD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平面MCD 平面 BCD AB 平面BCD AB 2 3 1 求点A到平面MBC的距离 2 求平面ACM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方法提炼方法提炼 空间中的距离问题一般都可以转化成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线的距离和点到面的距 离 其中点到点的距离 点到线的距离可用空间向量的模来求解 点到面的距离可借助于 平面的法向量求解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 3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合理应用 典例 12 分 2012 安徽高考 平面图形ABB1A1C1C如图 1 所示 其中BB1C1C是矩 形 BC 2 BB1 4 AB AC A1B1 A1C1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BC和B1C1折 25 叠 使 ABC与 A1B1C1所在平面都与平面BB1C1C垂直 再分别连接A1A A1B A1C 得到 如图 2 所示的空间图形 对此空间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5 1 证明 AA1 BC 2 求AA1的长 3 求二面角A BC A1的余弦值 规范解答 规范解答 1 取BC B1C1的中点分别为D和D1 连接A1D1 DD1 AD 由四边形BB1C1C为矩形知 DD1 B1C1 因为平面BB1C1C 平面A1B1C1 所以DD1 平面A1B1C1 又由A1B1 A1C1知 A1D1 B1C1 故以D1为坐标原点 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1 xyz 2 分 由题设 可得A1D1 2 AD 1 由以上可知AD 平面BB1C1C A1D1 平面BB1C1C 于是AD A1D1 所以A 0 1 4 B 1 0 4 A1 0 2 0 C 1 0 4 D 0 0 4 故 0 3 4 2 0 0 0 AA1 BC AA1 BC 因此 B 即AA1 BC 5 分 AA1 C 2 因为 0 3 4 AA1 所以 5 即AA1 5 7 分 AA1 3 连接A1D 由BC AD BC AA1 可知BC 平面A1AD BC A1D 所以 ADA1为二面角A BC A1的平面角 因为 0 1 0 0 2 4 9 分 DA DA1 所以 cos DA DA1 2 1 22 4 2 5 5 即二面角A BC A1的余弦值为 12 分 5 5 答题指导 答题指导 解决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问题时 还有以下几点容易造成失分 在备考时要高度关注 1 建系前缺少证明垂直关系而使步骤不完整 2 建系不恰当 导致点的坐标不易确定或求解时烦琐 3 不会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法向量解决相应问题 4 计 算失误导致结果不正确 6 另外需要熟练掌握直线方向向量及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有利于快速正确地解题 1 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O是AC的中点 E是线段D1O上一点 且D1E EO 1 若 1 求异面直线DE与CD1所成角的余弦值 2 若平面CDE 平面CD1O 求 的值 2 如图 已知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 AB 2 AA1 1 直线BD与平面AA1B1B所 成的角为 30 AE垂直BD于点E F为A1B1的中点 1 求异面直线AE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 2 求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3 如图所示 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 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90 侧 棱AA1 2 CA 2 D是CC1的中点 试问在A1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点A1到平面AED的 距离为 2 6 3 7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自测基础梳理自测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 1 平行 无数 2 tAP uu u r AB uu u r xa a yb b 2 1 无数 共线 2 唯一 3 a1 b1 c1 a2 b2 c2 a1a2 b1b2 c1c2 0 a1a2 b1b2 c1c2 0 a1 b1 c1 k a2 b2 c2 a1 b1 c1 k a2 b2 c2 a1a2 b1b2 c1c2 0 4 1 cos 2 cos 3 0 0 2 a a b b a a b b 0 2 5 2 AB uu u r n n 基础自测基础自测 1 B 解析 解析 u u 2a a u u a a 则l 2 A 解析 解析 平面 1 2垂直 则对应的法向量也应垂直 因 A 中 n n1 n n2 3 2 1 0 故n n1 n n2 故选 A 3 B 解析 解析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点B E1 D F1的坐标分别为B 1 1 0 E1 D 0 0 0 F1 1 3 4 1 0 1 4 1 1 1 0 0 0 0 1 BE uuu r 1 3 4 1 0 1 4 1 1 DF uuu r 0 1 4 1 0 1 4 1 1 BE uuu r 17 4 1 DF uuu r 17 4 1 BE uuu r 1 DF uuu r 15 16 cos 1 BE uuu r 1 DF uuu r 11 11 BEDF BEDF uuu r uuu r uuu ruuu r 15 17 4 A 解析 解析 cos m m n n 1 2 sin m m n n 3 2 m m n n 60 l与 所成的角为 90 60 30 5 1 证明 证明 如图 以A为坐标原点 AB AD AP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 y轴 z轴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8 AP AB 2 BC AD 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2 A B C D P的坐标分别为A 0 0 0 B 2 0 0 C 2 2 0 D 0 2 0 22 P 0 0 2 又E F分别是AD PC的中点 E 0 0 F 1 1 22 2 2 2 1 1 1 0 1 PC uu u r 2 BF uu u r 2 EF uu u r 2 4 2 0 2 0 2 0 PC uu u r BF uu u r PC uu u r EF uu u r PC uu u r BF uu u r PC uu u r EF uu u r PC BF PC EF 又BF EF F PC 平面BEF 2 解 由 1 知n n1 1 2 2 2 是平面BEF的法向量 PC uu u r 2 又取平面BAP的法向量n n2 2 0 2 0 n n1 1 n n2 2 8 AD uuu r 2 设平面BEF与平面BAP所成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 则 cos cos n n1 1 n n2 2 n n1 1 n n2 2 n n1 1 n n2 2 8 4 2 2 2 2 45 