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一 认识孙权的形象 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二 认识鲁肃 周瑜 诸葛亮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 三 了解史料剪裁从属于作者历史观的道理 二 难点 重点分析二 难点 重点分析 一 常用文言词 次 临时驻扎 例 引次江北 次序 例 余船以次俱进 当 抵挡 例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应当 例 当横行天下 会 例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 方 方法 计谋 例 助画方略 将要 例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刚 例 操军方连 船舰 方面 地区 例 挟天子以征四方 古代计算面积用语 正方形 各边长度相等 例 地方数千里 计 出计 谋划 例 今为君计 计谋 例 备用肃计 将 将领 例 命猛将统兵数万 统帅 带领 例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将 要 例 将顺江东下 扶持 例 出郭相扶将 助词 无义 例 宫使驱将惜不得 蹶 跌倒 例 一蹶不振 使受挫 例 必蹶上将军 立 站立 例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 使成 例 足以立事 即 立即 例 公子立 自责 似无所容者 乃 是 例 若事之不济 此乃天也 于是 例 乃罢会 才 例 骑乃得过 乃 至 例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夷 削平 例 今操芟夷大难 平坦 例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古代我国少数民族 名 例 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 走 快跑 逃跑 例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使逃 驱赶 例 可烧而走也 卒 士兵 例 以疲病之卒御孤疑之众 死 例 鲁肃闻刘表卒 终于 例 卒相与 欢 为刎颈之交 二 容易误解的语言现象 二字相连却并非双音词 地方 土地纵横各 例 地方数千里 妻子 妻和儿女 例 子布 元表诸人 各顾妻子 北面 面向北 例 北面而事之 交通 相交而后通达 例 阡陌交通 无论 不要说 例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于是 在这件事上 例 吾祖死于是 三 本文突出了孙权什么性格 特点 分析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 孙权不甘心受制于人 坚持采取对抗的方针 表现了他的英 雄性格 但又持谨慎态度 对刘备 在了解他的兵力后 才和他结成联盟 对臣下 允许他 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即便是主张迎降 也不加以责罚 而在充分比较了敌我双方的优势 劣势 作了最后决断之后 则坚决制止迎降的言论 他的深思熟虑和坚决果断的作风 使他 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成为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 三 教学过程设计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说出 史记 的体裁特点 纪传体通史 分为本纪 世家 列传 书 表 读 自读提示 指出 资治通鉴 是编年体通史 赤壁之战 的材料则来自纪传体断代 史 三国志 说明 在谈到本文的选材和布局时将对此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二 介绍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 朝政紊乱 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 人民痛苦加深 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 黄巾军起义 各地军阀乘势而起 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争夺地盘 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三 检查预习作业 1 先查第二题 由学生叙述 教师可根据下表作适当补充 以下均 208 年事 只标出月份 七月曹操南下 八月刘表卒 刘琮屯襄阳 刘备屯樊城 九月曹军抵新野 襄阳 刘琮降曹 刘备南走 与鲁肃会于当阳 用肃计 进住鄂县之樊口 曹军大败刘备于当阳长坂 十至十一月曹军自江陵东下 孙刘联盟形成 周瑜从柴桑出军 与操遇于赤壁 黄盖火攻成 功 操败走 经华容道至江陵 引军北还 2 检查预习第一题 划分第一部分层次 第一层 1 2 段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 鲁肃 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 鲁肃向孙权献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 第 1 段 诸葛亮使吴 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第 2 段 第二层 3 4 5 段 孙权接受周瑜 鲁肃的主张 决心抗曹 计划出兵 东吴内部 和 战 两派意见分歧 鲁肃再次说服孙权 坚定抗曹决心 第 3 段 孙权召回周瑜 周瑜分析敌我力量对比 