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二、三、单元_第1页
2016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二、三、单元_第2页
2016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二、三、单元_第3页
2016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二、三、单元_第4页
2016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二、三、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单元 一 主备人 张泽丰 审核人 课题 含教材章节名称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课时数3 备课时间2015 2 2上课时间 教学总目标 1 学生通过自学能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 分析 2 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 通过群学提出或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给每组 1 号背诵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基本特点 难点 将百分数和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有效地联系起来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为独立章节 难度不大 但是需要对百分 数理解透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对统计图并不 陌生 教学准备 师生 小黑板 挂图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1 课时 认识扇形统计图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通过自学 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 2 我能通过小组讨论 总结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种数据的意义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说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难点 我了解统计图中百分数的意义 并能正确的完成相关题目 知 识 链接 林阳小学去年有 1000 人 其中一年级的同学占 20 一年级同学有多 少人 第一步 独学 1 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按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说明 2 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 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 被分成了几类 3 从这个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1 题 说出几个部分的面积大小 2 对子学习第 2 题 重点明确圆的意义 3 对子学习第 3 题 每人都要说出两点或以上 第三步 群学 1 我国国土总面积有 960 万平方千米 从图中可以得知 平原面积占 12 那么平原面积倒底是多少平方千米呢 2 你还能计算出高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第 1 页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2 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复习各种统计图并知道它们的用法 2 我能说出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转换利用 难点 我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知 识 链接 说说你所知道的统计图 并写在下方 第一步 独学 观察下图 1 找出三种统计图的名称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2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从哪幅统计图能 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 少 3 你还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任意说出两点 是事实即可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1 题 明确三种统计图的形状不同之处 2 对子学习第 2 题 说说每种统计图的特征 3 对子学习第 3 题 挑战自我 说出合理的事实 第三步 群学 1 说说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合理即可 2 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合理即可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课本第 4 页 练一练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3 课时 练习一练习一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通过练习 我能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 通过练习 我能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利用扇形统计图计算各部分的量 难点 我能学会合理地选择统计图 并掌握图中的信息 知 识 链接 说说扇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第一步 独学 1 练习一第 1 题 说说哪幅图的饮食搭配合理 怎样吃饭才能健康地生长 2 练习一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豆类谷物的面积的大小 但能用百分数比较准确的表达 吗 3 练习一第 5 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 4 种不同的蔬菜 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 右图 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 80 平方米 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品种合计黄瓜韭菜萝卜番茄 种植面积 平方米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6 题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 接着算一算 画一画 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 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 也有内在联系 第三步 群学 1 练习一第 7 题 1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 2 开展调查 收集信息 整理数据 制作统计图表 3 分析数据 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5 题 对学部分第 6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 4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1 课时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通过观察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并能标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 侧面和高 2 我通过讨论 学习 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说出圆柱 圆锥的特征 难点 我能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认识立体图 知 识 链接 1 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步 独学 1 圆柱体也叫圆柱 观察上图 说说圆柱体的特征 合理即可 2 说说圆锥的特征 合理即可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通过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 尝试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 2 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 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 底面 侧面和高 第三步 群学 1 从正面 上面 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 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1 2 题 群学部分第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二 1 2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2 课时 圆柱的侧面积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通过动手操作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 我能通过观察圆柱展开图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说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我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知 识 链接 1 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S r2 圆的周长怎么计算 第一步 独学 1 这是一个圆柱形的罐头 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 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如果想不出来 可参照第 2 题 2 能否把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 如果沿着圆柱的高把商标纸剪开 再展 开 将得到如下图形 这个时候的图形面积 你是否会计算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如何计算展开商标的面积 展开的图形是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 就是 圆柱的底面周长 宽 就是 圆柱的高 所以圆柱侧面商标的面积 底面周长 总结 圆柱的侧面积 第三步 群学 1 如果不展开圆柱的侧面 通过测量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 能否求出圆柱的 侧面积 如何计算 2 如何只测量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 能否求出圆柱的侧面积 如何计算 第四步 展示 对学部分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二 3 4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3 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通过作图 能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 我通过作图和比较 知道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我能根据已知条件 通过活用公式 