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复习题-第二版(教师用)_第1页
固定复习题-第二版(教师用)_第2页
固定复习题-第二版(教师用)_第3页
固定复习题-第二版(教师用)_第4页
固定复习题-第二版(教师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填空题 1 1907 年 11 月加拿大人林则来到中国 成为第一位来中国的牙科传教士 1912 年开办了 2 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牙科工艺技术培训班 招收中国青年邓贞明 刘仲儒等学习牙科 工艺修复技术 3 用于修复牙体及牙列缺损的口腔修复用材料主要有金属 陶瓷 树脂三大类 4 医师与技师常规的信息交流通道是技工加工单 5 常用的熔模材料有铸造蜡 自凝树脂和光固化树脂三种 6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是依靠摩擦力 黏结力 约束力而获得 7 金属全冠熔模铸道的直径一般为 2 0 2 5mm 为防止出现缩孔 在距冠 1 5 2 0mm 处设置储 金球 球的直径应是铸道直径的 2 倍以上 8 原则上 烘烤时将铸圈铸道口向下 使熔化的熔模材料从铸道口流出 焙烧时将铸圈铸 道口向上 使熔模材料进一步汽化挥发 9 在制作可卸代型涂布间隙涂料过程中 切忌来回反复涂擦 距代型颈缘线 0 5 1 0mm 处 留出空白区 10 铸道的长度一般根据熔模的位置确定 原则是能使熔模处于铸圈上 2 5 避开热中心 铸道的横截面宜是圆形 因其表面积小 保温性好 使液态的金属能顺畅地浇注 11 制作熔模的方法有直接法 间接法 直接间接法 其中间接法是制作熔模最常用的方 法 12 在使用高频铸造机进行铸造时 铸造前机器须预热 5 10min 铸造完毕后 机器应再 冷却 5 10min 再切断电源 13 在打孔加钉技术中 孔的深度一般为 5mm 14 造成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 其次是外伤 磨损 楔状缺损 酸蚀和发育畸形 等 15 牙体缺损常见的修复方式有嵌体 部分冠 全冠 桩冠等修复体 16 修复体的完成过程是 首先按设计要求将患牙预备出一定的间隙和外形 然后制作出 一个与预备后的患牙表面完全密合的修复体 再以粘固剂将其粘着在预备后的牙体上 从 而恢复患牙正常的解剖外形 咬合 邻接关系和功能 17 铸造金属全冠是用合金材料以铸造工艺制作而成的全冠 是牙体缺损修复体中固位力 最强者 18 在印模的分类中 根据印模的精确程度分为概形印模 一般印模 精密印模 根据印 模的材料分弹性印模 非弹性印模 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一次印模 二次印模 根据取印 模时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非压力印模 压力印模 19 选择托盘的基本要求托盘内面与组织面约有 3 4mm 间隙以容纳印模材料 托盘边缘距 黏膜反折线的距离不少于 2mm 且不能妨碍系带 唇 颊 舌及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20 排龈方法有机械法 化学机械法两种 21 模型按用途分为工作模型 对颌模型和研究模型 22 调拌模型材料必须掌握好水粉比例 一般是普通石膏粉 100g 加水 45 50ml 硬质石 膏粉 100g 加水 25 35m1 超硬石膏粉 100g 加水 20 25m1 灌注后的模型应完整无缺 厚 薄适宜 一般情况下 边缘宽出 3 5mm 为宜 模型最薄处应不少于 lOmm 普通石膏应在 灌模后 1h 再分离模型 硬石膏和超硬石膏分离模型时间应更长一些 灌模 6h 后再分离模 型最好 23 在代型表面涂一层间隙涂料的目的是补偿铸造合金的凝固收缩 保证修复体完成后粘 固时能顺利就位 同时给粘固剂预留一定的间隙 使修复体粘固后不至于升高咬合 24 熔模铸造根据合金的熔点不同 可分为高熔铸造 熔点 1100 以上 中熔铸造 熔 点 500 1100 