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本试卷满分 100100 分 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 试卷共试卷共 8 8 页页 5454 题 题 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5050 个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个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 1 1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 你耕田来我织布 你挑水来我浇园 七仙女和牛郎董永的美丽传说反映了中国 古代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 A 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B 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C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D 十分重视水利灌溉事业 2 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 发现以下两件农具 经技术测定 这两件农具均为同 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 此遗址最早是 A 西周 B 三国 C 唐朝 D 北宋 3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 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周杰伦所唱的这首歌曲 其歌词反映了明代宣德年间 出产的一种瓷器珍品 它是 A 五彩瓷 B 唐三彩 C 青花瓷 D 珐琅彩 4 与唐代相比 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 表现在 A 夜市 的繁盛 B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 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D 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5 汉初规定 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 不许持有武器 不许乘车骑马 不许仕官为吏 不许 购买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 A 海禁政策 B 抑商政策 C 奖励农耕的政策 D 禁奢侈 6 下列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B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D 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 7 1866 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 俱用华人 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发动机系英国造 后来 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它的发展历程说明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B 民族工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发展 8 右图人物是清末状元 曾任中华民国农林 工商部长 他主张实 业救国 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成为中国近 代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他是 A 张謇 B 陈启沅 C 周学熙 D 荣德生 9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 资金 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 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 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 艘小汽船 船头挂英国国旗 船尾挂中国龙旗 19 世纪 70 年代 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 花厂 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 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10 观察下图 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2 A 辛亥革命的胜利 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B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C 中国资产阶级受利润的驱使 积极兴办企业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1 下表是 20 世纪中期 我国工业品产量指数比 以 1949 年以前的最高年为 100 表中发 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A 政府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 B 一五计划鼓舞了人民的热情 C 苏联的援助 D 三大改造的结果 1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 刘少奇在 1956 年的一次会议上说 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4 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 人民日报 刊登的内容说明 A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B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 C 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D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15 下图反映了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 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D 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16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唱着春天 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 农村 B 沿海地区 C 城市 D 国营企业 3 18 大包干 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出自 1978 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企业股份制改造 19 松绑 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 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 政企分开 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 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 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 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20 从 1978 年到 1992 年 历经 14 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 方向 指 A 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 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 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 舞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 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上述 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 这个城市应该是 A 广州 B 上海 C 深圳 D 珠海 22 在中国近现代 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 它有五粒纽扣 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 它 的四个口袋 代表礼义廉耻 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 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 的四贴袋服装 它被定名为 A 长袍马褂 B 西装 C 中山装 D 列宁装 23 某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反映清末明初礼仪风俗的课本剧 下列表演的内容不属于新 式礼仪的是 A 握手 B 跪拜 C 鞠躬 D 拥抱 24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 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 像 喜欢 叫做 稀饭 哥哥 简称 GG 我 叫做 偶 下面对此的评价错误的是 A 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 网络语言别具特色 C 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 D 对于网络语言 我们最好坚持 网络语言有风险 使用需谨慎 25 右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 1552 1610 向明朝皇帝 进贡的 坤舆万国全图 该图绘制时间应该是在 A 新航路开辟前 B 新航路开辟后 C 工业革命时期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6 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 地理大发现 从而引起 商业 革命 商业革命 的表现不包括 A 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B 美洲的烟草 中国的茶叶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C 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 贵金属的大量流入 西欧金银持续贬值 物价直线上升 27 大航海时代 的电脑游戏中有葡萄牙 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 德国和奥斯曼帝国 六个国家的主角可以选择 下列是对这些国家的历史作用的简介 其中符合奥斯曼帝国的 是 A 积极支持迪亚士的海上探险 B 