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15 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 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15 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 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15 苏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 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15 苏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 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15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八年级语文初中八年级语文 苏教版苏教版 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暑假能力训练与提高 1515 一 好歌慢放 一 好歌慢放 歌曲 陋室铭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 保 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 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 精神之富有 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 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 陋 意 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 充满了勃勃生机 真是陋室不陋 二 慧眼识金 二 慧眼识金 1 结合语境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清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清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乐 似与游者相乐 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可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 同游者 吴武陵 游 清澈 凄清 冷清 以 为乐 欢乐 大约 可以 游动 游玩 2 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珮珮 p i 环环 hu n 佁佁 y 然不动 俶俶 ch 尔远逝 参参 c n 差差 c 披拂 往来翕翕 x 忽 斗斗 d u 折蛇行 悄悄 qi o 怆怆 chu ng 幽邃 犬牙差差 c 互 寂寥寥 li o 无人 2 三 名家访谈 三 名家访谈 1 刘禹锡 772 842 字梦得 汉族 唐朝彭城人 祖籍洛阳 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曾任监察御史 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 诗人 有 诗豪 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今湖南常 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 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 的 汉寿城春望 代表作品 陋室铭 乌衣巷 石头城 蜀先主庙 2 柳宗元 773 年 819 年 字子厚 山西运城人 世称 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 又称 柳州 柳愚溪 汉族 祖籍河东 今山西省 永济市运城 苪城一带 唐代文 学家 哲学家 散文家和思想家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为 韩柳 与刘禹 锡并称 刘柳 与王维 孟浩然 韦应物并称 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 宋代的欧 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历八年 773 年 出生于京都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 少有才名 早 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 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 793 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 科 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 后入朝为官 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迁礼部 员外郎 永贞元年 805 九月 革新失败 贬邵州刺史 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 任 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在此期间 写下了著名的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 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元和十年 815 春回京师 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 政绩卓著 宪 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 819 年 11 月 28 日 卒于柳州任所 交往甚蕃 刘禹锡 白居 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600 余篇 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诗多抒写 抑郁悲愤 思乡怀友之情 幽峭峻郁 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 是那些清深意远 疏 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 散文论说性强 笔锋犀利 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 状物 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 天说 天对 封建论 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 锡保存下来 并编成集 有 柳河东集 柳宗元集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3 3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汉族 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 北宋时为眉山城 人 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 书画家 词人 诗人 美食家 苏轼 是苏洵的次子 苏洵长子夭折 1057 年 嘉祐二年 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苏轼与父苏 洵 弟苏辙并称 三苏 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史书记载苏轼 身长八尺三寸有余 为 人宽大如海 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 神宗时期曾在凤翔 杭州 密州 徐州 湖州等 地任职 1080 年 元丰三年 因 乌台诗案 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在黄州四年多 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 故自号 东坡居士 人称 苏东坡 哲宗即位后 曾任翰 林学士 侍读学士 礼部尚书等职 并出知杭州 颍州 扬州 定州等地 晚年被贬惠州 儋州 大赦北还 途中病死在常州 葬于河南郏县 追谥文忠公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 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 有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 楷书 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 有天真 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 喜作枯木怪石 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 东坡七集 等 词有 东坡乐府 四 伟人展播 横看成岭侧成峰 百千文字道不尽 四 伟人展播 横看成岭侧成峰 百千文字道不尽 苏轼人生面面观 苏轼人生面面观 1 传世佳句 词句 4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同上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江城子 乙卯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同上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同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欲寄相思千点泪 流不到 楚江东 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 却匆匆 江城子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 