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1 设计目的及意义 2 2 工作原理 3 2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3 2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 4 2 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 6 2 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6 2 5调节器的具体设计 7 2 6速度环的设计 9 2 7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11 3 方案设计与论证 13 4 系统硬件设计 14 4 1主电路 14 4 2控制电路 14 4 3驱动电路 14 4 4反馈和保护电路 15 5 系统调试 16 6 心得体会 17 参 考 文 献 18 2 1 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设计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入手 并详细分析了系统 的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 然后按照自动控制原理 对双闭 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 利用 Simulink 对系 统进行了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通过仿真获得了参数整定的 依据 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 应用最广的 直流调速系统 采用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获得优 良的静 动态调速特性 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 制规律 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 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 制系统的重要基础 应掌握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 基本组成及其静特性 从起动和抗扰两个方面分析其性能和转 速与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解决双闭环调 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的设计问题 等等 通过对转速 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了解 使我们能 够更好的掌握调速系统的基本理论及相关内容 在对其各种性 能加深了解的同时 能够发现其缺陷之处 通过对该系统不足 之处的完善 可提高该系统的性能 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工作 场合 提高其使用效率 3 2 工作原理 2 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图 2 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图 电动机在启动阶段 电动机的实际转速 电压 低于给定值 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存在一个偏差信号 经放大后输出的电压 保持为限幅值 速度调节器工作在开环状态 速度调节器的输出 电压作为电流给定值送入电流调节器 此时则以最大电流给定 值使电流调节器输出移相信号 直流电压迅速上升 电流也随即 增大直到等于最大给定值 电动机以最大电流恒流加速启动 电动机的最大电流 堵转电流 可以通过整定速度调节器的输出 限幅值来改变 在电动机转速上升到给定转速后 速度调节器 输入端的偏差信号减小到近于零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退 出饱和状态 闭环调节开始起作用 对负载引起的转速波动 速 度调节器输入端产生的偏差信号将随时通过速度调节器 电流 调节器来修正触发器的移相电压 使整流桥输出的直流电压相 应变化 从而校正和补偿电动机的转速偏差 另外电流调节器 的小时间常数 还能够对因电网波动引起的电动机电枢电流的 变化进行快速调节 可以在电动机转速还未来得及发生改变时 4 迅速使电流恢复到原来值 从而使速度更好地稳定于某一转速 下运行 2 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 分析静特性的关键是掌握 PI 调节器的稳态特征 一般使 存在两种状况 饱和 输出达到限幅值 不饱和 输出未达到 限幅值 当调节器饱和时 输出为恒值 输入量的变化不再影 响输出 除非有反向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和 换句话说 饱和的 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和输出的联系 相当于使该调 节环开环 当调节器不饱和时 PI 的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 U 在稳态时总为零 实际上 在正常运行时 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 的 因此 对于静特性来说 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 种情况 1 转速调节器不饱和 这时 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 稳态时 它们的输入偏差电 压都是零 因此 2 1 0nn nn UU 2 2 dii IUU 由第一个关系式可得 2 3 0 nn n U 从而得到图 2 2 所示静特性曲线的 CA 段 与此同时 由 于 ASR 不饱和 可知 这就是说 CA 段特性 mi UUi mdd II 从理想空载状态的 0 一直延续到 一般都是大于额 d I dmd II 定电流Idn的 这就是静特性的运行段 它是一条水平的特性 5 2 转速调节器饱和 这时 ASR 输出达到限幅值Uim 转速外环呈开环状态 转速的变化对系统不再产生影响 双闭环系统变成了一个电流 无静差的单电流闭环调节系统 稳态时 2 4 md mi d I U I 其中 最大电流 dm I 取决于电动机的容许过载能力和拖动 系统允许的最大加速度 由上式可得静特性的 AB 段 它是一 条垂直的特性 这样是下垂特性只适合于的情况 因为 0 nn 如果 则 ASR 将退出饱和状态 0 nn nn UU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Idm 时表现为转 速无静差 这时 转速负反馈起主要的调节作用 但负载电流达 到Idm时 对应于转速调节器的饱和输出Uim 这时 电流调节器 起主要调节作用 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 