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索具题库(司机)_第1页
起重机索具题库(司机)_第2页
起重机索具题库(司机)_第3页
起重机索具题库(司机)_第4页
起重机索具题库(司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重机索具题起重机索具题 单选题单选题 1 的伸长率较大 使用时有弹性 有利于吸收 的伸长率较大 使用时有弹性 有利于吸收 冲击载荷 冲击载荷 A 钢丝绳 钢丝绳 B 麻绳 麻绳 C 化 化 学纤维绳学纤维绳 2 具有重量轻 质地柔软 耐腐蚀 有弹性 具有重量轻 质地柔软 耐腐蚀 有弹性 能减少冲击的优点 能减少冲击的优点 A 钢丝绳 钢丝绳 B 化学纤维绳 化学纤维绳 C 链条 链条 3 两根钢丝绳挂一钩起吊重物时 钢丝绳间的夹角一两根钢丝绳挂一钩起吊重物时 钢丝绳间的夹角一 般 般 之间被认为是理想的 之间被认为是理想的 A 30 45 B 45 60 C 60 90 4 麻神的强度是同直径钢丝绳强度的 麻神的强度是同直径钢丝绳强度的 A 10 B 20 C 30 5 麻绳主要用于捆绑物体和吊装 麻绳主要用于捆绑物体和吊装 Kg 以下的较以下的较 轻物件 轻物件 A 500 B 1000 C 1500 6 目前起重机上大多采用 目前起重机上大多采用 的钢丝绳 的钢丝绳 A 6 股股 B 8 股股 C 18 股股 7 起重吊装作业中的钢丝绳与吊垂线的夹角一般不大起重吊装作业中的钢丝绳与吊垂线的夹角一般不大 2 于 于 A 60 B 65 C 45 8 表示钢丝绳为 表示钢丝绳为 A 右同向捻 右同向捻 B 左同向捻 左同向捻 C 右交互捻 右交互捻 左交互捻 左交互捻 9 安全系数为安全系数为 5 时 钢丝绳的许用拉力估算式为 时 钢丝绳的许用拉力估算式为 式中为钢丝绳直径 式中为钢丝绳直径 A 4d B 7d C 10d 10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A 混绕绳 混绕绳 B 交绕绳 交绕绳 C 顺 顺 绕绳绕绳 11 采用绳卡连接钢丝绳 绳卡紧固至压扁钢丝绳 采用绳卡连接钢丝绳 绳卡紧固至压扁钢丝绳 A 1 2 B 1 3 C 1 5 12 当钢丝绳的外部腐蚀出何种现象时应报废 当钢丝绳的外部腐蚀出何种现象时应报废 A 出现小于钢丝总数 出现小于钢丝总数 10 的断丝的断丝 B 表 表 面干燥面干燥 C 表层磨损或锈蚀量达钢丝直径的 表层磨损或锈蚀量达钢丝直径的 40 D 钢丝绳直径减少量小于 钢丝绳直径减少量小于 7 13 当两根钢丝绳的夹角增大时 则每根钢丝绳上所当两根钢丝绳的夹角增大时 则每根钢丝绳上所 受的力是 受的力是 A 增大 增大 B 减少 减少 C 不变 不变 3 14 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 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 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 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 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 不得少于 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 不得少于 A 1 圈圈 B 2 圈圈 C 3 圈圈 15 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数 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数 取一般起重机用钢丝绳报废断丝数的 取一般起重机用钢丝绳报废断丝数的 A 40 B 50 C 70 16 吊装钢丝绳之间的理想夹角是 吊装钢丝绳之间的理想夹角是 A 30 45 B 60 90 C 90 120 17 对日常使用的钢丝绳应 对日常使用的钢丝绳应 对端部的固定连接 对端部的固定连接 平衡滑轮处检查 并作出安全性的判断 平衡滑轮处检查 并作出安全性的判断 A 每日 每日 B 每月 每月 C 每年 每年 18 钢丝绳按钢丝的 钢丝绳按钢丝的 可分为 单捻绳 双捻绳 可分为 单捻绳 双捻绳 三捻绳 三捻绳 A 捻向 捻向 B 捻绕方法 捻绕方法 C 捻 捻 绕次数绕次数 19 钢丝绳表层磨损或锈蚀量达 钢丝绳表层磨损或锈蚀量达 时 应报废 时 应报废 A 40 B 20 C 10 20 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 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 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 于钢丝绳直径的 于钢丝绳直径的 A 10 倍倍 B 20 倍倍 4 C 30 倍倍 21 钢丝绳的断丝报废标准 是指在 钢丝绳的断丝报废标准 是指在 的断丝数 的断丝数 达到规定值 达到规定值 A 整根钢丝绳上 整根钢丝绳上 B 1m 长度内长度内 C 一个捻距内 一个捻距内 22 钢丝绳端部连接绳卡的数量要求是依据 钢丝绳端部连接绳卡的数量要求是依据 A 绳卡大小 绳卡大小 B 钢丝绳直径 钢丝绳直径 C 钢丝绳长短钢丝绳长短 23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的 绳卡压板应在钢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的 绳卡压板应在钢 丝绳 丝绳 A 长绳一边 长绳一边 B 短绳一边 短绳一边 C 任意一边任意一边 24 钢丝绳端部用绳卡连接时 其间距应不小于钢丝钢丝绳端部用绳卡连接时 其间距应不小于钢丝 绳直径的 绳直径的 A 5 倍倍 B 5 倍倍 