找到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知 识 链接 1 一个圆的周长是 12 56cm 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第一步 独学 1 在图中尝试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的展开图 2 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怎么计算 计算出结果 3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计算 计算出结果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圆柱的表面积就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和 你能计算出上图中圆柱的表面积吗 第三步 群学 1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4cm 高是 3cm 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cm 高是 3cm 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第四步 展示 对学部分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 5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4 课时 练习二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通过练习 我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我能加深理解表面积计算方法 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难点 我对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够区分开来 并熟悉相应的公式 知 识 链接 1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第一步 独学 1 完成练习二第 6 题 重点提示 圆的半径计算方法之一 r C 3 14 2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练习二第 7 题 问题 1 通风管的铁皮是由几个面组成 问题 2 铁皮的面积怎么算 2 对子学习练习二第 8 题 讨论 圆柱形灯笼的彩纸一共有几个面 彩纸的面积怎么计算 第三步 群学 1 练习二第 10 题 讨论 博士帽一共由几部分组成 讨论 每一部分的面积怎么算 讨论 20 个这样的帽子需要卡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注意单位 2 练习二第 12 题 讨论 给柱子刷漆时 上下两个面会不会去刷 讨论 5 个柱子 每个平方用漆 0 5 千克 一共用油漆多少千克 第四步 展示 对学部分第 1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二 9 11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5 课时 圆柱的体积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通过观察 PPT 动态演示 知道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 2 我能熟记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 重难 重点 我能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 我能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点 知 识 链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这个公式是 第一步 独学 1 观察 PPT 动态演示过程 请根据 PPT 说明 1 圆柱通过平均拆分再组合 组合的形状接近于 体 2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 2 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有什么关系 1 圆柱和长方体体积相等 2 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 3 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综合独学 1 2 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是什么 圆柱的体积 利用公式表达就是 2 一个圆柱形零件 底面积是 10 平方厘米 高是 3 厘米 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 第三步 群学 1 一个圆柱体 底面直径是 4 厘米 高是 3 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 一个圆柱体 底面半径是 2 厘米 高是 3 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 1 2 4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6 课时 练习三 1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通过练习 进一步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 我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难点 我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圆柱相关公式 计算圆柱体积 知 识 链接 1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2 圆的底面积计算方法是 第一步 独学 1 练习三第 4 题 根据估算 利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算出哪个杯子装的饮料多 2 练习三第 6 题 找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1 圆柱的底面积 2 圆柱的高 3 一共 50 枚硬币 平均每个硬币的体积是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7 题 估算哪个体积大 计算 第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高是 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 第二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高是 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 比较一下 2 对子学习第 8 题 根据底面周长可求出底面半径 根据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 高是 求出它的容积 第三步 群学 1 练习三第 9 题 根据直径可求出半径 根据半径可求出底面积 高是 所以圆柱形茶杯的容积是 水的重量是 2 练习三第 11 题 1 注意单位 2 油桶的铁皮包括几部分 3 油桶的铁皮每一部分面积怎么计算 第四步 展示 对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 10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7 课时 练习三 2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提高利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2 我能通过练习熟悉各种公式的应用方法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灵活应用各种公式 解决相关题目 难点 我能区分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知 识 链接 1 求下面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0 6 平方米 高 0 5 米 第一步 独学 1 练习三第 12 题 1 根据直径可以求出半径 2 根据半径可以求出底面积 3 根据地面和和高可以求出体积 4 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和四周就是一个底面积加一个侧面积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13 题 纸板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彩带的长度包括 4 条高和 4 条直径 再加上打结处长度 2 对子学习第 14 题 塑料薄膜的面积就是圆柱表面积的一半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圆柱体积的一半 第三步 群学 1 练习三第 15 题 求出正方体橡皮泥的体积 求出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高 橡皮泥的形状虽然发生变化 但是体积并没有变化 所以圆柱和正方体的 体积相同 第四步 展示 对学部分第 1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三 16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8 课时 圆锥的体积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认识圆锥的特征 掌握高的特征 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 我能利用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利用公式求解圆锥的体积 难点 理解等底等高情况下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 知 识 链接 圆的面积怎么计算 第一步 独学 1 观察圆锥 发现它的特征 1 圆锥的底面是个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面 2 认识圆锥的顶点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 2 什么叫做等底等高 通俗来说就是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 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 3 实验操作 发现规律 通过观察教学光盘完成 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倍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根据独学第三题 圆柱的体积计算是 底面积 高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 利用公式表示是 第三步 群学 1 一个圆锥 底面积是 10 平方厘米 高是 3 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 2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 12 56 厘米 高是 6 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 3 一个圆锥的直径是 4 厘米 高是 9 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3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 1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9 课时 练习四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通过练习 我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 2 通过练习 我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利用圆锥公式解决相关题目 难点 综合利用圆和圆锥的公式 完成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知 识 链接 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第一步 独学 1 