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1届高二数学周考新人教版_第1页
云南省2011届高二数学周考新人教版_第2页
云南省2011届高二数学周考新人教版_第3页
云南省2011届高二数学周考新人教版_第4页
云南省2011届高二数学周考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理理 科科 数数 学学 命题 高 2008 级数学备课组 总分 100 分 时量 60 分钟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6 6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1 设 2 4y 则 y 等于 A 8 B 2 3 C 0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2 设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l是一条直线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 若 l 则l B 若 l 则l C 若 l 则l D 若 l 则l 解析 对于 A B D 均可能出现 l 而对于 C 是正确的 3 函数 x exxf 3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2 B 0 3 C 1 4 D 2 答案 D 解析 3 3 2 xxx fxxexexe 令 0fx 解得2x 故选 D 4 双曲线 2 4 x 2 12 y 1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A 2 3 B 2 C 3 D 1 解析 2 4 x 2 12 y 1 的焦点 4 0 到渐近线3yx 的距离 340 2 3 2 d 答案 A 5 若函数 yf x 的导函数在区间 a b上是增函数 则函数 yf x 在区间 a b上的 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 因为函数 yf x 的导函数 yfx 在区间 a b上是增函数 即在区间 ababa o x o x y ba o x y o x y b y 用心 爱心 专心 a b上各点处的斜率k是递增的 由图易知选 A 注意 C 中yk 为常数噢 二 填空题 每题二 填空题 每题 6 6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6 抛物线 2 8yx 的焦点坐标是 答案 2 0 7 1 0 21 xdx 答案 2 8 若函数 2 1 xa f x x 在1x 处取极值 则a 解析 f x 2 2 2 1 1 x xxa x f 1 3 4 a 0 a 3 答案 3 9 若曲线 ln 1 f xaxx 存在垂直于y轴的切线 则实数a取值范围是 答案 0 解析 由题意可知 1 1 fxa x 又因为存在垂直于y轴的切线 所以 11 00 1 11 aax xx 10 如图 已知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P为A1D1上的一定 点 Q为A1B1上任意一点 E F为CD上的任意两点 且EF的 长为定值 有下列命题 点P到平面QEF的距离为定值 直线PQ与平面PEF所成角为定值 二面角P EF Q为定值 三棱锥P QEF的体积为定值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符合要求的命 题序号都填上 解析 点P到来而QEF的距离即P到平面A1B1CD的距离 特殊值排除 即为二 面角P CD A1 EFQ面积为定值 又由 P点到平面QEF距离为定值 三 解答题 三 解答题 1111 题题 1212 分 分 1212 1313 题题 1414 分 共分 共 4040 分 分 1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椭圆 22 22 1 xy ab 的左 右焦点分别为 12 FF 离心率 2 2 e 12 2FF I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B A C E F D C1 D1PA1 Q B1 用心 爱心 专心 II 过点 1 F的直线l与该椭圆交于MN 两点 22 2 26 3 F MF N 求直线l的方 程 解解 I 由已知解得2 1 ac 22 1 bac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2 2 1 2 x y II 由 I 得 1 1 0 F 2 1 0 F 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 则直线l的方程为1 x 由 2 2 1 1 2 x x y 得 2 2 y 设 2 1 2 M 2 1 2 N 22 22 2 2 4 0 4 22 F MF N 这与已知相矛盾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直线l的斜率为k 则直线l的方程为 1 yk x 设 11 M x y 22 N xy 联立 2 2 1 1 2 yk x x y 消元得 2222 12 4220 kxk xk 22 1212 22 422 1212 kk xxx x kk 1212 2 2 2 12 k yyk xx k 又 211222 1 1 F MxyF Nxy 221212 2 F MF Nxxyy 2 2 2 22 221212 22 8222 26 2 12123 kk F MF Nxxyy kk 化简得 42 4023170 kk 解得 22 17 1 40 或 舍去 kk 1 k 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11或 yxyx 12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60DAB 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PO 平 面ABCD DEPB 于E 且E为PB中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求直线DE与直线PA所成角的余弦值 2 求点 C 到面PAB的距离 解法一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POh 则 0 0 Ph 0 1 0 0 1 0 3 0 0 DBC 1 0 3 0 0 2 2 h EA 3 0 2 2 h DE 0 1 PBh 0DEPBPE PB 2 3 0 3 22 h h 1 OP 面ABCD PBO 为PB与面ABCD所成的角 tan3 60 PO PBOPBO BO 4 分 33 0 3 0 3 22 DEPA 222222 333 0 3 0 3 3 2 222 DE PADEPA 3 2 2 cos 43 2 DE PA 直线DE与直线PA所成角余弦值为 2 4 8 分 3 设面PAB法向量为 nx y z 3 0 3 3 1 0 PAAB 则 0 0 n PA n AB 即 330 30 xz xy 取1x 则1 3zy 1 3 1 n 又 3 1 0 CB 点C到面PAB的距离 n CB d n 222 2 32 15 5 1 3 1 13 分 解法二 1 取BO中点 F 连EF 则 EFPOEFBO 设POh 则 2 h EF 在Rt BED 中 2 EFBF FD 即 2 1 3 3 60 22 2 h hPBO 2 取 AB 中点G 连 EGPA 则GED 或其补角为所 求 6 2 EG 222 213 3EDBDEBDG 2 2 cos 4 EG DEG ED 用心 爱心 专心 3 O为AC中点 点 O 到平面 PAB 距离的 2 倍等于 C 到面PAB的距离 过O作OHAB 于 H 连PH 过 O 作OMPH 易知OM即点O到面PAB的距离 3 3 15 2 515 2 PO OH OM PH 22 315 3 22 PH 2 15 2 5 dOM 13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函数 2 1 kx f x xc 0c 且1c k R 恰有一个极大值点和一个极小值 点 其中一个是xc 求函数 f x的另一个极值点 求函数 f x的极大值M和极小值m 并求1Mm 时k的取值范围 解 22 2222 2 1 2 k xcx kxkxxck fx xcxc 由题意知 0fc 即得 2 20c kcck 0c 0k 由 0fx 得 2 20kxxck 由韦达定理知另一个极值点为1x 或 2 xc k 由 式得 2 1 k c 即 2 1c k 当1c 时 0k 当01c 时 2k i 当0k 时 f x在 c 和 1 内是减函数 在 1 c 内是增函数 1 1 0 12 kk Mf c 2 2 1 0 2 2 kc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