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3 页 孟子孟子 两章两章 近几年相关中考试题近几年相关中考试题 天津市 20XX 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 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 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 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 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 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16 句中黑体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 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 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7 用 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18 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黑体的成语 第 2 页 共 23 页 多助之至 失道者寡助 19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天时 不如地利 三里 七里 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 以致难以攻破 所以说 天时不如地利 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 利不如人和 这里采用 池非不深也 这样双重否 定的句式 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 攻城一方尽 管没有 地利 但因 人和 能同仇敌忾 万众 一心 因此无坚不摧 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 充分论证了 人和 对 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目的在于启发君主 们应如何打好仗 取得战争的胜利 文章在论证了 人和 对战争的重要性后 又 顺势推论出 人和 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 B C D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第 3 页 共 23 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 答 参考答案 16 C 17 夫 环而攻之 必有 得天时者矣 18 如获至宝 至高无上 至理名言等 曲高和 寡 孤陋寡闻 寡廉鲜耻 孤家寡人等 19 D 20 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 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 佛山市 20XX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 完成 6 10 题 6 选出与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中 之 字 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B 水陆草木之花 C 肉食者谋之 D 两狼之并驱如故 7 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委而去之 第 4 页 共 23 页 B 池非不深也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8 选出下列句子中解释错误的一项 A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兵器 B 寡助之至 至 极点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区域 D 亲戚畔之 畔 通 叛 背叛 9 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A 孟子认为 战必胜 的必要条件是 得道 B 君子 是指文中所说的 得道者 C 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 得道者多助 的 道 在文中指 施行仁 政 10 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 显得很有气势 B 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 天时不 如地利 C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突出了 得道 的作用 第 5 页 共 23 页 D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这个句子从反面论证了 人和 的重要 答案 6 B 7 D 8 C 9 C 10 20XX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阅读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一文 完成 6 10 题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 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 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 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 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 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6 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 A 第 6 页 共 23 页 B C D F 7 得道者 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 一个词是 8 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 每个分句只划一 处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9 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 从中举出一则可以 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 所畔 参考答案 6 AB 7 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8 故 君子有不战 战 必胜矣 9 秦王朝施行暴政 使 天下苦秦久矣 导 致陈胜吴广起义 秦王朝灭亡 或者 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 就是做 到了取信于民 10 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 去攻打连兄弟骨肉 第 7 页 共 23 页 都背叛他的 20XX 年常州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 1 7 题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 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 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 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 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 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三里之城 池非不深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主旨是 3 文中的双重否定句是 从修辞角度看 这 是一组 4 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5 本文主要是从 和 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 第 8 页 共 23 页 6 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7 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译文 参考答案 1 内城 护城河 放弃 同 叛 背叛 2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3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4 对比论证 5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6 总分总 7 略 20XX 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贵阳实验区 1 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 故 是 2 翻译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这 个句子 3 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 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 这样才能取得 曾益其所不 能 的效果或成就 请紧扣这一论述 任意举一个恰 第 9 页 共 23 页 当的事例作论据 4 语段说 人恒过 然后能改 有人对这 句话持不同见解 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 结合自己 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 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 所以 这种人 2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而安 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 略 4 略 20XX 年四川省遂宁市 文言文阅读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 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 第 10 页 共 23 页 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1 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米粟非不多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B 池非不深也 城非不高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C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D 池非不深也 城非不高也 米粟非不多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2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池非不深也 C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 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B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C 委而去之 D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第 11 页 共 23 页 A 孟子 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 文章采用了 总 分 总 的结构模式 C 文章第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 方法 D 本文骈散结合 读来琅琅上口 朗读时要注 意节奏正确 比如 城 非不高也 故 君子有不 战 战 必胜矣 5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文中与 得道者 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君 子 B 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 着重强调了 人和 C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 