积极支持哥伦布的海上探险 C 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使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D 把东方的商品辗转运销西欧市场 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8 右图是 1892 年美国芝加哥为庆祝某位著名航海家航行到美 洲 400 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 该航海家应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 伽马 D 麦哲伦 29 土豆 是马铃薯的俗称 最早栽培这种作物是在 4 A 亚洲 B 美洲 C 欧洲 D 非洲 30 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 哈里的著作 根 的书影 书中讲 到 18 世纪 60 年代 西非 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 被白人抓走 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 上述情景反映 A 圈地运动 B 黑奴贸易 C 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31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提供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的是 A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C 圈地运动的进行 D 手工工场的发展 32 1878 年 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 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 因为这意味着普 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 这项新发明是 33 1897 年 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 1837 1901 年在位 即位 60 周年发表专号 对 60 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 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 生活 在这 60 年间 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 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的 60 年 当 年 维多利亚女王若想到英国各地巡视 那么她可以选择乘坐 轮船 火车 飞机 汽车 A B C D 34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连为一体 关于世界一体化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B 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收益者 C 一体化进程 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和融合 D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5 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 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 A 柴油机和汽油机 B 蒸汽机和电动机 C 蒸汽机和内燃机 D 内燃机和电动机 36 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朝地狱里冲 这首 20 世纪 30 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 世界经济大危机 B 罗斯福新政 w w C 肯尼迪执政 D 克林顿执政 37 面对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坚定地认为 需要进行 大胆的 持久的试验 这里的 试 验 是指 A 实行 新政 B 提出 新边疆 的施政纲领 C 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D 实行 伟大社会 施政纲领 38 罗斯福新政通过的诸多法律中 主要着眼于缓和劳资矛盾的是 A 紧急银行法 B 工业复兴法 C 全国劳工关系法 D 社会保险法 39 1929 1933 经济危机期间 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该工程是一项水坝 水电站 航运 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 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 该地区水患严重 根治水患迫在眉睫 B 解决就业问题 从而扩大消费 刺激生产 C 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D 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40 罗斯福说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 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 的生活水准 不能购买食品 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 5 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 统制货币 B 调节农业生产 C 以工代赈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41 克林顿执政期间 美国迎来了 新经济 时代 下列有关美国 新经济 时代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经济持续增长 B 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C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富裕与贫困 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 42 从 1800 年到 1890 年 美国人口增加了 11 倍 而城市人口增加了 81 倍 到 1900 年 美国有 6 个城市的人口超过 50 万 纽约达到 350 万 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 A 人口下降 B 城市化进程加速 C 联邦政府成立 D 小农经济破产 43 路德维希 艾哈德 1897 1977 享有 德国经济奇迹之父 美誉 他为建立战后德 国经济发展模式作出重要贡献 使本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种模式是 A 混合市场经济 B 计划指导型经济 C 社会市场经济 D 政府主导型经济 44 政治权力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 这一经济模式是二战后哪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特点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45 到 1918 年下半年 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 社会主 义祖国在危急中 对此 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国家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46 大国崛起 的解说词中说到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 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 是 把市场 实际就等于商品 货币 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俄国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主要得益于 A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农业集体化 47 有学者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但最终还是扮演 了守墓人的角色 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坚持斯大林模式 不愿进行改革 D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48 2003 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 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 成为 耶稣 悲壮地走上祭坛 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 民主化 私有化 完全是一条绝 路 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49 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 自 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国际恐怖活动 B 毒品走私 C 人口爆炸 D 全球变暖 50 美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曾经发表题为 没有 中国制造 的一年 一文 文中描述 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并表示 以 后 10 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 A 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 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 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第第 IIII 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本卷包括 5151 5252 5353 545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5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 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 6 大历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3 分 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由此开始了中 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设 新中 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而且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了工 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 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 