和低熔铸造 熔点 500 以下 三种类型 25 口腔科常用的铸造方法有压力铸造法 离心铸造法 离心吸引加压联合铸造法 26 包埋前的准备包括清洗熔模 选择铸圈 衬里铸圈 27 熔模距铸圈的顶端应有 5 6mm 距离 距内壁应有 3 5mm 距离 过厚会影响铸模的透 气性 过薄则不能抵抗铸造时金属液的冲击力 28 铸圈衬垫要求 在铸圈的上下或一端形成 3 5mm 空白区 空白区内包埋料和铸圈可以 直接接触 29 烘烤时 将铸造圈的铸道口向下 放入烘箱中缓慢升温 从室温升温到 350 的时间 不宜短于 60min 在 350 维持 20 40min 以利于水份蒸发和热膨胀 然后将铸圈铸道口 向上 进行焙烧 18 8 不锈钢 钴铬合金等高熔合金 则要求铸圈焙烧到 900 并维持 15 20min 后 再进行铸造 30 合金的使用量用估算方法 即将铸件本身重量的 2 2 5 倍作为合金的投放量 31 磨光包括切削和研磨 切削是指用刃状或粗粒度磨料的磨具磨切物体表面 以修整物 体的外形或减小物体体积的过程 研磨是指用细粒度磨料的磨具对物体表面进行摩擦平整 以减小其表面粗糙度的过程 32 磨光和抛光包括机械磨光抛光 喷砂抛光 电解抛光 化学抛光 33 喷砂时压缩空气的压力应视铸件的厚度而定 在喷砂时应注意不断改变铸件的位置 使铸件的各面被均匀喷射 避免某处因冲刷过多而变薄 影响铸件的强度 铸件与喷嘴的 距离应在 5mm 以内 34 理想的邻接关系 应是当冠桥复位于工作模型上时 不造成邻牙代型的移位 插入到 邻接区内的复印纸 在拉动时既有阻力 又可完整地抽取出来 二 名词解释 1 代型 口腔固定修复的工作模型经过修整 制作形成便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 该模型上 的基牙 或患牙 模型就称为代型 2 固位形 具有增强修复体固位力的几何形态称为固位形 3 固位力 固位力是指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 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或脱落的能 力 4 牙体缺损 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 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 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5 嵌体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 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 体 6 工作模型 工作模型是指直接用于制作修复体的模型 7 印模 印模是物体的阴模 口腔印模是一种与口腔或颌面部某些组织或 器官的解剖形 态相反的阴性模型 8 熔模 熔模是指用一些具有可熔性 可塑性的材料制作的各种修复体铸件的雏形 习惯 上将熔模又称为蜡型 9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牙体缺损或牙列缺损时 如何用 固定修复体修复牙冠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修复牙齿缺失的学问 10 口腔修复体 用人工材料制成的替代缺损 缺失的牙齿和口腔软硬组织的物体为口腔 修复体 11 可卸式代型技术 可卸式代型技术是代型可以从整体的牙列模型上分离取下并能回复 到原位的一种技术 12 个别托盘 因患者而异 根据具体需要而个别制作的 用于制取精密印模的托盘 13 全冠 全冠是一种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帽状修复体 14 铸造 将固体的金属或非金属加热熔化为具有流动性的液体 在外力作用下注满预先 制备好的铸型腔内 形成所需铸件的过程称为铸造 15 铸造不全 铸造不全指在熔铸过程中熔化的合金未能充满整个铸型腔 而导致铸件出 现部分缺损 16 铸型 熔模用耐火包埋材料包埋形成铸型 17 烘烤 熔模包埋凝固后 