C 6 倍倍 25 钢丝绳根据钢丝韧性 将钢丝分为 钢丝绳根据钢丝韧性 将钢丝分为 A 2 级级 B 3 级级 C 4 级级 26 钢丝绳许用拉力的近似计算公式 钢丝绳许用拉力的近似计算公式 P d 10 T T 其中其中 d d 表示 表示 A 钢丝绳直径 单位英分 钢丝绳直径 单位英分 B 钢丝绳直径 钢丝绳直径 单位毫米单位毫米 C 钢丝绳半径 单位英分 钢丝绳半径 单位英分 D 钢丝绳半径 钢丝绳半径 5 单位毫米单位毫米 27 钢丝绳用绳卡连接时 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钢丝绳用绳卡连接时 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 直径的 直径的 倍 倍 A 2 B 4 C 6 D 8 28 钢丝绳有绳卡连接时 卡子数目一般不少于 钢丝绳有绳卡连接时 卡子数目一般不少于 个 个 A 3 B 4 C 5 29 钢丝绳在卷筒上除固定的钢丝绳在卷筒上除固定的 1 圈外 至少保留 圈外 至少保留 圈 圈 A 2 B 3 C 4 30 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 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 或更多或更多 时 即使未发现断丝 该钢丝绳亦应报废 时 即使未发现断丝 该钢丝绳亦应报废 A 2 B 4 C 7 D 10 31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次数分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次数分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A 单绕绳 单绕绳 B 双绕绳 双绕绳 C 三绕绳三绕绳 32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次数分 起重机上广泛采用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次数分 起重机上广泛采用 A 单绕绳 单绕绳 B 双绕绳 双绕绳 C 6 三绕绳三绕绳 33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方向分 顺 交 混 其中被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方向分 顺 交 混 其中被 广泛用作起重绳的是 广泛用作起重绳的是 A 顺绕绳 顺绕绳 B 交绕绳 交绕绳 C 混 混 绕绳绕绳 34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方向分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方向分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A 混绕绳 混绕绳 B 交绕绳 交绕绳 C 顺 顺 绕绳绕绳 35 根据规定 钢丝绳表面钢丝磨损或锈蚀量达 根据规定 钢丝绳表面钢丝磨损或锈蚀量达 时 应予报废 时 应予报废 A 7 B 10 C 40 36 根据规定 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达到钢根据规定 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达到钢 丝绳总丝数的 丝绳总丝数的 时 应予报废 时 应予报废 A 8 B 10 C 15 37 根据规定 钢丝绳直径减少量达 根据规定 钢丝绳直径减少量达 时 应予 时 应予 报废 报废 A 7 B 10 C 40 38 交互捻钢丝绳是指 交互捻钢丝绳是指 的钢丝绳 的钢丝绳 A 股与绳的捻制方向相同 股与绳的捻制方向相同 B 股与绳的捻 股与绳的捻 制方向相反制方向相反 C 相邻两股的捻制 相邻两股的捻制 方向相反方向相反 7 39 卷筒上的钢丝绳工作时放出最多时 卷筒上的余卷筒上的钢丝绳工作时放出最多时 卷筒上的余 留部分除固定绳尾的圈数 至少还应缠绕 留部分除固定绳尾的圈数 至少还应缠绕 A 1 2 圈圈 B 2 3 圈圈 C 5 圈以上圈以上 40 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装置安全情况检查应 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装置安全情况检查应 一次 一次 A 每日 每日 B 每月 每月 C 每年 每年 41 同向捻钢丝绳是指 同向捻钢丝绳是指 的钢丝绳 的钢丝绳 A 股与绳的捻制方向相同 股与绳的捻制方向相同 B 股与绳的捻 股与绳的捻 制方向相反制方向相反 C 相邻两股的捻制 相邻两股的捻制 方向相反方向相反 42 为使钢丝间接触应力小 磨损小 寿命长 现起为使钢丝间接触应力小 磨损小 寿命长 现起 重机上采用钢丝绳为 重机上采用钢丝绳为 A 点接触 点接触 B 线接触 线接触 C 面接 面接 触触 43 现有一根现有一根 6 19 的钢丝绳 求一个节距内断丝数 的钢丝绳 求一个节距内断丝数 以上报废 以上报废 A 9 丝丝 B 12 丝丝 C 15 丝丝 44 现有一根现有一根 6 37 的钢丝绳 表面已有磨损和锈蚀 的钢丝绳 表面已有磨损和锈蚀 折减系数为折减系数为 0 5 求其中一个节距内断丝数 求其中一个节距内断丝数 以 以 上报废 上报废 A 22 B 12 丝丝 C 11 丝丝 45 一般吊装用钢丝绳之间的夹角应不大于 一般吊装用钢丝绳之间的夹角应不大于 8 A 90 B 120 C 150 46 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只有绳径的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只有绳径的 