传世佳句 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陌上花开蝴蝶飞 江山犹是昔人非 陌上花 生前富贵草头露 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5 3 传世佳句 文句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4 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 有著名的 猪肉颂 打油诗 黄州好猪肉 价钱等粪土 富 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 少著水 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 饱得自家 君莫管 这里的 慢著火 少著水 火候足时它自美 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 东坡肉 也跟着沾光 名噪杭州 成了当地 的一道名菜了 5 赴宴吟诗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 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 决定备下酒菜请苏 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 一举人提议行酒令 酒令内 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 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 姜子牙渭水钓鱼 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 第二位 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 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 卖肉 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 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 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 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 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 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 秦始皇并吞六 国 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 微笑道 诸位兄台请啊 六举人呆若木鸡 6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 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 祝 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 冷 香 两个字 每人写两句诗 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 为起带头 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 吟道 水自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少游 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 弹了下手指 曰 冷字句佚不可知 梅花弹遍指头香 小妹 也去摘花 少游要笑他摹仿自己 小妹却云 叫日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说 完摊开手掌 一只蝴蝶已被捏死 女儿特点毕露 大家都齐声叫好 苏轼却用衣带一拂石 凳 骑着马就走 苏老泉叫道 我儿 答不出也不要走啊 话音未落 苏轼已长声飘 来两句 拂石坐来衣带冷 踏花归去马蹄香 此虽为传说 可信度不可考 但也能从 中窥出苏轼之才 6 7 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 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 两人饮酒吟诗 之余 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 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 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 上 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 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 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 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 玩个痛快 他无论如何也来 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 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 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 凉风送爽 荷香满湖 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 苏东坡把著酒杯 拈著胡须 高兴地对黄庭坚说 今天没有佛印 我们倒也清静 先来个 行酒令 前两句要用即景 后两句要用 哉 字结尾 黄庭坚说 好吧 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 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 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 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这时候 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 了 一听黄庭坚说罢 就把船舱板推开 爬了出来 说道 船板拨开 佛印出来 憋 煞人哉 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 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 吓了一大跳 仔细一 看 原来是佛印 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 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 著着佛印就坐 说道 你藏得好 对得也妙 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 三人赏 月游湖 谈笑风生 8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 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 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 苏学士还 擅长烧鱼 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 一次 苏轼雅兴大发 亲自下厨做鱼 刚刚烧好 隔着 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 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 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 门就道 今天向子瞻兄请教 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 苏轼拉长着脸回应 苏者 上 草下左鱼右禾 黄庭坚又道 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 苏轼道 也可 黄庭坚 接着道 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 苏轼道 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 黄庭坚指着碗橱 顶 笑道 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 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 一向才思敏捷的 苏轼 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9 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 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 便出了个上句相 戏 句云 阿兄门外邀双月 双月 合为 朋 字 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 当即 对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 半 对 双 风 对 月 甚为妥贴 有趣的是 风 7 的繁体字是 风 半风即 虱 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 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10 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 宋人屡遭辽邦侵犯 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 出上联要宋人答 对 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 此联看似简单 实不易对 出句的数字恰与后 面的事物相符 