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的162现象的产生及应对方法_第1页
员工离职的162现象的产生及应对方法_第2页
员工离职的162现象的产生及应对方法_第3页
员工离职的162现象的产生及应对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离职的员工离职的162162现象的产生及应对方法现象的产生及应对方法 新入职的员工在第一周提出辞职 很多HR都遇到过这种现象 而在 入职第一周之外 调查还发现了另外一个辞职的高峰 时段 在一份针对员工离职情况的调查中 六个月试用期内 工作满两年 之后 员工辞职率分别高达23 和40 而相应 在工作六个月以上一 年以内 一年到两年之间 辞职率分别为18 和19 显而易见 入职第一周 前6个月 工作满两年后 这三个时段辞职 率显得尤为突出 而这也被称为员工离职的 162现象 没有企业希望经过面试 培训甚至一两年培养的员工就这么轻易走 掉 但在这三个时间段为何员工辞职率会更高 又如何破解这一现 象呢 三个阶段显然需要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为何有 162现象 员工入职的第一周 常被称为动荡周 在这一周内 任何一件不起 眼的负面信息都可能导致员工产生离职的念头 为何说员工第一周是动荡周 不安定周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员 工新进公司时总是看到不好的一面 而忽略好的一面 总是拿上家公 司与现在公司对比 缺少了解与行业 规模 性质的可比性 顾虑太 多 经不起打击 看不到希望 承受压力较差 周围的同事不够友善 被随意放在一边 办公用品 工作指导 同事介绍无人问起 受冷 落 这也便是第一周更容易称为员工辞职高峰的原因 第二个时间点 六个月 也就是半年之内 往往正是员工的试用期 很多公司为了所谓的试用期工资可以打八折 所以不管什么岗位 先设立一个为期半年的试用期 说的好听点 是给双方增加了解与 认识 难听点就是变相的降低人工成本 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 名正言顺地给员工说 合同都是按国家规定 的 合法 正规 表现好公司是可以酌情考虑提前转正 不说还好 说了没有实现 这下员工火了 情绪来了 所以离职也就加快了 另外一个方面 经过半年的试用期考察 企业与员工双方可能都 认为不太合适 企业认为员工当初说得很好 结果做的一般 期望 越高 失望越大 而员工则认为企业当初画的大饼与愿景不真实 进入工作状态却发 现前后相差较大 根本无法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 所以 双方都在报怨 这样一来 离职步伐也将随之加快了 针对在公司工作两年的员工离职原因 曾做过一次相关调查 反应 尤为突出的是外部发展机会 在一个公司工作两年后 员工开始规 划自己的下一个职业目标了 如果这时公司内部满足不了 外部的 空降兵不断进入 那此时的员工离职钟声即将敲响 如何留住员工 要破解 162现象 HR与直线部门首先要明确招人的标准 拟定岗 位说明书 不要为了完成所谓的招聘达成率而充量 却忘记了质的 保证 宁可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前期招人的标准 也不要为招不合 适的人而培训 而新员工入职第一周 HR与直线部门应当事前分工明确 比如 谁 负责培训 谁负责介绍同事与部门 谁负责办理日常办公用品 谁 负责给老员工讲解新员工加入的好处 新员工的优点 明确师傅带 教制 明确规定正向言行 不可消极负面误传 一经发现如何惩罚 教育等等 而对于试用期 企业领导 HR与直线部门应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制定 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级别 不同的用工性质设置不同的试用期 同 时 在面试中 企业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 将公司的实际情况描 述清晰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公司真实的需用标准 切不可欺骗 忽悠 当然 企业也要客观评估人选的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 先以 岗位定人 后以人定岗位的原则 此外 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员工职级体系与薪酬激励机制 采取职 级与待遇的差异化管理 每年末要对人力进行盘点 盘点包括 人 员年龄 合同期限 绩效评估 关键岗位的继承 各项制度流程的 改进等等 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 除了纵向发展 同时也要考虑横向发展 特别是转岗轮岗制度 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与增加员工新工作的新 鲜感来留住一些核心员工并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从而降低关 键人才的流失 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