为使包埋材料中的水分蒸发 熔模熔失 需进行低温缓慢升 温 称烘烤 18 焙烧 经过烘烤后 熔模大部分会熔化外流 燃烧和挥发 但少部分熔模材料会浸入 包埋料中 需继续升高温度 使熔模去尽 即焙烧 19 中位结构 上下颌模型处于咬合状态时 后牙功能尖与对颌牙特定部位相接触 这些 维持咬合关系的接触点所在的牙体结构统称为中位结构 三 简答题 共 30 分 1 简述铸道设置的原则 铸道宜少不宜多 宜粗不宜细 利于熔模材料熔化外流 燃烧及挥发 对铸型腔能产生适宜的压力 使液态合金的充盈能力增强 应尽可能使熔模位于铸圈的上 2 5 部位 避开热中心区 并使储金球处于热中心 使熔模位于离心力的最佳夹角内 不对铸件产生变形因素 且能接连不断地补给合金凝固收缩时所需要的金属液 保 证得到轮廓清晰 表面光洁 无缺陷的铸件 不使液态合金产生涡流 紊流及倒流现象 不破坏熔模的整体形态及精度 便于切割 打磨 2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是靠摩擦力 粘结力和约束力而获得 3 简述工作模型打孔加钉技术的工艺流程 检查模型 修整模型 形成复位及固位钉孔 粘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涂布分离剂 加模型底座 分割模型 分离代型 修整代型 涂布间隙涂料 上禾架 4 简述铸造金属全冠制作的工艺流程 制取印模 灌注模型 制作暂时冠 制作代型 上禾架 制作蜡型 包埋蜡型 烘 烤焙烧 熔铸 打磨抛光 5 简述制作蜡熔模的注意事项 用于制作熔模的蜡应按要求使用嵌体蜡或铸造专用蜡 铸造蜡或嵌体蜡不能受污染 不能与其它蜡混合使用 加蜡时温度不宜过高 以恰好熔融为准 修改时蜡刀及探针等器械温度不宜过高 以免产生内应力 导致熔模的静蠕变加大 熔模应有一定的厚度 避免局部过薄或出现菲边 而造成冷凝后收缩不一致导致熔 模变形或铸造不全 熔模应与基牙或患牙完全密合 没有缺陷 没有空隙 熔模取出后应在代型模型上试戴 检查外形边缘 咬合 邻面接触关系等是否按要 求制作完好 熔模表面应光滑 应用尼龙布或绸布擦光 勿用喷灯喷光 熔模固定到成形座之前 应在邻面接触区加少许蜡 约 0 1mm 厚度 以补偿金属铸 造收缩 避免铸件就位后发生食物嵌塞 为了减少蜡熔模变形 蜡熔模制作后应尽快包埋 6 简述工作印模的要求 印模完整 印模清晰 能准确反映口腔软硬组织的形态 印模范围合适 印模与托盘 无分离 7 简述在修复原则中 应正确地恢复牙齿及牙列的生理形态与功能的那些内容 正确恢复轴面形态 正确恢复邻接关系 正确恢复外展隙和邻间隙 正确恢复咬合面与咬 合关系 8 简述铸造的工艺流程 清洗熔模 包埋 烘烤 焙烧 熔化铸造材料 铸造 铸件形成 9 如何进行模型的修整 1 修整模型底面 使其与假想禾平面相平行 并且模型底座的最薄厚度应在 lOmm 以 上 2 修整模型的后壁 侧壁及侧后壁 使模型的后壁与底面及牙弓中线垂直 使两边的 侧壁与前磨牙 磨牙颊尖的连线平行 后壁与侧壁所形成的夹角磨去一段形成一段短的后 侧壁 并要求其与原夹角的平分线垂直 模型的边缘宽度以 3 5mm 为宜 3 修整模型的前壁 使上颌模型的前壁成等腰三角形 其顶角正对中线 下颌模型的 前壁修成弧形 约与牙弓前部弓形一致 4 用雕刻刀修去咬合障碍的部分 去除牙冠表面特别是禾面石膏小瘤 但必须保持原 有的解剖形态 并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5 修去黏膜反折处的边缘 并使下颌舌侧平展 以利于熔模的制作 四 选择题 1 铸型烘烤时正确的放置方式的是 A A 浇铸口朝向上方 B 浇铸口朝向下方 C 铸型之间应紧密接触 D 铸型应尽可能放置在电烤箱靠外的部位 以便拿取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2 开办中国第一个牙科工艺培训班的人是 C A 邓贞明 B 刘仲儒 C 林则 D Rerr E Rogers 3 工作模型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B A 牙体缺损的修复设计 B 制作牙体缺损的修复体 C 牙列缺损的修复设计 D 用于记录正畸病人矫治过程 E 牙列缺失的修复设计 