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备用).doc_第1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备用).doc_第2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备用).doc_第3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备用).doc_第4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备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备用)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一、单项选择题(15选择,每小题4分,共60分)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回答1-3题。1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此时包头(东经109度)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A春分日B青年节C冬至日D元旦2如果此时南京为某月7日,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A. 6日的范围大于7日B7日的范围大于8日C8日的范围大于7日D7日的范围大于6日3如果从60N某地以每小时1670KM的速度向东旅行,则旅行者须将时钟()A每小时拔快一小时B每小时拔快二小时C每小时拔快半小时D每小时拔慢一小时南极洲是世界绝对气温最低的地区,那里冰天雪地。读图3,回答4-6题。4关于图中各点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点在长城站的东南,在中山中的西南B四个地点都约有半年时间的极昼或极夜C点中距离北京最近的是点D中山站到长城站按最近距离的走法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5关于南极洲冰冻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永久冰冻线的范围比南极大陆还大,说明南极大陆表面全部都是冰川B长城站在永久冰冻线之外,说明此处的温度很高,不会发生冰冻现象C4月份与10月份相比较,10月份冰冻的范围要比4月份小些D当南极洲冰冻范围达最小值时,我国天山雪线的海拔高度升到最高值6关于图中M处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水温年较差是同纬度海区最小的B当地冬季水温低于同纬度的其它海区C当地属于印度洋海域D当地只有寒流经过,同纬度海区还有暖流经过右图中三条等温线a、b、c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完成7-8题。7图中所示半球及等温线弯曲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B等温线的弯曲一定是海陆差异造成的C上图表示的南半球D上图表示的北半球8关于图中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是7月份,是陆地是海洋B若是7月份,是陆地是海洋C若是1月份,是陆地是海洋D不管1月还是7月处都是陆地读图,此时点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回答9-11题。9此时,四点的太阳高度角相比较()A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B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C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D点的太阳高度角小于点的太阳高度角10图中点的气候类型属于()A 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1关于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B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C矿产资源丰富,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D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假设一探险者驾驶轻型飞机从图中的P地出发,以55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环球飞行一周。完成12-16题。12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约9小时,夜长约9小时B昼长约12小时,夜长约12小时C昼长约36小时,夜长约36小时 D昼长约18小时,夜长约18小时13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准确测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值为60B看到某大陆上有一个很大的湖泊,该湖泊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C在某大洋上空,遭遇到正生成的台风云系D在某大陆上空,拍摄到成群的斑马和羚羊奔跑在草原上14图中B地所属气候的成因是()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C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D地形和寒流的影响15. BP两地实际距离约为()A. 500千米B. 1000千米C. 700千米D. 900千米第卷(共55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 ,共计15分)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质构造是_,其中A为_斜,B为_斜。(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_。(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含沙量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等地质灾害。(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两处中,应选建在_处,理由是_。(5)图中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处;原因是_。目前勘探油气主要是利用_的方法;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处,原因是_。(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2分)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三、综合题题(本题共2小题 ,共计25分)17.(10分)图8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2分)(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6分)(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分)18.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15分)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1)右图为该地某城市年降水量与气温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点。(3分)(2)根据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发育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特征。(3分)(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2分)(4)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去年却出现能源紧张;为什么?(2分)(5)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1分)试分析改良措施?(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5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DCBCAAD题号1112131415答案BADDC二、非选择题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 ,共计40分16(15分,每空1分)【答案】(1)褶皱背向(2)向斜槽部由于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3)增加滑坡、泥石流(4)AA为背斜,岩层拱起,不易塌陷,不积存地下水,工程安全可靠,B处反之(5)A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地震波B向斜利于地下水的汇聚(6)D(2分)三、综合题题(本题共2小题 ,共计25分,每空217.(1)、(2)判分标准:箭头方向标对得2分;只要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和T2即得2分;即得2分;符合在T1北、T2在南得2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2分。(3)降温(1分)减湿(1分)18 (1)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2分)(2) 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土壤肥力低;(1分) 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1分)(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水暗河;(1分)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地表水容易流失。(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