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青浦区青浦区 2011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抽查考试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抽查考试历历史史试试 卷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 10 页 2012 年 1 月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用钢笔清楚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并用 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 交卷时需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试卷不用上交 2 选择题 第 1 35 题 由机器阅卷 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 答题卡与 试卷在试题编号和选项上是一一对应的 考生应将代表该题答案的小方格涂黑 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 必须将原选择用橡皮擦清 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写在试卷上 一律不给分 注意 答题卡的准考证号码是九位 如 XXXXXXXXX 涂号码时按九位涂 3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选择题 1 30 题 每小题 2 分 31 35 题 每题 3 分 共 75 分 1 以下为青铜文物 文物上的拓片 钟鼎文 及其部分译文 联系商周历史 结论错误的是 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A B C D 2 全球通史 中指出 随着经济商品化 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 人获得了大笔地产 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 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 地租 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 政治上主要表 现为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开始实行分封制 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 礼乐制度的崩溃 3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 曾经赋诗说 我注目凝视 悲哀充溢着我的心 这爱奥尼亚最 古老的地方 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 险入绝境 是指 A 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险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4 臣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数考问以尽其材 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 臣 陛下 分别指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 贾谊 汉景帝 B 晁错 汉文帝 C 董仲舒 汉武帝 D 魏征 唐太宗 5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 因心怯 装置诏敕的封袋 不敢照常式封发 而改用斜封 所书 敕 字也不敢用朱笔 而改用墨笔 当时称为 斜封墨敕 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髙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6 剑桥中国史 写道 在唐代 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 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 总之 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 都来自书香门第 在唐 朝灭亡以前 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 A 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 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 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 7 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 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 万里之远 皆朝廷所制 地方无力 导致 外寇凭陵时而莫御 雠耻最甚而莫报 的结果 这位学者可能经历的是 A 西晋五胡乱华 B 中唐安史之乱 C 北宋靖康之变 D 清末八国联军侵华 8 据不完全统计 从 1689 年到 1839 年 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 39 起 这 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 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 11 起 这说明当时 A 外国已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 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 中国的涉外法律较西方先进 D 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9 1853 年 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 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 号 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 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 B C D 10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 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 中的 第二次反思 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抗日战争后 11 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 文化 科技等知识 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 经 天朝例律 圣谕广训 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这表明政府主张 A 西学中源 B 中体西用 C 君民共主 D 道德救国 12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 文明史纲 中写道 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 用得到了丰富 以下历史现象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 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 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 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 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13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由近东卷到远东 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 红色中华 中的几句诗 它的创作背景是 A 五四运动爆发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美国 我要你忠于美国军队 德 国 征 召 潜 水 艇 员 海 报 加 入 你 祖 国 的 军 队 上 帝 保 佑 国 王 英国 加入你祖国的军队 上帝保佑国王 德国 征召潜水艇员海报 14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的最初十年 最不可能出现在山东半岛的旗帜是 A 日本海军军旗 B 德意志三色旗 C 义和团的旗帜 D 五色旗 15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 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A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 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 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16 1919 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 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 实因单破坏 地面 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下列哪一件事动摇了这些 地底陈土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抗日战争 17 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 说 在 24 岁以前 我对于诗的兴味 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 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出 A 当时 文学革命 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18 新帝国必须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根据 这种思路 希特勒上台后 A 疯狂扩军备战 B 组织纳粹党 C 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 D 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 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 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 和苏联并为 民主 世界的双璧 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 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B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0 1949 年签署的 北大西洋公约 第二条规定 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 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 A 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B 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4 C 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 D 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 21 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 申报月刊 一文中阐述的 统制经济 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 大 其客观因素是 A 欧美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 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 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展开 D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22 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 其共同主题是 A 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 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 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 城乡居民掀起 大跃进 23 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 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 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 成立在后 又说 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 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 依据这样的陈述 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A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 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 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 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 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 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 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24 