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病修改后_第1页
牙周组织病修改后_第2页
牙周组织病修改后_第3页
牙周组织病修改后_第4页
牙周组织病修改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牙周组织病,Periodontal diseases,主要内容,一、牙龈病二、牙周炎三、牙周组织其他病变,重点掌握:1.慢性龈炎及龈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 2.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和发展过程熟悉了解:1.牙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2.牙周变性和牙周萎缩的病理变化。,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囊牙骨质牙牢固地附着于牙槽骨口腔粘膜和牙体组织呈良好封闭状态,牙周支持组织,牙周膜,牙龈,牙槽骨,牙周组织,定义,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 广义:牙龈病和牙周炎 狭义:牙周炎,正常牙周组织,分 类,第一节 牙龈病,慢性龈炎 龈增生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剥脱性龈病损,牙龈病:病变只局限在牙龈组织内,不侵犯深部牙周组织,牙龈病,一、慢性龈炎: 1、概念:局限于牙龈(牙龈边缘及牙龈乳头)的炎症性疾病。分为边缘性龈炎、牙龈乳头炎 2、病因: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软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习惯、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原因,临床表现炎症水肿型:龈缘红肿、光亮、松软,易出血。纤维增生型:龈缘肿胀、坚实,不易出血。病理改变 炎症局限于沟内上皮下方,牙周膜、牙槽骨均未见明显变化。炎症水肿型: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增生,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慢 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增生型:纤维组织增生成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边缘性龈炎:红肿,松软,龈沟内有渗出物,肉眼:,牙龈乳头炎:牙龈乳头红肿,牙龈乳头炎:牙龈乳头红肿,慢性牙龈炎,结缔组织中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破坏,镜下:,龈沟上皮增生,上皮钉突伸长结缔组织增生成束,二、龈增生,各种原因引发的牙龈组织增生 1、病因:主要由全身因素引起(1)内分泌性龈增生:青春期龈炎、妊娠性龈炎激素+菌斑(局部刺激)(2)药物性龈增生:苯妥英钠(3)遗传性:家族性龈纤维瘤病,2、病理改变,牙龈肿胀明显,可覆盖部分牙冠,形成假性牙周袋,肉眼:,妊娠牙龈炎(激素+菌斑),妊娠牙龈炎牙龈瘤,药物性龈炎:前牙唇侧,龈表面呈颗粒样增生,苯妥英钠性龈增生,环孢菌素牙龈广泛性增生,家族性龈纤维瘤病:牙龈弥漫性增生,牙齿常被压迫而移位,非炎症性增生:结缔组织增生,粗大的胶原纤维形成瘢痕样结构,牙龈上皮也显著增生,镜下:,炎性增生时,结缔组织水肿明显,血管增生、扩张、充血,慢性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同义名急性坏死性龈炎奋森龈炎梭螺菌龈炎战壕口炎,三、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病因,主要病原菌:梭形杆菌、奋森螺旋体,临床表现常突然发病,疼痛,腐败性口臭,淋巴结肿大、发热。龈缘坏死,覆盖灰白色假膜,呈蚕蚀状缺失。病理改变 结缔组织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面有纤维素 性渗出及变性、坏死组织和微生物覆盖。,1、病因:“战壕口”,奋森氏螺旋体,梭形杆菌,中间型产黑色素类杆菌,龈乳头和龈缘坏死,龈边缘蚕食状缺失,表面覆以白色假膜;,病理改变:,坏死的牙龈组织脱落、缺失,形成溃疡,表面覆盖假膜。,严重时,形成坏疽性口炎,累及唇、颊粘膜面部缺损走马疳(尼日利亚儿童),走马疳,镜检: 纤维素渗出,组织变性坏死,结缔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龈沟液涂片可见大量奋森氏螺旋体和梭形杆菌。,四、剥脱性龈病损,临床表现1、女性,特别是绝经期者多见。2、牙龈鲜红光亮,上皮表层剥脱,牙龈表面粗糙,未脱落时呈 灰白色。3、对刺激极为敏感,有烧灼感等不适。 病理改变见相应粘膜病的描述,不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多种疾患在牙龈的表征。