3 倍时 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 倍时 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 A 25 B 50 C 75 47 一般用两根钢丝绳起吊时 其两绳间夹角在 一般用两根钢丝绳起吊时 其两绳间夹角在 度 度 A 30 60 B 60 90 C 0 120 48 一般主吊装用钢丝绳宜选用 一般主吊装用钢丝绳宜选用 钢丝绳 钢丝绳 A 顺绕编织 顺绕编织 B 交绕编织 交绕编织 C 混绕编织 混绕编织 D 复合编织 复合编织 49 在起重吊装中 钢丝绳捆绑点的选择主要依据是在起重吊装中 钢丝绳捆绑点的选择主要依据是 物体的 物体的 A 重量 重量 B 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 C 重 重 心心 50 在使用中吊挂和捆绑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在使用中吊挂和捆绑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 4 B 3 5 C 6 51 起重机上使用的钢丝绳 一般以 起重机上使用的钢丝绳 一般以 居多 居多 A 钢丝芯 钢丝芯 B 石棉芯 石棉芯 C 棉 棉 麻芯麻芯 52 起重机索具的安全检查包括 起重机索具的安全检查包括 A 外部检查 使用正确性检查 外部检查 使用正确性检查 B 性能试验 性能试验 9 和外部检查和外部检查 C 验证检查和性能试验 验证检查和性能试验 D 型号 规格检查和 型号 规格检查和 使用正确性检查使用正确性检查 53 使用装置绳卡 绳卡个数一般不应少于 使用装置绳卡 绳卡个数一般不应少于 A 一个 一个 B 二个 二个 C 三个 三个 54 在使用中吊挂和捆绑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在使用中吊挂和捆绑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 4 B 5 C 6 55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不宜用作起重绳的是 A 混绕绳 混绕绳 B 交绕绳 交绕绳 C 顺绕绳顺绕绳 56 对日常使用的钢丝绳应 对日常使用的钢丝绳应 对端部的固定连接 对端部的固定连接 平衡滑轮处检查 并作出安全性的判断 平衡滑轮处检查 并作出安全性的判断 A 每日 每日 B 每月 每月 C 每年 每年 57 钢丝绳采用编结固结时 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钢丝绳采用编结固结时 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 于钢丝绳直径的 于钢丝绳直径的 A 10 倍倍 B 20 倍倍 C 30 倍倍 58 钢丝绳所用的绳卡压板应放在钢丝绳的哪一侧 钢丝绳所用的绳卡压板应放在钢丝绳的哪一侧 A 短绳一侧 短绳一侧 B 任意放置 任意放置 C 长绳一侧 长绳一侧 10 多选题多选题 1 1 麻绳一般包括下列几种 麻绳一般包括下列几种 A 吕宋绳 吕宋绳 B 白棕绳 白棕绳 C 混合绳 混合绳 D 线麻绳 线麻绳 2 按钢丝绳的绕向分为 按钢丝绳的绕向分为 A 上绕绳 上绕绳 B 下绕绳 下绕绳 C 左绕绳 左绕绳 D 右绕绳 右绕绳 3 符合短环链报废标准的有 符合短环链报废标准的有 A 裂纹 裂纹 B 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 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 5 时时 C 链条发生塑性变形 伸长达原长度的 链条发生塑性变形 伸长达原长度的 5 时时 4 符合钢丝绳报废标准的有 符合钢丝绳报废标准的有 A 个别部分轻微锈蚀 个别部分轻微锈蚀 B 整股断裂 整股断裂 C 钢丝绳表层磨损或锈蚀量达 钢丝绳表层磨损或锈蚀量达 40 时时 D 钢丝 钢丝 绳直径减小量达绳直径减小量达 7 5 钢丝绳的报废标准有 钢丝绳的报废标准有 等 等 A 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达到规定的标准 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达到规定的标准 B 钢丝绳直径减少钢丝绳直径减少 7 时时 C 局部外层钢丝呈 局部外层钢丝呈 笼笼 形状形状 D 出现整股断裂 出现整股断裂 6 钢丝绳的连接方法有 钢丝绳的连接方法有 等 等 A 卡子 卡子 B 编结 编结 C 键楔 键楔 D 锥套 锥套 7 钢丝绳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有 钢丝绳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有 11 A 钢丝绳磨损和腐蚀情况 钢丝绳磨损和腐蚀情况 B 钢丝绳断丝及 钢丝绳断丝及 变形报废情况变形报废情况 C 钢丝绳的强度 钢丝绳的强度 D 钢丝绳 钢丝绳 的固定端和连接处的固定端和连接处 8 钢丝绳具有的优点有 钢丝绳具有的优点有 A 强度高 能承受冲击载荷 强度高 能承受冲击载荷 B 挠性较好 挠性较好 使用灵活使用灵活 C 刚性较大不易弯曲 刚性较大不易弯曲 D 成本较 成本较 低低 9 钢丝绳连接的方法有 钢丝绳连接的方法有 A 锥形套浇铸法 锥形套浇铸法 B 编结心形垫环固定法 编结心形垫环固定法 C 绳卡连接法 绳卡连接法 D 铝合金套压缩法 铝合金套压缩法 10 钢丝绳磨损过快的原因有钢丝绳磨损过快的原因有 A 超载使用 超载使用 B 有赃物 缺润滑 有赃物 缺润滑 C 滑轮 滑轮 或卷筒直径过小或卷筒直径过小 D 绳槽尺寸与绳径不相匹配 绳槽尺寸与绳径不相匹配 11 