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4_第1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4_第2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4_第3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4_第4页
2013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一轮优化重组系列训练 文言文阅读 4 4 一 一 文言文阅读 1919 分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5 8 小题 记寻大龙湫瀑布记寻大龙湫瀑布 方苞 八月望前一日 入雁荡 按图记以求名迹 则芜没者十之七矣 访于众僧 咸曰 其 始辟者 皆畸人也 庸者继之 或摽 田宅以便其私 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 故蹊径可寻者 希 过华严 鲍甥率众登 余止山下 或曰 龙湫尚可至也 遂宿能仁寺 诘旦 舆者同声以险远辞 余曰 姑往焉 俟不可即而去之 何伤 沿涧行三里而近 绝无险艰 至龙湫庵 僧他出 樵者指道所由 又前半里许 蔓草被径 舆者曰 此中皆毒 蛇貍虫 遭之 重则死 轻则伤 怅然而返 则老僧在门 问故 笑曰 安有行二千里 相 距咫尺 至崖而反者 吾为子先路 持小竿 仆李吉随之 经蒙茸则手 披足踏 舆者坦步里许 径少窄 委舆于地 曰 过此则山势陡仄 决不能前矣 僧曰 子毋惑 帷余足迹是瞻 鲍甥牵引 越数十步 则蔓草渐稀 道坦平 望见瀑布 又前 列坐岩下 移时乃归 舆者 安坐于草间 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 彼自耀其明 而征吾辈之诳 必众辱之 嗟乎 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 众皆以远迹为难 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 实近且易也 孔 孟 程 朱皆因于众厮舆 而时君不寤 岂不惜哉 夫舆者之诳 即暴 于过 客 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 而怀怒蓄怨至此 况小人毒正 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 此 严光 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注 摽 把持 厮舆 旧时指仆役一类的人 暴 施加恶行 欺侮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访于众僧 访 询问 B 其始辟者 皆畸人也 畸 神奇 C 经蒙茸则手披足踏 披 拨开 D 况小人毒正 毒 危害 6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 舆者之诳 的一组是 3 分 故蹊径可寻者希 舆者同声以险远辞 俟不可即而去之 何伤 此中皆毒蛇貍虫 遭之 重则死 轻则伤 过此则山势陡仄 决不能前矣 安有行二千里 相距咫尺 至崖而反者 A B C D 7 下列对作者有关观点与文章手法的分析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以 寻大龙湫瀑布 为线索 由按图记到问众僧 继而鲍甥寻 乘舆寻 老僧 引 从中可见作者寻找大龙湫瀑布费尽了周折 B 众僧告诉我 那些名胜古迹之所以荒芜废弃 是因为继承者或把持田宅来为自己求 得利益 或苦于偏僻寂寞而离开到其它地方去了 C 作者一行后来在老僧的带领下找到了瀑布 因此作者在结尾发出感慨 只要有 识 道 的人带路 远道可以成为近道 难道可以变为易道 D 文章结尾缘事明理 从 寻大龙湫瀑布 之行联想到孔 孟 程 朱的学问在当今 流行的原因 从而丰富了文章的社会内涵 8 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分 姑往焉 俟不可即而去之 何伤 3 分 彼自耀其明 而征吾辈之诳 必众辱之 4 分 2 此严光 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3 分 5 D 毒 怨恨 6 C 众僧所讲事实 我 去探寻的决心 老僧勉励 我 去探寻 7 D 在当今流行的原因 错 应是 在当今不能流行的原因 8 10 分 暂且前往吧 等到不能接近再离开 又有什么妨害呢 译对 俟 即 伤 字各给 1 分 俟 等到 即 接近 伤 妨害 他自己炫耀他的聪明 来证实我们说谎 一定要当众羞辱他 译对 耀 征 诳 众 各给 1 分 耀 炫耀 征 证实 诳 说谎 众 当众 这就是严光 管宁之类的人躲藏起来不把声名张扬出去而不敢亲身尝试小人的恶毒手段的 原因啊 译对 俦 所以 以身 各 1 分 俦 类 所以 的原因 以身 亲自 参考译文 八月十四日 我进入了雁荡山 按照图记来找名胜古迹 发现十处有七处已经荒芜废弃 了 向各位僧人打听 都说 那些开辟这里的人都是些不寻常的人 后来平庸的人继承了 这里的所有权 有的人把持田宅来为自己求得利益 否则就苦于这里偏僻寂寞而离开到其它 地方去了 所以可找到的通往胜迹的小路很少 经过华严寺 鲍甥率领大家登山去找 我 在山下休息 有人说 龙湫或许还能找到 于是就在能仁寺住宿 第二天清晨 抬轿的人不约而同地用路途险峻遥远作借口推辞 我说 暂且前往吧 等到不能接近再离开 又有什么妨害呢 我们沿着溪涧走了三里就接近了龙湫庵 完全没 有一点危险艰难的 到龙湫庵 僧人到别处去了 打柴的人为我们指明了通向龙湫瀑布的道 路方向 又往前走了半里多 茂密的杂草遮盖了道路 抬轿的人说 这里面都是毒蛇害虫 遇到它们 情况严重的就死亡 轻的受伤 我们很不如意地回来了 回来后发现老和尚在 门前 他问我们回来的原因 知道缘故后笑着说 哪里有走了二千里 距离目的地很近了 到了崖边却要返回的呢 我替你在前面领路 老和尚拿着小竹竿 仆人李吉跟着他 经过 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就用手分开用脚踩下 抬轿的人安然地步行一里多 路稍微变窄 就把 轿子丢在地上 说 过了这里山势就会变得陡峭逼仄 绝对不能往前走了 老和尚说 您不要怀疑 只要跟着我的脚印走就可以了 