促使孙权决策抗曹 第 4 段 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 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 第 5 段 教师根据上述各段大意及学生回答作一口头小结即可 不必将段意抄在黑板上 四 讲读第 1 段 1 学生齐读第 1 段 2 归纳这一段的内容要点 鲁肃向孙权献策 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刘备 采纳鲁肃意见 进住樊口 3 分析第 1 点内容 引导问 鲁肃为什么要去荆州 是不是为了吊唁刘表 孙权为什么同意他去 补充问 鲁肃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用什么策略达到他的目标 他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讨论后再小结如下 鲁肃的战略目标是夺取荆州 作为孙权帝业的根基 要注意他反复提到 帝王之资 大 事 天下可定 等语 他有两种策略 如荆州内部稳定 则 与结盟好 否则用另外的方式夺取或留待将来夺 取 他认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是曹操 孙权也想成就帝业 所以同意鲁肃的策略方针 重读 荆州与国邻接 恐为操所先 这一段话 4 分析第 2 点内容 引导问 鲁肃的 说辞 有什么特点 刘备为什么采纳了鲁肃的建议 补充问 刘备欲投吴巨 是不是他的真实意图 鲁肃是怎样取得刘备信任的 讨论后再小结如下 鲁肃劝刘备 自结于东 是为了对付当前的大敌曹操 符合他的战略策略思想 刘备的 投吴巨 之说纯系遁辞 他当时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孙权 鲁肃与诸葛亮 共定交 表现了他的诚意 5 小结第 1 段 孙 刘联盟是鲁肃的本谋 这表现了鲁肃的政治远见 他一直是这一联盟 的维护者 这一联盟的建成对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起了重要作用 五 讲读第 2 段 1 学生齐读第 2 段 2 归纳这一段内容要点 诸葛亮智激孙权 诸葛亮对刘 孙 曹三方力量对比的分析 以及对形势发展的预测 3 分析第 1 点内容 引导问 诸葛亮第一段话 海内大乱 祸至无日矣 的要害是什么 劝孙降曹 补充问 先指出孙 刘与曹操 共争天下 暗含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夸大叙述曹操的威力 怎样表示求援之意 哪一句话击中孙权的要害 答孙权 何不遂事之 一问 妙在哪里 讨论后再小结如下 强调 共争天下 君臣之分未定 针对孙 内怀犹豫之计 以 北面事之 相激 以田横 守义不辱 刘备 不为之下 为孙树立对抗的榜样 4 分析第 2 点内容 就下面两个题目作简要说明 1 诸葛亮对刘 曹 孙各方实力的分析 刘 关羽水军一万 刘琦一万 曹 主力已疲 不习水战 降卒不服 孙 兵数万 2 对未来形势的预测 破操后天下三分 5 小结第 2 段 诸葛亮以友军代表身份向孙权进言 保持了不卑不亢的态度 他针对孙权 尚未最后决策的情况智激孙权 初步实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 说明他是一个卓越的外交家和 战略家 六 讲读第 3 段 1 学生齐读第 3 段 2 归纳这一段的内容要点 曹操下战书 迎降派的观点 鲁肃劝孙权勿迎 3 分析第 1 点内容 问 曹操这封战书的意图是什么 威吓孙权 奉辞伐罪 表示师出有名 旌麾南指 刘琮束手 说明所向披靡 水军八十万 宣扬实力 小结 企图 不战而屈人之兵 4 分析第 2 点内容 试归纳张昭等人主张迎降的理由 政治因素 曹操 挟天子以征四方 拒之不顺 地理因素 操占荆州 与吴共有长江之险 军事因素 实力相差悬殊 从这里看出什么问题来 曹操的战书起了作用 东吴内部意见分歧 5 分析第 3 点内容 引导问 鲁肃所说的 大事 是指什么说的 孙权既然同意他的意见 为什么不作决断 补充问 鲁肃独不言 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的话为什么立即得到孙权的赞同 孙权的那番 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后小结如下 鲁肃在关键时刻向孙权陈说迎降唯独对他不利 希望他 早定大计 孙权主战 但对内部意见分歧持慎重态度 可附带提一件史实 破曹后鲁肃先回 孙权持鞍下马欢迎他 6 本段小结 曹操以咄咄逼人的口气致书孙权 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骄矜之心溢于言表 东吴迎降派一时占上风 使孙权难以作最后决断 鲁肃 逮独断之明 出众人之表 实奇才也 七 讲读第 4 段 1 学生齐读第 4 段 2 过渡问 肃劝权召瑜还 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主战派的力量 拔刀斫前奏 案 意味着什么 孙权作最后决断 3 归纳本段内容要点 周瑜分析敌我力量对比 孙权作最后决断 出兵抗曹 4 分析第 1 点内容 先诵读周瑜的话 操虽托名汉相 保为将军破之 要求指出哪些话是驳斥迎降派的 开 头至 而可迎之邪 哪些话是分析曹操的劣势的 请为将军筹之 至结尾 引导问 周瑜的观点跟投降派是针锋相对的 他指出孙权方面有哪些优势 他的观点跟诸葛 亮 鲁肃在大体上是一致的 但又有所不同 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补充问 可就周瑜的用语 横行天下 除残去秽 操自送死 将军禽操 宜在今日 等提出问题 进行比较 讨论后可小结如下 孙权的优势 政治上 为汉家除残去秽 地理上 割据江东 地方数千里 军事上 兵精足用 英雄乐业 曹操的劣势 有后患 不习水战 天时不利 军粮不足 士兵不服水土 最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小段 5 分析第 2 点内容 此点分析从简 