如人和 D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 仁政 法治 的 思想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 C 第 12 页 共 23 页 5 D 20XX 年泰安市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甲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恒于虑 而后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入则无法加拂士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 安乐也 乙 郑之鄙人学为盖 三年而大旱 无所用 弃 而为秸槔 三年而大雨 又无所用 则还为盖焉 未 几 盗起 民尽戎服 鲜用盖者 欲学为兵 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 凿田种稻 三年皆涝 人谓宜泄水种黍 弗听 而仍其旧 乃大旱连岁 计其获 则偿歉而赢 焉 故曰 旱斯具舟 热斯具裘 天下名言也 1 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人恒过 然后能改 译 旱斯具舟 热斯具裘 译 3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写法上有什么共 同特点 答 第 13 页 共 23 页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问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 弼 辅佐 边境 2 一个人常犯错误 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 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3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 湖北省咸宁市 20XX 年高中 中专招生考试 孟子散文气势磅礴 善用排比 具有极强的说服 力 感召力 阅读下文 完成 20 24 题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 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 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 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第 14 页 共 23 页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故君子有不战 2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 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 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 跳往助之 22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原文句子 23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译 24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一 观点是孟子 仁政 主张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池 护城河 委 放弃 有 或 要么 第 15 页 共 23 页 21 B 2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3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都不能取胜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 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24 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在 天时 地利 人和这三要素中 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 要的 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 得道 而这个 道 就是他一贯主张的 仁政 所以孟子从 天 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说到 得道多助 失道 寡助 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 仁政 主张 20XX 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B 人恒过 国恒亡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第 16 页 共 23 页 翻译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翻译 13 本文指出 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 受艰苦磨难 其中 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14 结合自己的实际 说说你对 生于忧患 死 于安乐 的体会 参考答案 11 B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来让他内心警觉 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 以 不断增长才干 内心忧困 思绪阻塞 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13 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14 如 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要有危机意识 不要贪图安乐 等 20XX 年苏州中考模拟练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 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 第 17 页 共 23 页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 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 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 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畔 2 下列句中加点 之 的意思和用法 与其他 三个不同的是 A 永州之野产异蛇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D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4 对天时 地利 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 用 作者持怎样的看法 5 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 得 人和 的实质是 得 人 第 18 页 共 23 页 和 的最佳局面是 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兵器 限制 通 叛 背叛 2 C 3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 战就一定胜利 4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5 得道 天下 顷之 6 文中加点的两个字 委 意思是 畔 意思是 7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8 用 标出下面句子中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9 请你根据文中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这句话的内容 联系历史或现实 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10 文中加点的 池 兵 至 畔 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池 兵器 到达 叛徒 第 19 页 共 23 页 B 护城河 兵器 极点 背叛 C 护城河 士兵 到达 叛徒 D 水池 士兵 极点 背叛 11 下列语句中的 故 与 故君子有不战 战 必胜矣 中 故 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既克 公问其故 B 桓侯故使人问之 C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2 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三里之城 周围三里的城 B 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离 C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 比不上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啊 D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风震天下 并不是 因为武力的强大 13 得道者多助 中的 道 是指什么说的 A 正确的道理 B 作战的规律 C 施行 仁政 D 统治的方法 14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第 20 页 共 23 页 A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是全文的 中心论点 B 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 利不如人和 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 来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C 第四段深入论证 得道 即 得人和 得人和 则 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人和 15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 一项是 A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B 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 出郭扁扶 将 D 委而去之 有孙母未去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的一项是 A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B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第 21 页 共 23 页 17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是 其中 最重要的是 今年 5 月 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 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 即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猫一课优翼课件
- 工厂环保工程改造方案(3篇)
- 东莞工程综合布线方案(3篇)
- 电力工程审计方案(3篇)
- 牧场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馆标志课件
- 溧阳工厂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客服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之星面试题库及答案
- 康复面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 OK课件
-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第六版)(张海潘编著)(1-13章)
- 中建硅墨烯保温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第三讲 神话学
- 山东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文科)
-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GB/T 12730-2008一般传动用窄V带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