C 4 灌注石膏模型时 为保证模型不出现气泡 应先将少量石膏放于印模何处 A 上颌腭顶 下颌颊侧 B 上颌颊侧 下颌舌侧 C 上颌腭顶 下颌舌侧 D 上颌颊 侧 下颌颊侧 E 任何位置均可 5 关于蜡刀下列哪项不正确 D A 双头式蜡刀有 46 47 48 号三种规格 B 工作头一端是具有锋利刀刃的刀尖 另一端有多种形状 有镰刀形 挖匙形等 C 主要用于制作熔模 雕塑蜡牙 排牙及制作基托蜡型 D 主要用于制作蜡型时熔蜡 烫 蜡 E 带有大挖匙形工作头的蜡刀可以代替蜡匙使用 6 口腔固定修复体的修复原则 E A 正确地恢复牙齿及牙列的生理形态与功能 B 牙体预备时尽可能保存 保护患牙或基牙 的牙体组织 C 修复体应保证组织健康 D 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 E 以上均 是 7 关于技师对医师设计信息的反馈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 技师通过仔细核查义齿设计单和模型后 如发现医师的设计有问题 应及时与医师取得 联系 B 对于修复设计不合理 不规范的情况 可征求医师意见后取得合理修改 C 对于有严重设计缺陷的情况 技师可要求医师重新设计 D 技师有权自行设计和改变医师的设计 E 技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心 8 以下哪项是牙体缺损最常见的病因 A A 龋病 B 外伤 C 磨损 D 楔状缺损 E 酸蚀 9 修复体的固位力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E A 修复体与制备牙的密合度 B 接触面积 C 粘固剂的厚度 D 制各牙轴面聚合度 E 制备牙的松动度 10 铸造全冠预备时 轴壁正常聚合角一般为 B A 0 B 2 5 C 6 10 D 10 20 E 无具体要求 11 临床上多采用的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是 D A 龈缘之上 2mm B 龈缘之上 5mm C 与龈缘平齐 D 龈沟内 E 以上都不是 12 关于修整模型成 U 型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C A 底部应与禾平面平行 B 基牙 或患牙 颈缘到模型底部的厚度为 7 8mm C U 型模型仅有牙列部分 D 唇 颊 舌径宽度一致 E 以上都不对 13 有关防旋沟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采用常规型单钉制作可卸式代型时需作防旋沟槽辅助固位 B 可防止代型移动或旋转 C 与固位钉间不留间隙 D 深 宽应适当 不可过深或过浅 E 不能有倒凹 14 分割模型操作 E A 用 0 2mm 薄的 U 形石膏分离锯 B 分割前画标记线 沿标记线锯开 C 锯开线应平直无波浪曲 D 各锯缝要相互平行 E 以上都是 15 颈缘修整 E A 包括牙龈修整和颈缘的形成 B 必须忠实于医生制备的肩台 不可随意延长 修改或 破坏颈缘 C 颈部形成颈部稍突的凹面 D 注意支点 增加稳定性 E 以上都是 16 铸造合金的投放量可以从熔模本身重量的 C 来估算 A 1 0 1 5 倍 B 1 5 2 0 倍 C 2 0 2 5 倍 D 2 5 3 0 倍 E 3 5 4 0 倍 17 清洗熔模的目的是 C 哪一项除外 A 去除对熔模的污染 B 对熔模进行脱脂 C 防止熔模变形 D 减少熔模表面的张力 E 增加其表面的湿润性利于包埋材料的涂挂 18 熔模或耐火模型在铸圈内应距离铸圈内壁 C mm A 6 8mm B 7 9mm C 3 5mm D 8 10mm E 2 3mm 19 技师对模型信息的反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D A 对于模型变形 模型强度低 模型表面清晰度较差 模型边缘不全 已影响修复体制作 要求时 原则上应重新制取 B 工作区如果出现大气泡而破坏了组织解剖形态 应重新取模 C 只有在不影响义齿制作质量的前提下 工作区中的个别的小气泡可以通过填补的方法给 予解决 