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 护 这就是采用了两个 PI 调节器分别形成内 外两个闭环的效 果 然而 实际上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系数并不是无穷大 因此 静特性的两段实际上都略有很小的静差 见图 2 2 中虚 线 6 图 2 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2 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 首先要画出双闭环直流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如图 2 6 所示 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静特性的关键是掌握 PI 调节器的稳态特 征 一般存在两种状况 饱和 输出达到限幅值 不饱和 输出未达到限幅值 当调节器饱和时 输出为恒值 输入量 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 相当与使该调节环开环 当调节器不饱 和时 PI 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在稳态时总是为零 U 图 2 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 实际上 在正常运行时 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 的 因此 对于静特性来说 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 种情况 2 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双闭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以传递函数或 零极点模型为基础的系统动态结构图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 动态结构电流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为了引出电流反馈 在电动 机的动态结构框图中必须把电枢电流 Id 显露出来 绘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下 7 图 2 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 2 5 调节器的具体设计 本设计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全 控整流 电路基本数据如下 1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 Ks 30 2 电枢回路总电阻 R 0 18 3 时间常数 电磁时间常数 T1 0 012s 4 机电时间常数 Tm 0 12s 5 调节器输入电阻 R0 20 设计指标 1 静态指标 无静差 2 动态指标 电流超调量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 5 时的转速超调量 15 计算反馈关键参数 3 1 min 015 0 1000 15 n U n im r V 8 3 2 A V I U n im 026 0 3055 1 12 1 确定时间常数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s 0 0022s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i 0 002 s 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是时间是 3 3ms 为了基 本滤平波头 应有 Toi 3 33ms 因此取 Toi 2ms 0 002s 按 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 Ts 和 Toi 一般都0042 0 iosi TTT 比 Tl 小得多 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 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 5 且 i 1086 2 0042 0 012 0 i l T T 可按典型 型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 型的 所以把电流调节器设计成 PI 型的 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1024 3 0037 0 012 0 s s T T i l 3 选择电流调节器的参数 ACR 超前时间常数 电流环开环时间增益 s012 0 ii T 3 3 1 1 135 0037 0 5 05 0 s sT K i i ACR 的比例系数 3 4 37 0 026 0 30 18 0 012 0 1 135 s i ii K R KK 4 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 Ki 135 1S 1 ci 9 1 晶闸管装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 3 5 s T3 1 ic 即 3 6 1 135 1 196 0017 0 3 1 3 1 sTs 满足近似条件 2 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影响的条件 3 7 1 3 lm ci TT 即 3 8 ci lm s TT 1 0012 0 12 0 1 06 793 1 3 满足近似条件 3 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3 9 ois ci TT 1 3 1 即 3 10 oisT T 1 3 1 ci s 1 69 161 0025 0 0017 0 1 3 1 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指标为 也满足 5 3 4 设计要求 2 6 速度环的设计 1 确定时间常数 1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10 3 11 s0074 0 0037 0 22 1 i 1 T K 2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 Ton 0 014s 3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 3 12 sTTT on in 0214 0 014 0 0074 0 2 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能较好的原则 在负载扰动点后已经 有了一个积分环节 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 还必须在扰动作用点 以前设置一个积分环节 因此需要 由设计要求 转速调节器 必须含有积分环节 故按典型 型系统 选用设计 PI 调节器 典型 