但要指出孙权的政治眼光 好胜的性格 要跟上文 内怀犹豫之计 甚失 孤望 作比较 指出这最后的决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6 小结这一段 周瑜一出场就显示出他在孙权决策中的作用 使主战派完全压倒了迎降派 东吴内部归于 统一 孙权当机立断 显示了他是一位天才领导人 他的好胜性格也进一步表现出来 八 讲读第 5 段 1 学生齐读第 5 段 2 归纳本段内容要点 周瑜再陈方略 孙权再表决心 3 问 周瑜为什么夜见孙权 孙权虽作最后决断 但信心不足 周瑜深知这一点 周 瑜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双方兵力对比和能以少胜多的道理 揭露曹操的虚声恫吓和 不可克服的弱点 4 问 孙权说的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反映了什么问题 主张迎降的人很多 哪些 话反映了东吴的弱点 五万兵难卒合 已选三万人 说明兵力不足 卿能办之者诚 决 孤当与孟德决之 这段话反映了孙权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对胜利还没有绝对的把握 但有决一死战的决心 统观孙权说的这些话 他的目的是什么 跟周瑜推心置腹 对周 瑜表示绝对信任 这就为周瑜在指挥作战中发挥最大的才智创造了条件 5 小结这一段 先提出问题 上文写孙权拔刀斫前奏案 已作最后决断 下面再接着写领 导人事安排 即 遂以周瑜 程普为左右督 助画方略 这句话 行文岂不更加简练 为什么要加上周瑜和孙权这一番对话 表现周瑜的精明以及孙权和周瑜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也是东吴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 讲读第 6 7 段 1 教师作提示后 学生齐读第 6 7 段 提示 这两段是写战况的 作者写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仅用三百余字 读后仍使人觉得 它历历如在眼前 这种笔法称为 史笔 史笔 不同于小说 在 三国演义 中 庞统 献连环计 黄盖献苦肉计 蒋干中计 阚泽下诈降书 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都写得十分具体 细致 而在本文中只用 操方连船舰 先以书遗操 诈云欲降 时东南风急 等语带过 可见史笔既要尊重客观事实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虚构成分 又要分清事情的轻重 这是最基 本的原则 请大家朗读时用心体会 史笔 的特点 2 讨论 史笔 的特点 1 这两段话内容的重点是什么 火烧曹营 决定性的战斗 次重点是什么 曹 操败退时的狼狈情形 略写的是什么 进 与操遇于赤壁 写了什么 略写进军过程 交待决战地点 初一交战 瑜等在南岸 交待了什么 略写初战 交待两军方位 为下文 东南风急 风助火威作铺垫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 引军北还 交待了什 么 战败后曹操的部署 由此总结出 史笔 的第一个特点 详略分明 既再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又突出地描述其 中的重要史实 2 在赤壁之战中 像黄盖这样的部将当以数十乃至上百计 为什么作者只提黄盖一人 在决战中以火攻破曹 源于黄盖倡议 有大功 非同寻常 关于刘备 为什么只用一语 带过 决战中的主力是东吴部队 刘备仅处在配合地位 由此总结出 史笔 的第二个特点 评价人物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寓褒贬于叙事 3 说说下面各句话有什么含义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证实周瑜的预言正确 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 指言盖降 反映曹军的骄傲情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麻痹心态 时操军兼以饥疫 死者大半 证实周瑜的预言正确 这些都从一定的侧面说明了曹操失败的原因 由此总结出 史笔 的第三个特点 在叙事中显示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必然规律 十 选材和布局分析 1 选材的分析 教师先介绍选材的大致情况 选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级家政员以及法律顾问聘用合同3篇
- 公司不续签劳动合同3篇
- 新解读《GB-T 31059-2014裱花蛋糕》
- 户外大型广告位租用合同书3篇
- 橱柜衣柜定制合同范本
- 现场保安监理合同7篇
- 封闭超市转让合同范本
- 平台系统租赁合同范本
- pvc板施工合同范本
- 群众工作心得体会甄选集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答案
- 加油、加气、充电综合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塔机拆卸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知识培训
- 2025秋数学(新)人教五年级(上)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 半导体行业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字技术应用基础模块》技工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红河州公开遴选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