无需重取模型 D 对于模型出现的小石膏瘤与小气泡的处理原则是重新取模 E 非工作区的损害应视损伤范围大小而定 如果妨碍了禾位关系的确定 也应重新取模 20 修复体龈边缘处的预备形式有 E A 刃状或羽状 B 90 肩台 C 带斜坡肩台 D 135 肩台 E 以上都有 21 熔模在铸造圈的位置应是 C A 在铸造圈的中心 B 在铸造圈的中 1 3 C 在铸造圈的上 2 5 D 在铸造圈的下 1 3 E 以上全不是 22 铸造前在铸圈的内壁衬垫湿润的石棉纸 其目的是 那一项除外 E A 使包埋材料和铸圈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B 保证包埋材料获得凝固膨胀的空间 C 保证包埋材料获得温度膨胀的空间 D 有利于铸造时空气的逸出 E 有利于金属流入 23 在包埋时 以下那种说法不正确 C A 要选择与该铸造合金熔点 收缩率相匹配的包埋材料 B 要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粉液比例调拌包埋材 C 熔模应放在铸圈的中心 D 可以用一次包埋法完成熔模的包埋 E 可以用二次包埋法完成熔模的包埋 24 烘烤的目的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 使铸型的水分蒸发 B 使熔模料熔失 C 为包埋材料产生热膨胀做好准备 D 升温 速度要快 E 烘烤要在包埋完成 2 小时以后进行 25 取一次性印模一般用 D A 印模膏 B 熟石膏 C 琼脂印模材 D 藻酸盐印模材 E 硅橡胶 26 取功能性印模的目的是 A A 精确反映口周肌肉功能活动时的位置和形态 B 使口腔组织受压均匀 C 使印模边缘 圆滑 D 看清解剖标志 E 操作简便 27 选择合适的托盘 要求托盘与组织面之间的间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A 1 2mm B 2mm C 2 3mm D 3 4mm E 5mm 以上 28 选择成品托盘的标准中错误的是 C A 托盘的大小 形态必须与牙弓大小 形态相一致 B 托盘与牙弓内外侧有 3 4mm 间隙 C 托盘边缘距黏膜反折线的距离越近越好 D 不能妨碍系带 唇 颊 舌及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E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 29 临床上可用印模膏制作 A A 个别托盘 B 成品托盘 C 精密印模 D 终印模 E 二次印模 30 临床上最理想的印模材料是 B A 藻酸盐类 B 硅橡胶 C 印模膏 D 琼脂 E 熟石膏 31 排龈线放置的位置 通常在游离龈与牙冠颈部之间的颈部肩台下方约 B A 0 3mm B 0 5mm C 1mm D 2mm E 3mm 32 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印模后 要求立即灌注模型 是因为印模材料 B A 吸水收缩 B 失水收缩 C 失水膨胀 D 与模型不易分离 E 易出气泡 33 下列属于可逆性弹性印模材料的是 C A 藻酸盐 B 硅橡胶 C 琼脂 D 印模膏 E 熟石膏 34 对熔模包埋前的准备不包括 C A 清洗熔模 B 选择铸圈 C 修整模型 D 衬里铸圈 E 选择包埋材 35 包埋时防止气泡产生的措施那一项是错误的 C A 利用真空搅拌机调拌材料 B 灌注时利用振荡器排气 C 一次性大量灌注包埋材 D 用毛笔在熔模表面轻轻涂布包埋材 E 采用浸入法对熔模表面进行涂挂 36 修复体龈边缘处的预备形式有 E A 刃状或羽状 B 90 肩台 C 带斜坡肩台 D 135 肩台 E 以上均有 37 关于牙齿的排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是 D A 正中线与颜面中线一致 且左右对称 B 牙长轴线是否在正确的位置 C 修复体牙颈线 的连线要自然 D 上前牙的切缘连线通常与上唇的微笑线相一致 E 保持正常的覆禾覆盖关 系 38 以下固位形中固位力最大的是 A A 环抱固位形 B 钉洞固位形 C 沟固位形 D 洞固位形 