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 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 大 笔一挥 巧妙对上下联 四诗风雅颂 该对联妙在 四诗 只有 风雅颂 三个名称 因 为 诗经 中有 大雅 小雅 合称为 雅 加之 国风 颂诗 共四部分 故 诗经 亦称 四诗 对句妙语天成 辽使佩服至极 11 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少年得志的人 王安石 22 岁考中进士 苏轼小王安石 16 岁 23 岁 那年考中进士 两人都被视为栋梁之才 而且皆以诗文名世 两人真正的交锋是从宋神宗 熙宁二年 1069 年 开始的 当时 苏氏兄弟服完父丧回到京师 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 权开封府推事 而受到神宗信任 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 宰相 的王安石正大力推行变法 新政 这样 两个大文豪同朝为官 争端便由此而起了 王安石以 人言不足恤 祖宗不足法 天变不足畏 的勇气锐意改革也是令人起敬的 但关键的问题是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面前 在 以保守为天性 遵无动为大之教的国 人 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 改革的动作到底是激进好抑或是渐进好 王安石思想竣急 无论是起用新人 还是施行新法 都体现了大刀阔斧的超常风格 而苏轼呢 他并非不主 张变革 他只是希望不要 太急 了 因为 法相应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因此 两个人的政见也就凿枘难合 12 苏轼与高俅 水浒传 第二回讲述高俅的发迹史 说高俅被董将士转荐到 小苏学士 处 小 苏学士 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 此后结识了当时为端王的宋徽宗 最后平步青 云 做了太尉 这位 小苏学士 应该是鼎鼎大名的 大苏学士 就是人人熟知的东 坡居士苏轼 宋人王明清 挥麈后录 卷七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 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 知道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 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 故而很欣赏他 宋哲 宗元祐八年 1093 年 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 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 8 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 所以没有接纳 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 高俅在 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 直到哲宗元符三年 1100 年 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 事有凑巧 一个月后 哲宗驾崩 端王即皇帝位为徽宗 高俅受到徽宗的 不次迁拜 数年后官至节度使 渐升为枢密使相 遍历三衙者二十年 领殿前司职事 自俅始也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 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 位居显臣之列 其子弟皆为郎官 一门荣耀至极 13 养生之道 苏轼不仅精通中医药学 也是一位美食养生家 他通常会摸索出一些既能满足美食的 养生方 又治病保健 苏东坡常常到山野里去发掘一些药食两用山草野味 一次 他走到一片稻田附近 突 然看到他平常喜爱吃的野荠 荸荠 便想解解馋 于是用衣服捧着荸荠来到附近的寺院 借用灶火煮粥 方法是将荸荠 500 克 大米 100 克 生姜适量 煮成荠羹 荠羹可以补充维 C 还有 清热 利尿 平肝 和血 化痰的作用 苏东坡还爱吃玉糁羹 山芋煮成的 他常常下厨自己煮着吃 并且称这是健脾益气 的佳品 麦门冬饮也是苏东坡喜欢的饮品 他将麦门冬饮制成具有口腔保健 安神催眠的家常 饮料 并作诗说 一枕清风值万钱 无人肯卖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 知是东坡手自 煎 14 家室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 四川眉州青神人 年轻貌美 知书达礼 16 岁嫁给苏轼 她 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 有 幕后听言 的故事 苏轼为人旷达 待人接物相对疏忽 于是 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 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 苏轼的 亡妻王氏墓志铭 中记载着 这样的故事 轼与客言于外 君立屏间听之 退必反覆其言曰 某人也 言辄持两端 惟子意之所向 子何用与是人言 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 君曰 恐不能久 其与人锐 其去人必速 已而果然 每当苏轼读书时 她便陪伴在侧 终日不去 苏轼偶有遗忘 她便从旁提醒 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王弗侍亲甚孝 对苏轼关怀备至 二人情深意笃 恩爱有加 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 其心中的沉痛 精 神上的痛苦 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依父亲苏洵言 于汝母坟茔旁葬之 并在埋葬王弗的 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又过了十年 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 第一的 江城子 记梦 这首词九百多年来 在不同的朝代都一直被广为传诵着 也是 文学史上众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 当了解到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后 再读这首词 那种情感 那种沉痛 那种深切 足以让后人也一样 泪千行 了 9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 是王弗的堂妹 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 她比 苏轼小十一岁 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 生性温柔 处处依着苏轼 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 他人生中最重要的 25 年 历经乌台诗案 黄州贬谪 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 与之同甘共苦 最困难时 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 赤脚耕田 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 在王闰之生日之际 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 并作 蝶恋花 纪事 词中 三个明珠 膝上王文度 是赞美她 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 疼爱不分彼此 二十五年之后 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 苏轼痛 断肝肠 写祭文道 我曰归哉 行返丘园 曾不少许 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 孰馈我田 已矣奈何 泪尽目乾 旅殡国门 我少实恩 惟有同穴 尚蹈此言 呜呼哀哉 在妻子 死后百日 请他的朋友 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 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 土时 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 苏轼死后 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 实现了祭文中 惟有同穴 的愿望 苏轼的侍妾叫王朝云 比苏轼小二十六岁 苏轼最困顿时 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 王朝云却一直陪伴其左右 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 称其为 无 女维摩 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 王朝云常常唱 蝶恋花 词 为苏轼聊解愁闷 每当 朝云唱到 枝上柳绵吹又少 时 就掩抑惆怅 不胜伤悲 哭而止声 东坡问何因 朝云 答 妾所不能竟 唱完 者 天涯何处无芳草句 也 苏轼大笑 我正悲秋 而 你又开始伤春了 不幸的是 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 朝云逝后 苏轼 终生不复 听此词 一直鳏居 遵照朝云的遗愿 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 的松林之中 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 撰写的楹联是 不合时宜 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 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 东坡一日退朝 食罢 扪腹徐行 顾谓侍儿曰 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 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 