练习四第 2 题 水无论倒入哪个容器中 水的体积不变 2 练习四第 3 题 占地面积就是底面积 圆锥的体积 3 练习四第 5 题 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7 题 把一个圆柱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 就是要使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 2 对子学习第 8 题 先求圆锥的底面半径 根据底面半径求出底面积 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 3 对子学习第 9 题 区分两种圆锥 第 种 底是 高是 体积是 第 种 底是 高是 体积是 第三步 群学 1 练习四第 10 题 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半径 根据底面半径求出底面积 算出圆锥的体积 算出碎石的重量 2 练习四第 11 题 右侧图形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成 算出圆锥的体积 算出圆柱的体积 算出它们的体积之和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 12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10 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我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熟悉各类公式 并会运用 难点 区分圆柱的体积和面积计算方法 选择正确的公式解题 知 识 链接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第一步 独学 1 第 1 题 根据公式填表 2 第 2 题 压路机滚筒转动一周 就是算压路机滚筒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3 第 3 题 根据底面周长算出底面半径 木板的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算出圆柱形水桶的容积和 120 升做比较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第 4 题 计算圆锥的体积 V Sh 3 1 根据体积算出重量 2 对子学习第 5 题 提示 橡皮泥无论形状如何变化 体积不变 先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再算第二种圆柱的高 最后算第三种圆柱的底面积 第三步 群学 1 第 6 题 算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再加起来 算出圆柱的体积 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再算出它们的和 3 1 自己思考 2 第 8 题 分别算出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 再比较大小 空间概念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整理和复习第 9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11 课时 整理和复习 2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联系生活 运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2 我能熟练区分面积和体积 并选用正确的公式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利用公式 完成生活中的各类题目 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和知识 分析题目 找准公式 完成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知 识 链接 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第一步 独学 1 第 10 题 沙子无论怎样堆 形状变化 不变 先计算 再计算 2 第 11 题 参照图片 找出长方体的长 宽 高 长方体的容积 长 宽 高 长方体有六个面 算出面积之和 再加上重叠部分 第二步 对学 1 1 第 12 题 我们可以代入实际数据 自己尝试举一例 例如高都是 1 厘米 半径一个是 1 厘米 另一个是 2 厘 米 分别计算体积 算出它们的比 2 对子学习第 13 题 通过测量 小组合作完成 最后计算 选不同的圆柱 多次测量 总结 概括 我发现 第三步 群学 1 同学们可以由 1 号分工 找几张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纸张 分别实验 最后记录数据 分析 概括 总结 2 对于本单元常用的公式 你能默写出来吗 尽可能把常用的默写下来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完成单元反思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1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学会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 思想方法 加强对策略的 体验和方法的领悟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我能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 感受各种策略对于解决不同问题的 价值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合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难点 运用已学的策略解决新颖 复杂的问题 体会一个问题多种方法 及各种策略之间相互的关系 知 识 链接 一个大杯和 3 个小杯共装 720 毫升饮料 一个大杯的容量相当于一个 小杯的 3 倍 一个大杯容量是多少毫升 第一步 独学 1 星河小学美术组占男生总人数的 已知女生有 21 人 男生有多少人 5 2 我可以画线段图 利用线段图 女生共 21 人 每段代表 人 男生共 段 男生 的人数应该是 人 2 我可以列方程解答 单位 1 是 的人数 分析数量关系式 总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解 设 答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我从题目中知道总人数一共是 份 其中男生 份 女生 份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女生有 21 人 男生则有 第三步 群学 1 一堆煤 用去了 还剩 6 吨 这堆煤原来有多少吨 4 1 选择自己喜欢的策略 完成题目吧 2 六年级共有学生 120 人 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男生有多少人 2 1 男生有 份 女生有 份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2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 3 题 第 2 课时 假设的策略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 2 我能利用题目中已知条件进行分析 完成一般的假设策略类的题目 教学 重难 点 1 利用假设解决问题 2 通过列举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知 识 链接 利用假设策略时应该假设只有一种事物 第一步 独学 1 全班 42 人去公园划船 租 10 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 5 人 每 只小船坐 3 人 租的大船 小船各有多少只 画图法 先画 10 只大船坐 50 人 再 去掉多的 8 人 观察图形 发现 大船有 只 小船有 只 2 列举法 从大船有 9 只 小船有 1 只开始 有序列举 并填写右表 总能找到 大船有 只 小船有 只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1 列表假设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 www L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 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表格 借助表格调整 通过调整 发现大船有 只 小船有 只 第三步 群学 算出兔有 只 鸡有 只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第 1 页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策略练习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通过练习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 我在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我能学会转化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解题 难点 我能运用 假设 列表 列举 画图中的任意一种策略解题 知 识 链接 列表的策略 第一步 独学 1 练习五第 6 题 我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 100 本 及所对应的份数 5 先求一份的量 再求中 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2 练习五第 7 题 结合图 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2 3 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 是客车行驶路程的 2 3 这样的话 根据路程的比 求出所求的路程 第二步 对学 1 练习五第 8 题 我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 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画好后 我发现第二 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 也就是 3 份 再加上第一堆的一份 说明白子有 份 第三步 群学 1 练习五第 9 题 根据题目表格 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 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 利用列举完成了题目 发现 2 分球 个 三分球 个 课外了解 第 32 页 你知道 吗 利用自己的方法 完成这道题目 第四步 展示 独学部分第 1 2 题 群学部分第 1 题 定时定量规范化练习 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 1 2 题 盛泽革新教育集团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主编 张泽丰 审核 使用日期 月 日 第 1 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班级 组名 姓名 书写等级 自我评价 学 习 目 标 1 我能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 我在观察 比较 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 理解图形放大 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 知道给出的比是一个放大的比还是缩小的比 难点 根据给出的比 完成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知 识 链接 12 15 化简 第一步 独学 1 长变 宽也变 2 长变为原来的 倍 宽也变为原来的 倍 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 2 倍 就是把图形按 2 1 的比放大 3 把第一幅图按 1 2 的比缩小 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 是多少厘米 第二步 对学 1 对子学习 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 3 1 放大是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