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_第1页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_第2页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_第3页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_第4页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 7 页 第 1 页 名称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名称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编 号SOP GTJY 044版 本 号 01 替代版本号00 制 定 人审 核 人批 准 人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定部门质量部印 数2 份执行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部存档部门GMP 办 分发部门质量部 变更记载 版本号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00 2011 年 4 月 12 日 2011 年 5 月 1 日 变更历史及原因 01 版本 依据公司最新组织机构图 修改相应部门名称 使之与公司最新组织机构图相吻合 目 的 建立一个规范的柠檬黄的标准检测规程 范 围 适用于柠檬黄质量检验 责 任 人 QC 组全体检验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 容 1 检验规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药用辅料 YY0143 93 2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 2 待用试液配制及涉及检测仪器 2 1 待用试液配制 1 标准砷溶液 浓度为 0 001mg ml 精确称取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过的或在 100 干燥 2 小时的三氧化二砷 0 1320 克 溶于 l0 毫升 lN 氢氧化钠溶液中 加 1N 硫酸溶 液 10 毫升将此溶液仔细地移入 1000 毫升容量瓶中 并用水稀释至刻度 此液每毫升 含 0 1 毫克砷 使用时可将此液稀释成每毫升含 l 或 10mg 的砷 2 溴化汞试纸 将滤纸剪成直径为 2cm 的圆片 浸泡于溴化汞乙醇溶液中 使用前取出 使其自然干燥后备用 3 醋酸铅棉花 将脱脂棉浸泡于 10 醋酸铅溶液中 1 小时后取出 并使之疏松 在 100 烘箱内干燥 取出置于玻璃瓶中塞紧保存备用 SOP GTJY 044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共 7 页 第 2 页 4 标准铅溶液 0 001mg ml 称取硝酸铅 0 160g 置 1000ml 量瓶中加硝酸 5ml 与水 50ml 溶解后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储备液 临用前 精密量取储备液 10ml 置 100ml 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每 1ml 相当于 10 g 的 Pb 2 2 涉及检测仪器 1 S C 202 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2 SXZ 20 10 箱式电阻炉 3 检测项目及方法 3 1 性状 本品为橙黄色粉末 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油脂 3 2 鉴别 3 2 1 取本品加 1 4g L 乙酸铵溶液制成 0 001 的溶液 其最大吸收度波长为 482 2nm 3 2 2 取本品水溶液 浓度为 1g L 2ul 以正己烷 无水乙醇 氨水溶液为 6 2 3 作展 开 剂 温度 20 25 做纸上层析 展开剂前沿线上升限度为 150mm 其主色点得 Rf值 应与标准样品相同 3 3 干燥失重 取供试品 混合均匀 如为较大的结晶 应先迅速捣碎使成 2mm 以下的小 粒 精密称取约 2g 置与供试品相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 精密称 定得 在 105 干燥至恒重 精密称定得 M2 由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 燥失重 减失重量应小于 6 0 1 2 100 式中 W 为减失重量百分比 M1为干燥恒重前质量 g M2为干燥恒重后质量 g m 为试样质量 g 供试品干燥时 应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 厚度不可超过 5mm 如为疏松物质 厚度不可 超过 10mm 放入烘箱或干燥器进行干燥时 应将瓶盖取下 置称量瓶旁 或将瓶盖半 开进行干燥 取出时 须将称量瓶盖好 置烘箱内干燥的供试品 应在干燥后取出置 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 然后称定重量 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 应先将供试品在低于熔点 5 10 的温度下 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 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SOP GTJY 044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共 7 页 第 3 页 