鲍甥在前面一边拉着我一边带路 走过了 几十步 就发现杂草慢慢地变稀疏了 道路变平坦了 远远地看见瀑布 又往前走 我们并 排坐在岩石下 过了一段时间才回去 轿夫在草丛中很舒适地坐着 并用一些俚俗的话抱怨 和谩骂老僧 他自己炫耀他的聪明 来证实我们说谎 一定要当众羞辱他 唉 先王之道被废弃已经很久了啊 大家都把探寻路途遥远的胜迹看作是一件艰难的事 却不知道如果有认识道路的人替我们在前面领路 实际上是很近并且很容易的事 孔 孟 程 朱的学问都因为仆役一类的人 而让今时的君子不理解 难道不令人痛惜吗 那些轿夫 骗人 即使对别人施加恶行 也不能赶走呵斥他们 然而他们竟然还像这样满怀怒气和怨恨 小人怨恨正道 仇视君子的正道 认为对自己不利 这就是严光 管宁之类的人躲藏起来不 把声名张扬出去而不敢亲身尝试小人的恶毒手段的原因啊 二 文言文阅读 二 文言文阅读 1919 分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5 5 8 8 题 题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 讳戡 字君胜 从史为不法 君阴争 不从 则于会肆 言以折之 从史羞 面颈发赤 抑首伏气 不敢出一语以对 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 前后累 数十 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 顺则受成福 逆辄危辱诛死 曰 公当为彼 不得 为此 从史常耸听喘汗 居五六岁 益骄 有悖语 君争 无改悔色 则悉引从事 空一 府往争之 从史虽羞 退益甚 君泣语其徒曰 吾所为止于是 不能以有加矣 遂以疾 辞去 卧东都之城东 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当是时 天下以为贤 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 皆曰 孔君 云 会宰相李公镇扬州 首奏起君 君犹卧不应 从史读诏 曰 是故舍我而从人耶 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 上曰 吾知之矣 奏三上 乃除君卫尉丞 分司东都 诏始下 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 上使谓吕君曰 吾岂不知戡也 行用之矣 明年 元和五年正月 将浴临汝之汤泉 壬子 至其县食 遂卒 年五十七 公卿大夫 士相吊于朝 处士相吊于家 君卒之九十六日 诏缚从史送阙下 数以违命 流于日南 遂 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 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 君于为义若嗜欲 勇不顾前后 于利与禄 则畏避如怯夫然 始举进士第 自金吾卫录 事为大理评事 佐昭义军 军帅死 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 请君曰 从史起此军行伍中 凡在幕府 唯公无分寸私 公苟留 唯公之所欲为 君不得已 留一岁 再奏自监察御史 至殿中侍御史 从史初听用其言 得不败 后不听信 恶益闻 君弃去 遂败 节选自 全唐文 有删改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与 参与 B 数以违命 流于日南 数 列举 C 唯公之所欲为 唯 希望 D 后不听信 恶益闻 闻 传布 6 下列各句中 全都表现孔戡 声望高 的一组是 3 分 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 前后累数十 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 皆曰 孔君 云 上使谓吕君曰 吾岂不知戡也 行用之矣 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 处士相吊于家 凡在幕府 唯公无分寸私 从史初听用其言 得不败 A B C D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为了规劝卢从史 孔戡曾让整个节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 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 但 等众人退下后 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 孔戡于是借口生病退隐而去 B 孔戡命运不济 虽被皇上任命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但因卢从史多次向朝廷奏章诬告 一直未能到任 后来在临汝进餐时猝然而死 享年五十七岁 C 孔戡从进士出身进而辅佐昭义军 前任军帅死后 经代理军帅卢从史苦苦挽留而做他 的辅臣 他不计个人得失 坚持道义 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D 卢从史原为一般将领 后为昭义节度使 他起初很重视孔戡 曾一年中两次上奏为孔 戡升官 但后来不听孔戡规劝 导致最终的失败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从史为不法 君阴争 不从 则于会肆言以折之 4 分 2 是故舍我而从人耶 3 分 4 3 于利与禄 则畏避如怯夫然 3 分 5 3 分 C 唯 听凭 6 3 分 B 排除 7 3 分 B 皇上是在孔戡死后追任他为尚书司勋员外郎的 8 1 4 分 卢从史做不合法度的事 孔戡暗中劝谏 如果卢从史不听从 孔戡就在集会 上无所顾忌地发言指责他 阴争 肆 译为 放肆 放纵 任意 翻译成 当众 不 给分 言 折 责难 指责 各 1 分 语意通顺 1 分 2 3 分 这是故意舍弃我而去侍奉别人啊 是 故 各 1 分 语意通顺 1 分 3 3 分 面对财利 却畏惧躲避像懦夫的样子 则 如怯夫然 各 1 分 语意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有一位贤明的辅臣孔戡 字君胜 卢从史有不合法度之举 孔戡暗中 劝谏 如果卢从史不听从 孔戡就在集会上无所顾忌地发言指责他 卢从史感到羞辱 