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2-3 中国的分区地理(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优化探究】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2-3 中国的分区地理(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优化探究】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2-3 中国的分区地理(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优化探究】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2-3 中国的分区地理(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优化探究】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提升能力)2-3 中国的分区地理(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化探究优化探究 2014 2014 高考地理 人教新课标全国通用版 一轮复高考地理 人教新课标全国通用版 一轮复 习 习 4 2 34 2 3 第三讲第三讲 中国的分区地理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中国的分区地理 课时作业 规范训练 提升能提升能 力 含精细解析 力 含精细解析 一 选择题 2012 年高考安徽文综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平均海拔 3 500 米以上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 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为青海省年 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 其水汽主要来自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2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 将青海省划分为 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 温相比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本题考查水循环和季风 我国夏季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受西 南季风或东南季风影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受西南季风影响 其水汽来自印度 洋 D 项正确 本题易误选 C 项 我国大部分为季风气候区 夏季东部地区以东南季风为 主 但西南部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 第 2 题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读图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 由题干材料可知 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 温度区温度较高 和 区受地形影响 温度都较 区低 故选择 C 项 答案 1 D 2 C 2012 年高考重庆文综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 读图完成 3 4 题 2 3 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 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 林海雪原 B 奇山秀水 C 椰风海韵 D 大漠孤烟 4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南多北少 C 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 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解析 第 3 题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图例及注记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 地区 为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北以干旱荒漠景观为主 故 D 项正确 林海雪原为东北林区 景观 奇山秀水为南方地区特征 椰风海韵为海南热带景观 A B C 三项均不正确 第 4 题 本题考查城市分布与城市化 宁夏经济发展水平低 城市化水平低 故 A 项错误 由图示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城市分布北多南少 沿河分布特征明显 B 项错误 D 项正确 逆 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与该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 项错误 答案 3 D 4 D 2012 年高考四川文综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 5 6 题 经纬度 位置 1 月平均气温 C 7 月平均气温 C 年降水量 mm 多年平均暴雨日 数 天 33 N 98 E 12 8 8 7561 4 0 2 3 5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植被 6 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雪灾 B 台风 C 泥石流 D 暴雨洪涝 解析 第 5 题 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 据表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 由 于海拔高 1 月 7 月气温均较低 C 项正确 第 6 题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据表可知该地 气温低 年降水量较丰富 因此易发生雪灾 A 项正确 该地远离海洋 不会受台风影响 B 项错误 泥石流有两类 即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据表可知该区域气温低 冰川不 会大量融化 因此不易出现冰川泥石流 该地暴雨日数少 不会出现暴雨泥石流 C 项错 误 年降水量较少 暴雨日数少 也不易产生洪涝灾害 D 项错误 根据经纬度定位该地 离泥石流多发地区近 容易凭经验误选 C 项 必须结合题中提供信息进行分析才可免入误 区 答案 5 C 6 A 北京时间 2012 年 9 月 7 日 11 点 19 分 在云贵交界 北纬 27 5 东经 104 0 发生 5 7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4 0 公里 9 月 7 日 12 时 16 分在云南省彝良县 北纬 27 6 东经 104 0 发生 5 6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0 0 公里 截至 9 月 9 日上午 11 时遇难人数升至 81 人 读材料 回答 7 8 题 7 造成此次地震伤亡较大的主要原因有 震级大 能量大 灾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一些房屋抗震性能偏弱 灾区 多为山区地形 山高坡陡 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两次地震叠加 人口稠密 当地经济发达 损失大 A B C D 8 据当地自然特点 此次地震后应防的地质灾害有 A 滑坡 泥石流 B 火山喷发 台风 C 洪涝 海啸 D 泥石流 火灾 解析 第 7 题 两次地震分别是 5 7 级和 5 6 级 震级不是很高 能量不算大 但该 地区经济不发达 房屋抗震性能差 一般地震就容易倒塌 再加上人口稠密和山高坡陡的 地形 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第 8 题 根据题干 地质灾害 的要求 可排除台风 洪涝 海啸 火灾等 故选 A 项 答案 7 D 8 A 读图 回答 9 10 题 4 9 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 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干旱 台风 凌汛 泥石流 寒潮 A B C D 10 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 水稻 油菜 茶叶 B 春小麦 亚麻 甜菜 C 棉花 玉米 甘蔗 D 冬小麦 棉花 花生 解析 第 9 题 图示地区为山东半岛 该地春季易发生干旱 凌汛和寒潮等自然灾害 第 10 题 该地区属于华北平原南部 适宜种植冬小麦 棉花和花生等农作物 答案 9 B 10 D 2013 年潍坊模拟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 在环渤海地区发 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图 回答 11 12 题 11 该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A 已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 