钢丝绳使用的材质是 钢丝绳使用的材质是 钢 钢 A 50 号号 B 30 号号 C 65 号号 D 60 号号 12 钢丝绳损伤及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钢丝绳损伤及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A 截面积减少 截面积减少 B 质量发生变化 质量发生变化 C 变形 变形 D 突然损坏 突然损坏 13 根据钢丝绳的耐弯折次数 将钢丝韧性等级分为 根据钢丝绳的耐弯折次数 将钢丝韧性等级分为 A 特级 特级 B B 级级 C 级级 14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方向分有 根据钢丝绳捻绕的方向分有 12 A 顺绕 顺绕 B 平绕 平绕 C 混绕 混绕 D 交绕 交绕 15 根据股中相邻二层钢丝的接触状态 钢丝绳分 根据股中相邻二层钢丝的接触状态 钢丝绳分 A 点接触 点接触 B 线接触 线接触 C 面接触 面接触 D 体接触 体接触 16 根据适用的场合不同 钢丝绳绳芯可分为 根据适用的场合不同 钢丝绳绳芯可分为 A 尼龙芯 尼龙芯 B 石棉芯 石棉芯 C 金属芯 金属芯 D 有机芯 有机芯 17 为保证链条的使用安全 必须做到 为保证链条的使用安全 必须做到 A 不超负荷适用 不超负荷适用 B 使用前经常检查链条焊 使用前经常检查链条焊 接接触处 预防断裂与磨损接接触处 预防断裂与磨损 C 定期进行负荷 定期进行负荷 试验试验 D 按链条报废标准进行报废更新 按链条报废标准进行报废更新 18 钢丝绳磨损过快的原因有 钢丝绳磨损过快的原因有 A 超载使用 超载使用 B 有脏物 缺润滑 有脏物 缺润滑 C 滑轮或卷筒直径过小滑轮或卷筒直径过小 D 绳槽尺寸与绳径不相匹 绳槽尺寸与绳径不相匹 配配 19 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 其 起重机使用的钢丝绳 其 应符合该型起重 应符合该型起重 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A 结构型式 结构型式 B 规格 规格 C 钢度 钢度 D 强度强度 是非题是非题 13 1 使用绳卡时 绳卡压板应放在钢丝绳绳头一边 使用绳卡时 绳卡压板应放在钢丝绳绳头一边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 使用绳卡时 只需规格一致 而压板方向可任意使用绳卡时 只需规格一致 而压板方向可任意 放置 放置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 使用一组钢丝绳绳卡时 至少要用二只绳卡 使用一组钢丝绳绳卡时 至少要用二只绳卡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 使用装置绳卡时 不论钢丝绳粗细 绳卡数量不使用装置绳卡时 不论钢丝绳粗细 绳卡数量不 少于三只就行 少于三只就行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 使用装置绳卡时 绳卡压板应放在钢丝绳绳头一使用装置绳卡时 绳卡压板应放在钢丝绳绳头一 边 边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 使用装置绳卡时 只需规格一致 而压板方向可使用装置绳卡时 只需规格一致 而压板方向可 任意放置 任意放置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7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和捆绑绳都用单捻钢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和捆绑绳都用单捻钢 丝绳 丝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8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和捆绑绳都用双捻钢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和捆绑绳都用双捻钢 丝绳 丝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4 9 起重机械中的钢丝绳应视为一种不易损件 起重机械中的钢丝绳应视为一种不易损件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0 起重机作业中当捆绑和起吊钢丝绳与铅垂线有夹起重机作业中当捆绑和起吊钢丝绳与铅垂线有夹 角时 其允许的起重能力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角时 其允许的起重能力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1 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位置 采用楔块固定时 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位置 采用楔块固定时 楔块与楔套的锥度应不一致 楔块与楔套的锥度应不一致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2 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位置检查时 应检查每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位置检查时 应检查每 块压板是否同时压二根绳 不允许只压一根绳 块压板是否同时压二根绳 不允许只压一根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3 