脸红 到脖子根 低头屏气 不敢回应一句话 马上更改命令 修改文书词句的情况前后累计有几 十次 闲暇时就和卢从史谈论自古以来的君臣父子之道 行六顺就能享大福 行六逆就危险 屈辱甚至遭杀戮 说 您应当那样做 而不能这样做 卢从史常常听得害怕而喘气流汗 过了五六年 卢从史更加骄横 有不忠之语 孔戡规劝 他没有悔改之色 孔戡就让整个节 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 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 但等众人退下后 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 孔 戡哭着对那些人说 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不能再做什么了 于是 借口生病告辞离 开 隐居在洛阳城东面 有酒食歌舞的宴饮也不参加 这时 天下人都认为他贤明 谈到应 该被皇帝重用的士人时 都说 孔戡 恰逢宰相李吉甫镇守扬州 首先奏请起用孔戡 孔戡还是隐居不应诏 卢从史看了诏书 说 这是故意舍弃我而去侍奉别人啊 就捏造罪名向君王告发孔戡在军中有不法之事 皇上说 我知道了 卢从史三次向朝廷上奏章 才改任孔戡为卫尉丞 分管东都洛阳 诏书刚下 门下省属官吕元膺把起草好的诏书驳回 皇上让人对吕元膺说 我难道不了解 孔戡吗 将会任用他的 第二年正月 将到临汝县温泉洗浴 正月十一日 刚到临汝进餐时就去世了 时年五十 七岁 公卿士大夫在朝堂上祭奠 无官职的士人在家中祭奠 孔戡死后九十六天 皇上下诏 把卢从史绑送京城 历数他违背朝命的罪行 流放到日南郡 皇上于是下诏追赠孔戡为尚书 司勋员外郎 大概是想用曾经拟任命的职位伸张他的志愿 孔戡对坚持道义好像有偏好 奋勇而不瞻前顾后 面对名利却畏惧躲避像个懦夫 刚中 举时 从金吾卫录事做到大理评事 辅佐昭义节度使李长荣 后李长荣死 卢从史以一般将 领代理为节度使 请求孔戡说 我由一般将士出身 在幕府中只有你没有丝毫私人纠葛 如果你留下来 你想做什么都任随你 孔戡没办法 留任一年 卢从史两次奏迁其官 从 监察御史升至殿中侍御史 卢从史起初听从采用孔戡的话 得以不败 后来不再听从相信他 恶名日益传布 孔戡弃他而去 就彻底失败了 三 文言文阅读 三 文言文阅读 1919 分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5 5 8 8 题 题 祢衡字正平 平原般人也 少有才辩 而尚气刚傲 好矫时慢物 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 杨修 融亦深爱其才 数称述于曹操 操欲见之 而衡素相轻疾 自称狂病 不肯往 而数 5 有恣言 操怀忿 而以其才名 不欲杀之 闻衡善击鼓 乃召为鼓史 因大会宾客 阅试音 节 诸史过者 皆令脱其故衣 更着岑牟 单绞之服 次至衡 衡方为 渔阳 参挝 容态 有异 声节悲壮 听者莫不慷慨 衡进至操前而止 吏诃之 于是先解衵衣 次释余服 裸身而立 徐取岑牟 单绞而着之 毕 复参挝而去 颜色不怍 操笑曰 本欲辱衡 衡 反辱孤 孔融退而数之曰 正平大雅 固当尔邪 因宣操区区之意 衡许往 融复见操 说 衡狂疾 今求得自谢 操喜 敕门者有客便通 待之极晏 衡乃着布单衣 疏巾 手持三尺 梲杖 坐大营门 以杖捶地大骂 操怒 遣人骑送之 临发 众人为之祖道 先供设于城南 乃更相戒曰 祢衡勃虐无礼 今因其后到 咸当以不起折之也 及衡至 众人莫肯兴 衡坐而大号 曰 坐者为冢 卧者为尸 尸冢之间 能不悲乎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 甚宾礼之 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 并极其才思 时衡 出 还见之 开省未周 因毁以抵地 从求笔札 须臾立成 辞义可观 后复侮慢于表 表耻不能容 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 故送衡与之 祖长子射尤善于衡 射时大会宾客 人有献鹦鹉者 射举卮于衡曰 愿先生赋之 衡揽笔而作 文无加点 辞采甚丽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 大会宾客 而衡言不逊顺 祖惭 乃诃之 衡更熟视曰 死公 云等道 祖大怒 令五百将出 欲加棰 衡方大骂 祖恚 遂令杀之 注 渔阳 鼓曲名 参挝 c n zhu 击鼓之法 衵 n 衣 内衣 选自 后汉书 文苑列传 祢衡传 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因大会宾客 阅试音节 阅 视察 考核 B 敕门者有客便通 待之极晏 晏 安宁 安逸 C 须臾立成 辞义可观 可 堪 值得 D 揽笔而作 文无加点 点 删改文字 6 下列的句子中 全都表现祢衡 尚气刚傲 矫时慢物 的一组是 3 分 素相轻疾 自称狂病 不肯往 脱其故衣 更着岑牟 单绞之服 衡狂疾 今求得自谢 坐大营门 以杖捶地大骂 开省未周 因毁以抵地 死公 云等道 A B C D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祢衡是平原般地人 年少时就有才辩 但他恃才傲物 只与鲁国的孔融和弘农杨修 投契 孔融曾多次在曹操跟前颂扬他 B 曹操本想在大宴宾客时借击鼓之事一泄心中对祢衡不敬的愤恨 没想到祢衡竟当众 把衣服脱得精光 使曹操反遭其辱 C 刘表曾和众文人草拟了一份奏章来极力称赞祢衡的才思 祢衡回来看到后 觉得写 得不够周全 就亲自动手重新写了一份辞义可观的奏章 D 心胸狭窄的刘表不能容忍祢衡的侮辱轻慢 而将祢衡送给江夏太守黄祖 刘表这样 做的目的就是要借刀杀人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衡方为 渔阳 参挝 容态有异 声节悲壮 听者莫不慷慨 4 分 2 孔融退而数之曰 正平大雅 固当尔邪 3 分 6 3 祢衡勃虐无礼 今因其后到 咸当以不起折之也 3 分 8 1 祢衡正用参挝这种鼓法演奏 渔阳 鼓曲 容貌姿态有异常人 或 与众不同 鼓曲 音韵节奏悲壮 听到的人无不情绪激昂 或 感情激动 每句 1 分 2 孔融退朝后责备 或 数落 他说 正平 或 您 是个大雅的人 难道应该 这样吗 每句 1 分 3 祢衡违背事理 举止乖戾无礼 我们今天 就 借祢衡晚来的机会 全都用不起 身 迎接他的方式 来挫折他 或 挫挫他的狂傲之气 每句 1 分 附 参考译文 祢衡字正平 