3 4 水不溶物 称取样品约 3g 置于 500ml 烧杯中 加入 50 60 水 250ml 使之溶解 用已在 105 烘至恒重的 G4 垂熔玻璃坩埚过滤 用热水充分洗涤至淋洗液无色 在 105 恒温烘箱中烘至恒重 遗留残渣不得过 0 2 1 2 100 式中 W 为炽灼残渣重量百分比 M1为恒重后样品与 G4 垂熔玻璃坩埚重量 g M2为 空 G4 垂熔玻璃坩埚恒重后重量 g m 为试样质量 g 3 5 异丙醚萃取物 称取试样约 2g 用水 100ml 溶解后移入 500ml 分液漏斗中 加异丙醚 40ml 摇动 1min 静置分层 分出染料水层 置于另一分液漏斗中 留存的异丙醚每次用水 25ml 洗涤 洗涤二次 弃去洗液 将醚液通过脱脂棉 直接滤入已知质量的 150ml 磨口锥形瓶中 第一次分出的染料溶液加入 100 0g L 的氢氧化钠溶液 2ml 用异丙醚 40ml 同上法进 行第二次萃取 醚液用 5 0g L 氢氧化钠溶液 25ml 洗涤一次 再每次用水 25ml 洗涤 二次 弃去洗液 将醚液通过脱脂棉滤入同一已锥形瓶中 第二次分出的染料水溶液 加入 3 7 盐酸溶液 5ml 用异丙醚 40ml 进行第三次萃取 醚液用 2 98 盐酸溶 液 25ml 洗涤一次 每次用水 25ml 在洗涤二次 合并三次醚液 在 80 85 水浴中 蒸 去异丙醚 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温度为 80 85 烘箱中 烘至恒重 同时以 100ml 水 代 替染料溶液 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异丙醚萃取物百分含量不得过 0 3 异 丙 醚萃取物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1 2 100 式中 W 为丙醚萃取物百分含量 M1为干燥恒重前质量 g M2为干燥恒重后质量 g m 为试样质量 g 3 6 副染料 称取样品 1 5g 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水溶液后移入 100ml 量瓶中 稀释 到 刻度 摇匀 用微量注射器吸取 100ul 很均匀地点在离滤纸底边 25mm 的一条基线上 成一直线 染料溶液在滤纸上的宽度不超过 5mm 长度为 130mm 用吹风机吹干 将 滤 纸放入标本缸中展开 滤纸底边浸入展开剂液面下 10mm 待展开剂前沿线上升至 150mm SOP GTJY 044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共 7 页 第 4 页 或直到副染料分离满意为止 取出 风干 同时用空白滤纸在相同条件下展开 该空 白液滤纸必须和试样溶液展开用滤纸在同一张 600mm 600mm 滤纸上相邻部位裁取 将各个副染料和空白滤纸上与各副染料相对应的部位的滤纸 按同样大小剪下 并剪 成约 5mm 15mm 细条 分别置于 50ml 纳氏比色管中 各准确加入 1 1 丙酮溶液 5ml 摇动 3 5 分钟后 再准确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20ml 充分摇动数 分钟 将萃取液分别在 G3 垂熔漏斗中自然过滤 滤液须澄清 无悬浮物 在各自副 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 用 5cm 比色皿和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 以 1 1 丙酮溶液 5ml 和碳酸氢钠溶液 4g l 20ml 混合液作参比液 副染料的最大吸收波 长为 432nm 副染料 不得过 1 0 注 如下图所示 副染料 5 91 A b 式中 5 91 为副染料折算成百分率的换算因数 A 为副染料的吸收度 B 为副染料 对照空白的吸收度 3 7 砷 As 称取样品 1g 置于 250ml 烧杯中 加硝酸 1 5ml 和硫酸溶液 1 1 5ml 用小火加热赶出二氧化氮气体 待溶液变成棕色 停止加热 放冷后加入硝酸 高氯 酸混合液 1ml 继续加热至溶液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并产生白烟 停止加热 放冷后加 水 5ml 加热至沸 除去残余的硝酸 高氯酸 必要时可再加水煮沸一次 继续加热 至 SOP GTJY 044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共 7 页 第 5 页 发生白烟 保持 10 分钟 放冷后移入 100ml 锥形瓶中 用水 30ml 分次洗涤烧瓶 洗 涤一并倒入锥形瓶中 加盐酸 4ml 200g l 碘化钾 4ml 及 400g l 氯化亚锡溶液 5 滴 摇匀 放置 10 分钟 加无砷金属锌 2g 迅速将装有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玻璃 管装上 在 25 30 暗处放置 1 小时 溴化汞试纸所显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不得过 0 0001 同时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标准制备 将上述空白试验液加标准砷溶液 浓度为 0 001mg ml 后 与样品同时同 样操作 3 8 铅 Pb 称取样品 2g 置于坩埚中 先在低温下炭化 然后在 500 600 灰化 放冷后 在灰分中加乙酸溶液 1 4 5ml 搅拌使之溶解 加水 10ml 稀释后用定 性 滤纸直接过滤在 50ml 纳氏比色管中 并用水 15ml 分次洗涤残渣 滤液用氨试液调节 pH 8 pH 试纸检查 加氰化钾溶液 100g L 2ml 及无色硫酸钠溶液 100g L 4 滴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在暗处放置 10 分钟 与标准管比较 其颜色不得更深 不得 过 0 001 标准管制备 取 200g l 乙酸溶液 5ml 及水 25ml 用定性滤纸直接过滤在另一个 50ml 