坡不以为然 又一人 曰 满腹都是见识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 乃曰 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坡捧 腹大笑 朝云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西湖景区孤山之上 苏东坡纪念馆旁 如今已成 为名胜 10 子嗣 1059 年 王弗为苏轼生了长子苏迈 1070 1072 年 王闰之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 子苏过 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 1083 年 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苏遁 可惜 不久就夭折了 朝云墓 五 静心精读 五 静心精读 小石潭记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 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 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1 结合语境 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行 向西走 往西走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乐 以 为乐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游 在空中游动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像狗的牙齿一样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凄 使 凄凉 寒 使 寒冷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C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A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B 11 A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只见 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忽 明忽暗 忽隐忽现 B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 不可以久留 就题字离去 C 潭边长满了 青翠的树木藤蔓 树枝藤蔓 遮掩缠绕 摇动下垂 参差不齐 随风 飘拂 通读全文后 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伐竹取道 与上文的 隔篁竹 呼应 又为下文的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 人 埋下伏笔 既表现潭水之清 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 依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 这可从文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和 潭西南而望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 小石潭 石奇 水清 鱼活 溪流曲折 环境凄清的特点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A 抓住溪身的曲折 蜿蜒 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就溪身而言 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这是静止的 就溪水来说 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 这是流动的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 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正 确 B 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 这从作者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以及对游鱼的那种 似 与游者相乐 的描写可知 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 这从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的 描写可知 正确 C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 失败被贬 心中愤懑难平 因而凄苦是他 感情的主调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 凄清环境的触发 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正确 D 作者从游鱼 阳光 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 通过具体景物 用静止和活动的画 面来写 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 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 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 但 又无处不在写水 你看鱼儿在水里游 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 这就写出了水的清 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 太阳光照下来 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 这就更显出了 潭水的清澈 正确 12 六 走遍中国 六 走遍中国 碧云寺碧云寺 1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 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 是一组布局紧凑 保存完 好的园林式寺庙 创建于元至顺二年 1331 年 后经明 清扩建 始具今日规模 寺院 坐西朝东 依山势而建造 整个寺院布置 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 南北各配一组院落 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 层层殿堂依山叠起 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 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 为不使总体布局景露无遗 故而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 式 其中立于山门前的一对石狮 哼哈二将 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 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2 碧云寺自元代创建 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相传此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 本名 碧云庵 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 l516 年 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 水宝地 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 并立冢域于寺后 又在冢上种植了 青松作为死后葬身之所 据说这种做法叫做 青松压顶 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 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 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 于公寺 后来于经下狱庾 死 葬身碧云寺的打算也落空 明熹宗天启三年 1623 年 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 再度 扩建碧云寺 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 作为自己死后墓地 但五年后魏忠贤也获罪 墓穴遂废 经过这两次扩建 富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业已成形 到清代 绮丽壮观的 碧云寺吸引了清帝王和后妃们 乾隆十二年 1748 年 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保 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 又在寺后墓圹所在地新建金刚宝座塔 在寺右增建罗汉堂 寺左新 建行宫院 由于对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 因此该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风格 13 3 第三进院落以菩萨殿为主体 面阔三间 歇山大脊 前出廊 檐下装饰有斗拱 匾额上 为乾隆御笔 静演三车 殿内供奉五尊泥塑彩绘菩萨像 正中为观音菩萨 左为文殊菩 萨 大势至菩萨 右为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东西两壁塑有高一米左右二十四诸天神和福 碌 寿 喜四星像 塑像四周也有云山悬塑和小型佛教故事雕塑 院内古树叁天 枝叶繁 茂 其中娑罗树最为珍贵 此树原产自印度 树顶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