是平原般 b 地名 在今山东陵县 地人 少年时候就很有才情 长于 机辩 但崇尚气节 为人刚直傲慢 喜欢违背时俗 轻侮他人 只与鲁国孔融和弘农杨修交 好 孔融深爱他的才华 多次在曹操跟前颂扬 曹操也想见他 但祢衡一向看不起并憎恨 曹操 就自称有疯病 不肯前往 而且多次发表对曹操不恭不敬的言论 曹操心怀愤怒 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 而不想杀他 曹操 听说祢衡擅长击鼓 就征召他担任击鼓的 小史 史 小官名 借就大宴宾客的机会 来考核鼓史们的演奏水准 各位鼓史经过时都 让他们脱掉原来的衣服 改穿单绞 苍黄色的单衣 戴上岑牟 鼓史所戴帽 轮到祢衡 祢衡正用参挝这种鼓法演奏 渔阳 鼓曲 容貌姿态有异常人 鼓曲 音韵节奏悲壮 听 到的人无不情绪激昂 祢衡上场径直来到曹操面前停下 下吏呵责他 这时祢衡就先解开内 衣 接着脱掉剩下的衣服 赤身裸体地站着 又慢慢取过岑牟 单绞穿戴好 穿戴 完了 又用参挝这种鼓法演奏了一通才离开 脸色没有丝毫的羞惭之色 曹操笑着说 我本想羞 辱祢衡 祢衡反倒羞辱了我 孔融退朝后责备他说 您是个大雅的人 岂当这样呢 并 趁机向祢衡表明了曹 操对祢衡的爱慕思念之心 祢衡答应去 见曹操赔罪 孔融再次拜见曹操 说祢衡得有疯 病 现在 祢衡 希望能够当面请罪 曹操大喜 命令守门的有客人来就通报 且等待祢衡 很晚 祢衡却穿着单衣 缠着疏巾 手里拿这三尺长的木杖 坐在大营门口 用木杖捶着地 大骂 曹操 曹操大怒 派人马把祢衡送走 祢衡将要出发时 众人为他送行 预先在城 南白色酒食接着又互相告诫说 祢衡违背事理 举止乖戾无礼 我们今天 就 借祢衡晚 来的机会 全都用不起身 迎接他的方式 来挫挫他的狂傲之气 等到祢衡来了 众人没有 一个肯起立 迎接他的 祢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众人惊问原因 祢衡说 坐而不动的 人 就像是坟墓 躺着不动的人 就像是死尸 我置身于坟墓和死尸之中 怎能不悲恸呢 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 先前就佩服 祢衡的 才气 名声 祢衡来后 更是用宾客之 礼善待他 刘表曾和一帮文人共同草拟奏章 并极尽才思 当时祢衡正好外出 回来时看到 了 一遍还没有看完 就扯碎了扔在地上 向刘表要来笔纸 片刻写成 言辞 义理都值得 观赏 后来祢衡又侮辱 轻慢刘表 刘表觉得羞耻 不能容忍 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 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 黄祖的长子黄射 y 和祢衡尤其交好 黄射一次宴请宾客 有人 送给他一只鹦鹉 黄射举着酒杯对祢衡说 希望先生 就鹦鹉 作一篇赋 祢衡提笔就 写 中间没有任何改动 一气呵成 文辞色彩都很华美 后来黄祖在大船上 大宴宾客 但祢衡出言不逊 使黄祖很难堪 就斥责祢衡 祢衡更 是仔细地盯着黄祖 说 死老头 这是什么话 云等道 当时俗语 黄祖大怒 喝令 7 护卫役卒把祢衡拉出去 想要用杖打他 祢衡更是大骂 黄祖气愤到极点 就下令杀了祢衡 四 四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回答 5 8 题 荀卿论 苏轼 尝读 孔子世家 观其言语文章 循循莫不有规矩 不敢放言高论 言必称先王 然 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 而非远也 浩乎不知其津涯 而非深也 其所言 者 匹夫匹妇之所共知 而其所行者 圣人有所不能尽也 呜呼 是亦足矣 使后世有能尽 其说者 虽为圣人无难 而不能者 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 子贡之辩 冉有之知 此三者 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然三子者 每不为夫子之所悦 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 若无以异于众人者 而夫子亟称之 且夫学圣人 者 岂必其言之云尔哉 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 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 必有窃 其说而为不义者矣 是故其言平易正直 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 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 既而焚灭其书 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于其师之道 不啻若寇仇 及今观荀卿之书 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 皆出于荀卿 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 喜为异说而不让 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 其言愚人之所惊 小人之所喜也 子 思 孟轲 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 荀卿独曰 乱天下者 子思 孟轲也 天下之人 如 此其众也 仁人义士 如此其多也 荀卿独曰 人性恶 桀 纣 性也 尧 舜 伪也 由是观之 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 而自许太过 彼李斯者 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 犹必有所顾忌 是以夏 商之亡 桀 纣之残暴 而先王之法度 礼乐 刑政 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 是桀 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 彼李斯者 独能 奋而不顾 焚烧夫子之六经 烹灭三代之诸侯 破坏周公之井田 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彼见 