,h3,h4,第二节 牙周炎,【定义】 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主要临床特征】 牙周溢脓,牙齿松动【主要病理变化】 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形成,病因1、牙菌斑细菌:(启动因子)以G-厌氧菌为主 成人牙周炎:牙龈卟啉菌(类杆菌) 青少年牙周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福赛斯类杆菌、牙龈卟啉菌、放线共生放线杆菌为大多数牙周感染的首要致病菌),2、局部因素:牙软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3、全身因素:糖尿病、性激素水平、吸烟、营养不良、精神因素、老龄4、遗传因素:遗传性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牙软垢(增厚的菌斑),细菌、真菌、白细胞、脱落上皮、粘液、食物残渣,牙石(钙化的菌斑、软垢),龈上牙石,龈下牙石,良好修复体,不良修复体,细菌感染,发病机理,其它有毒物质,内毒素,细菌酶,营养代谢障碍 抑制成纤维细胞 活化破骨细胞 溶酶体酶释放,透明质酸酶胶原酶,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破坏,杀伤,宿主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IL、TNF、IFN溶酶体酶。前列腺素,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抗体,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参与炎症反应,造成组织破坏,临床特征:牙周袋形成、牙周溢脓、牙齿松动,X-线:牙槽骨嵴顶消失,牙槽骨的硬骨板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病理改变1、牙周炎发展的过程(四个阶段) 始发期早期病损确定期进展期2、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改变3、静止期(修复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1)始发期:龈沟区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浸润,持续24天,1、牙周炎发展的过程,(2)早期病变:结合上皮大量淋巴细胞(T)、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扩张胶原破坏丧失,上皮增生,持续三周或更长时间。,(3)病损确定期: 结合上皮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B),上皮向根方增殖形成牙周袋,无牙槽骨破坏。,(4)进展期: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胶原纤维变性、溶解,出现明显的牙周溢脓,牙齿松动(典型牙周炎),浆细胞,2、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菌斑,牙垢及牙石,渗出物,糜烂或溃疡,牙根暴露,牙石附着以牙骨质上,牙周袋,结合上皮与牙面剥离向根方增殖形成深牙周袋,牙周袋,牙周膜胶原纤维变性、水肿、破坏,形成无结构性物质,并被炎症细胞取代,牙槽骨吸收或/和根面吸收,牙槽骨吸收,出现骨吸收陷窝,X线:牙槽骨吸收,水平吸收,垂直吸收,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龈袋,骨上袋,骨下袋,3、静止期(修复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龈沟上皮及结合上皮周围炎症明显减轻牙槽骨的吸收呈静止状态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胶原纤维束附着于牙根面的牙骨质上,新生骨,一、牙周变性(牙周症),1、定义: 指牙周组织非炎症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变化2、类型: 水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第三节 牙周组织的其它病理改变,3、病理改变:,(1)牙周膜主纤维束消失并发生水样变性,玻璃样变性,局灶性坏死钙化(2)牙周膜血管增生扩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3)牙槽骨及颌骨形成障碍,发生骨吸收(4)牙骨质形成障碍,发生颗粒样钙化,牙周膜增宽,主纤维束消失,形成疏松水肿的组织,玻璃样变性,局灶性坏死钙化,病理改变:,3,颗粒样钙化,二、牙周创伤,概念:咬合创伤、外科创伤 、牙髓治疗创伤1病因:牙排列紊乱、充填物过高、牙移位或倾斜、深覆、不良修复体、牙齿缺失等2、分类:原发性牙周创伤 继发性牙周创伤(牙周炎后),因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超过其牙周组织的耐受力而引起的牙周组织损伤。,病理改变 张力侧硬骨板增生,受压侧牙周膜变性坏死。,牙周膜间隙变窄,牙周膜间隙增宽,牙根向受压方移位,病理改变:,受压侧,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骨小梁发生改建,牙周膜间隙变窄,牙周膜间隙增宽,牙根向受压方移位,牙槽骨质增生,牙骨质增生,牙槽骨质吸收,牙骨质吸收,牵引侧,48,三、牙周萎缩,1概念:牙周组织体积缩小,即牙龈缘与牙槽骨同时退缩,牙根暴露2分类: 1)老年:生理性 2)早老:由于代谢紊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