1972 年 2 月 18 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在稍后的 3 月 6 日出版的 时代 周刊封面上 设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 尼克松与毛 周的会面 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 其上 在设计者看来 A 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B 尼克松与毛 周成为政治挚友 C 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 D 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25 直到 1500 年以前 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 一个终点 到 1500 年左右 它一变而为 一座桥梁 一个起程点了 请问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迦马 D 麦哲伦 26 1851 年 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 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 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 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 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 用心 爱心 专心 5 A 马克思发表 共产党宣言 B 卢梭发表了 社会契约论 C 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 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27 作为教育的载体 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 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 下列教科书图 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 1949 1956 年 B 1956 1966 年 C 1966 1976 年 D 1978 1988 年 28 某杂志举办 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 的评选活动 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 根 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 其当选的理由有 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古代罗马创造了现代的 西方文明 A B C D 29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 对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描述恰当的 A 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人文主义成为主要思潮 C 人和世界的被发现 D 新航路的开辟 30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 在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 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 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 集体亮相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 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B 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注意 以下每题 3 分 31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认为 受命于君 天意之所予也 主张 屈民而 伸君 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6 A 天人感应 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为皇权所需要 B 新儒学一定程度继承了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C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 行仁政以顺天道 D 顺天命 与 大一统 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32 卢梭在 民约论 中说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大脑使各个部 分运动 起来 大脑可能陷于麻痹 而人依然活着 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 但是一旦心脏停止 了它的机能 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 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 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 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33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 1691 年出版的 论语 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 法译本译自 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 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此信息理解最准确的 是 A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 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普遍的推崇 C 译本出现在 西学东渐 的初期 D 论语 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34 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 中写道 同治初年 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 日本其兴 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 讨论学业 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 询某厂 船炮之利 某厂价值之廉 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 其在此乎 梁启超引这段话的主要意图 是 A 比较中日近代政治理念的异同 B 证明甲午战争日胜我败的历史原因 C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 D 质疑德相俾斯麦的评价 35 近年来 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 屡见报端 冷战 时期那种两极 对立 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 碰撞中磨合 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这 种变化 A 说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 表明国际关系缓和的趋势 C 反映出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 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各国利益的趋同化 二 非选择题 共 75 分 36 记录文明进步的文博资料 8 分 主题 1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材料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 卫盉 器内铭文记载 裘卫用玉璋与贵族 矩伯换取了 80 朋 货币单位 的土地 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 并在相关部 门的监督下完成 通过这样的途径 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 裘卫家族的第三代 随葬物品享 用 五鼎八簋 按西周礼制 天子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 问题 1 依据上述材料 完成下列表格 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7 主题 2 西方 社会的法治文明 拿破仑法典 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以下为 拿破仑法典 的摘录 第 8 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 544 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 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但法令所禁止的 使用不在此限 第 545 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但因公用 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 此限 问题 2 结合所学 指出上述条款所体现的原则 2 分 说明其思想和法律上的来源 2 分 37 制度的演进 15分 材料一 唐代制度 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 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 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 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 国史新论 材料二 1644年4月25日 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 l649年1月30日 英国国 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有学者把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 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 一个楔子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材料三 1689年 英国颁布 权利法案 有人这样评论此事 事实上 这却是政体 制度上的一次真正的革命 材料四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能赶上西 洋人吗 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 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能 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 不能的话 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因为在世界上 一 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 不能者必遭惨败 毫无例外 蒋廷黻 中国 近代史 问题 1 材料一中的 这两种制度 各是什么 2分 为什么说它们 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 千年的稳固基础 4分 2 联系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二中观察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2分 3 材料三中的 革命 有何深刻含义 2分 4 结合所学和材料四 概括先进中国人是如何 利用科学和机械的 2分 又是如 信息内容信息分析 土地交换在相关部门监督下完成 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 裘卫家族后人随葬物 五鼎八簋 青铜器内的铭文可以用来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何去 组织近代民族国家 的 3分 38 学界眼中的戊戌变法 10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倡导博 爱 平等 自由 人权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 相反 更加 深入人心 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 进程 材料二 长时问来 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 影响广泛而深巨 近20年来 有 学者认为 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 时 下又流行一种意见 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 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 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 激进主义 的带头羊 李喜所 略谈戊戌变法的 保守 与 激进 问题 1 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 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的理由是什么 1分 2 据材料二 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 3分 你同意哪一 种观点 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3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3分 39 理性的光芒 9分 材料一 霍布斯认为 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 既然君 