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 自是其愚 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 而 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 其子必且行劫 荀卿明王道 述礼乐 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其高谈异 论有以激之也 孔 孟之论 未尝异也 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苟天下果无有及者 则尚安以 求异为哉 选自 唐宋八大家散文读本 有删改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浩乎不知其津涯 涯 边际 B 冉有之知 知 通 智 智谋 C 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 轻视 看不起 D 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恃 依仗 6 下列各组句子中 全都属于作者否定荀卿的一组是 3 分 大变古先圣王之法 喜为异说而不让 其言愚人之所惊 小人之所喜也 焚烧夫子之六经 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荀卿明王道 述礼乐 A B C D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 但通俗易懂 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 想要成为 一个圣人也不困难 即使不能做到 也会少犯错误 B 子路 子贡 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 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 8 被孔子喜欢 相反 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 李斯骄矜傲慢 扰乱天下 犯下 烹灭三代之诸侯 破坏周公之井田 等过错 是 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 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 不敢放言高论 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 敢发高论 而不顾一切 这样构成了对比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 若无以异于众人者 而夫子亟称之 4 分 由是观之 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 而自许太过 3 分 孔 孟之论 未尝异也 而天下卒无有及者 3 分 5 C 易 更改 篡改 6 A 说的都是李斯 是对荀卿的肯定 7 B 原文没有 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 的信息 8 颜渊沉默寡言 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 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但是孔子多次称赞 他 默然 译为 沉默寡言 若 译为 好像 无以 译为 没有 的地方 亟 q 译为 多次 4 分 从这方面来看 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 不知谦逊 赞扬自己太过分 采分点 是 译为 这 意 译为 料想 许 译为 赞扬 肯定 3 分 孔 孟的言论 没有标新立异 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 采分点 而 译 为 但是 卒 译为 始终 及 译为 赶得上 3 分 参考译文 我曾读 史记 孔子世家 看孔子的言论文章 没有不循规蹈矩的 不敢放肆高论 而 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 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 他说的一些道理 好像茫茫无边 但其实并不遥远 好像浩瀚浑厚 没有边际 但其实并不深奥 他说的那 些事情 普通人都如道 但实行起来 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唉 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 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 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 即使不能做到 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的勇敢 子贡的巧辩 冉有的智谋 这三个人 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 但 是这三个人 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 颜渊沉默寡言 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 好像没有与众不 同的地方 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 其实 向圣人学习 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 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 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 也必定会有 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 