捆绑物件的钢丝绳在起吊时 钢丝绳与水平线的捆绑物件的钢丝绳在起吊时 钢丝绳与水平线的 夹角越小 则起吊重物的能力就越大 夹角越小 则起吊重物的能力就越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4 同向捻钢丝绳由于有不会松散和不易扭结的优点 同向捻钢丝绳由于有不会松散和不易扭结的优点 所以在起重机中使用较广 所以在起重机中使用较广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5 为了安全起见 钢丝绳必须在卷筒上至少保留二为了安全起见 钢丝绳必须在卷筒上至少保留二 圈以上 圈以上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6 相同直径的钢丝绳 其许用拉力是一样的 相同直径的钢丝绳 其许用拉力是一样的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5 17 选用钢丝绳的强度越高越好 选用钢丝绳的强度越高越好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8 一般地说 起重机械常选用韧性一般的一般地说 起重机械常选用韧性一般的 号钢丝号钢丝 绳 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9 一般地说 起重机械常选用韧性指标较好的一般地说 起重机械常选用韧性指标较好的 号号 钢丝绳 钢丝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0 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大于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大于 6 倍绳倍绳 径以上时 起重能力不受影响 径以上时 起重能力不受影响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1 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与绳径相等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与绳径相等 时 起重能力要降低时 起重能力要降低 50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2 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只有绳径的一般认为 当钢丝绳内周的曲率半径只有绳径的 3 倍时 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倍时 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 75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3 因为钢丝绳有安全系数 所以可超负荷使用 因为钢丝绳有安全系数 所以可超负荷使用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4 有机芯的钢丝绳不易燃 适宜用于高温场合 有机芯的钢丝绳不易燃 适宜用于高温场合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5 在吊有载荷时 突然制动对钢丝绳来说可能经受在吊有载荷时 突然制动对钢丝绳来说可能经受 16 不住过大的短暂而急剧的冲击负荷而导致破断 不住过大的短暂而急剧的冲击负荷而导致破断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6 钢丝绳的表面钢丝直径磨损量到钢丝绳的表面钢丝直径磨损量到 40 不必报废 不必报废 可照常使用 可照常使用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7 钢丝绳的断丝报废标准是指整根钢丝绳上的断丝钢丝绳的断丝报废标准是指整根钢丝绳上的断丝 数达到规定值 数达到规定值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8 钢丝绳的末端应牢固的固定在卷筒上 应保证工钢丝绳的末端应牢固的固定在卷筒上 应保证工 作安全可靠外 还要便于检查和更换钢丝绳 作安全可靠外 还要便于检查和更换钢丝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9 钢丝绳的捻距就是任一个钢丝绳股缠绕一周的径钢丝绳的捻距就是任一个钢丝绳股缠绕一周的径 向距离 向距离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0 钢丝绳的捻距就是任一个钢丝绳股缠绕一周的轴钢丝绳的捻距就是任一个钢丝绳股缠绕一周的轴 向距离 向距离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1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是钢丝绳整根被拉断时的拉力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是钢丝绳整根被拉断时的拉力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2 钢丝绳的受力方向与卡环的销轴垂直才是正确的 钢丝绳的受力方向与卡环的销轴垂直才是正确的 17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3 钢丝绳的直径是以它的内圆表示的 钢丝绳的直径是以它的内圆表示的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4 