B 高效生态运作已经成熟 C 土地 矿产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5 D 生产 生活功能十分完善 12 该经济区属于生态高度敏感的地区 根据该区区位条件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港口物流业 生态旅游业 垦荒种粮 石油 化工等优势产业 创意文化产业 A B C D 解析 第 11 题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东营同时具备土地 淡水 石油 天然气和海洋四大资源优势 生态 系统独具特色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第 12 题 高效生 态是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保护优先 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 严格限制高耗水 高耗能 高排放项目 推进节约发展 集约发展 生态发展 高效发展 可持续发展 维护渤海湾 和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平衡 答案 11 C 12 A 读我国某地区图 完成 13 14 题 13 下列关于 两地地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区喀斯特地貌比较典型 B 所在省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 所在省区 C 交通位置相对闭塞是 地旅游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D 地植被覆盖率高于 地 14 促进 两地农业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A 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B 大力种植牧草 发展乳畜业 C 大力开发地下水 扩大耕地灌溉面积 D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解析 第 13 题 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通过省区轮廓定位可知 两地分别位于江西省和贵州省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典型 贵州省位于西部地带 经济 比较落后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 地为江西井冈山 山区地势崎岖 交通不便 制 6 约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江西省和福建省 台湾省林区是我国第三大林区 多人工林和次生 林 植被覆盖率较高 第 14 题 本题考查山区农业开发面临的问题及途径 地位于江南 低山丘陵 地位于云贵高原 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主要是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和闽南三角地区 乳畜业是城郊型农业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 素 山区扩大耕地灌溉面积的空间有限 只能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之路 答案 13 C 14 D 二 综合题 15 2012 年高考天津文综 读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三年来 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材料二 甲 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 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材料三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 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1 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 面对特大干旱 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 3 应对持续干旱 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请列举两项 4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 反对两种观点 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 由 支持的理由 反对的理由 5 据上图说明 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古老的纳西族文 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 7 解析 第 1 题 考查地形分布特点 地形分布特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图中河流纵列分 布 可知山脉南北走向 纵列分布 河流自北向南流 可知该处地势北高南低 第 2 题 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干旱会造成森林火灾与病虫灾害 第 3 题 考查干旱的防御 可 从开源 节流两方面考虑 注意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第 4 题 考查建设水库的影 响 支持和反对的理由分别考虑修建水库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第 5 题 考查旅游资源的分 类及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从图中景观图及地形特点不难得出结论 答案 1 山脉纵列分布 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纵列分布 河流自北向南流 2 森林火灾 病虫害 3 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寻找地下水 采用耐旱作物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节 水农业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 支持的理由 获得能源 扩大就业 增加收入 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 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 若水库遭破坏 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水库可能诱发 地质灾害 破坏当地生物资源 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 建筑 服饰 民俗 地形较闭塞 周边山高谷深 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16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100 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 银川平原是一个由断陷盆地形成的浩瀚 大湖 直到黄河形成 沧桑巨变 逐渐出现冲积湖平原 平原顺黄河流向 自西南向东北 倾斜 其中银川一带 是平原的沉降中心 地势低洼 银川湖泊湿地众多 一个众所周知 的说法便是 七十二连湖 而这些湖沼和引黄灌溉区的开发有很大关系 图 示意银川平 原湿地分布 图 示意银川附近地区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 图 8 图 材料二 20 世纪 60 年代和 90 年代 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 如今从黄河灌 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 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 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1 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银川湖泊湿地众多的原因 2 简要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和 90 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3 银川市实施 生态立市 战略 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 5 倍的人工湖 试从地理学的角度评价这一举措是否合理 解析 第 1 题 材料一中提及地势低洼 有黄河流经 灌溉面积大等成因 注意语言 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 2 题 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即可 第 3 题 注意运用图中年降 水量和年蒸发量等信息回答 答案 1 地面沉降 地势低洼 有利于贺兰山山洪汇集 形成湖泊 黄河自然裁弯 取直 原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