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 直来直去 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 又值得炫耀的高论 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 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 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 的法度 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 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 仇敌来看待 如今再来看荀卿的 著作 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 都是因为老师荀卿 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 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 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 他的话 愚蠢的人听了 为之震惊 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 子思 孟子 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 只有荀卿 9 认为 搞乱天下的人 就是子思 孟子 天下的人 如此众多 天下的仁人义士 也如 此众多 只有荀卿说 人性本恶 夏桀 殷纣王所做的一切 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 而尧 舜所做的一切 就是一种伪装 从这方面来看 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 不知谦逊 赞扬自己太过分 那位弟子李斯 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看来 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 都还是有所顾忌的 所以夏 商两朝虽然灭亡 桀 纣两君虽然残暴 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 礼乐 刑政 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 的地步 这说明桀 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 而那个李斯 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 切 焚烧了孔子的六经 诛杀了夏 商 周三代诸侯的后代 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 这种 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 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 就更认准了自己 那种愚蠢的念头 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 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 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 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 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 荀卿阐明了王道 阐述了礼乐文明 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 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 孔 孟的言论 没有标新立异 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 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 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 五 五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5 8 题 李尚隐 其先赵郡人 世居潞州之铜鞮 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 弱冠明经 累举 补下 邽主簿 时姚珽为同州刺史 甚礼之 景龙中 为左台监察御史 时中书侍郎 吏部选事崔 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 倾附势要 逆用三年员阙 士庶嗟怨 寻而相次知政事 尚隐 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 湜等遂下狱推究 竟贬黜之 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 诬奏 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 称其妖逆 诏御史按覆之 诸御史惮昭泰刚愎 皆称病不敢往 尚 隐叹曰 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遂越次请往 竟推雪李师等 奏免之 俄而崔湜 郑愔等复用 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 怀让为魏县令 湜等既死 尚 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 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 