E 以上均不是 39 离心铸造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铸造前要调整平衡砣 B 离心铸造只适用于高熔合金的铸造 C 是目前常用的铸造方法 D 利用离心力将液态合金铸入到熔模腔内 E 分为水平离心和垂直离心铸造两种形式 4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熔解合金前不必对坩埚进行预热 B 用高频感应式熔金时 合金摆放应紧密接触 C 如果铸造温度过高 会产生铸造缺陷 D 对于价格昂贵的合金重复使用时 用过的铸金量不能超过合金总量的 1 3 E 用高频感应式熔金时 块状合金可采用叠放法 41 固位力中最主要的力是 A A 摩擦力 B 约束力 C 约束反力 D 粘结力 E 粘固力 42 对于坩埚的使用不正确的做法是 B A 熔解合金前对坩埚进行预热 B 熔解不同的合金 坩埚可以共用 C 坩埚预热的目的是缩短合金的熔解时间 D 坩埚预热的目的是减少合金的氧化 E 预热坩埚可以提高坩埚的使用寿命 43 关于铸造不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熔模过薄 B 铸道的方向 直径设计不合理 C 铸金投放量较多 D 常发生在铸件的远端和薄弱处 E 铸造压力不足 44 可卸代型应具备的条件是 E A 便于操作 B 能精确复位 C 可卸代型戴入到工作模型时 应保持不动 D 装有可卸代型的工作模型应便于上牙合架 E 以上都是 45 在制作可卸代型时模型修整后 磨除颊舌侧多余部分后 模型呈 C A O 形 B A 形 C U 形 D M 形 E 以上都不是 46 用激光打孔机打孔 要求钉孔深度是 D A 2mm B 3mm C 4mm D 5mm E 6mm 47 制备代型基牙颈缘线 用钨钢磨头打磨近颈缘处形成 A 结构 使颈缘突出 A 凹形 B 突形 C 槽沟 D 圆环形 E 以上都不是 48 间接法制取熔模的优点 除了 E A 操作方便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B 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和不适感 C 技术操作难度相对直接法减低 D 便于建立正确的邻接关系 便于边缘修整 E 增加了取印模 制备工作模型等中间环节 49 间接法制作固定修复体蜡熔模 在代型表面涂分离剂的作用是 C A 补偿铸造合金的硬固收缩 保证修复体完成后能顺利就位 B 保护石膏代型在操作过程中不被损坏 C 使制作完成的蜡型能顺利从代型上取下 D 给粘固剂预留一定的间隙 以使修复体粘固时不致于升高禾面 E 以上都不是 50 制作蜡熔模的操作中 错误的是 E A 用于制作熔模的蜡应按要求使用嵌体蜡或铸造专用蜡 B 铸造蜡或嵌体蜡不能受污染 C 加蜡时温度不宜过高 D 避免熔模局部过薄或出现菲边 E 熔模表面可用喷灯喷光 51 在蜡型的铸道上制作储金球的主要目的是 D A 使熔金容易铸入铸模腔内 B 保持铸金温度 C 起助流针的作用 D 补偿铸金冷却后的体积收缩 E 利于熔金的流动 52 铸道设置的原则 错误的是 E A 利于熔模材料熔化外流 燃烧及挥发 B 应尽可能使熔模位于铸圈的上 2 5 部 位 C 不使液态合金产生涡流 紊流及倒流现象 D 对铸型腔能产生适宜的压力 E 铸道宜多不宜少 宜细不宜粗 53 当固位钉孔打得较大时 粘固固位钉时需采取 D A 放弃钉孔 重新打孔 B 用普通石膏粘固固位钉 C 用 502 胶粘固固位钉 D 用 502 胶加超硬石膏粉 E 以上都不是 54 分割代型时 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应在模型干燥时分割模型 B 锯开模型时 不要时锯时停 C 切割线应彼此平行 D 切割线应轻微向代型牙合方聚合 E 以上都是 55 牙体预备时 为减少对牙髓的损害 所采取的措施是 E A 水雾冷却 B 间歇切磨 C 短时切磨 D 减压切磨 E 以上都对 56 固定桥铸道设置形式最好采用 D A 单铸道式 B 双铸道式 C 扇形 D 柵栏式 E 以上都不是 57 间接法制作固定修复体蜡熔模 在代型表面涂分离剂的作用是 