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四_第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四_第2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四_第3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四_第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训练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 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 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2014 太原三模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 我朝藩服分二类 其朝贡之事 自朝鲜至琉球 贡有额有期 朝有期 西洋诸国 贡无定额 无定期 龚自珍的表述 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 A 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 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 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 仍满足于 天下一统 的政治理想 答案 D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状况的理解 阅读材料从 朝 贡 等信息可知 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士大夫 对外面世界形势变化一无所 知 仍做着 天朝大国 的迷梦 故答案为 D 项 A B C 三项与材料无 关 2 2014 平顶山模拟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写道 我们在重新审 视鸦片战争时 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 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 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料旨在说 明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 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C 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 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 D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和所学史实分析 费正清所言 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 英国 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 说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 争根本上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要求 故正确答 案为 D A C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B 项片面夸大了鸦片贸易的影响 3 2014 湘潭三模 英国外相巴麦尊曾在密信中写道 我以最忠诚的心情建议 陛下政府 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 严密封锁广州 宁波两港 以及从海口 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 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得最适意的满足 这里 最 适意的满足 主要是指 A 打开市场和掠夺原料 B 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在中国建立殖民地 D 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 答案 A 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目的的认识 结合题干材料 迁移 19 世纪 中期英国发展的状况 可知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急需国外原料产地和商 品倾销市场 故巴麦尊的 最适意的满足 是为了打开市场和掠夺原料 A 项最能体现信函的本质意图 B 项只是表面现象 C D 两项与材料无关 4 2014 天津河东区一模 从 17 世纪中期开始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西 方列强为拓展商品市场 加快对外殖民掠夺 使亚非拉地区很多国家沦为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伴随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天津被迫对 外开埠通商 这一情况出现在 A 南京条约 签订后 B 北京条约 签订后 C 天津条约 签订后 D 辛丑条约 签订后 答案 B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860 年 清政府又被迫与英 法分别签订 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 承认 天津条约 有效 增开天津为 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 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答案 选 B 项 5 2014 济宁质检 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 当时曾到 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 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 只是一 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 教 A 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 B 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 C 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 D 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 答案 D 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斗争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难以摆脱 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制约 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为旗帜 组织和发动群众起义 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 D 项正确 A B 两项明显错误 C 项说法 太武断 6 2014 河南信阳调研 朱维铮在 重读中国近代史 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 造者们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 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 恰成对比 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 中国的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 B 据题干材料信息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 平等的许诺与特权 的森严 贫民失望 可见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尚未摆脱皇权统治下的等级观 念 故 B 项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反映出鸦片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脱 离群众 故与题干材料不符 排除 D 项 7 2014 中山模拟 1845 年 御史刘良驹奏称 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 京 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 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 而且 其势日就增加 尚无底止 其势日就增加 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 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 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答案 A 鸦片战争以后 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造成银贵钱贱 摧毁 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把中国 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因此 A 项正确 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是在 鸦片战争以前 B 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已开始进入半殖 民地社会 排除 C 项 1845 年中国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排除 D 项 8 2014 虹口区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记载 外国商业扩大到 中国内地 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 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 还记载 早在 1869 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 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 拥有市 场 开支较低 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A 民族资产阶级垄断了商业活动 B 外资与华资竞争共生关系 C 西方在华商品输出都靠中国人经营 D 中国商人在本国市场上很难占有优势 答案 B 题干中的 商人 并非全部指民族资产阶级 而且 垄断 与 几乎垄断 不相符 排除 A 项 C 项说法太绝对 D 项说法与题干相反 均可排除 材料原意是指外资与华资相竞争 B 项正确 9 2014 蓝山模拟 李鸿章 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日本君臣发奋为雄 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 往两国 英 法 制器厂师习各艺 又购制器之器 在本国制习 去年英人虚声恫吓 以兵临之 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 彼已分擅其长 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这表明李鸿章 A 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 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 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 