钢丝绳广泛用于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 变幅机构 钢丝绳广泛用于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 变幅机构 也可以用于回转机构 也可以用于回转机构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5 钢丝绳具有强度高 绕性好 自重轻 运行平稳 钢丝绳具有强度高 绕性好 自重轻 运行平稳 有极少突然断裂等优点 有极少突然断裂等优点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6 钢丝绳麻芯烧坏 钢丝退火发生蓝脆 在冲击载钢丝绳麻芯烧坏 钢丝退火发生蓝脆 在冲击载 荷的作用下特别容易发生断绳坠钩坠物事故 荷的作用下特别容易发生断绳坠钩坠物事故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7 钢丝绳润滑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漏过不易看到和不钢丝绳润滑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漏过不易看到和不 易接近的部位 比如平衡滑轮处 易接近的部位 比如平衡滑轮处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8 钢丝绳润滑是先刷去绳上的污物 并用煤油清洗 钢丝绳润滑是先刷去绳上的污物 并用煤油清洗 然后将加热到然后将加热到 80 0 的润滑油蘸浸钢丝绳 的润滑油蘸浸钢丝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39 钢丝绳是起重机最重要的易损件 钢丝绳是起重机最重要的易损件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0 钢丝绳所受的张力与起吊重物的重量有关 而与钢丝绳所受的张力与起吊重物的重量有关 而与 重物上升的速度无关 重物上升的速度无关 18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1 钢丝绳严重的腐蚀还会引起钢丝绳弹性的降低 钢丝绳严重的腐蚀还会引起钢丝绳弹性的降低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2 钢丝绳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所用润滑剂应符钢丝绳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所用润滑剂应符 合该绳的要求 并且不影响外观检查 润滑时应特别合该绳的要求 并且不影响外观检查 润滑时应特别 注意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 如平衡滑轮处的钢注意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 如平衡滑轮处的钢 丝绳 丝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3 钢丝绳应缓慢受力 不能受力过猛或产生剧烈震钢丝绳应缓慢受力 不能受力过猛或产生剧烈震 动 防止张力突然增大 动 防止张力突然增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4 钢丝绳有卡子连接时 卡子数目一般不少于钢丝绳有卡子连接时 卡子数目一般不少于 2 个 个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5 钢丝绳在卷筒上不必按顺序排列整齐 钢丝绳在卷筒上不必按顺序排列整齐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6 钢丝绳在起升机构的滑轮与卷筒多次弯曲造成的钢丝绳在起升机构的滑轮与卷筒多次弯曲造成的 弯曲疲劳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弯曲疲劳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7 钢丝绳在绕过卷筒和滑轮时主要受拉伸 弯曲 钢丝绳在绕过卷筒和滑轮时主要受拉伸 弯曲 挤压 摩擦力 挤压 摩擦力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19 48 交互捻钢丝绳因没有松散和扭转的趋势 故被广交互捻钢丝绳因没有松散和扭转的趋势 故被广 泛使用在起重机上 泛使用在起重机上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49 交互捻钢丝绳由于有不会松散和不易扭结的优点 交互捻钢丝绳由于有不会松散和不易扭结的优点 所以在起重机中使用广泛 所以在起重机中使用广泛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0 局部外层钢丝绳伸长呈局部外层钢丝绳伸长呈 笼笼 形状时 只要断丝形状时 只要断丝 数没超标即可安全使用 数没超标即可安全使用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1 吊绳间夹角越大 吊绳受力越大 吊绳间夹角越大 吊绳受力越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2 吊物用的钢丝绳 张开角度越大 钢丝绳的承载吊物用的钢丝绳 张开角度越大 钢丝绳的承载 能力就越大 能力就越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3 吊运灼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 