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4页
六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第一单元备课时间:2008年2月17日教材简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为: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其中长江之歌是一首诗歌,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也是篇写景的文章,题材各不一样。另外还有一个练习,容量较大。本单元课文在六年级的整个教材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必须运用第十一册所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这种迁移,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又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以情感人是本单元课文的最大特色。无论是洋溢着真挚而热烈的爱国之情的诗歌长江之歌,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点交融在一起进行描写,两者相得益彰。教学理念:创新不是停留局限在某时、某地、某物的层面上,创新的主题是永恒的,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创新的情境,真正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培养学生自觉创新意识,珍视学生创新的独特见解、新颖的观点于体验珍惜学生在瞬间心灵迸射的新火花。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指定课文。2、了解引号的用法,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的主容。3、通过阅读,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爱学习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如饥似渴”、“倾注”造句。2、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1、长江之歌 2课时2、烟台的海 2课时3、三亚路落日 2课时4、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一2课时练习一2课时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31、长江之歌备课时间:2008年2月17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教具准备:地图 录像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进程: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3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2、检查处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4、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4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进程:一、精读训练第一节第一部分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交流。二、精读训练第一节第二部分1、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2、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4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三、精读教学第一节第三部分1、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2、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3、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5、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四、精读第2节。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43、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4、“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5、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6、“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四、练习朗读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3、练习朗读。五、学唱歌曲。板书设计:长江之歌灌溉花的国土哺育各组儿女 推动新的时代挽起高山大海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52、三亚落日备课时间:2008年2月17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进程: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题目是:2 三亚落日(板书)(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渎课文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5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浯: 美妙绝伦硕大无比收敛涨溢赤朱丹彤热带风情悄然无声笑颜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浯: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比玫瑰 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四、精读训练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讨论交流。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有涛情画意,能止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3、小结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6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讲课文课时目标: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进程:一、精讲第二段1、(出示三亚风光图)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板书:热带风情)(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下做上记号。交流:“蓝透子”、“碧玉般”、“玉屑银未般”、“金灿灿”等词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挺拔俊秀”等词突出了椰树的姿态美。“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化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至极呢?齐读第二段,渎出喜爱之情。二、精读第三段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6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投影映示: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问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投影映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厂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a轻声读这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读夕阳“在海面蹦跳”的句子。投影映示: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人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李英妮 课时编号:006A、分组读两个句子,比较两句话:写法的不同。b、第二句话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C、指名说。(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日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