型系统阶跃输入跟随性能指标见附录表三 3 选择调节器的参数 3 13 shT n n 107 0 0214 0 5 转速开环增益 3 14 2 2222 03 262 0214 052 15 2 1 s Th h K n N ASR 的比例系数 3 15 48 6 0214 0 18 0 015 0 52 12 02 0026 0 6 2 1 n me n RTh TCh K 4 近似校验 转速截止频率为 3 16 11 1 03 28107 0 03 262 ssK K nN N cn 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 3 17 cn i s T 1 05 54 0037 0 5 1 5 1 11 5 检验转速超调量 当 h 5 时 不能满足要求 按 ASR 退饱和的情 6 37 n 况计算超调量 满 2 81 max b C C min 5 274 2 0 18 0 305 r C RI n e d n 足设计要求 2 7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流环仿真图如图 2 5 所示 图 2 5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电流环仿真图 仿真结果如下 图 2 6 转速电流曲线 12 图蓝线为电机转速曲线 绿线为电机电流曲线 加电流启 动时电流环将电机速度提高 并且保持为最大电流 而此时速 度环则不起作用 使转速随时间线性变化 上升到饱和状态 进入稳态运行后 转速换起主要作用 保持转速的稳定 13 3 方案设计与论证 主电路模块原理框图 图 3 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图 主电路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PWM 变换器得到可调的直流 电压 为直流电动机供电 检测模块包括转速 电流和温度的 检测 转速和电流检测为系统提供转速和电流负反馈的信号 温度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 PWM 变换器和电机 键盘 显示与 报警模块 由单片机控制 负责转速的给定和实时显示 以及 故障的声光报警 通信模块负责 DSP 与 PC 之间的数据通信 实现系统的计算机监控 DSP 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 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14 4 系统硬件设计 4 1 主电路 电动机的电源控制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电路对三相电源进行 整流 整流后通过 IGBT 对电机的电压进行控制 利用电流互 感器对主电路电流进行电流反馈和过电流保护 为了使电路中 的电流变得更加平缓 故在主电路当中加入了平波电抗器 变 流器在最小输出电流Idmin时仍能维持电流连续时电抗器电感量 L 按下式计算 在三相整流桥当中 K 取 1 12 则 L 200mH 电 机的主电路如图 4 1 所示 图 4 1 主电路电路图 4 2 控制电路 15 图 4 2 转速调节器 PI 环节电路 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 R0 40k 各电阻和电容值计算如下 4 1 01 013 4040 52iiRKRk 4 2 F R C 75 0 108100040 03 0 i i i 4 3 F R T C 2 0 4 0 i0 io 按照上述参数 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指标为 i 4 5 5 能满足设计要求 4 3 反馈和保护电路 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检测主电源输出的 电流超过某一设定值时发出过流信号切断控制屁输出主电源 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思想是利用电流互感器从 电机主电路中获取主电路中电流的参数并反馈到电流调节电路 当中 使电路拥有电流反馈和过流保护的作用 电流反馈与过 流保护电路如 Error Error ReferenceReference sourcesource notnot found found 所示 16 图 4 4 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电路 RP7 的滑动抽头端输出作为电流反馈信号 从 If 端输出到电流调节 器 反馈系数从 RP7 中进行调节 而过流动作电流的大小设定由 RP8 的滑动触头位置决定 该电路当中设有过流复位电流 当系统过流后能 手动进行复位或让系统通过一段时间后自动复位 当系统过流后能启动 报警装置 进行报警系统调试 对双闭环可逆 PWM 直流调速系统进行实验验证 从键盘给 系统输入给定的转速值 通过系统调节和控制 对电机实际转 速进行测量 将实际测得的转速显示在 LED 显示器上 稳态时 比较给定值和实测值 结果如表 5 1 所示 表表 5 1 实验结果表实验结果表 设定 值 转 分 2005001000150002000250030003500 测量 值 转 分 18248799315061996249830023499 利用 MATLAB 软件得仿真结果如图 5 1 所示 17 图 5 1 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仿真结果 18 5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 我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深入 的了解 通过实践加深了我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文化及其诗意探讨教学教案
- 企业人员岗位绩效考核指标表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农业发展中的政策扶持与产业发展
- 中国邮政2025常州市秋招个人客户经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公司财务管理及审计制度
- 地产项目资金管理细则
- 农村环境生态保护与改善
- 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方法和实践
- 中国邮政2025乌鲁木齐市秋招新媒体推广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导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 消化内科临床科室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
- 空天飞机热管理系统-洞察及研究
- 讲解壮族文化
- 单位定密管理办法
- 未遂统计管理办法
- 经营性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
- 电厂消防系统培训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四不放过原则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