C A 补偿铸造合金的凝固收缩 保证修复体完成后能顺利就位 B 保护石膏代型在操作 过程中不被损坏 C 使制作完成的蜡型能顺利从代型上取下 D 给粘固剂预留一定的间 隙 E 以上都不是 58 为预防缩孔 储金球与熔模的距离应为 A A 1 5 2 0 mm B 2 0 2 5 mm C 2 5 3 0mm D 3 0 5 0mm E 5 0 6 0mm 59 为避开铸圈热中心 熔模应位于铸圈内径的中心 靠近铸圈顶端的 B A 1 5 B 2 5 C 3 5 D 1 6 E 1 7 60 合金的投放量可以铸件本身重量的 C 倍来估算 A 1 0 1 5 倍 B 1 5 2 0 倍 C 2 0 2 5 倍 D 2 5 3 0 倍 E 3 5 4 0 倍 61 分割模型操作 E A 用 0 2mm 薄的 U 型石膏分割锯 B 分割前画标记线 沿标记线锯开 C 锯开线应 平直 无波浪 D 各锯缝要相互平行 E 以上都是 62 牙体缺损修复时 牙体预备的要求哪项不正确 D A 去除病变组织 B 开辟修复体所占空间 C 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D 无需做预防性扩展 E 磨改过长牙或错位患牙 63 恢复牙冠颊舌面外形宽度的意义是 D A 保持牙齿 牙列的完整性 B 恢复牙体解剖形态 C 提高咀嚼功能 D 保护牙周组织 E 起到 排溢食物的作用 64 磨擦力大小的产生 主要取决于 A A 修复体与预备牙的接触面积要大 B 预备体的轴壁要平行 C 修复体与预备体要非 常吻合 D 窝洞底面平 点线角清楚 E 预备体表面粗糙 65 全冠牙体预备面磨除目的是 C A 为了取戴方便 B 有很好的咬合关系 C 为全冠制造合面的金属空间 D 为制作方便 E 为了更好恢复合面解剖形态 66 铸造金属全冠合面应均匀磨除 B A 0 3 0 5 B 0 5 1 0 C 1 0 1 2 D 1 2 1 5 E 1 5 2 0 66 关于现代口腔修复体的认识 C A 一副假牙 B 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C 患者身体的一个人工器官 D 一个机械物件 E 安放在口腔内的一个装饰品 67 下列属于可逆性弹性印模材料的是 C A 藻酸盐 B 硅橡胶 C 琼脂 D 印模膏 E 石膏 68 在蜡型的铸道上制作储金球的主要目的是 B A 有利于熔金的流动 B 补偿铸金冷却后体积的收缩 C 使熔金容易注入铸模腔内 D 保持铸金温度 E 起助流针的作用 69 下列哪项不是熔模应达到的要求 D A 与预备牙完全密合 没有缺陷 B 恢复患牙的正确解剖外形 边缘整齐无菲边 C 建立良好的咬合及邻接关系 D 适当升高咬合 补偿制作中的收缩 E 表面光滑 残留内应力少 体积相对恒定 70 铸型的烘烤及焙烧最佳方法是 C A 在煤火炉中加热 B 用汽油吹管加热 C 放置在有温度提示及自动控制升温 恒温的电烤箱中 D 放置在有温度提示的电烤箱中 E 放置在无温度提示的电烤箱中 71 铸型烘烤时正确的放置方式的是 B A 浇铸口朝向上方 B 浇铸口朝向下方 C 铸型之间应紧密接触 D 铸型应尽可能放置在电烤箱靠外的部位 以便拿取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72 铬镍不锈钢合金熔解铸造的最佳时机 A A 灰白色发亮流动的液态合金 B 熔化成球状 表层的氧化膜似破非破 C 熔化时边缘角变园顿 合金崩塌下陷 形成球状 但表层的氧化膜未破 D 熔化成球状 表面有膜 成不太光亮的橘红色 石笔搅拌和探查 无块状物时 E 熔化成球面 淡黄色 光亮如镜 并随着火焰燃烧而转动 颤动时为最佳铸造时机 73 牙科用铸造合金中 高熔合金是指熔点高于 C A900 B1000 C1100 D1200 E1300 74 临床上可用印模膏制作 A A 个别托盘 B 成品托盘 C 暂基托 D 恒基托 E 终印模 75 与藻酸盐印模比较 硅橡然胶印模材具有如下优点 除了 E A 体积稳定 B 储存期长 C 强度好 D 弹性好 E 可重复使用 76 义齿基托塑料的成分为 D A 环氧树脂 B 聚乙烯 C 聚胺酯 D 甲基丙烯酸甲酯 E 复合树脂 77 前牙全冠修复作龈下边缘的主要优点是 D A 