纳氏比色管中 加标准铅溶液 0 001mg ml 2ml 以下操作与样品管同时同样处理 注 如样品溶液加入氨水后产生浑浊 则需重做 如加入氨水后溶液泛黄 标准液就 需 以调色液 取适量蔗糖 在烧杯中加热焦化后 加水溶解 过滤即得 调至颜色与样 品相同 再加氰化钾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后放置 10 分钟比色 3 9 氯化物与硫酸盐 称样品 2g 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 加活性炭 10g 慢慢加热煮沸 15 分钟 冷却后加入硝酸溶液 1 1 1ml 充分振摇 加水至体积达 200ml 过滤 备用 3 9 1 氯化物 吸取以上试液 50ml 加硝酸溶液 1 1 2ml 和 0 1mol l 硝酸银标准滴定 液 10ml 及硝基苯 5ml 振摇均匀后 加 1ml 硫酸铁铵溶液 取硫酸铁铵 14g 溶于 100ml 水 加硝酸溶液 1 1 10ml 置棕色瓶中备用 以 0 1mol l 硫氰酸铵溶液滴定过 剩 的硝酸银 同时以同样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不得过 9 0 氯化物百分含量按下式计 算 氯化物百分含量 W 0 058 V1 V2 200 b 25m 100 式中 V1为滴定样品用去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V2为滴定空白用去硫氰 SOP GTJY 044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共 7 页 第 6 页 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C 为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mol l m 为样品的 质量 g b 为活性炭的体积 取 10g 相同的活性炭 置 100ml 量筒中 加入 70ml 水测 得体积的增加数 ml 0 0585 相当于 1ml 硫氰酸铵 c NH4CNS 1 00mol l 标准 滴 定液的氯化钠的质量 g 3 9 2 硫酸盐 取以上试液 25ml 置 250ml 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 1 滴 滴加 0 05mol lNaOH 溶液至呈粉红色为止 然后再加 0 002mol lHCL 至红色消失 加 25ml 无水乙醇 摇匀 再加 0 2g 四羟基苯鲲二钠 0 2g 氯化钾混合试剂 以 0 05mol l 氯化钡标准滴定液 滴 定到溶液呈橙红色为终点 在滴定时要用灯光从侧面观察 同时以相同方法做空白试 验 不得过 9 0 硫酸盐百分含量为 W 0 071 V1 V2 200 b 25m 100 式中 V1为滴定样品用去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V2为滴定空白用去氯化钡标 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C 为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mol l m 为样品的质量 g 0 071 为相当于 1ml 氯化钡 BaCL2 1 00mol l 标准滴定液的硫酸钠的质量 g 3 10 含量测定 3 10 1 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液 c TiCL3 0 1mol l 配制 取三氯化钛溶液 100ml 和盐酸 75ml 置于 1000ml 棕色量瓶中 用新沸过并已冷却至 室 温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立即倒入避光的下口瓶中 在二氧化碳或高纯氮气体 保 护下贮藏 3 10 2 三氯化钛标准溶液的标定 称取硫酸亚铁 3g 置于 500ml 锥形瓶中 在二氧化碳 气 流保护下 加入新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 50ml 使溶解 再加入硫酸溶液 25ml 重 铬 酸钾标准滴定液 40ml 然后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至接近计算量终点 立 即加入 200g l 硫酸氰铵溶液 25ml 继续用需标定的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到红色转 为 绿色为终点 整个滴定过程均应在二氧化碳或高纯氮气体保护下操作 同时以 40ml 水 代替重铬酸钾溶液以相同的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临用新标 3 10 3 标定结果的表述 SOP GTJY 044 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柠檬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共 7 页 第 7 页 三氯化钛浓度 c 按下式计算 Wc V1C1 6 2 1 式中 V1为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V2为滴定所用去三氯化钛溶液的体积 ml V3为滴定空白用去三氯化钛溶液的体积 ml C1为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3 10 4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 4g 溶于新煮沸并已冷却至室温的水中 移入 500ml 量瓶中稀 释 至刻度 摇匀 吸取 50ml 试样溶液 置于 500ml 锥形瓶中 加入酒石酸氢钠 15g 加 水 15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