平面BEF与平面BAP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 45 考点探究突破考点探究突破 例 1 1 证明 证明 作AP CD于点P 如图 分别以AB AP AO所在直线为x轴 y轴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0 0 0 B 1 0 0 P D O 0 0 2 M 0 0 1 0 2 2 0 2 2 2 2 0 N 1 2 4 2 4 0 MN uuu r 1 2 4 2 4 1 OP uu u r 0 2 2 2 OD uuu r 2 2 2 2 2 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n n x y z 则n n 0 n n 0 OP uu u r OD uuu r 即Error 取z 解得n n 0 4 22 n n 0 4 0 MN 平面OCD MN uuu r 1 2 4 2 4 1 2 例 1 2 证明 证明 AB AD AP两两垂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9 设PA AB BC 1 则P 0 0 1 1 ABC 60 ABC为正三角形 C E 1 2 3 2 0 1 4 3 4 1 2 设D 0 y 0 由AC CD 得 0 AC uuu r CD uuu r 即y 则D 2 3 3 0 2 3 3 0 CD uuu r 1 2 3 6 0 又 AE uu u r 1 4 3 4 1 2 0 AE uu u r CD uuu r 1 2 1 4 3 6 3 4 即AE CD AE uu u r CD uuu r 2 方法一 P 0 0 1 PD uuu r 0 2 3 3 1 又 1 0 AE uu u r PD uuu r 3 4 2 3 3 1 2 即PD AE PD uuu r AE uu u r 1 0 0 0 AB uu u r PD uuu r AB uu u r PD AB 又AB AE A PD 平面ABE 方法二 设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n n x y z 1 0 0 AB uu u r AE uu u r 1 4 3 4 1 2 0 0 AB AE uu u r uu u r n n 即Error 令y 2 则z n n 0 2 33 显然 n n PD uuu r 0 2 3 3 1 PD uuu r 3 3 n n 平面ABE 即PD 平面ABE PD uuu r PD uuu r 例 2 解 如图 以D为坐标原点 线段DA的长为单位长 射线DA为x轴的正半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10 1 依题意有Q 1 1 0 C 0 0 1 P 0 2 0 则 1 1 0 0 0 1 DQ uuu r DC uuu r 1 1 0 PQ uuu r 所以 0 0 PQ uuu r DQ uuu r PQ uuu r DC uuu r 即PQ DQ PQ DC 故PQ 平面DCQ 又PQ平面PQC 所以平面PQC 平面DCQ 2 依题意有B 1 0 1 1 0 0 1 2 1 CB uur BP uur 设n n x y z 是平面PBC的法向量 则即Error 0 0 CB BP uur uur n n 因此可取n n 0 1 2 设m m是平面PBQ的法向量 则可取m m 1 1 1 0 0 BP PQ uur uuu r m m 所以 cos m m n n 15 5 故二面角Q BP C的余弦值为 15 5 例 3 解 取CD中点O 连接OB OM 则OB CD OM CD 又平面MCD 平面BCD 则MO 平面BCD 取O为原点 直线OC BO OM为x轴 y轴 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OB OM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C 1 0 0 M 0 0 B 0 0 333 A 0 2 33 1 设n n x y z 是平面MBC的法向量 则 1 0 0 BC uu u r 3 BM uuu r 33 由n n 得x y 0 BC uu u r 3 由n n 得y z 0 BM uuu r 33 取n n 1 1 0 0 2 3 BA uu r 3 则d BA uu r n n 2 3 5 2 15 5 11 2 1 0 1 2 CM uuu r 3 CA uu r 33 设平面ACM的法向量为n n1 x y z 由n n1 n n1 得CM uuu r CA uu r Error 解得x z y z 取n n1 1 1 33 又平面BCD的法向量为n n2 2 0 0 1 所以 cos n n1 n n2 n n1 n n2 n n1 n n2 1 5 设所求二面角为 则 sin 2 5 5 演练巩固提升演练巩固提升 1 解 1 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 以 为单位正交基底建立空间DA uu u r DC uuu r 1 DD uuur 直角坐标系D xyz 则A 1 0 0 O C 0 1 0 D1 0 0 1 E 1 2 1 2 0 1 4 1 4 1 2 于是 0 1 1 DE uuu r 1 4 1 4 1 2 1 CD uuu r 则 cos DE uuu r 1 CD uuu r 1 1 DE CD DECD uuu r uuu r uuu ruuu r 3 6 所以异面直线DE与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 6 2 设平面CD1O的法向量为m m x1 y1 z1 由m m 0 m m 0 1 DO uuu r 1 CD uuu r 得Error 取x1 1 得y1 z1 1 即m m 1 1 1 由 1 D E uuu r EO uuu r 得E 2 1 2 1 1 1 DE uuu r 2 1 2 1 1 1 又设平面CDE的法向量为n n x2 y2 z2 由n n 0 n n 0 CD uuu r DE uuu r 得Error 取x2 2 得z2 即n n 2 0 因为平面CDE 平面CD1F 所以m nm n 0 得 2 2 解 以A为坐标原点 以AB AD AA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 y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前庭蜗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CN222963691U 一种三维边坡监测雷达支架 (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
- 2025年铁路抢答题目及答案
- CN120108607B 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智能材料性质预测系统 (广东铂崛科技有限公司)
- CN120106525B 基于跨模态数据对齐的无人设备自主任务优化方法及系统 (江苏飞睿得科技有限公司)
- CN120102030B 气象驱动的危化品泄漏智能示踪方法 (南京和电科技有限公司)
- unit1艺术课件教学课件
- twi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立杆方法分类普通电杆的组立系列课件
- 2024年农艺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堂运营管理职责与分工
- 会计师事务所公司质量控制制度范本
- 实习生劳务合作合同6篇
- 202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库及答案(共4套)
- 环境监测业务流程
- 房屋提前移交免责协议书5篇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环境保护法》知识参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