尚隐累迁御史中丞 时御 史王旭颇用威权 为士庶所患 会为仇者所讼 尚隐按之 无所容贷 获其奸赃钜万 旭遂 得罪 尚隐寻转兵部侍郎 再迁河南尹 尚隐性率刚直 言无所隐 处事明断 其御下 豁如也 又详练故事 近年制敕 皆暗 记之 所在称为良吏 十三年夏 妖贼刘定高夜犯洛门 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 左迁桂州都督 临行 帝使谓 之曰 知卿公忠 然国法须尔 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 俄又迁广州都督 仍充五府经略 使 及去任 有怀金以赠尚隐者 尚隐固辞之 曰 吾自性分 不可改易 非为慎四知 也 竟不受之 10 累转京兆尹 历蒲 华二州刺史 加银青光禄大夫 赐爵高邑伯 入为大理卿 代王鉷 为御史大夫 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 隐盗钱谷 积至累万 尚隐又举按之 思 问遂流岭南而死 尚隐三为宪官 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时议甚以此称之 二十四年 拜户部 尚书 东都留守 二十八年 转太子宾客 寻卒 年七十五 谥曰贞 节选自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注 明经 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 四知 东汉杨震为官清廉 有人送礼 给他 并说 暮夜无人知晓 杨震说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怎能说无人知晓呢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中书侍郎 同时典选 典 主持 B 湜等遂下狱推究 竟贬黜之 竟 最终 C 诸御史惮昭泰刚愎 惮 害怕 D 尚隐又举按之 思问遂流岭南而死 按 按照 6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李尚隐 刚直 的一组是 时姚珽为同州刺史 甚礼之 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 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 左迁桂州都督 尚隐按之 无所容贷 尚隐三为宪官 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A B C D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尚隐与李怀让在朝廷弹劾崔湜 郑愔 使他们受到贬黜 但也因此得罪对方 后来他 们官复原位 李尚隐和李怀让受到报复 B 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 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 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 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 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 并奏请赦免了他们 C 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 说话从不隐瞒 处事明断 他对待下级 非常豁达 历任京兆尹 蒲州 华州刺史 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D 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 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 王旭 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贪赃官吏 为朝廷除害 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11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无所容贷 获其奸赃钜万 旭遂得罪 3 分 译文 2 又详练故事 近年制敕 皆暗记之 所在称为良吏 4 分 译文 3 及去任 有怀金以赠尚隐者 尚隐固辞之 3 分 译文 5 D 按 审查 查办 6 B 排除 即可 7 D 李怀让为 贪赃官吏 在文中无据 8 1 李尚隐 一点也不包庇宽恕 查获王旭的赃物非常多 王旭于是被治罪 得分点 贷 得罪 句意通顺 2 李尚隐 又精通典章 近年来皇帝的诏书 都暗暗记在心里 无论到哪里都被称为好 官 得分点 详 故事 敕 称 3 等他离任的时候 有一个人怀带着金子要送给李尚隐 他坚决推辞 得分点 去 者 固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尚隐 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世代居住在潞州的铜鞮 今山西沁县 近代又把家搬到京 兆的万年 今西安市 年轻时通过了明经考试 多次被举荐 补缺下邽主簿一职 当时姚珽 担任同州刺史 对他十分尊敬 景龙年间担任左台监察御史 当时的中书侍郎 吏部选事崔 湜和吏部侍郎郑愔一同主持选拔官吏之事 他们依附权贵 违规动用了三年的官员的缺额 官民怨恨 不久两人相继主持政事 李尚隐和同僚御史李怀让一起在朝堂上弹劾他们 崔湜 等人于是被关进牢狱查办追究 最后他们被贬黜 当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 诬告桐庐县令 李师等二百多人 称他们是妖逆 朝廷下诏让御史调查核实 各位御史都害怕冯昭泰傲慢固 执 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 李尚隐叹息说 怎么能让好人蒙冤受惩罚却不还给他们清白呢 于是越级请求前去 最终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 并上奏朝廷赦免了他们 不久崔湜 郑愔等人又被任用 