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 源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 期 1979 年 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 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一年深圳 珠海等 4 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 打开了中国对外 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 100 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 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时中国告别了 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 经过 100 多年的求索与奋斗 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中国以新的面 貌融入了世界 世纪跨越 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 伴随着国家一起迈 入 21 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以上材料摘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新中国 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设 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20 世纪 80 90 年代中国为搞活经济采取了哪些重 大举措 4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 中国如 何 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2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来 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实践探索 4 分 52 工业文明的崛起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也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 了强烈冲击 13 分 材料一 武夷北苑 夙著茶名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末业所存 易荒本务 乃 自各国通商之初 番舶云集 商民偶沾其利 遂至争相慕效 漫山遍野 愈种愈多 苍崖 铲为赤壤 清溪泛为黄流 矧近年以来 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 行销日滞 而 乡僻愚民 犹剔壤挖岩 种植不已 现在种茶之区 市疲山败 民心颇知改悔 卞宝第 卞制军政书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变化趋势 2 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 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 电视剧 霍元甲 就表现了 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 1861 1910 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 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2 根据所学知识 仿照例子 将下表补充完整 各两项 4 分 7 材料三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礼较旧式婚礼的进步之处 3 分 4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 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 主要原因 4 分 53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的报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 分 材料一 1851 年伦敦世博会 组委会非常希望中国参加世博会 但是中国置之不 理 英国当时想 中国不参加 中国商家也可以代表中国参加 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 营的 荣记湖丝 装成 12 捆 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 脱颖而出 独得金 银大奖 材料二 实业家周志俊参加了 1933 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 天天清早起来一直 看一直走 整整 7 天 等到闭馆才回来 连吃午饭都是在世博会里 然后写了一篇 芝博 琐言 有 1 2 万多字 重点讲述了展出飞机 汽车等先进工业产物的科学馆 其中他有一 个先进理念值得学习 就是我们不能只展示传统的与时代脱节的东西 材料三 1910 年的南洋劝业会和 1929 年的西湖博览会 是以政府名义举办的两 次类似于世博会的大型展览会 可以视为中国在上世纪初的两次世博 预演 进一步佐证 了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力和中国对世博会的参与热情 材料四 2010 年 4 月 30 日 上海世界博览会盛大举行 世博会上写满了中国近 代历史的遗憾与悲壮 而今天 中国再一次实现华丽的转身 请回答 1 阅读材料一 举例说明在 1851 年伦敦世博会 上 英国可能给伦敦博览会带来哪些 最新技术成果 2 分 2 材料二中周志俊认为 我们不能只展示传统的与时代脱节的东西 你是否赞同 请说 明理由 3 分 3 材料三中 1929 年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大型展览会有哪些有利条件 4 分 4 四则材料反映中国与世博会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2 分 你有什么启示 3 分 8 54 阅读下列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材料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证明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 世界也不能缺少中国 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多地 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的影响 历史必修第二册 人民版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在经济 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 各国 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 市场更为开放 资金 技术 人才 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 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南北差距拉大 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 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 跨国犯罪严重 这一切又增加了开展国际合 作 共同应对挑战的紧迫性 在这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求同存异 扩大合作 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前进 胡锦涛 推动全面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 2 分 中国是何时被正式批准加入世贸组织的 1 分 2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请举出 三个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3 分 3 根据材料二 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与弊 2 分 并谈谈我们应如 何正确对待 2 分 玉溪二中玉溪二中 20112011 20122012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历史试题答案 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5050 个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个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题 1 1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9 1 5 CCCBB 6 10 CCABD 11 15 ABBDC 16 20 DACAC 21 25 CCBCB 26 30 DCBDB 31 35 BCCBC 36 40 AACBC 41 45 CBCCA 46 50 BDDDC 第第 IIII 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本卷包括 5151 5252 5353 545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51 13 分 1 政治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答出具体政治制度的也可 经济基础 建立起比 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答出工业体系也可 科技基础 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机械基础课件
- 养护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农业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养成刷牙的好习惯课件
- 化工企业安全培训讲师课件
- 化工仪表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内部安全培训相互监督课件
- 健身权益卡营销方案(3篇)
- 兴义摩托车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初中教师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云南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江苏省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考试题(含答案)
- 文旅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公立医院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三级笔译试卷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技术和使用说明书
- UPS电池更换方案
- 金属、机械加工件成本核算方法(共8页)
- 公路损坏分类及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