断丝报废数应吊运灼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 断丝报废数应 取正常使用时的一半 取正常使用时的一半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4 对既断丝又磨损的钢丝绳 只需考虑其中一个因对既断丝又磨损的钢丝绳 只需考虑其中一个因 素即可 素即可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5 多次弯曲造成的弯曲疲劳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多次弯曲造成的弯曲疲劳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 因之一 因之一 20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6 复合型钢丝绳绳股断面排列很紧密 相邻钢丝接复合型钢丝绳绳股断面排列很紧密 相邻钢丝接 触良好 当绕过滑轮和卷筒时不致产生很大局部应力 触良好 当绕过滑轮和卷筒时不致产生很大局部应力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7 钢丝绳安全系数越大越合理 钢丝绳安全系数越大越合理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8 钢丝绳出现压扁 露绳芯 弯折 局部拱起等永钢丝绳出现压扁 露绳芯 弯折 局部拱起等永 久性变形 必须予以报废 久性变形 必须予以报废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59 钢丝绳打死结必须报废更新 钢丝绳打死结必须报废更新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0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大小的选择与机构工作级别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大小的选择与机构工作级别 使用场合 作业环境和滑轮与卷筒的直径使用场合 作业环境和滑轮与卷筒的直径 D 对钢丝对钢丝 绳直径绳直径 d 的比值的比值 e 等因素有关 等因素有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1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除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除 以许用拉力的商 以许用拉力的商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2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指钢丝绳的实际破断拉力除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指钢丝绳的实际破断拉力除 以许用拉力的商 以许用拉力的商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21 63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与使用场所无关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与使用场所无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4 两根等长钢丝绳吊装设备 其水平夹角越大 吊两根等长钢丝绳吊装设备 其水平夹角越大 吊 索受力越小 索受力越小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5 两根吊索间的夹角越大 则吊索承载负荷越大 两根吊索间的夹角越大 则吊索承载负荷越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6 两根吊索间的夹角越大 则吊索承载负荷允许能两根吊索间的夹角越大 则吊索承载负荷允许能 力越大 力越大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7 麻绳应根据断丝数的多少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麻绳应根据断丝数的多少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8 麻绳主要用于捆绑物体和吊装麻绳主要用于捆绑物体和吊装 500Kg 以下的较轻以下的较轻 物件 物件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69 麻芯或棉芯钢丝绳绳芯除能贮油润滑内部钢丝外 麻芯或棉芯钢丝绳绳芯除能贮油润滑内部钢丝外 还能起到防锈作用 还能起到防锈作用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70 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 不得使用编结接长的钢丝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 不得使用编结接长的钢丝 绳 绳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71 起重钢丝绳的报废标准之一是每一节距内断丝数起重钢丝绳的报废标准之一是每一节距内断丝数 22 达到总丝数的达到总丝数的 10 A 正确 正确 B 错误 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