李尚隐调离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伊阙县令 李怀让调任 魏县县令 崔湜等人死了以后 李尚隐又从定州司马被提拔为吏部员外郎 李怀让从河阳县 令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 李尚稳多次升迁后担任御史中丞 当时的御史王旭很擅用威权 被 官民们所担忧 恰巧王旭被仇家状告 李尚隐查办此事 一点也不包庇宽恕 查获王旭的赃 物非常多 王旭于是被治罪 李尚隐不久改任兵部侍郎 调职两次后任河南府尹 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 说话从不隐瞒 处事明断 他对待下级 非常豁达 李尚隐 又 精通典章 近年来皇帝的诏书 都暗暗记在心里 无论到哪里都被称为好官 十三年夏天 妖贼刘定高在夜里侵犯洛门 李尚隐因为没能觉察出部下和盗贼勾结 贬 为桂州都督 临出发时 皇帝派人对他说 我知道你公直忠诚 然而按照国法必须这样做 并赐彩色绢帛一百匹来安慰他 不久又改任广州都督 依然兼任五府经略使 等他离任的 时候 有一个人怀带着金子要送给李尚隐 他坚决推辞 说 我生性这样 不可改变 并 不是为了慎守 四知 最终没有接受 多次调动后担任京兆尹 历任蒲州 华州刺史 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赐给他高邑伯的 爵位 入朝担任大理卿 替代王鉷担任御史大夫 当时司农卿陈思问用了许多小人做自己的 12 下级官吏 暗地里贪污钱财粮食 积累了好几万 李尚隐又检举查办此事 陈思问于是被流 放到岭南而死 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 总是要清除朝廷上的坏人 当时的舆论多是由于这些 事而称赞他 二十四年 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东都留守 二十八年 改任太子宾客 不久去 世 享年七十五岁 谥号为 贞 六 六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2 15 题 八大山人 者 故前明宗室 为诸生 世居南昌 弱冠遭变 弃家遁奉新山中 剃发为 僧 不数年 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 从学者常百余人 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 延之官舍 年余 竟忽忽不自 得 遂发狂疾 忽大笑 忽痛哭竟日 一夕 裂其浮屠服 焚之 走还会城 独自徜徉市肆 间 常戴布帽 曳长领袍 履穿踵决 拂袖翩跹行 市中儿随观哗笑 人莫识也 其侄某识 之 留止其家 久之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 行楷学大令 鲁公 能自成家 狂草颇怪伟 亦喜画水墨芭蕉 怪石 花 竹及芦雁 汀凫 翛然无画家町畦 人得之 争藏弆 以为重 饮酒不能尽二升 然喜饮 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 辄往 往饮 辄醉 醉后墨渖淋漓 亦不甚爱惜 数往来城外僧 舍 雏僧争嬲 之索画 至牵袂捉衿 山人不拒也 士友或馈遗之 亦不辞 然贵显人欲以 数金易一画 不可得 或持绫绢至 直受之曰 吾以作袜材 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 乃反从贫士 山僧 屠沽儿购之 一日 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 自是对人不交一言 然善笑而喜饮益甚 或招之饮 则 缩项抚掌 笑声哑哑然 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 赌酒胜则笑哑哑 数负则拳胜者背 笑愈哑 哑不可止 醉则往往欷歔泣下 予客南昌 雅慕山人 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 至日大风雨 予意山人必不出 顷 之 澹公持寸札曰 山人侵早已至 予惊喜趣乎笋舆 冒雨行相见 握手熟视大笑 夜 宿寺中剪烛谈 山人痒不自禁 辄作手语势 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 烛见跋 不倦 赞曰 世多知山人 然竟无知山人者 山人胸次汩浡郁结 别有不能自解之故 如巨石 窒泉 如湿絮之遏火 无可如何 乃忽狂忽喑 隐约玩世 而或者目之曰狂士 曰高人 浅 之乎知山人也 哀哉 节选自 八大山人传 注 八大山人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 翛 xi o 然无画家町畦 自 由自在不受画家规矩的约束 弆 j 收藏 嬲 ni o 纠缠 跋 通 茇 蜡烛根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其侄某识之 留止其家 久之疾良已 良 确实 B 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 期 约定 C 烛见跋不倦 见 同 现 露出 D 忽狂忽喑 隐约玩世 隐约 表明 13 下列句子中 全都能表现八大山人内心愤激郁结的一组是 3 分 一夕 裂其浮屠服 焚之 走还会城 忽忽不自得 遂发狂疾 忽大笑 忽痛哭竟日 士友或馈遗之 亦不辞 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画 不可得 独自徜徉市肆间 常戴布帽 曳长领袍 履穿踵决 拂袖翩跹行 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 烛见跋不倦 A B C D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八大山人年轻时遭遇变故 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 剃去头发做了僧人 B 八大山人擅长书法 既能师承古人 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也喜画水墨芭蕉等 自 13 由创作而不受规矩约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