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答案 D 据材料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 材料反映了主张向学习西方 的机器及制造技术 说明他向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上 没有认识到中 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制度上 故选 D 10 2014 梅州模拟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 初觉醒 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 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 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 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 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 扶清灭洋 主张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 最初觉醒 和 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 利意识 说明近代先进中国人认识到民族危机 开始向西方学习 故答案 为 B 11 2014 福州模拟 1882 年 申报 载 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 份 创为电 灯者 其事原系西人主之 而一时出银附股者 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 溯自来火 煤气灯 兴已及二十年 当日 西人创行此事 未闻有人乐从而 买股者 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A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B 社会观念的进步 C 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 D 民族工业迅猛发展 答案 B 材料用煤气灯与电灯相比较 从 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 到 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 说明近代上海社会观念的进步 B 项符合题意 A C D 三项从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 12 2014 蚌埠一模 读下表 从表中信息 我们可以看出 题材本埠全国国外 数量57 篇80 篇37 篇 比例33 67 A 申报 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 申报 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 申报 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 申报 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答案 C 表中数据和比例体现不出 政论性 A 项错误 B 项错误 因 为从表中得不出 开始 全国和国外的比例占 67 说明 申报 乡土意 识淡化 C 项正确 D 项中的 发行量最大 从表中反映不出来 故答案选 C 项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13 题 18 分 第 14 题 22 分 共 40 分 13 2014 苏北四市联考 通商口岸 从字面上讲 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 来而设立的港口 但在近代中国 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般论者认为 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 在那里 有完全通商的权利 在那里 可以设立领事馆 在那里 有一个 海关衙门 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 第二类 在那些城市里 一般 是没有海关衙门的 没有领事馆 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 第 三类 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 有所谓访问口岸 在这些商埠 外国 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 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 该 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杜语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 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上海 广州 天津 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 口岸 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单就上海一地而言 据统计 1911 年上海共有工厂 48 家 占全国工厂总数 28 1 1930 年上海共有工厂 837 家 占全国工厂总数 42 4 周子峰 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 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材料三 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 还不 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费正清 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材料四 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 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 外贸易 不仅仅有利于英国 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 李必樟译 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 请问答 1 据材料一指出通商口岸的分类依据 据近代前期通商口岸的分布 指出其 演变趋势 6 分 2 按材料一中的分类标准 上海应属于第几类口岸 并指出史实依据 据材 料二 指出上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4 分 3 材料三中费正清认为 条约口岸 有何功能 结合所学知识 试举两例说 明中国近代接纳西方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4 分 4 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阐述理由 4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认识 第 1 问仔细阅读材料 即 可概括出通商口岸的分类依据是外国人权利的大小 演变趋势从东南沿海到 整个沿海并延伸到内地 第 2 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分类信息回答即可 第 3 问 条约口岸 的功能不难概括出是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 第 4 问属于开放性 题目 不论同意或不同意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外国人权利的大小 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并延伸到内地 2 第一类 有领事馆 租界等 企业集中 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 成部分 3 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 如 西服 西餐 婚俗变化等 举出两例即可 4 同意 英国扩大了海外市场 原料产地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发展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 不同意 中国丧失国家独立 中西方差距加大等 选择同意或不同意 理 由应当同等得分 14 2014 南京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光启 1562 1633 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公元 1607 年 他与利 玛窦 意大利传教士 合作翻译了 几何原本 前六卷 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 假设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 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 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 徐光启 整理 材料二 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 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 其君其 臣 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卷十三 正始 材料三 夫蛮狄羌夷之名 专指残虐性情之民 非谓本国而外 凡教化 之国皆谓之 夷狄 也 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 上通天象 下察 地理 旁彻物情 贯串古今者 是瀛寰之奇士 域内之良朋 尚可称之曰 夷狄 乎 呜呼 八荒以外 存而不论 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 海国图志 材料四 湖南一位知识分子看到 时务报 后说 昨日俞恪士送到报百份 阅之令人狂喜 此报名贵已极 读书人无不喜阅 连湖广总督张之洞 都写信给年仅 24 岁的梁启超 甚盼卓老 对梁启超的敬称 中秋前后来鄂一 游 有要事要奉商 并捐助银元五百元 1898 年瓜分狂潮日甚 保国会也 在全国各地展开活动 遍及北京 上海及各省会城市 一举而十八行省人 心皆兴起矣 北京保国会举行了多次集会 每次到会人数都有几千人 而 且以地主 官僚和知识分子为主 他们对社会舆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 辐射力 苑书义 中国近代史新编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 分 2 据材料二分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有什么人生追求 而顾炎武 以后的二百年间 大多数读书人埋首经书 其原因是什么 4 分 3 材料三中魏源提出了怎样的 蛮夷观 其意图何在 4 分 4 材料四表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哪些社会现象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明清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 或士大夫 的心态 8 分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分析其反映的现象 第二小问从世 界联系加强 中西交流等角度分析原因 第 2 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情境分析其 追求 第二小问从明清时期政治专制 思想文化制度角度分析原因 第 3 问 从材料关键信息说明魏源的 蛮夷观 意图从当时社会背景及魏源的主张 角度判断 第 4 问阅读材料信息 从社会环境 思想 民众阶层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