龈沟内是免疫区 B 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好 C 不易产生继发龋 D 美观 E 防止菌斑附着 78 以下关于储金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可补偿合金凝固收缩 B 可避免铸件缩孔 C 直径略大于铸件蜡型最厚处 D 位置距蜡型 1mm E 应在铸圈的温度中心区 79 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 B A 楔状缺损 B 龋病 C 牙外伤 D 磨损 E 发育畸形 80 为增加粘结力 粘结之前预备体表面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E A 清洁 B 干燥 C 去油污 D 酸蚀 E 涂分离剂 81 以下关于嵌体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制作蜡型的材料有铸造蜡 塑料蜡及自凝塑料 B 可采用直接法 间接汉和间接直接法 C 双面嵌体铸道应安插在蜡型的牙尖处 D 蜡型表面光滑 E 蜡型组织面清晰 82 全冠龈边缘过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D A 就位困难 B 固位差 C 边缘可探间隙 D 戴入后牙龈苍白 E 外形下凸 88 牙体缺损是指 A A 牙体硬组织的破坏和缺损 B 牙体组织的龋损 C 接触点的丧失 D 隐裂 E 磨耗 89 关于口腔修复学的定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 是研究和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修复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 B 是研究和采用符合体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牙体 牙体缺损和牙列缺失及颌面部各种缺损 的一门科学 C 其任务是从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 机制 症状 诊断 预防为出发点 利用人工 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 即 人工器官 D 是以恢复 重建由各类缺损或异常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缺陷 E 以上均不正确 90 临床常用的印模材料是 B A 印模石膏 B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C 琼脂胶体 D 硅橡胶印模 E 印模油膏 91 铸造全冠颈部肩台宽度通常为 A A 无肩台 B 0 5 0 8mm C 0 8 1 5mm D 1 5 2 0mm E 都可以 92 全冠试戴时检查邻面接触点最好用 D A 探针 B 金属薄片 C 纸片 D 牙线 E 松动度 93 人造冠龈边缘必须高度磨光主要理由是 B A 美观 B 有利清洁卫生 C 病人舒服 D 加强抗力 E 加强固位 94 全冠牙体预备禾面磨除目的是 C A 为了取戴方便 B 有很好咬合关系 C 为全冠制造禾面的金属空间 D 为制作方便 E 为了更好恢复胎面解剖形态 95 熔模或耐火模型在铸圈内应距离铸圈内壁 C mm A 6 8mm B 7 9mm C 3 5mm D 8 10mm E 2 3mm 96 烘烤焙烧中温度上升过快 会导致 D A 合金快速凝固 B 合金量过多 C 合金快速融化 D 铸型爆裂 E 以上都不是 97 铸圈焙烧后可以根据颜色来判定温度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400 C 以下铸圈无明显颜色变化 B 700 800 C 铸圈呈亮白色 C 500 600 C 铸圈呈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