主是主权的体现者 国民的总意志 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现了臣民的利益 他本人 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 如此 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 材料二 洛克以为 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 人们 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 财产和安全 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 使君 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 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 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 和狐狸的侵袭 却甘心被狮子吞噬 甚而还以此为安全 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 保 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 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 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 暴政 专制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 读 社会契约论 问题 1 材料一 二中霍布斯与洛克论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分 他们的观点有哪些不同 4分 2 为防止出现 侵犯人权的政府 孟德斯鸠在材料二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 学说 1分 结合中外相关两个史实 指出这一学说的历史作用 3分 40 中世纪城市 8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材料 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 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成人了 但是 任何成人的最初形态都 是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结合 并在母体的子宫上着床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端 就是资本主 义这个 成人 的最初形态 一颗精子和母体里的卵子结合并着床的过程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 从社会 经济 政治 文化变化等方面分析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 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 41 李鸿章出访 25 分 材料一 马关条约 签订后 李鸿章为千夫所指 1896 年 2 月 为贺沙皇尼古拉二 世加冕 同时也为 联俄制日 李鸿章被派出访欧美 进行了一次环球访问 在法国期间 他去南部工业重镇克鲁索市 Creusot 的施耐德 Schneider 军工厂购买大炮 为讨教强 国之策 李鸿章专门赶到汉堡附近拜访了已经下台的俾斯麦 对于这趟经历 他得出的根 本结论是 至于根本计 尤在于变法自强 李 鸿章历聘英美记 材料二 只有将货币 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会产生财富 清国政府非常 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 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 我说 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 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 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这些 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 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 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 但 是 对于铁路 电讯等事物 要由我们自己控制 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 不允许任何人危 及我们的神圣权力 材料三 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 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 摩天大楼 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 在回答有关教育问题时他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 么多的学校和学堂 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 度并将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 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材料四 清国办有报纸 但遗憾的是 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 由于 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 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 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 文明的方式了 适逢美国国会已通过了排华法案 格利法 李在抨击这个法案时 眼睛 射出灼人的光芒 他说 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 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 而自豪 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 是自由吗 这不是自由 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 承认 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 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 材料二 三 四摘自李鸿章答 纽约时报 材料五 凡一国今日之现象 必与其国前此之历史相应 故前史者现象之原因 而现象 者前史之结果也 夫以李鸿章与今日之中国 其关底既如此其深厚 则欲论李鸿章之人物 势不可不以如炬之目 观察夫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迁之大势 民族消长之暗潮 与夫现时中 外交涉之隐情 而求得李鸿章一身在中国之位置 梁启 超 李鸿章传 问题 1 结合 马关条约 影响 分析李鸿章为千夫所指的原因 4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2 分析材料一中 清廷 联俄制日 的可能性 4分 3 材料五认为应如何评价李鸿章 2分 4 综合五则材料及所学 评李鸿章的出访 观点明确 论证充分 逻辑清晰 15分 青浦区 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抽查考试 历史答案 一 选择题 1 30 2 分 31 35 0 1 1 3 分 共 75 分 1D2C3B4C5D6D7C8B9C10B 11B12D13B14D15A16B17B18A19B20A 21D22C23D24A25B26A27C28D29C30C 31 C3 分 A 或 B1 分 D0 分 32 D3 分 A 或 C1 分 B0 分 33 B3 分 C 或 D1 分 A0 分 34 C3 分 A 或 B1 分 D0 分 35 C3 分 B 或 D1 分 A0 分 42 非选择题 共 75 分 36 8 分 1 土地交易合法化 或土地可以私有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 制的现象 礼乐制度的破坏 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4 分 2 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 分 启蒙思想 罗马法 2 分 37 15分 1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分 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世不断完善发展 一直沿用 2分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独尊 此后历朝基本都沿袭这种制度 2分 2 着眼点 社会形态或社会性质的转变 2分 含义 英国结束了君主专制 逐步确立 起君主立宪制 2分 3 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兴办近代企业 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 进行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临 时约法 3分 38 10分 1 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1分 或跨出了中国近代政治体制改革 的第一步 2 保守 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激进 3分 保守 借助儒家思想 单纯依靠皇帝 不敢反动群众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近代化一环 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激进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没有充分的思 想动员 3分 只能选其中一个方面赋分 3 政治因素 时代发展 史学方法论 史学发展 3分 39 9分 34 主题 权利归属 或人权 问题 1分 不同 霍布斯主张主权在君 人们把权利转让给君主后就必须遵守契约 不得反抗 2分 洛克认为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不可转让或遭剥夺 人民有权反抗暴政 2分 2 学说 三权分立 1分 作用 为美国1787年宪法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推动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的发展 3分 40 8分 从社会关系上看 12 13 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 市民阶级 市民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得到重视 从经济上讲 城市的兴起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加速 了封建经济的瓦解 从政治上讲 城市 特别是拥有自治权的城市 成为自由的乐土 是农 奴获得自由身份的乐园 同时 城市与国王结盟 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 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市民阶层参与政治 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 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从文化上讲 城市成为 世俗文化的摇篮 大学兴起 教育得到发展 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41 25分 1 马关条约 是 南京条约 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 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 的灾难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战争后 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 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战争和条约也极大羞辱了清廷的颜面 李鸿 章作为全权代表自然遭到了朝野上下的攻击和非难 为千夫所指 2 马关条约 的签订 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原有均势 损害了其他列强的利益 引 发了包括俄国在内的其他列强的不满 在三国的干涉下 日本被迫退还辽东半岛 让清廷看 到可借手他国制约日本 联俄制日 即是这种外交策略思考的结果 3 对李鸿章评价应该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金融贷款担保合同
- 2025年智能除尘设备安装与环保检测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石料运输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版企业劳动合同模板:涵盖员工休假及年假规定下载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协议书模板
- 2025版高端商务谈判人员聘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与运营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汽车金融保理居间服务合同
- 2025电视剧制作合同书(版权分账制作)
- 2025-2030电动船舶电池系统安全标准构建与产业链配套能力报告
- 数字时代群体冲突演变-洞察及研究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标准)便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带烟证
- 廉洁文化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2025年中国PC工业计算机(工控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儿童学针灸启蒙课件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小升初英语学习方法指导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